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中国通史-第11卷-近代前编(上册)
白寿彝
下载:中国通史-第11卷-近代前编(上册).txt
本书全文检索:
题 记 甲编序说
第二节 各级官员文书 第三节 典章制度
第四节 私家著作 第五节 人物史料
第六节 经世文选编 第七节 报刊
第八节 建国以来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 第二章 研究概况
第二节 建国后近代史新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第四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经济史的研究 第五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文化史的研究
第六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社会史的研究 第七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
第八节 近些年来有关近代史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论 第三章 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综述 第二节 战争的进程和清廷的失败
第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四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学术文化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第三节 清廷对抗太平军的措施 第四节 太平军北伐和西征
第三章 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第一节 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①
第二节 贵州苗民大起义① 第三节 西北回民大起义①
第四节 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② 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政局的变化
第二节 英法侵略战争再起和《北京条约》 第三节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第四节 清廷政局的变化 第五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第二节 艰苦转战和改革内政的努力 第三节 保卫安庆和经营苏浙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失败 第六章 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员的洋务活动
第二节 洋务派的出现 第三节 军用工业和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第四节 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兴办 第七章 商办企业的出现。新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变化
第二节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第三节 思想文化的变化
第八章 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中法战争 第二节 中法战争
第九章 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活动 第二节 战争进程和清廷的失败
第三节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第四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十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第二节 维新思潮的兴起和维新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第十一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第二节 八国联军的侵华和清廷的宣战 第三节 八国联军的暴行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十二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十三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清廷的“预备立宪” 第二节 清廷的“预备立宪”
第十四章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皇朝的灭亡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第三节 袁世凯的窃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
第十五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二节 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
第三节 军阀的割据统治 第十六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丙编 典志
第一节 中国农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1842—1894) 第二节 中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1895—1927)
第三节 中国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的滋长 第四节 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第五节 鸦片战争后中西农学的交汇① 第六节 《农学报》的刊行和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的创办
第二章 手工业 第二节 同光年间手工业的衰落
第三节 官手工业的变化 第四节 清末手工业的新变化
第三章 工业 第一节 中国机器工业的产生(1840——1894)
第二节 中国机器工业的初步发展(1895—1919) 第四章 工业工程技术
第二节 能源 第三节 冶金
第四节 交通 第五节 其他重工业
第六节 轻工业 第五章 土地制度、租佃关系的演变及自然经济的分解
第二节 封建租佃关系的演变 第三节 自然经济的解体
第六章 商业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支配下的中国贸易
第七章 交通邮电 第一节 航运
第二节 铁路 第三节 电信
第四节 邮政 第八章 河工、漕运、盐政的衰败
第二节 为增加封建剥削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节 近代河工的衰落
第四节 中国盐政的殖民地化 第九章 海关、关税和子口税
第二节 近代关税制度 第三节 子口税制度
第四节 近代海关与关税制度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第十章 法制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1851—1864) 第三节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1912—1919年5月4日)
第十一章 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政权机构
第三节 民国初年的政权机构 第四节 北洋政府的政权机构
第十二章 宪政 第二节 民国初年的宪政
第三节 袁世凯时期的宪政 第四节 皖系军阀时期的宪政
第十三章 兵制 第二节 淮军
第三节 新军 第四节 近代海军
第十四章 秘密结社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时期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 第十五章 新式学堂的开办与留学运动兴起
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开办与留学生的派遣 第二节 维新学堂的开办与留学政策的确定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政学堂的开办 第十六章 学术
第一节 哲学 第二节 史地之学和考古学
第十七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诗文
第二节 小说 第三节 翻译文学的发展
第四节 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五节 戏剧
第六节 音乐 第七节 绘画、书法
第十八章 新闻出版 第二节 图书出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