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苦涩的美国梦
作者:程 宏

《中外书摘》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迄今累计有4000多万第一代移民从世界五大洲涌向美国。移民具有的冒险精神、挑战精神、吃苦精神和最少保守思想,给美国社会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与活力,为美国的高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美国国土地域广阔,并且警察一般不随便检查居住者的身份证,从而非法居住者和偷渡者很少有被捕遭驱逐和遣送的危险,加上美国资源富有,因此,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移民的圣地。
       对中国经济移民来说,美国梦的诱惑在哪里?经济移民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究竟处于一种什么生活方式和水平?他们在美国的心态如何?
       基本移民方式
       一般情况下,排除政治因素和战争因素,当前国际上移民的趋势,主要受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素所推动,从不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形成所谓“国际劳工无疆界”的“经济移民”。经济移民通常有三个特征:一是自愿地到别国,二是以体力劳动或较低知识技术为谋生手段摆脱经济困境,三是返回原居住国后仍会受保护。由于经济发达国家的入境限制,经济移民常常通过非法途径达到目的,多数情况下,非法移民几乎就是经济移民的代名词。
       来自中国的经济移民按进入美国的通道方式可分为直线通道和曲线通道两大类:前者是直接来自中国大陆,后者是来自以东北三省为主,遍及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非农业人口,他们被称为“外省人”或“北方人”。“福州人”是经济移民的主体,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个福州籍的“曲线”移民,他竟然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先到欧洲,又到南美洲,最后才到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经济移民多走海路和陆路,以无护照偷渡入境为主,90年代中期以后多走空路,以假签证护照蒙混入境为主,近些年来,则大批出现以组织商务考察团和探亲的名义获得B1/B2签证,入境后则无期限地“考察”和“旅游”下去。
       多数经济移民来美后,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外,最大的一桩心事就是想方设法搞到身份,一旦成功后,其家人便可以美国永久居民甚至是美国公民的亲属身份向BCIS(公民与移民服务局)提请合法移民美国。在美国搞绿卡的途径有很多,常见的有“特殊人才”、“国家利益豁免”、“F1转H1(工作)再转绿卡”、“投资企业”、“婚姻”、“公民亲属”以及“政治庇护”等。美国移民法律存在的诸多漏洞,为非法移民入境开了方便之门,特别是对那些来自“对立”意识形态国家的移民的“政治庇护”鼓励了偷渡,使后来者不断效仿。由于“政庇绿卡”总费用不算太高,大约10000美元,政治迫害文件的造假相比其他移民文件简单得多,容易得到移民局和法庭的认可,因而“政庇”成了常见的经济移民入境后转换为合法身份的首要途径。其次是由于“政庇”案子利润也较高,于是很多真真假假的律师楼应运而生,编织材料,甚至有些材料是中国制造、出口美国,多以“异议人士”、“宗教信仰”、“法轮功”、“计划生育”乃至以“同性恋”等理由向BCIS申请政治庇护,可是这条途径并不是畅通无阻的,2003年,美国移民与归化局局长透露“政庇”申请案的成功率为13%,这意味着每7到8个申请者才有1人获准。
       婚姻与依亲则是经济移民获得绿卡的第二常见方式,投资和杰出人才绿卡基本与经济移民无关。
       难圆后移民梦
