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报告]百折心无悔 正道是光明
作者:石 舟 钟瑞彩 郭达欣

《人民文学》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公元2003年12月27日,南国仲冬,阳光和煦,仍如春天般的温柔。
       南方大都会广州,省委党校礼堂,音响悠扬,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学校表彰颁奖大会”正在隆重举行。
       颁奖仪式上,一位身材魁梧、腰板硬朗的鹤发老人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72岁的广东省河源市私立光明学校董事长、校长陈集珍。
       会上,老省长王屏山拍着陈集珍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们正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加油吧!”陈集珍一声朗笑,回应道:“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两人仿佛心有灵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掌声雷鸣般地响彻整个礼堂!
       ……
       初出茅庐 春风得意马蹄疾
       20世纪30年代,苦难的中国,冷落萧条的南国农村。
       粤东北,九连山阴云笼罩,东江水哭泣呜咽。
       1932年深秋的一个晚上,河源县上莞乡重山环抱的李白村,一间普通农舍里摇曳着微黄的灯光,随着一声清亮的“哇”叫,一个红嫩嫩、胖乎乎的婴儿呱呱坠地。年届不惑的陈毓粦惊喜异常,满月时给孩子取名为“集珍”。
       李白村自古文人荟萃,陈毓粦的祖上也是书香门第,但由于自身生活拮据,6个孩子不可能同时上学,陈集珍年纪最小,9岁才“轮”上入学,只读了两年就被迫停学了。
       陈集珍的祖上曾自办私塾,曰“敦德堂”,堂联:“敦伦有序,德教无穷”。天真、活泼、聪颖、勤奋的陈集珍,辍学期间常到敦德堂偷偷听课,从“子曰”、“诗云”或唐宋诗词中受到文学陶冶,他常模仿先生的语调,在伙伴们面前显示自己:“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历经8年抗战的烽火,穿过3年解放战争的硝烟,陈集珍步入了青年时期,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年代,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0年春节刚过,陈集珍参加了河源县土改培训班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成为了最年轻的土改队员。经过土改和土改复查的锻炼、家庭被划为“漏网富农”的冲击、抗美援朝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一系列磨练,他一路春风,先后被任命为土改工作队副队长、队长、区青年团委书记,1955年3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7年秋,河源县委拟任陈集珍为第九区副区长,这年他才25岁,可是还未上任,接着县里实行“撤区并乡”,陈集珍被调往康禾乡任副书记,主管农业。
       1958年陈集珍在领导的关怀下,和情投意合的诸莲泰结为伉俪。
       陈集珍工作兢兢业业,常因工作太忙顾不上家,在他的背后,心地淳朴、善良的妻子一直支持着他。
       马蹄声碎 山道崎岖踽踽行
       陈集珍在康禾任职时间不长,紧接而来的是席卷神州的公社化运动,他再度被调回黄村公社,任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长。
       不论是管农业、管林业,还是劈山修路、兴建电站,陈集珍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令黄村人民难以忘却的,是陈集珍指挥抢建万禾大桥。
       黄村能溪河万禾段两岸往来多有不便。1977年,公社决定建造跨度为30米的万禾桥。
       经过半年的努力,时间已跨入冬季,大桥即将合龙,“建好大桥,欢度春节!”干部群众满怀期待,就在这时,大桥突然垮塌下来,60多位民工受伤!顷刻,“欢度”之梦幻成声声哀号,人心惶惶:“造大桥触恼了‘潭公爷’,再造就会死人的!”
       公社党委会议连续开了两天,气氛非常窒闷。年岁将尽,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就此罢手?大家拿不定注意时,书记陈汉忠想起了陈集珍:“把老陈请来!”
