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品味人生]捡起脚下的蘑菇
作者:沈嘉禄

《青年文摘(红版)》 1999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从广州出差回上海,在虹桥机场等出租车,好不容易上了一辆,司机却说不认识路。延安中路那个中苏友好大厦也不知道吗?我们报社就在它的对面。那个司机的脸就跟一条长长的苦瓜一样:我刚开了两个星期的车。我说:“刚开车也不应该不知道嘛,我读小学二年级就知道中苏友好大厦怎么走了。”
       “我是郊区来的。”司机亮出了底牌。
       我对农民兄弟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下车再招手叫一辆,刚钻进去,车门还没关上,司机就问:“到哪里去?”我见他长着一张马脸,瘦到眼珠都突出来了,心里就发怵,赶紧报了目的地。他又问:“刚才那个司机怎么不去?”我说他不认识路。他立即跳起来:“怎么会不认识路呢?他骗你,他明明不肯去,就把自己当作阿乡。”我暗想,倒也可能,但他为什么不要做生意呢?
       车子窝着不动。我急了,又是一个不认路的司机吗?“我不去!他不去,为什么偏要我去?”我明白了,遇到一个不讲理的。此时,我们的车像匹倔驴子似的在候车的出口处堵着,后面的车排起了长龙,一起猛揿喇叭,气势非常壮观。机场管理人员四面奔来,问明情况,就责令他快点把车开走。这司机也是个愣头青,脖子一梗一梗的,青筋如蚯蚓似的突出来:“不去。就是不去。”我只得抓起皮包再次下车,那感觉就像没人要的穷孩子。管理人员也向我叹苦经:好不容易等了大半天,都想跑一趟长途,最好是江湾五角场、浦东张江开发区,上了高架一路顺风,计费表一个劲地往上翻。既省事又来钱。
       那么,职业道德呢?或者行规?我问。他两手一摊。此时再看那个不肯出车的司机,仍然塞在道口,跟别的管理人员脸红耳赤地吵得正凶。
       终于上了一辆车,出了收费站,我转脸问司机:“你怎么肯接我?”
       他眼睛盯着前方的路,淡淡地说:“等了半天,当然想接一趟长途,但我从不拒绝短途,对我来说,上车的都是客人。我讲不来大道理,但早已懂得,安全快捷地送客人到目的地是干我们这一行的天职。再说,任何机会都不能错过,挑挑拣拣反而可能失去更多。这是我从生活中得出的教训。”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我曾经谈过好几个女朋友,每一次接触,总拿这一个跟前一个比,总会发现不少缺点,最后连自己都没有信心了,现在我还是光棍一条。回过头来想想,还是第一个好,但是,人家不等我了。”
       我想起一则西方寓言。一个小男孩提着篮子去田头捡蘑菇,捡到一个后就想:下一个可能比这个还大,于是丢弃了这个再去捡,但下次捡到的反而比前一个小,他当然不甘心,扔了再去捡下一个,就这样,一直等他走到田边,篮子里还是空空的。
       我把这寓言讲给司机听,他深有同感地笑笑:“有时候,看来眼前是吃亏了,但机会可能就紧跟着后面。就说昨天吧,我也在机场接客人,他的目的地比你还近。等了半天才一个起步费,冤不冤?我一句没说,拉了就走。这位客人前脚下车,又有一笔生意跟上来,4个客人要我把他们送到十六铺码头。你看,这不是机会吗?所以我说,小蘑菇后面说不定就是一个大蘑菇。”
       是的,要紧的是捡起脚下的蘑菇,先别管它是大是小。
       (摘自1999年6月22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