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心海浪花]网友“阿飞”
作者:兵 兵

《青年文摘(红版)》 199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试图树立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也力图构建一种现实生活中无法遭遇,却能在网上畅通无阻、绵绵长存的人类友谊……
       一
       一年前,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正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利用Internet(因特网)查询一个客户资料,我预备跟对方签一份价值20多万美元的合同。整整两个月来我都在为这事忙碌着,它是我出道以来独自揽下的首份合约,我必须干得漂亮才是。
       就在我专注搜寻浏览时,他,阿飞闯入了我的界面,以一种醒目的标志提醒我要特别注意这家客户的资料情况,并明确地告诉我这家客户已骗了国内好几家公司的货。起初我以为这只是某个电脑黑客的玩笑,但商海里的前车覆辙还是令我本能地产生了一些疑虑,于是我去找了我在中国银行国际结算部任职的朋友,经过一段周折,朋友证明了阿飞给我的警示。
       我通过因特网向阿飞表示感谢,他说他的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合资企业刚刚上过当,所以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网上盯着这家公司的贸易往来。在他的建议下,我又准备了一份条款缜密、请君入瓮的合约同对方交涉,毫无所获的客户狡猾地中断了联络,我避免了一次难以挽回的损失。
       从此,我和阿飞开始了我们独特的网上友谊。每天下午,紧张的工作告一段落,我们总要彼此在网上碰一碰,谈天说地,有时连节假日也不放过,像什么网络趣闻、冲浪感受、业余爱好,甚至诸如《雷神之锤》的玩法经验……等等都是我们开心的话题。网上的阿飞学识渊博,足迹广阔,异彩纷呈的“谈吐”和叙述总让我如行山阳道上,目不暇接,神驰意荡。
       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取“阿飞”这个怪名字?他说他很喜欢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电影中那个随心飘泊的“阿飞”,因此他将这个名字做了自己的网名。这个阿飞必定是一个风趣而又机智的人吧!
       二
       一晃半年过去,我和阿飞的网上友谊仍在不断地升温。我们不仅畅谈工作情况、生活际遇和人生感悟,而且从闲聊中我知道了阿飞长我3岁,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赴异国他乡,现在美国一家大名鼎鼎的电脑公司任计算机专家。我借机向他讨教了许多网上的实用知识,我们还一起参加BBS(电子公告板)上的一些活动。我们将我们的交往称作因特网上的下午茶。
       在网上交往久了,便常常产生一种见一面、把酒促膝的念头和冲动。敲打着冷冷的键盘,我总想,那个远在美国的网友阿飞究竟有着怎样一副潇洒倜傥的模样呢?王家卫的《阿飞正传》我是很熟的,那里面有张国荣的激情孤傲,又有刘德华的沉稳凝重。我的网友“阿飞”究竟属于哪一种呢?
       想着想着,机会来了。这天早晨,我上班刚刚打开电脑,便看到了阿飞用他的便携式电脑发给我的电子邮件。他兴奋地告诉我,他因公干回国,现在北京,问我一星期之内是否有机会上京城一聚。
       讨个去北京总公司的差使比去美国容易得多。但本公司制度中厉行节约的原则令我必须乘火车北上。当时,从武汉到北京的车票特别难购,这拖延了我两天的时间。
       在潮水般的人流中我终于挤出了北京西站,便心急火燎地打面的冲到了实华公司在北京开的首家InternetCafe(因特网络咖啡馆),给阿飞发信说我到了。阿飞告诉我他后天就要回美,眼下还有一些紧要事要办,明天晚间6点钟他到我预约下榻的外经贸部招待所来,让我在大厅里等他。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北京初夏之夜潮湿而微香的空气,漫步眺望着长安街上流光溢彩的不夜灯景,对即将到来的会面充满期待。
       在外经贸部招待所门前的水果摊上摆满了水蜜桃,又红又大,煞是诱人,我买了几斤,咬一口,满嘴的甜透心的凉。不料,正是这蜜桃让我一夜不得消停,胃凉腹泻,苦到天明。次日傍晚,我萎萎缩缩地蜷在大堂沙发上,等待着盼望已久的阿飞。
       时钟刚过6点,我的腹中又格外不安了起来,我必须去一趟W.C,我告诉服务台的值班小姐,若有先生找我,让他稍等片刻。然而,正是这可恨的腹泻让我与阿飞的约会失之交臂。虽然服务小姐再三解释说我离开后大堂中只有两三位似要住宿的小姐停留过,但我确信是她的疏忽,因为我看到她老是捧着一本杂志,得空便津津有味地读。
       回埠后阿飞来讯告诉我他确实来了,时间很急,他在门厅内外旋了一个来回,没见人踪影,便离去了,作为证明,最后他提示我一个细节,大堂的挂钟慢了足足5分钟。
       看来,我和阿飞注定只能成为纯粹的网友,在网上天涯咫尺。
       三
       我和阿飞的网事被办公室那位漂亮耀眼的同事小姐知道了,她被阿飞在网上显露的睿智与风趣以及我和阿飞离奇的交往所吸引。她是那种执着追求罗曼蒂克情怀的现代女孩,恳求着我在网上给阿飞发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友信,并附上她精心制作的一束鲜艳欲滴的电子玫瑰花。
       不料,此后,阿飞与我的联系忽地中断了。我暗暗失悔我的多事,感情上的事往往是一个人最拒绝别人提起的,何况在这方面,我对阿飞一无所知。
       很快,就到圣诞节了,冬雪飘飘的黄昏,我收到了一封盖有“U.S.A”(美国)邮戳的贺卡,打开它,里面夹有一帧照片,在秀美手书“阿飞”字迹的上面,在白宫典雅洁白的门前伫立着一位短发齐耳的青春女子,说不上十分的貌美,却有着十足的味道。
       原来,“阿飞”是她!
