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纪实]一个中国学生兵亲历的上甘岭战役
作者:郑时文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导语:本书是一个学生兵朝鲜战争600天的真实遭遇。第四次战役、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他的青春与战争相伴。初恋在枪林弹雨中萌生,友谊用生死鲜血来浇灌,却都在残酷的战火中化为灰烬。终于他从一个普通的学生兵成长为志愿军总部的政治军官。信仰与责任,由此而生。
       邱少云的沉默
       1952年10月上旬,29师前线指挥所从梁双岭迁到庄子山。敌我双方在板门店举行的停战谈判一波三折,敌人发出了“让飞机大炮跟你们谈判”的狂妄叫嚣,前线的形势更显紧张。在我军驻守的平康、铁原、金化一线,敌人集结重兵,大规模的进攻已经箭在弦上。
       平康、铁原、金化三角地区地势平坦,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敌人占据的391高地楔入我军阵地,居高临下,对我军威胁很大。敌人即将发动的进攻,必以此高地为依托,对其攻势形成强大的火力支撑。因此,拔掉这个钉子,对于扼制敌人的进犯十分重要。
       391高地距我军前沿阵地足有将近2公里的开阔地,如果我军按常规发起进攻,在通过这片被敌人炮空封锁的开阔地时,必然会有惨重的伤亡。为缩短攻击距离,确保一举歼敌成功,我们的行动必须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突击性。
       师里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从87团抽调500人组成突袭分队,在发起进攻的头一天晚上,悄悄接近敌人,以最近距离在敌人阵前的草丛里潜伏24小时,待时机成熟,趁夜色对敌发起突袭,争取出其不意,全歼守敌,夺下391高地。这对参战部队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军情重大,战果未卜。科长紧随师长亲临前线指挥。我留在指挥所里,知道87团要打一场大恶仗,而三哥就在三营9连,他是不是也要参加战斗呢?我期盼着这次战斗取得胜利,也十分牵挂三哥的安危!
       焦急地等了两天,科长从西方山前线匆匆赶了回来。他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神情兴奋,向大家通报了攻打391高地的战况。晚上9时,我突袭分队成功接近敌人阵地,就位潜伏。他们在原地不动声色地潜伏了一天一夜,随即在我军强大炮火掩护下,对敌人发起了出其不意的猛攻,仅用40分钟就全歼守敌一个美军加强连,随后又连续打退敌人多次以营、连为单位的反扑,已顽强地守卫和加强了阵地,把391高地这颗钉在我军战线上的“钉子”和敌人大举进攻的“跳板”,变成了一把我们插进敌人腹地的尖刀,胜利地实现了我军的战役意图。
       科长特别赞扬87团的英雄精神,说他们这次潜伏一昼夜,忍受住了饥饿、霜冻、蚊虫叮咬等各种考验。特别是9连战士邱少云,火焰烧着了他身边的干草,直烧到他身上,但我们伟大的英雄为了全军的胜利,纹丝不动,直到牺牲,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翻遍人类的历史,世界上可曾有这样的战士?当冲锋号响起时,全体官兵都一跃而起,喊着烈士的名字冲向敌人。
       邱少云的沉默,铸就了29师的不朽和辉煌。全体同志都被科长的话激奋着,为29师,为87团9连,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代理情报所长
       我军夺下391高地后,敌人的攻势集中到五圣山方向。隆隆的炮声从前沿阵地向我军防御纵深扩展,敌机成群结队地俯冲轰炸,一时间,五圣山前后的道路都被敌人封锁,整个防区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美军司令范佛里特将军向全世界宣布,要通过这次“金化攻势”,给中国军队以最猛烈的进攻和最沉重的打击,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揭开了序幕。
       10月16日清晨,我正在草拟《战地简报》,情报所一位小战士泪流满面地跑来报告,说他们所的邓所长昨夜被敌人炮弹击中,战马炸死,人也炸飞!我急忙去找科长,正遇到掀帘子准备出屋的傅师长。他回转身,和科长一起听我报告。科长请示道:“傅师长,眼下军情紧张,战斗激烈,情报所最好不要缺人,你看该怎么办?”
       傅师长指着我的鼻子说:“怎么办?好办,就叫这个小鬼上去顶一顶。给他压一点担子,放放单飞。”
       科长对我说:“那你就去情报所顶一顶吧,这次是暂时的,不任命。上次你做见习副排长,这次当代理情报所长,官小责任大!”
