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万叶集]转身之惑等
作者:李存功等

《青年文摘(红版)》 1999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时间长了,日子久了,看看身旁的女友很少再能找着那种“眼亮、心跳”的感觉,悄悄瞄一眼圈外,靓女多多,青春无限。
       昨天中午,与女友在餐厅就餐,我那双眼不安分地溜来溜去,再若无其事地看一眼女友,她边吃边微微发呆。
       “嗨,怎么啦?”
       “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件事。”
       “讲讲啦。”
       “那时候,我刚上小学,有一次我去小姨家串亲戚,小姨带着我和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女孩上街,到了一家商店,小姨让我俩每人挑一个文具盒,最后,我们都选中了上面印有‘白雪公主’的那种。在回家的路上,不知什么缘故,那小女孩非要跟我换文具盒,我当然不换,这是我自己选的,当然是最好的。于是,小女孩又哭又闹,小姨没办法,说玲玲不哭,妈这就跟小梅换,小姨转过身,跟我使了个眼色,佯装换了一下,等再把文具盒还给她时,她竟不哭了,满意地拿在手中反复看。”
       “有意思吗?”女友问我。
       “哦哦。”好在女友没有注意到我的表情。
       其实,常常犯这种错误的又何止是孩子?
       (宋松蒲摘自《山西青年》1998年第12期)
       山谷中的谜底
       刘燕敏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景观是个谜,许多人不知所以,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结论。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那是1983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沿。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它的树,如那些柘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西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柘、柏和女贞之类。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丈夫点头称是。少顷,两人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吻着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揭开了一个谜——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它是人生的一门艺术。
       (韩春霞推荐)
       倒边来试试
       董保纲
       有一个青年画家,由于工夫不够,生性又草率,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他看到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画很受欢迎,便登门求教。
       他问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沉思了一下,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青年人不解地问:“倒过来?”门采尔说:“对,倒过来!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
       “一年才画一幅,这有多慢啊!”青年人惊讶地叫出声来。门采尔严肃地说:“对!创作是艰巨的劳动,没有捷径可走的,试试吧,年轻人!”
       青年画家接受了门采尔的忠告,回去以后,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素材,周密构思,用了近一年的工夫画了一幅画,果然,它不到一天就卖掉了。
       请倒过来试试。当付出与得到不如预想的那么好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听听门采尔的忠告?
       (罗亚兰推荐)
       食髓知味
       尤 今
       尼泊尔一名颇具经验的猎虎专家艾默特里,告诉了我一个有趣而又恐怖的事实:一般活动于丛林中的老虎,喜欢捕食肉质丰厚的动物,如斑马、水牛、鹿儿等等,它们对于人类兴趣不大,狭路相逢时,只要人类不主动采取攻势或是惊慌奔逃而引起误会,老虎通常是不会扑而噬之的。然而,奇怪的是:一旦老虎吃过人肉之后,却会乐此不疲,见人就吃。像这类“食髓知味”的老虎,是危险性最高的。鉴于此.尼泊尔的野生动物如果发生老虎噬人的意外事件,有关当局一定会派遣这位猎虎专家去把这头老虎生擒回来,放到动物园去,关进铁笼子里,以策安全。
       我好奇地反问:尼泊尔国家野生动物园里有七八十只老虎,他又如何辨识哪头老虎曾噬人肉。
       艾默特里答道:曾噬人肉的老虎,一旦嗅到人气,看东西的眼神和走路的动作,都会起着明显的变化,有经验的猎虎者一看便知,一知便立刻发射麻醉针,百发百中。
       瞧,瞧啊,叱咤林中的老虎之所以会沦为可怜兮兮的“笼中客”,全因为那眼神那动作在无意识中出卖了它。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万丽琼摘自《知音》1998年第12期)
       校园逸趣
       
       大学生与教授
       一个美艳动人的女学生走进教授的办公室,轻轻把门掩上。
       “为了通过这次考试,我愿意做任何事。”她用乞求的语气说。
       教授放下手中的工作:“您的意思是……”
       女学生向后拢了拢金色的秀发,眼中风情万种:“您还不明白吗,是‘任何’事。”
       教授从眼镜后面盯着她。眼神的接触显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真的……任何事都可以吗?”
       她简直是在耳语:“对,任何事。”
       教授也用耳语一般的声音说:“那么,我的要求是……‘复习’。”
       拉丁文考试开始之后将近一小时,一个大学生满头大汗地冲进考场,要求教授给他一份考卷。
       教授皱起眉头说:“我不介意给你考卷,可是我肯定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它。”
       但是学生坚持参加考试,教授只好给他考卷,让他坐下。
       一个多小时之后,教授示意考试时间到,几十名学生陆续将考卷交到讲台上,离开考场,只剩下那个迟到的学生仍在埋头答题。
       又过了半小时,那个学生站起来将考卷递给正在备课的教授,但是教授拒绝接受:“对不起,我不会批改你的考卷,你超时了。”
       “你怎么可以这样!”学生争辩道,“你难道不知道我是谁吗!”