       进入美国是移民的梦想,但这个梦想不是以仅仅进入美国国境而告完满,美梦的延绵不断是人类不断努力、奋斗上进的本性。对多数经济移民来说,完成入境美国只是美国梦的第一步,后面还有三大“后移民梦”——绿卡、立业、讨老婆。大部分经济移民入境美国时并无绿卡身份,因此刚入境美国的第一个“后移民梦”就是绿卡梦,它包括一系列相关期望——政治庇护、婚姻登记、劳工卡等。其中对那些非签证入境、签证期失效、政庇失败者来说,最大的期盼就是移民大赦。然而美国移民大赦常常是有附加条件的,例如“64”绿卡,就有严格的持中国护照的签证许可和入境时间的条件限制,它既拒绝了无数在该时间段以外的合法入境者,更拒绝了在任何时间非法入境滞留者的绿卡申请人。
       很多经济移民在取得身份后,接着就是谋生的问题。没有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要想找一份白领的工作近乎于梦想。于是低文化层面的服务行业成为他们创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常见的有中餐馆、小旅馆、杂货铺、礼品店、首饰店、洗衣店、加油站、指甲店、装修和搬家公司等,其中开办中餐馆是他们绝大多数发家的首选道路,老移民们开的餐馆多以堂吃餐馆为主,且主要分布在纽约、旧金山(三番市,圣弗朗西斯科)、洛杉矶、芝加哥和华盛顿DC等老一代华侨集中的大城市。新一代福州移民开的餐馆多以自助餐馆和外卖餐馆为主,后两类餐馆在美国已占据了中餐馆的大多数。因为外买餐馆规模都很小,投资也相对较小,但利润率相对较大。所以,相当多的中国移民创业发展的起步都是从外卖餐馆开始的。老板快速积累资金的基本办法有两个,一是做假账以逃税漏税,二是降低商业成本。后者包括食物原料、水电煤气、员工住宅及工资等。其中以提供廉价简陋的住宅给雇工和克扣雇员工资较为容易掌握。有些老板发家的起步往往不是正道,多少有点偏黑。这与他们本身的移民方式有关。一些人早年偷渡来美时,本身就是华人黑帮的各种不法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目前随着美国警方打击黑社会的力度加大,这一部分人也越来越少,越来越淡出了。
       很多经济移民在来美国之前,收到的误导信息是打工两三年就可以还上偷渡债务,之后就可以自己慢慢当上小老板开始发财致富了。因而大多数想永久留在美国的经济移民的最大愿望就是弄到合法身份后,在三十五岁之前自己能开一家餐馆,哪怕是当个小股东老板或者独自拥有个小夫妻店。这就是经济移民的第二个“后移民梦”。然而现实中,从打工仔发展成老板,除了艰苦奋斗和资金积累以外,还要靠运气和机遇,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当上老板的。即便把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股东老板的人也计算在内,除以庞大的移民基数,其比例可想而知。
       对绝大多数的小老板来说,有了一点家业产业,也不会高枕无忧,仍然整天忙忙碌碌,神经高度紧张,不敢一丝怠慢,以至于几乎没有休闲时间,生活品位低下。他们在心理和工作上的压力甚至比手下的打工仔还大,不少移民老板说:“打工累,当老板更累。雇员每周可休息一天,我们却不能。”因为他们明白,美国每天有无数个公司破土而生,同时也有无数个公司凋谢枯死,餐馆也不例外。
       经济移民的第三个“后移民梦”就是家庭婚姻。经济移民第一代的年龄在进入美国时大都在18~30岁,未婚者居多,且男多女少,据笔者在小样本上的估算,男女比例约为4:1。对于受过大专以上文化教育的华裔与外裔通婚者,虽然不多,尚属可见。对于较低文化水平的华裔移民来说,语言障碍使他们与外裔通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很多男性要找一个异性伴侣谈何容易,只能大打折扣,大都更不必谈爱情二字,甚至条件降低到只要是个女人就可以的地步。就算两人都有心维系,但在颠沛流离之中,能保证善始善终吗?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中国经济移民极易埋下社会问题的隐患,滋生嬗变成黑社团和犯罪集团。
       幸福评估标准
       经济移民的绝对生活水平同原先在国内居住地相比确实提高了,然而这能意味着幸福水准也同步提高了吗?幸福的评价标准比较复杂,既有客观物质的,又有主观精神的,多数情况下,后者分量比重偏大。完全可以想象,无所追求的穷人有时比忧心忡忡的富人在精神上的愉快感要好得多。海外经济移民与国内流动打工群体相比,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可以说是与地理上的阻隔距离成正相关,国度越遥远,压力越大。经济移民所受的最大的苦不仅仅是体力上的辛苦,更是精神上的“心苦”,其中有两个较为突出,一是亲情,二是感觉。
