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吾友志东
作者:曾子墨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吾友志东◎ 《墨迹》◎ 曾子墨著
       志东趣事
       第一次见到王志东,是在新浪律师行位于硅谷的办公室里。
       当我飞越太平洋,又从旧金山乘出租车赶到硅谷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时分。当时,我的几位同事正忙着和新浪的管理团队以及律师一起起草招股说明书。
       满屋子的人群中,志东并不起眼儿。直到同事引见,我才意识到这个两只眼睛距离稍微有些远,翻着两片大得和厚得都非同寻常的嘴唇,挺着圆滚滚的将军肚,还穿着一看就是出自秀水街的棉布衬衣和休闲长裤的低调年轻人,就是在摩根斯坦利香港内部早已经声名鹊起的王志东。或许因为上市在即,自己也将跻身网络新贵的行列,那天,他一直憨憨地笑个不停。
       当时我就想,所谓“大智若愚”和“心宽体胖”,形容的就是志东这样的人吧!
       回想新浪上市前后的那七个月,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结识了像志东这样的朋友。而这份友情的坚实物质基础之一,则是香港那一千多只螃蟹腿。
       1999年9月底,新浪上市准备工作在硅谷基本完成,然而,中国国内的审批却像个紧箍咒,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松开。截止到2000年4月路演,我们一直都在等待那一纸批文。
       等待的同时,香港的秋天歌舞升平。每当夜幕降临,我必定和志东夫妇约了一起晚餐。陪客户吃饭是投行的“工作重点”,尤其是新浪这样的大客户。于是,从中环到湾仔再到铜锣湾,有点儿名气的餐馆几乎被我们横扫一遍。
       10月到11月,正好是吃大闸蟹的季节。螃蟹每餐必点,吃得每个人走路都有点儿“横行”的倾向。日后,美味的螃蟹果真成了和“新浪上市”密不可分的记忆。我们总是试图计算,到底有多少只蟹腿惨遭我们消灭?我还时常提醒志东,每次单是他自己就要点两只蟹共16条腿,还不算从我的螃蟹上折下来送给他的那些腿。
       到了周末,饭后还常有卡拉OK的节目。志东不仅是麦霸,还因为是广东虎门人,所以喜欢用他怪腔怪调的虎门广东话,唱一些七八十年代老掉牙的粤语歌。
       去年我过生日,志东送我一个iPod Nano做礼物,还好心好意地帮我事先下载了几百首歌曲。打开一看,除了因为知道我是“凉粉”(在我的甜言蜜语感召下,他和刘冰也曾为靓颖贡献了30票)而特地准备的“靓声靓颖”,其余大多数曲目,竟然还是7年前他在卡拉OK里点唱的张国荣和谭咏麟的。
       我只能无限感激却又语重心长地说:“志东,你好歹也是IT精英,得与时俱进啊!”
       前不久,志东装修房子,雄心勃勃地计划在地下室装一套和“麦乐迪”(北京一KTV歌厅)一样的音响系统,后来又看中了一个比“麦乐迪”还要专业的音响品牌。我想,以志东的怀旧秉性,恐怕日后这些高级音响里回荡着的还是那些二三十年前的古老旋律。
       工作起来叱咤风云,生活中却憨憨笨笨,这正是志东的可爱之处。
       1995年,第一次去美国取经并且寻找风险投资时,志东就独当一面,自己租了一辆车,用半生不熟的英文对照着地图,在硅谷附近四处转悠。一天,他约好和朋友见面,开车兜了无数个圈子,却始终找不到约定的地点。于是,志东打电话求助,说自己迷路了。
       朋友问:“你现在在哪儿?”
       志东环顾左右,说:“我在第一大道。”
       朋友十分诧异,问:“你确定是第一大道吗?这附近没有第一大道啊?”
       志东信誓旦旦,说:“肯定是第一大道,路牌上写得清清楚楚!”
       朋友还是不太相信,又问:“路牌上怎么写的?不可能吧!”
       志东更不服气了,用很标准的发音说:“路牌上明明写着One Way啊!”
       朋友听了,啼笑皆非:“One Way?那叫单行线!”
       这个故事是前不久,志东的太太刘冰在饭桌上讲给大家的。坐在一旁的志东笑嘻嘻地听着,不辩也不恼,还一口一个忙不迭地吃着生蚝。
       志东在加州开车的故事还有许多。
       1999年9月底,我们在硅谷准备上市资料。一天,和志东约好了上午10点开会,但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已经十点半了,志东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和律师都开始嘀咕了,这可不像志东的风格!