       情报所人马不多,但任务机密、紧急,在全师紧张运行的战争机器上,是一颗联结各个协作部件的重要螺丝钉。我接手后,发现情报所武器精良,配有长短枪各一支,3个基数弹药,所里的3匹战马也剽悍肥壮。情报所原来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军令和情报文书,军邮开通后,又附加着传递官兵家书的责任,还有从祖国各地寄往前线的慰问信和慰问品。
       
       我到任后,要求所里的同志要不惜代价保证作战指令和机要情报及时准确地送达目的地,确保军队机密的绝对安全;同时,及时综合分析战地情报,写成《战地简报》并附上采自一线的原件,一并呈送首长参阅;还要精细登记、分发战区邮件,务必使每一封战地家书都能准确送达。
       骑兵投递组按文件划分的等级进行投递。绝密文件由我亲自携带,由2名骑兵护送,采取3人3骑,保持间距行进;机密文件由我或战斗骨干临时调配,2人一组负责送达;一般文件和情报则由骑兵组统一携带,按轻重缓急和各阵地远近循环投递。此外,由1名女兵担任内勤,协调全组行动。她缝制了两个大挂帘,上面有许多小口袋,像作战室布置的作战地图一样悬挂在掩蔽部的墙上,分别存放军事情报和来往家书,分门别类,一一登记装进各自小袋,使得情报所的工作井然有序、高效运转。
       初见秦基伟军长
       我第一次出勤就见到了如雷贯耳的秦基伟军长。那天晚上,师部一位作战参谋急匆匆地从山上下来向我交待,说有一封绝密文件要在夜12点前直接送达秦军长和谷政委!我接过圈注有“绝密”字样的密封文件,看见封面上是王新政委工整的笔迹,上面写着“秦基伟、谷景生首长亲拆”。我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立即带领两名骑兵横枪上马,踏着夜色,穿过梁双岭下镜湖河畔的炮火封锁,于当晚11时赶到15军军部驻地道德洞北山。走进作战室,一眼就看见秦军长正在全神凝视着《平金淮地区第15军防御部署及敌我态势图》,图上插有标示敌我态势的红蓝色小旗。
       周发田副军长静坐在一个铺着军绿毛毯的长方桌前。我立正向他行了一个军礼。周大帅一眼就认出我来:“呵,小鬼怎么当上通讯员了?好嘛,好好干!回去给张彦文捎个信,要他悠着点。还有,上次送给他的人参,要他弄来吃了,把身体养好。等这一仗打完,我把他和文菊弄到道德洞来,请秦军长出面主婚,把事情办了。”
       秦军长笑呵呵地搭话道:“主婚么?好嘛,我也凑个份子,就送他一支派克钢笔吧。你晓得的,这小子年纪轻轻,还喜欢舞文弄墨,文武兼备啊!上次他写的那个材料,陈赓司令员看了都夸奖呵!”
       秦军长一边说,一边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们师的作战报告收到了。把我的口信带回去,就说张师长、王政委劳苦功高,我和军里的其他首长向29师的全体同志问好!”
       我这么一个小兵竟然能够直接步入警卫森严的军部作战室,在军机要地和首长们说话聊天,而且周大胡子一眼就把我认出来,真把我高兴得心怦怦直跳,有巨大的幸福感在心头弥漫!
       第一次放单飞就如此顺利,使我的信心和勇气大增,变得自信了许多。我在情报所里开始懂得,要虚心向战友学习,也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大家。每天执勤一回来,我就抓紧时间侍奉战马,给它铡草加料,擦身遛汗。然后,主动下炊帮厨,查岗站哨,开会谈心,甚至连夜收集整理材料,尽可能客观完整地向领导送交战况信息与敌情资料,干劲十足。
       
       
       上甘岭的人肉沼泽
       在前线情报所的那段时间,我每天与战友一起在上甘岭前线穿梭奔跑。从道德洞到德山岘,从西方山到注子洞,从741高地到真荣洞,从菊亭观到梁双岭,从275高地到五圣山主峰,围绕着正在爆发激战的597.9和537.7北山两个高地,我们横戈跃马、餐风露宿,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着作战情报。
       让敌人始料未及的是,他们精心策划并向全世界竭力鼓吹的“金化攻势”,居然在进攻开始的五圣山前就蒙受重挫。敌人先后增添到7个师的重兵、400门重炮、800架次战机支援,对我军进行了朝鲜战争爆发以来从未有过的集团式密集轮番进攻。
       那几天,敌人炮群向我战区阵地进行了疯狂的集束发射。单在对597.9高地和537.7北山的昼夜轰击中,敌人每天发射的炮弹就在20万发以上。敌机出动也异常密集,在高、中、低空不断对我发动空袭,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目标。
       与此同时,我军的防御体系与火力配置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后勤保障也明显改善。我军现在不仅在火炮数量上可以与敌抗衡,而且各种对空炮火也能够集中组合,封锁空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完全受制于敌的被动。
       战斗十分惨烈。仅据不完整的战报统计,从10月14日战役开始,我军就在上甘岭防御战斗中打退敌人上百次连、营,甚至团级规模的进攻,击毙、击伤敌人26000人。敌人最初派出运尸车拖运尸体,后来由于死亡人员太多,实在搬运不了,只好放弃。阵前横七竖八的敌尸被双方炮火像翻犁土地一样撕裂掩埋,上甘岭变成了一片血肉模糊的“人肉沼泽”。
       虽然我方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敌人的损失远远超过我军。有位善于精测的参谋告诉我:“入朝作战初期,敌我伤亡比例大约是1:5,第五次战役时是2:7;进人防御作战阶段后,敌我伤亡比例发生逆转,变成3:1,而在这次上甘岭战役中,居然变成了4:1,甚至5:1。”
       我们的情报所靠近庄子山,师部驻地周围部署有37mm高射炮和85mm、101mm高射炮,组成了强大的防空火力网。但是,敌机的高空水平投弹和强击俯冲轰炸仍然时有发生。
       那一阵子,同事相见总有一种生死未卜的调侃味道:“你小子还活着?!”
        “你不也还没倒下么!”
        活生生的同伴,生龙活虎的战友,转眼之间就倒卧血泊,欢欢喜喜的相逢,妙趣横生的调侃,瞬息之间就变成永诀。我有机会回86团,专门去了一次5连,获知2排的姜永庆排长因战伤已经锯腿,再不能返回前线;曾阻止我向美军开枪的李班长也没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