       陈集珍应“请”从造林队火速下山。陈汉忠:“今天的会议继续讨论大桥的问题,先请老陈谈谈他的意见。”陈集珍掐灭烟头,沉着地说道:“出了大事故,黄村人民看着我们这些共产党人!我的意见是:一要做好善后工作,抢救伤员、抚慰家属,稳定群众情绪;二要继续建桥。我们是共产党人,不信‘河神河妖’,要通过事故总结教训,把坏事变成好事,树起我们共产党人顶天立地的形象。”
       党委决定把建桥工程交给陈集珍统一指挥。
       一连几十天,陈集珍日日守在工地,跟大伙一起打石头、抬木料,哪里最艰苦最危险,哪里就有陈集珍粗壮的身影和他铿锵的声音。
       腊月二十八,大桥将要合龙,几乎全村的人都围到大桥两岸。陈集珍与陈道源抬起大条石向合龙口走去,人们焦急着、祈祷着、渴望着……桥下流水潺潺、空中寒风飕飕,数千双眼睛凝视着他俩每一个动作:挪步、靠近、放下、解绳、搬石、对接……陈集珍缓缓站起,嘘了一口长气,突然把手一挥,大喊一声:“上呀!.…一”顿时,两岸呐喊声欢呼声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公社领导、党员、民兵抬起条石,奋力前行。队伍是那样的威武雄壮……
       大桥,终于在春节前建成了!
       风劲帆满 中流击水御飞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天空阳光明媚,改革开放春风劲吹。组织上为陈集珍彻底平反,恢复原职。
       1979年,组织上初拟将陈集珍安排到县里工作,同时将其妻子调县科委,但接到正式调令时,陈集珍一愣,组织上安排他前往锡场区任党委书记。组织上找他谈话:“锡场的现实问题必须你去才能解决,况且,近日将有特大台风到达,为了锡场人民的安危,你必须火速赶到,带领群众抗击台风。”
       听到“人民有安危”,陈集珍第二天携带简单行李,登上了前往锡场的机轮。刚上船,天空彤云密布,狂风呼啸,很快暴风骤雨接踵而至,巨浪小山般涌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船上所有人的衣服全都湿透了。
       船工犹豫了:“陈书记,回港避过这风头再走吧?”
       陈集珍瞥了一眼随身而来、浑身发抖的儿子,心头一颤:安全有保证吗?可是转念一想,锡场的群众安全吗?瞬间犹豫之后,他斩钉截铁地说:“开足马力,冲过去!”
       台风肆虐了3天,由于措施到位、干群齐心,避免了重大损失。全区群众在互致问候的同时,都一致称赞政府领导有方!
       战罢台风,陈集珍开始考虑“锡场的现实”。
       他首先考虑的是为什么干部都不愿意来锡场工作?
       经济发展滞后、移民反复倒流、生产水平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社会秩序混乱……
       党委会议开了两天两夜,陈集珍说:“人民的贫困和苦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失职和耻辱!我们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改造世界!我们要义不容辞地负起责任,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康乐之路!”
       锡场的“翻身仗”从此打响!陈集珍开始驾驭着锡场这艘飞舟在万顷碧波之中乘风破浪,开始了新的征程!
       新丰江水库移民问题,是省政府多年着力处理、难度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一次省政府召开的由省有关厅局、地(市)、县和库区各区政府参加的移民工作会议上,陈集珍提出了四条建议,其核心是如何增强库区人民
       自身“造血”功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他说:“如果政府给我们一块钱,我们可以发动群众,办出十块钱的大事来。”
       陈集珍还激情满怀,用诗歌一样的语言重复了他初进锡场时对当地干部说过的三句话:
       “人民的贫困和苦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失职和耻辱。”
       “我们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改造世界。”
       “我们要肩负起历史责任,带领人民建设幸福家园!”
       一石激起千重浪,全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陈集珍的发言,引起了与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即决定会议延长两天,详细讨论改变库区现状的具体措施。会后,省府对移民安置问题作了重要调整,加大了对库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群众生活很快出现安定局面。
       陈集珍铆足干劲,脚踏实地,蹲点示范,带领锡场人民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治山治水、改天换地的攻坚战!
