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苑]久居小城
作者:星 竹

《青年文摘(绿版)》 2003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久居小城,总不免有一种褊狭,天地或宽或窄,道路或长或短,都觉得世界亦如小城。天下诸多纷繁,也都跑不出小城的模样。生活可能生动,可能冷清,可能热闹,可能平俗,但也都如小城的水土,不会陌生。
       这意识年深月久,如小城里残留着的旧街面,如那破败老旧,却依然存在的千年钟鼓楼。走过那么一段,便会固执地染上小城人的看法,世界即小城。
       大概正是基于这种褊狭,小城人对小城的看法,才永远不失那种固有的亲切与温暖的感觉,哪里都不如自己的小城。
       太阳也确实是从小城的一边升起,又从另一边落下,很近很近,世界上的所有的事,也都像是发生在小城的边陲,并不遥远。
       我住的小城并不大,站在它的中央,向任何一方走去,都只有一支烟的工夫。在晴朗的天气里,你会发现湛蓝的天空是从小城的中央均衡地遮向它的四周,使人能清楚地感觉到小城的边际与它的完整。
       小城的里面,是很热闹的都市生活,那瓦亮高大的商店,一到夜晚,便闪起满街的霓虹灯,几乎没有什么郊区的感觉。有关它旧日里惨淡的传说与故事也被这都市般的风貌挤落到山乡僻壤,要想找到它的残迹,已经变得十分的不易。住久了的小城人,同样会生出一种大都市人向往乡村的感觉。
       小城街头的红绿灯,比大都市里的距离还要近,骑车坐车,总是走走停停,而各种各样的小摊贩,却在路上排得有一里长。小城中有几条老街,也新兴了几条现代的商业街,而小城人也像都市的人一样,专认“老字号”。这些老街的道路虽然窄小,店铺也不够考究,但每天拥拥挤挤的小城人却往返于此,仿佛离开了它,便离开了整座小城。
       岁月逐流,是这些老街,贯穿着小城人的生活。从始至终。
       而新兴的商业街,尽管漂亮整洁,却不免显得冷清,不过小城人也并非是有意冷落它。都说,它早晚也会繁闹起来。这种希望和眼光,说明小城人对未来所抱有的寄托,是相当诚恳的那种。
       久居小城的人,自然也被小城的生活所围困,不易冲破的“小城意识”随处可见,并形成了小城人的生活习惯。人们骑车,走路,说话,办事情,甚至与小商小贩们的讨价还价,都有一种小城人自己的做法。一看便知是小城人。尤其是时光消逝,依然不肯褪却的乡音,标志着这里的古旧与传统意识。
       但作为小城人,却又正是从这一份古旧与传统中,感觉到了小城的舒适与自在的。一种浓郁的安详之感,也正是在这种熟知的过程中,充分得到体验的。
       每天清晨,小城人只要打开窗子,便闻到那股无法选择的油饼包子的味道,不必去吃,便已经感觉到了一种生活的温饱。这“温饱”是固定的,只要小城存在!
       这种便利,不能不使小城人怀疑,一旦走出小城,是否还有比这里更为方便的地方。
       小城里的那几个交通警察,人们也都熟悉,如果说小城人是在遵守交通规则,还不如说小城人是在尊重着天天见面,又都熟人熟脸的朋友,这就是小城。
       小城里的路,原是窄窄的,可能正是一种要打通什么的决心,现在环城而建的道路,都已经十分的宽敞明亮,走在上面,总有一种挺起胸膛,一直走下去的感觉。
       沿着环城大道,走不多远,便是幽静、寂寥的乡村了。夏天,绿色的植物一直绿到天上去。冬天,褐色的大地弯成广阔的地平线。天穹从这里伸向更远的远方。使人觉得陌生而又被深深的鼓舞,使许多久居小城的人,会猛然感到这种外界的空间与张力,以及突然来临的豁达。甚至甘愿放弃一些在小城里久已习惯,又难以割舍的东西,去服从更大的天地,这,大概是每个小城人都有的感觉与准备。
       (范明光摘自《散文百家》2003年2月上半月刊,唐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