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当老师的朋友有一天问我:“你喜不喜欢周杰伦?”我记得前两年她说过自己不喜欢这个歌手,因为他的咬字不清,而且看起来太像痞子;很多学生都迷恋他,也让这位女老师颇为紧张,她认为这不是好的现象。我倒从没这些感觉,对于新偶像,我一向没有排斥感,至于周杰伦,我还蛮喜欢他的歌词和音乐的。现在听见这样的询问,我实在很难回答。女老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也许是已经习惯了,我现在开始觉得他的歌还不错,人也还蛮可爱的。”“你是说——”我想进一步确认,“你现在比较喜欢周杰伦了?”
不可否认,周杰伦的外形、做派,以及他的唱腔咬字,都很有些与众不同的味道。连巷子口卖早餐的阿婶也一边播他的歌一边做三明治。一网打尽,老少咸宜,才是全方位偶像吧。当他愈来愈红时,我发现华人地区他的翻版也愈来愈多。内地时尚杂志上青年作家的打扮,头发遮住半张脸,斜睨镜头的桀骜不驯,几乎让人脱口而出——这不是周杰伦?校园里的男生也开始减肥,酷爱打篮球,削瘦的脸颊,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的模样,点名的时候,我常在心中惊叹,周杰伦在这里呢!造型似周杰伦也就罢了,最厉害的是言行举止也都完全拷贝。
有天晚上,我和朋友去逛一家家具大卖场,这是我和朋友们常常光顾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年轻店员,服务态度很好。有段日子没来,一走进立即发现了不同:这里好多“周杰伦”,他们的长相与装扮并不那么像,态度却几乎完全一样。当我们需要他们协助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慢半拍,爱理不理;当我们向他们询问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口中仿佛含着卤蛋,含混不清,我发现这些人讲话连嘴唇都懒得动。如果他们是周杰伦,我们当然没啥好抱怨的,他是明星。可是,服务员究竟不是周杰伦,也许明天之后会是,但,明天还没有来。满街都是周杰伦,第一次令我感到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