       他带领群众种茶2000多亩、扶植养蜂100多户、种柑橘6000多亩、造林2.6万多亩、建水电站2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他们从造桥修路开始,改扩建学校、医院、圩镇,改造镇府大院,使整个锡场的面貌焕然一新。
       6年间,锡场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三番。
       陈集珍在锡场工作期间,黄村的干部群众曾联名上书县委,要求上级把陈集珍还给黄村!当然未能如愿。
       1984年10月,上级调陈集珍到新丰江林管局,但是他仍惦记着还在建设中的三洞水电站,他亲自继续组织建设,直到电站建成、发电、并网。
       在离开锡场的茶话会上,他恋恋不舍,即兴做诗:
       昔日锡场渔米乡,移民建库换新装。
       春来百花蜂酿蜜,夏无酷暑冬无霜。
       男儿有志女聪慧,干群齐心奔小康。
       时代振兴百业盛,励精图治务兴邦。
       一盅香茗润喉,陈集珍又兴奋起来了:“想当年,我硬着头皮进锡场,而今我却舍不得离开了!”说到动情处,他又眼眶红湿,泪花点点。
       欢送的人们涌向码头。陈集珍登上机轮转身眷望,黄沙岭高山点头,花木含情;锡场镇楼宇肯首,人群挥泪:“陈书记,一路顺风!往后您可要常来呀!”
       机轮一声长鸣,犁开万绿湖万顷碧波,飞向远方。
       在新丰江林管局,陈集珍任副局长,主管经济工作。林管局下属有林场、木材站、水泥厂等十多个企业,职工1100多人。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失衡.经济运转不灵,企业困难重重。摆在陈集珍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改善经营、盘活经济、提高效益,力保财政收支平衡。
       他“摸着石头过河”,摸索了自己的一套经验,采取了调整、撤销、包干、放权、开源五项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各企业经营大有起色,经济效益倍增,干部、职工喜笑颜开。
       相反,陈集珍对当时经济效益较好的水泥厂却不感兴趣,主张关闭,理由是破坏山体,污染环境,可因意见不一保留了下来。不到两年,省政府为了保护万绿湖的生态环境,下令该水泥厂下马。难道省政府事先跟陈集珍打过招呼?否则陈集珍哪来如此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呢?
       1994年4月,陈集珍接到退休通知,他惊愕了:“怎么,我还不到退休年龄就退休了?”他有些不甘、怪怨。但是,退休是无情的现实。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40多年百折千回的人生足迹历历在目: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风雨泥泞;从黄村、康禾、锡场到新丰江林管局,先后筹划、组织、兴建了3座水电站,植树造林6万多亩,开通山区公路50多公里,建桥4座,开荒造田50多亩,一批优秀青年在他的培养和关怀下成长为各级领导干部……新陈代谢规律不可抗拒,“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是到了该重新定位寻找新生活的时候了。陈集珍冥思良久,诗情涌上心头:
       寒梅傲雪放千红,解甲六旬志尚雄。
       忆昔思今心不愧,晚霞灿烂夕阳彤。
       这既是陈集珍为党为人民几十年工作历程的高度浓缩,也是他对新生活的热切展望。
       情系百姓 老骥奋蹄上新程
       1988年河源撤县建市,大批新丰江水库的移民、外来人口涌入市区,新江路一带人口呈几何倍数增长,人们在赞叹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同时,又在哀怨政府:孩子上哪去读书呀?熟悉他的人们都寄望于陈集珍:“陈局长,你帮帮我们吧,无论如何,孩子总得读书呀!”
       陈集珍心情非常沉重,河源为什么穷?中国为什么还没摆脱贫困?不就是教育落后吗?他四处奔走,得知政府确实一时无法解决办学困难,他夜不能寐,心里难过极了。他翻报纸、看电视,似乎要在烟、酒、报纸、电视中寻求解脱……这几天,媒体报道的社会力量办学问题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霍地来了精神,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我能不能也办所学校?
