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也文学]计划经济的互联网时代
作者:加西亚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需要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到北京市科技馆排队看传说中神气的高科技—互联网。
       排队一个半小时后,进入科技馆。
       首先进入的是消毒间,换上白大褂,戴上脚套、口罩、手套;然后,再进入一尘不染的机房。
       进入机房后,先由神情傲慢的机房管理员(工程师、中级职称)“教训”上网的注意事项、操作规则,然后,再爱理不理地告诉你,损坏机器需要照价赔偿。
       当你毕恭毕敬地联上网之后,发现速度极慢。
       15分钟之后,出现了网页!彩色的网页!还有图片!
       你不由得欢呼起来,热泪盈眶:终于见着互联网了!
       当你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看完一个网页之后,管理员提醒你:该下机了,还有很多同学在等着上网呢,不要太自私。
       于是,你依依不舍地下了网。
       上网时间为1个小时零1分钟,1分钟按照1小时收费。管理员等着你交钱,20元(每小时收费10元,是对学生的优惠价)。
       回家之后,你激动的心情仍未平静,连夜写了一篇作文《我上网了》,第二天上交老师。
       因为作文中充满了对科学的热爱,感情真挚,被语文老师评为范文,在全班宣读,并张贴在学校的黑板报上,引起轰动,在全校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报效祖国”的热潮。
       (陈贞如摘自2006年2月22日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