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品味人生]粉红日记
作者:孙 榕

《青年文摘(红版)》 199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那年夏天,17岁的我高考落榜,通过一个熟人的介绍,进了一家时装精品店做了营业员。
       老板是个又高又胖的中年男人,很和气,他笑眯眯地对我说:“你年轻,漂亮,身材又好,做这份工作非常适合。嗯,我看你很老实,不知道为什么,一见面就觉得非常信任你。我决定让你做一名监督员,不仅仅是卖东西——好好干!”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又从老板桌里摸出一本粉红的日记本给我,并对我说了做监督员的一些具体要求,最后对我说:“你每月向我汇报一次,这件事情不要告诉其他的人。”
       我被他那份信任深深地感动了,虽然不太理解最后一句的含义,还是点了点头,心里已下好决心,一定好好干,不能辜负了老板对我的信任。
       店里一共有4名营业员,都是和我差不多的女孩。时装店的规模不是很大,衣服品种也不是特别多。而我们每个人的工资,就是卖衣服的提成,每卖一件2元钱,一分钱的基本工资都没有。
       尽管那几个女孩由于我刚来不懂业务,尽量把机会让给我,帮助我推销,可是,我的营业额仍然不高。第一个月下来,我只卖了5件;与卖得最多的同事简直没法比:她卖了180件。她叫玫,长得很美,而且销货特别有能力。
       月底,老板结帐的时候,看了我的营业情况很不满意,但当他看了我的粉红色日记本的时候,又变得一团和气。因为我做的监督情况很细致:比如,云迟到了2分钟,兰早退3分钟,玫没有擦干净玻璃……这些情况,我记得特别认真,完全符合老板对我的信任程度。老板最后对我说:“下个月,你会干得很好。”除了发给我应得的10元钱外,另外给了我一个50元的红包。”
       老板的习惯是找每个人单独谈话的,而且发工资也是单独发,谁都不了解其他同事的工资是多少。所以,我做监督员所得的红包大家是不知道的,我想。但不知为什么,老板谈完话后,其他同事都对我冷淡多了,不但不再帮助我推销服装,而且连话都少讲了。我也猜不出为什么。
       第二个月的销货情况好得出奇。虽然我没有像玫那样善于对顾客推销,但我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我将时装穿在身上,结果,很有效果,有人指定要我身上穿的那种。等月底结算的时候,我卖了200多件衣服、打破了玫以前创造的200件的记录。老板非常满意,除了发给我工资以外,另外加了100元的红包。
       而其他几位同事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脸色都很难看。玫居然和老板吵了起来。那间办公室在柜台里面,只有一扇门之隔,老板的咆哮声清晰可闻:“既然你在我的店里干活,你就得听我的,你懂吗?”
       “是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我绝对听你的。可是,我决不会做一个背后打小报告的小人!我卖的货不多,说明我能力不够,可我决不出卖别人。你,你太侮辱人了。”玫哭着,从办公室里冲了出来。
       玫的销货数额不多,这个月虽然只有80件,可也不至于被老板骂啊!
       玫辞职了。临走的时候,她留下了一本粉红色的日记本,和老板给我的那本一模一样,里面一片空白,一个字都没有。我又从其他同事那里得知,其实,她们每人手里都有一本粉红色的日记本,老板也对她们说过一番相同的话,她们也曾被深深地感动过,拼命为老板工作,可是最终老板还是不满意的,因为业绩最佳的只有一个。
       听了这些,吃惊之余,我感到很难过,有一种被利用被欺骗的感觉,我想起了玫。那段日子,我的心情格外沉闷。
       到了第3个月,我的营业额很少,只有40件,而监督情况一点儿也没有记录。老板皱起了眉头,希望我能说出为什么。
       我说:“老板,第一名只有一个!大家干得都很卖力,你只要看看总营业额就知道,何必要大家去竞争得头破血流呢!这个月的监督情况我没做记录是因为,我亲眼看到大家都做得很好,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轻易浪费,担心在那一刻会失掉卖一件衣服的机会……”
       “啊,你居然也学会了骗我!”老板叫道,“14号那天2点30分,小李就擅自离岗7分钟,20号那天10点零3分,我就没有看到你,22号……”
       “天哪!”我在心里叫道,“原来是这样!”他原来一直在监视我们,他根本谁都不相信。
       “那你该去厕所找我们。”我说,“我决定辞职。”
       “那好,”老板几乎咬着牙,说道,“扣掉你没做监督记录的罚款50元,扣掉你20号离开柜台5分钟的罚款10元,扣掉你……”
       “是不是我该回家拿钱给你?”我叫道,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办公室。
       后来,我参加了美术班,第二年考上了一家美术高校,从此开始了生活新的一页。但是那次打工的经历却在我的心灵上刻下了痕迹,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那段日子里我得到了比钱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什么是真正的“信任与道义”。
       (金华锋、孔令德摘自《青年博览》1998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