       亲情是一种奇妙的感情,当经济移民们撇下亲生父母、同胞兄妹、朋友恋人、妻子儿女来到美国时,他们才发现这些原先在国内熟视无睹的东西,成了他们孤军奋战能否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撑。笔者曾经亲眼见过很多单身经济移民,包括非法与合法身份的,将自己家人的照片摆在床头上天天守着,或者经常将装满家人照片的影集册子拿出来翻看,并在工友中传阅。笔者还见过一位单身经济移民,将女友的照片放在钱包里,虽然他和女友已经失去联系,而且也知道女友已经不再属于他了,但他仍然不时地给别人讲起与女友共同生活的故事,女友送他上飞机来美国的情景。在美国,再好的朋友都因为忙生存,很少走动,一旦病倒,往往连杯开水都没人给倒,仿佛感到天昏地暗,世界末日来临。缺少了这样的亲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致病致命的重要原因,因为除了自家亲人,外人很难了解治疗自己的心理疾病。现实中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并不比生理疾病为低,而且很容易彼此转化、恶性循环。不少人可能在某几年内碰不到这样的病魔,只要你碰上一次,就会百分之百表现为脆弱无力,易于受伤。较为极端的例子就是在连年迭发的华人犯事案中,那些心灵上缺乏亲情滋润的高比例犯事者。
       感觉在心理学上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物属性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感觉”大多是一种心理承受能力及反应的指标。美国人没有终生职业的概念,也找不到稳定的铁饭碗,今天钱包鼓鼓,明天也许身无分文,今天贫困挣扎,明天也许一夜暴富。正是这种随时存在变数的社会,对于曾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过的中国人来说,可能非常不适应。如今很多中国经济移民都是独立生活多年的成年人,他们的目标就是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衣锦还乡的虚荣,社会竞争的激烈,工作节奏的加快,利润欲望的攀升,让很多经济移民无法与社会同步,造成心态严重失衡,感觉极不愉快。那种流浪漂泊的生活、缺乏归宿感和安全感、对前途的徨恐是很多经济移民不愿倾倒的苦水。
       那些临时经济移民只想在国外多赚点钱回国花,这无可厚非,也有点正面意义,比如磨练意志,培养生存能力,为国内减轻一点负担。至于那些永久经济移民死活定居国外也自有千条原因万个理由,美国环境优美,社会秩序井然,物质生活丰富,福利待遇优厚(非法移民难以享受)等。这些带给经济移民的只是瞬间的感觉。对于一些偷渡移民来说花六万美元的偷渡费值吗?他们来美国后悔吗?笔者曾经就这个问题询问过五十多个偷渡移民,结果八成五以上的人表示,如果让他们重新选择一次话,他们会留在国内。特别是很年轻的女孩子,“早知美国是这样话,说什么也不来”,但他们又表示后悔也无用,首先必须要偿还偷渡费,再者有碍脸面也无法回国。
       大多数移民在取得合法留美身份和挣了一点钱后,会衣锦还乡,其派头像中了六合彩和挖到了大金矿的财主一样,花钱如流水,建宅像别墅,办宴比排场,修坟攀帝王,在花光了多年积蓄之后,返回美国重操旧业,周围的邻里乡亲乃至父母和兄弟姐妹永远不知道他在美国的那份“心辛”二苦。也正是这种虚荣狭隘的光宗耀祖观念,扭曲了从美国反馈回来的信息,误导了人们的移民倾向,把周围村民的那颗移民好奇心炒热了,炒爆了,炒成了迷魂之心和不归之心——“能跑出去的,没有不发财的,已经跑出去的,没有愿意回来的”,这就是一般移民的前期心态特征。他们只看到大把的绿钞票寄回了国内,还了偷渡债务,盖了楼房庭院,却看不到欢乐背后的悲哀,听不到笑声背后的哭泣,品不到富有背后的苦涩。以至于误导后来者认为美国遍地皆黄金,弯腰即可拾。从而形成源源不断、赴汤蹈火、前赴后继地涌入美国、加入“国际丐帮”的浪潮。
       笔者在乔治亚州某餐馆看到几个福州经济移民,当他们听到有个河北人打了四年工,已辞退工作,马上启程返回大陆时,表现出既惋惜又羡慕的复杂心情。惋惜的是以自己偷渡来美国的金钱代价来衡量别人在美国的居留时间;羡慕的是以自己背井离乡的现状来比较别人即将回国与家人团圆的现实。他们流露出一种肺腑心声:“等我们中国发达了,让美国人去中国为我们打工!”
       这何止是他个人的愿望,这是移民美国的华人华侨的愿望。但愿这一天早日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