       从此,当我再度坐回电脑前,我眼前晃动的是那张春风吹拂、扬眉浅笑的面容。昔日机械奔腾的网络不再冰冷,坚硬起落的键盘也仿佛充满了琴键的感性,柔软而又极富韵律。我们彼此恍若面对面地烛光中对坐,蓬勃的心扉如花朵般缓缓绽开。
       经过了这段早该澄清的误会,我在网上收敛了惯有的疏狂与不羁,开始变得小心翼翼,措词甚至变得拘谨,一笑一颦也开始有所设计。虽然我们彼此依然谁也看不到谁,但我心灵的触角分明已跨越了网络时空的千里,万里。
       在网上,阿飞则显然较我自如成熟得多,充分显露了“美国人”在网络优势中培养出的适应度。她顺势主动向我坦叙了她那一波三折的感情生活——
       9年前,硕士结业后的阿飞和她大学校园中相恋多年的男友乔双双考过托福到美国攻博。和许多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在唐人街的中餐店里洗过一张碟子。他们是天生的白领。两人毕业后经过掂量选择,阿飞和乔分别就职于美国的西雅图和波士顿两家颇有名气的电脑公司,拿一份可观的薪水。在他们看来,绝大部分寻常日子里,用电脑网络维系彼此灼热的恋情要比信件、电话更方便。他们在网上彼此交流思想、筹划假期活动、彼此说“ILoveYou”,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一年、两年。
       渐渐地,阿飞发现网上的乔越来越没有精神,电子邮件越来越少,“碰”的时间也越来越短。阿飞担心乔是否病了。乔是位电脑迷,他曾有过52个小时连续上网的纪录。她飞去看他,才知道乔正陷入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国女孩在网上热情奔放漩起的情涡……“男人总是脆弱的!”叙述至此,阿飞发出了耿耿岁月丝丝难割的浩叹。“其实女人也一样!”我在网络里同样发出了长长的感叹!
       阿飞沉默了。
       我没有过多地打探失恋中的阿飞是如何走过那段日子的,我只是向她索求一本有着比尔·盖茨亲笔签名的原版《未来之路》的书。我始终相信,过多地去了解一个人,你就会对她不禁产生很深的感情,虽然世间对这份感情会有很多这样那样的说法,但有一种我是要竭力回避的,那就是爱。我小愿因此而影响我和阿飞彼此迥然不同的生活、别有抱负的情怀,我更不愿因此失去阿飞这样一位网上心中的朋友。
       四
       1998年初春,我妻子随她公司的商务小组出访美国。临行前,她向我要去了阿飞的照片。在我不断的复述中,她也对阿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想当面见见她。下面,便是摘自她——我妻子从美国发来的电子邮件:
       阿兵:西雅图的夜晚好静,我一出机场便看见了她,比照片上年轻。同网上有所不同的是,眼前的她没那么健谈,更多的是甜甜地笑,俊俏的眉眼间实难想象她曾经历过岁月的沧桑。
       她将我带到她的住地,那里还有两位年轻人,阿兵你知道吗?他们告诉我,他们还有更多的人都是“四海一心”网友俱乐部的成员,“阿飞”只是他们在网上虚构的一个人物!就像舞台上任人粉墨的角色。开始为你避开贸易陷阱的是Hechter公司的陈;在北京与你未能谋面的是在使馆商务处工作的薇,也就是来接我的女孩:照片上的女子却是她在微软公司工作的姐姐菲。最后给你在网上讲述菲真实经历的罗说:“我们并不是想存心欺骗任何人。如果你有心,你可以是你的阿兵,如果你有意,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阿飞,阿飞只是一个符号,任何加入我们俱乐部的人都可以塑造他。我们试图树立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也力图构建一种现实生活中无法遭遇,却能在网上畅通无阻、绵绵长存的人类友谊。
       他们托我将一本比尔·盖茨先生亲笔签名的《未来之路》转赠给你,在扉页上,他们以“阿飞”的名义共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网络情深,网友情真。
       (晴日摘自《知音·海外版》199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