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历史与回顾]《中国自然保护区探秘》后记
作者:张天来

《博览群书》 2000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据了解,此书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和歌颂大自然的长篇著作。此书包括了除西藏、台湾外的全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近300处,全书百分之八九十的材料是作者亲自到现场搜集写成的,因而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读来十分亲切、自然。
       ——编者
       我无法准确地描述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这部书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正好中年,46岁;到最后完成,已是66岁的老者。这部书整整花去了20年的时光。
       它的出版,正好赶上新中国诞生50周年大庆,我把它献给我的祖国。同时,正好宋庆龄基金会野生生物保护基金管理委员会宣告成立,我同时把这部书作为献给她的礼物。
       回忆1979—1998年这20年的漫长的路程,我的心头升起了一股强烈的感激之情,首先是感谢帮助我完成这部著作的上千位同志,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林业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几百位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者,还有许多的司机师傅;包括许多位我国知名的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和更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包括在这部书出版过程中出了力的一些同志。请原谅我无法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应该准确地说,这部书是一部集体创作;我个人当然是尽了最大力量的,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的力量,那肯定是完不成的。
       人们(包括我的孩子)常常提出疑问:这个老头子,为什么花这样长时间爬到大山上去搜集材料,去写书?!吃不愁,穿不愁,为啥去受这份罪?!
       我要说,如果只是受苦、受累、受罪,我是不会去的。我不比谁傻。自然保护区在哪里?就它的主要部分来说,绝大多数在人迹罕见的深山密林中,保护区内有的地方至今还没有人到达过。这些保护区,有的地方有车道、人行道,有的地方连人行道都没有。要爬很高很陡的山,要走很长很长的路。一天之内,大汗小汗流了一身又一身,无法说得清有多少身。所以,要带上足够的水,不停的喝。顶风冒雨是常事,全部衣裳淋湿不止一次。在山上摔交至少在几十次以上,有一两次伤势不轻。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拼老命往山上跑?
       这首先不是我有多么高的认识,而是大自然的那种不可抗拒的神奇力量,把我牢牢地吸引住了。那是一个我过去一点儿也不知道的神奇的世界。那里的山,山上的森林,山间的溪流,那里的珍贵稀有的动物、植物,都有着无比神奇的魅力。那是一个还没有遭到破坏,仍旧基本上保持大自然原始状态的神话般的世界。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同时又有许多年的战争史。战火常常燃烧着这块古老的大地;加上人们发展生产要砍树,修路建房也要砍树,甚至做饭取暖也砍树。所以,到目前,只有在那些自然保护区,才能够看到基本上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的大自然的本来面貌,那是非常迷人、让你没办法不兴奋不陶醉的地方。
       它们的神奇还在于,每个自然保护区都各有独特之处,使得我看完一处还想再看一处,每看一处都增加许多新的知识。这种对于新的景物和新的知识的不断追求,也让我不能停下脚步。
       当然,我并不是没有目的。面对着这大自然瑰宝,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应该动员一切力量,努力把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办好,把那美丽如画的大自然好好的保护下来,把那些非常可爱的珍贵稀有的动物植物保护下来,让它们在中国的大地上世世代代地繁衍下去。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份厚礼,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我想,我这部书是写给全中国同胞的,目的是唤醒全国上下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珍贵稀有物种的自觉性,特别是要提高各级手中有权的负责人员的自觉性。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告诉我的同胞们,大自然究竟可爱在哪里,珍稀物种究竟可爱在哪里,如果我们不好好的保护,一旦灭绝,那就将是无法恢复的。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失去很多,不能再继续失去了。
       那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是和人类生活在一起的;如果许多许多的动植物都不能生存下去,那么,人类生存也将受到致命的威胁。
       我诚恳地期待着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中国自然保护区探秘》,张天来著,红旗出版社出版,定价:3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