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下,不只是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许多高中生也很辛苦,辛苦程度和中国高中生有得一拼。

美国高中毕业很容易,大学的门向每一个学生敞开着。但是想要进入美国名牌大学、好大学,一定要辛苦。
美国名牌大学录取时特别看重学生在高中时是否作了最艰苦的努力—具体地说,是否上了难度最大的课程AP和IB。开设AP课程的高中占美国所有高中的70%,开设IB课程的占30%,这30%的高中同时开设AP课程,换句话说,美国有30%的高中既开设AP课程,也开设IB课程。这类高中,无论私立的还是公立的,都相当优秀。 这些优秀高中都列在美国名牌大学录取的优先名单上。比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斯坦福大学每年都会抢招优秀高中的前几名学生。
就这样,AP或IB课程使想进名牌大学的学生有了十分辛苦的高中生活。进入高中时参加考试,考过了才可以上AP和IB的预备班,英文称“荣誉班”。从荣誉班到AP、IB课,所学的课程比普通班课程深得多、广得多,作业也多了很多。加州洛杉矶县威尔逊高中一天7门课,7种课本加必读书和选读书,共112磅,约52公斤重。以该校12年级IB学生为例,书包里装着20世纪史课本,外加必读两本书:基辛格的外交史和耶鲁大学历史教授伯根的当代史,两本书加起来800多页。文学课本,必须携带精读的300页以上的小说1本,另有3本泛读小说。还有生物、物理、微积分课本和外语课本,外语小说两本,以及心理学课本、哲学课本等等。
每天7门课。早晨6时50分上课,下午3时下课。下课后,还有课外活动、比赛、作业在等待着他们!美国高中生如此叹息:每天能睡6个小时,那是幸福!每天能睡5个小时,那是正常!每天能睡4个小时,那不稀奇!
美国名牌大学除了看学生的成绩,还十分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分三类:第一类是学术性的。最被美国大学认可的高中学术性课外活动有两种:奥林匹克科学活动和美国高中十项全能。十项知识竞赛包括文学、绘画、音乐、经济等等。第二类是演讲和辩论。第三类是义务活动。很多高中生花很多时间到医院、教堂、公共场所参加义务劳动,还有学校和社区服务,比如担任校报、校刊的主编和专栏编辑等。如果一个学生某项成绩中等,但课外活动十分出色,名牌大学也会抢着要。名牌大学,特别是哈佛极看重一个学生的领导能力、出色的个性和特殊的才能。
这些美国高中生也许比中国高中生更辛苦,因为不仅要保持高分数、好分数,而且在课外活动、义务劳动和文体方面也要有出色表现。即便只在分数方面比较,美国高中生高分数、好分数的成分也与中国高中生不同。美国12年义务教育比较侧重文科。小学鼓励小朋友阅读,很多小学对阅读还有奖励,一个星期看完多少本书可以拿到一张减价的票证,去麦当劳买一个汉堡包才1美元。美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县市政府肯花财力鼓励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与中国的高中生相比,美国学生学数理化做题目少。美国的教育之所以重视文科,是基于一个观念:视野的开阔对将来任何一种工作都重要。即便你以后是一个科学家,因为视野开阔,你可能只做了100次实验,结果就出来了;而一个视野狭隘的科学家,可能要200次实验结果才出来。所以,阅读和对文科领域知识的广泛吸收,对将来从事任何工作都有潜在好处。
(蔡莲摘自2007年2月17日《新民晚报》,刘玉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