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一瓶矿泉水的昨天
作者:鲁 伊 叶非凡
《青年文摘(绿版)》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Perrier(皮雷,巴黎水),一种时至今日仍主要装在古典的深绿色玻璃瓶子中出售的商品,一瓶要“伴着一点儿奇闻轶事、一点儿伶俐狡猾、一点儿出乎意料和一点儿不列颠口音”享用的水中香槟。1863年6月23日,拿破仑三世以“法兰西利益”的名义,向尼姆城中的“沸腾之水”泉眼颁发经营特许令时,应该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会从这个泉眼流出一个彻底改变人们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庞大产业——价值460亿美元的瓶装水市场。
据考证,世界上第一瓶瓶装矿泉水出现在1850年左右的法国。1855年,被认为能够帮助治疗肾病、胆病和肝病的Vittel矿泉水获得了政府的灌装许可,装在陶制的罐子里,在药房中作为保健品销售。在此之后,轮到如今与Vittel同属雀巢旗下品牌的Perrier。1888年,一位农场主花29750法郎买下了1863年获得特许经营权但经营不善的“沸腾之水”水源,与一位名叫皮雷(Perrier)的医生共同经营。
皮雷医生很有经营头脑,他分析了泉水的化学成分,找出其治疗作用,完善了装瓶工艺,然后找到英国贵族约翰·哈姆斯沃斯勋爵,说服其投资。约翰的两位兄长阿尔弗雷德和哈罗德是大名鼎鼎的《每日邮报》和《每日电讯报》的创办人,家族在英国的影响力极大。1903年,当法国政府将Vittel和Perrier都收归国有后,约翰·哈姆斯沃斯勋爵购买了该公司的股票,并正式将水源命名为Perrier。
在约翰的鼓吹下,Perrier水源很快就被封为“爱德华七世和乔治五世专用水”。工人们手工灌装矿泉水,然后用木塞封口,再经陆路海路辗转运到英国和遥远的英属殖民地。
因车祸意外瘫痪的约翰·哈姆斯沃斯勋爵在进行康复治疗时从手中的体操棒得到启发,设计出沿用至今的梨形Perrier矿泉水包装瓶。这种来自法国的瓶装天然矿泉水一经问世,便立刻成为皇室贵族、工商业巨子和政客们炫耀身份的专享奢侈品。
对于奢侈品来说,价格从来都是最不重要的考量因素。当时,在整个说英语的国度里,喝瓶装的天然矿泉水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1908年,Perrier的销量便超过了500万瓶。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革新,瓶装矿泉水开始变得大众化起来。这种转变缓慢地进行了几十年,分水岭则是1968年Vittel矿泉水开始使用塑料瓶灌装。虽然Perrier仍坚持使用较为昂贵的玻璃瓶,并为此建造了自有的玻璃瓶生产厂,但整个瓶装矿泉水产业的大局已定。包装成本的降低对瓶装矿泉水的价格起着决定性作用,此外,塑料包装也使得瓶装水更轻、更易于运输。从这时起,原本是王谢堂前燕的瓶装矿泉水,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欧洲人饮用矿泉水的习惯本就根深蒂固,新开拓的美国市场也前景喜人。不过,此时的瓶装水仍然是一个小众市场。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主要的瓶装水制造商就开始不再把产品定位侧重于医疗效果,而代之以活力、健康、安全的新概念了。随着全球水污染状况的日益严重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这个定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同和追捧。
高额利润几乎是瓶装水行业公开的秘密。根据2002年的数据,一瓶Evian矿泉水,不管容量多少,水的成本都不超过0.05法郎,而每瓶1.5美元的瓶装水,利润多在50美分以上。这就无怪乎Perrier的一位董事曾兴奋地说:“这行当简直让我着迷……你要做的只是从地下把水抽出来,然后用比葡萄酒、牛奶或油都贵的价格把它们卖出去。”
买Perrier或Evian的人,或许并不是不知道,按照行业惯例,他们付出的每10元,至少有5元花在外包装上,1元到1.5元替厂商交了广告费、运输费和场租,3元是销售商的利润,只有不到0.10元真正用来买水。人们选择的依据,已经不再局限于安全或健康因素,而扩展到瓶装水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简单、纯粹、天然、运动、便捷、全球化。在印度,办公桌上的瓶装水品牌往往比名片和西服更能清楚地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一个白领更是坦率地说:“我才不在乎我喝到的是什么,重要的是别人看到我在喝什么。”
瓶装水对环境的危害常常被一些激进的环保组织痛加抨击,但实际上,情况并不一定都那么糟糕。瓶装水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主要体现在运输和废弃包装两个问题上。从前,瓶装矿泉水都是在原产地灌装后经长途运输方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在途中都要消耗能源,排放废气。但现在,许多矿泉水实际上是根据固定的配方配制而成,可以实现本地制造。不仅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个问题是包装。有趣的是,人们根据常识或商业宣传做出的判断与实际情况正好相反。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50万吨塑料用于制造瓶装水的包装。许多环保组织指出,这些一次性包装的制造和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实际上,问题的严重性往往被过分放大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ET)开始被用作瓶装水行业最常用的包装材料。它比塑料更轻,更结实,更容易加工,而且透明度非常好。此外,它还能被重新加工成许多不同的产品,燃烧后也不会像PVC那样释放出氯气。因此,如果能够结合循环利用,PET并不像它表现出来的那样对环境不友好。
在玻璃瓶、铝制易拉罐和PET三种包装的瓶装水中选择一种,排除经济因素,一个环保主义者很可能会选择也许是最不方便的玻璃瓶,只是因为它可以回收利用。然而,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的一份瓶装水调查报告,尽管玻璃瓶的确可以反复循环利用80次以上,但为回收玻璃瓶所消耗的水、电等能源却远远超出铝制易拉罐和PET瓶。而且,回收玻璃瓶过程中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量显著高出回收PET和铝制易拉罐的气体排放量,残留的固体垃圾也更多。
(冯国伟摘自2006年5月9日《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