       教授面不改色:“这不重要,孩子,事实上我根本不知道你是谁。”
       “你真的不知道我是谁?”那个学生几乎是在咆哮。
       教授觉得这种幼稚的恐吓十分可笑,他不为所动地摇了摇头。
       那个学生的态度奇迹般地改变了。“很好,这就是我想要的答案。”他迅速地将自己的考卷塞进讲台上那一大堆卷子中间,满意地离开教室,剩下教授目瞪口呆地坐在那里。
       (程桂娟摘自1998年11月27日《南方周末》)
       礼貌
       刚入初一的新生,仍谨记小学老师的教诲,见到老师说“老师好”,分别时说“老师再见”。
       中午放学了,某女生远远见到匆匆往家赶的张老师,便高声叫道:“张老师——”,并不停地招手。
       张老师以为学生有急事,小跑100多米,来到该生站立处。学生礼貌地摇摇手:“老师再见。”然后转身离去。张老师哑然呆立。
       (陈硕华摘自《深圳特区报》)
       名模
       美术课上,作为模特的女生因害羞而低首垂眉,指导教师说:“注意面部表情,微笑。”一会儿又说:“不是哭笑。是微笑。”过会儿又说:“不要做冷面美人,微笑。”女生气急,乃怒目而视。
       结束时,学生上交作品,指导教师大喜过望:“不错,模特的表演够一流水平!”遂选出四幅作品展出。分别为:春之羞花、夏之哭雨、秋之冷水、冬之怒火。
       (摘自《中国校园文学》1998年第11期)
       演讲
       口语传播课上,有个同学对演讲怕得要命,导师建议她先去找一个人对着练习,再到教室来讲或许会好得多。
       到了演讲那天,她果然表现镇定。她解释:“我告诉丈夫说我害怕演讲,他就建议我带着这个,她从皮包里取出一个大哥大来,“他说从没见过我手里拿着这个而说不出话。”
       看黑板
       有位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总是很小,同学多次提意见,情况都不见改善。后来全班同学决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引起老师重视。
       几天后,老师又在黑板上写字,全班同学立即各自拿出一副双筒望远镜。有个学天文的同学便到外面去取来了他的单筒天文望远镜。
       (王怀远摘)
       平常有心
       杨耕身
       汉江日瘦。沿水边便裸出一大片的沙地,家乡的人们就将它们充分利用,种些作物。但是汉江水汛期偶然也会涨起来,沙洲地的作物便面临没顶之灾,所以家乡的人们并不刻意求成,春天将种子播下地,从此便很少问津;秋天里,如有些许收成,只当意外之财,如颗粒无收,亦不可惜,保持一份平常心。
       但是家乡却有这样一位老农,于沙洲圈了一块地,用石块将临水的一方垒起来,这样如果水不大,就可拒之于石堤之外。之后,耕、播、锄,与伺弄良田并无二致。他独立于别人的热嘲之外,似乎也从未虑及颗粒无收的结局。几年下来,他的庄稼地虽与别人的一样,也曾遭遇水浸,但他的收获确乎要比别人多许多。
       做一个“平常有心”的人,需要的是做琐碎小事的耐心以及竟成大事的信心。我和一位朋友几年前一起开始集邮,但我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起初的兴头便慢慢降温。我也无所谓,心想何必刻意为之而四处搜索,只须随意而集足矣。所以直到现在,我集邮的数量与当年并无增多一张。而当我有一次去朋友家看到他展示的满满八大本集邮册后,才大吃一惊。
       人生是需要经营的。那些平常有心的人获得了最大的成功。那些平常无心的人,在对一切事的随遇而安、放任自流、自生自灭之中,将生命荒芜掉了。
       (刘艳春摘自1998年1O月25日《检察日报》)
       救助生命
       译/田 辉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着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土坑教育
       蒋子龙
       几年前,在离首都不足100公里的河北平原上,我见过这样一所村办学校——当我推开教室的门,看不到课桌和小椅子,地面上露着一片小黑脑袋,像萝卜一样。因为村里太穷,没有钱置办桌椅,村长想出这个高招,既然不能升高,就在地上挖洞,学生自带小板凳坐在土坑里.把土坑沿儿当桌子,照样读书写字,而且冬暖夏凉。
       我们同去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且心酸,心疼,把身上带着的钱都拿了出来。村长大不悦,怪我们曲解了他的意思。他说:我们要知识,不要饭。蹲在土坑里能接触知识,就是看到了光明。知识就是从低到高,从卑贱到聪明,离开土坑,以后再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蹲在土坑里接受知识。
       我赞赏他的土坑论,却也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土坑精神固然可贵,但也容易把孩子们困住。正如小米加步枪是一笔历史财富,却不能用来对付海湾战争式的突变。
       我向自己的家人和许多朋友都讲过这个土坑学校。幸喜他们的土坑精神不是迷恋土坑,而是很快淘汰了土坑,今年请我去看,他们居然装备了一间电脑教学室。
       由此可见,贫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因贫而困,困住自己脱离现代世界的节奏。无力为困,无计为困,无智为困。困而穷,穷而困,如此往复,就无计可施、无药可医了。
       (丁国营摘自《知识与生活》199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