       就在这时,志东不紧不慢,乐呵呵地走了进来。
       看到一屋子人都在等他,志东边道歉边解释。原来,那天是阴天,他的车载GPS(卫星定位系统)失灵了。凭他自己,找到开会的地方恐怕比登天还难。于是,他干脆把车停在高速公路边的紧急停车带上,放倒了座椅,半躺半靠地等着老天出太阳。直到太阳从乌云里钻出来,阳光普照大地,志东才高高兴兴地按照GPS的指示,找到了开会地点。
       志东的讲述,让在场的人全体哗然。做IT技术出身的人,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是不一样!
       龙凤呈祥一家人
       第一次见到志东那天,在律师行里还有一个人。她既非新浪管理团队中的一员,又非律师或投行的专业人士,但对当时的新浪而言,她却非常重要。
       她就是王志东的太太,刘冰。
       提到志东,就不能不提刘冰,因为他们两人总是甜甜蜜蜜,如影随形。从北大到四通利方,从新浪到点击科技的二次创业,志东出现在哪里,刘冰必定在方圆几米之内。
       新浪上市,刘冰也从硅谷到香港、以至于后面的路演,追随了一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和志东一样,刘冰也很朴素。前年,她带着女儿在北京的自家小区内散步,路过网球场,女儿想进去玩玩,没想到女儿进去了,她却被保安拦在外面。保安说,小区内的体育设施只供业主使用,阿姨不能随便出入。
       即便打击如此沉重,刘冰还是我行我素,并且公然对我的消费观不屑一顾。见了面,她总会指着志东身上的新衣服,说:“怎么样,我们刚从‘雅秀’(北京三里屯一服装市场)淘来的,几百块钱买好多件呢!我看和你那些意大利名牌也没什么差别!”
       女孩子梳妆打扮的毛病,刘冰一点儿都没有沾染。而且,她心直口快,常常让人哭笑不得。一次,大家约在一起吃饭,我穿了件MaxMara的黑色毛衣,腰间有镂空的图案。还没等我落座,刘冰就大惊小怪地喊起来:“天哪!子墨!你穿的是什么呀?破破烂烂的,腰都露出来了!”
       新浪准备上市那阵子,志东和刘冰常谈起孩子。
       志东说,1997年他们就打算要小孩,名字都取好了,叫“王私募”,可惜没能如愿,这次,如果能在2000年制造一个与新浪同期“上市”的世纪宝宝,那就双喜临门,干脆取名叫“王上市”。
       天遂人愿,新浪上市期间,刘冰孕育了一对很可爱的龙凤胎。这让志东乐得合不拢嘴,说既有男,又有女,还没违反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孩子们出生时,新浪已经成功上市,朋友们十分担心,志东会不会给他们取两个类似“王一百”的名字,因为按照他的逻辑,眼下最有意义的便是希望新浪的股价达到100美元了。
       还好,儿子叫龙龙,女儿叫凤凤,加在一起便是中国古老的龙凤呈祥。
       凤凤一出生,刘冰就说,女儿长得像父亲。这让朋友们都捏了一把汗。志东的眼睛、鼻子、嘴唇,安装在一个女孩子脸上,这……我只能说,后果不堪设想。
       龙凤一岁多的时候,我终于在志东家里看到了小家伙。凤凤长得的确像志东,眼睛距离有些远,嘴唇厚厚的……但这一切特征集中到她的小脸上,怎么越看越美,像极了舒淇呢?
       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逐渐长大的龙龙确实是个翻版的小王志东。小小年纪,他不仅雄心壮志,声称一定要到哈佛找女朋友,并为此苦练英语,还把无线电玩得滴溜乱转,连组装收音机都不在话下。身为父亲,尽管在无线电方面如今已经没了这么大本事,但儿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苗头,还是让毕业于北大无线电系的志东颇为自豪。
       和所有孩子一样,龙凤也很黏人,总愿意赖在志东身上,不让他出门。每当此刻,刘冰都会来解围,说爸爸要是迟到了,爸爸的老板就该发脾气了。
       2005年2月,志东创办的新公司“点击科技”获得Fidelity 1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电视台采访志东,其中一个问题是:“过去你在新浪做职业经理人,现在自己当老板了,能适应吗?”节目播出时,碰巧让龙龙看到了。年仅五岁的孩子兴奋不已,从此无论是对幼儿园老师,还是对餐馆里的陌生人,他逢人便说:“你知道吗?我爸可是老板!”
       童言无忌,刘冰却不太好意思。她教育儿子说,比爸爸公司规模更大、更成功的人还有很多,所以总告诉别人爸爸是老板,显得不太谦虚。
       听了刘冰的话,龙龙垂头丧气,眼泪汪汪:“妈妈,你是不是说,爸爸只是个小老板?”从此,龙龙对“老板”二字绝口不提。
       又过了一阵,一天晚上,龙龙突然跑到志东的书房,问:“爸,天底下最大的老板是谁啊?”尽管嘴上不说,但龙龙心里其实一直对“大老板”念念不忘呢!
       志东想了想,说:“在爸爸这个行业里,最大的老板就是比尔·盖茨了!”
       龙龙年龄不大,口气却不小:“爸,你放心,将来我一定超过比尔·盖茨,这样你就变成大老板的爸爸了!不过,比尔·盖茨长什么样啊?你先让我在网上看看他的照片!”
       这时,凤凤也来凑热闹了。盯着志东在网上找出的比尔·盖茨的照片,小姑娘不屑一顾:“这么老的老头,难看死了!”
       龙龙立刻反驳:“不能乱说,他是我的偶像,我长大了要超过他!”
       凤凤气得鼓鼓的,“我、我、我”地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我长大了要嫁给比尔·盖茨!”
       龙龙维护偶像不遗余力:“他可是最大的大老板,肯定结婚了,你不能犯重婚罪!”
       ……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却未必有其女。还没上学,凤凤就懂得要穿漂亮的纱裙,挑珍珠项链给自己做生日礼物,还对不爱打扮的刘冰振振有辞:“妈妈你知道吗?东西贵,肯定是贵得有道理的!”
       这就是龙凤呈祥的志东一家。
       “浪一浪,叫新浪。”
       早年的新浪由北美的华渊网和北京的四通利方合并而成。新公司沿用了华渊的英文域名SINA,还想赋予它一个耳目一新的中文名字。
       据志东回忆,他和刘冰绞尽脑汁,先对应“SI”确定了一个“新”字,又想用“纳”字来对应“NA”,取新经济新公司海纳百川之意。但之后,志东却对“纳”字不甚满意。一天,他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用“浪”呢?“浪”与“NA”,不仅发音相近,而且在英文中,上网浏览就是surf on the net,直译为“上网冲浪”。志东虽然是正宗的“土鳖”,一天“海归”生活都未曾经历,但关键时刻,他对与网络相关的英文单词却并不含糊。
       按照正史记载,新浪由此得名,但据内部人士透露,新浪的由来在正史之外,还另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民间“野史”。
       据说有一天,新浪某高管对着电脑,为“NA”字忧心忡忡,灵感尽失,怎么都思索不出一个好名字。太太靠在旁边,不忍看着老公在名字的陷阱中越陷越深,于是半开玩笑半劝解地说:“你先休息一会儿,过来浪一浪吧。”一语道破天机,高管茅塞顿开,惊喜地狂喊:“浪一浪,太好了,我们就叫新浪吧!”
       新浪的注册地并非中国,股东也大都是海外的风险投资基金,但是,获得中国政府的审批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众多行业精英专门设计了复杂的重组结构,唯一目的就是让新浪在不违反中国相关政策法律的前提下,在海外上市。
       中国的很多政策法规模糊易变,任由政府部门来解释,而且,相关部门繁多、重叠,时常自相矛盾。当然,如果一切都透明、高效,这些投行、律师行里的中国同事们大概也就少了一半的用武之地。只不过,中国人的智慧好像总要消耗在对付中国人身上,难怪人们常说,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内耗严重的社会。
       对新浪上市的审批,除了因为是红筹,还涉及到广告、信息科技等领域。更敏感的是,新浪涉足了新闻媒体。由外资控股,还要到美国上市,这样的新生事物自然没有哪个部门敢擅自拍板。谁都管,但谁都不敢负责。
       等待的那半年,我们不断更新公司的状况和数字,向美国证监部门申报。但是,更大的风险却在于市场。纳斯达克的泡沫成分已经越来越高了,如果不能赶在下调前上市,就可能错过资本市场上这个稍纵即逝的窗口。
       2000年年初的一天上午,志东从北京打来电话。他在电话中激动地叫喊着:“认了,认了,认同学了!”
       我们几个项目小组的成员守在电话旁,面面相觑,总不会是因为审批遥遥无期,志东都开始说胡话了吧!
       经过他一番兴奋得有些颠三倒四的解释,我们总算明白了其中原委。原来,通过各种渠道,王志东终于获得了某主管部门部长的接见。而且,会见出人意料地顺利,领导对新浪的发展和海外上市都很支持,甚至表态说,他和志东是北大同学。
       志东的激动,不难理解。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除了要面对市场竞争,还要与各个衙门斗智斗勇,任何一点儿支持对于他们都难能可贵。
       这次会见,可能改写了新浪的命运,也改写了中国互联网的命运。假如审批迟到哪怕仅仅两个月,纳斯达克的市场窗口就会紧紧地关闭,互联网的冬天也将不期而至。而那时,假如还没有上市融资,就等于还没有储备过冬的食品。我无法想象,没有上市的新浪以及其他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能够平安过冬吗?而后,我们还会看到意气风发的网络精英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2月版
       责任编辑:陈曦
       牛莹
       定价: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