       他推醒熟睡的妻子:“莲泰,我要办学校,你帮我吧!”诸莲泰与生俱来的性格和教师的品格,使她沉稳、细致、温和、耐心。灯光下老两口一起商议,像摆作战地图似的在桌面上比划开了,一幅办学的蓝图在他们胸中形成。取什么校名呢?陈集珍点燃一根香烟,推开窗门,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朝霞映红了城市半边天空!啊,光明,多么美好!“就叫光明小学吧!”
       局长办公室里,李鉴中与区政府教育督导何火清掂量着陈集珍送来的沉甸甸的办学报告,“老书记,你有决心,我们支持!”
       踏上了办学的道路,陈集珍又焕发出了生命的巨大活力:白天办理各项手续、购买和添置学校用品、改造房屋;晚上四处求教、走访群众。这一段时间,他瘦了十多斤,但他感到更多的是兴奋和充实。
       陈集珍把亲手书写的招生广告贴到了附近的大街小巷,但人们表示将信将疑,一位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竟撕去了墙上的广告。
       陈集珍揣了两包香烟朝村长家走去。
       村长家里,陈集珍耐心地讲述自己办学的动机、思路和设想,诚挚的态度和现实的道理,使村长由疑虑变成了理解、信任和敬佩……出门时,村长握住陈集珍的手:“有你这样的好干部,孩子们的教育就有希望啦!我会为你宣传,支持你!”
       一幢200平方米的普通民房,便是光明学校的雏形。开学典礼上,49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欢快的鞭炮声中绽放出激动的笑容,村长一席话道出了每一个人的心声:“陈校长是好人呀,他是为我们造福,这样的好人,我们愿他100岁!”朴实而真诚的肺腑之言迎来了热烈的掌声!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陈集珍既是校长,又是保安员、炊事员、清洁工、保健员。看见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听见他们清脆的读书声,他感到无限的快慰!但当家长们陆续要求把孩子送来读书,却因办学规模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他感到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他清楚:在这幢200平方米的居民楼中办学不是长远之计,必须满足更多人读书的需求、完善办学条件,才能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新江路边有块水洼地,紧靠居民区,是办学的好地方。他找了很多人帮忙,说明用途,土地的主人被陈集珍的真情感动了,半卖半送,加上赊账,居然把那块地给弄来了。
       他请来工程师设计预算:到建好这所学校,至少要100万元!对他来说,“100万”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陈集珍为此发愁、为此周旋。他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现在建学校要100万,凭我的力量远远不够,听听你们的意见。”
       妻子开口道:“办学校不仅是我们全家的共同事业,更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我建议,大家都想办法借钱,把全部的房产都押到银行贷款……”
       陈集珍清了清嗓门,郑重地说:“办学的路我们走定了!在困难面前,一是大家的房子都拿出来抵押贷款;二是向一切有能力的亲戚朋友借;三是找工程队带款施工;四是找人合作办学!”
       他们逐一拜访亲朋好友,请求给予帮助,他们的精神使工程队的老板也为之感动,建校工程终于开工。
       话分两头。不少人介绍“老板”合作,可“老板”一算,收费低,投人大,回报慢,他们退缩了。1994年12月的一个夜晚,陈集珍边喝闷酒,边思考下一步工作。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索。进来的是缪志奇,身后跟着一位三十出头的青年男子。缪志奇向陈集珍介绍道:“他叫缪贵昌,康禾人,按说叫你姨爹,他希望跟你一起办学……”
       初步交谈中,陈集珍对这位农民的孩子逐步有了好感。缪贵昌坦诚地对陈集珍说:“我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我深爱教育事业,愿用我全部的精力,投身于光明教育事业!”
       这一夜,他俩彻夜未眠,越谈越兴奋,一瓶家乡米酒,一包咸花生伴他俩直到日出东方。
       他们成立董事会,开始了合作办学,八方筹集资金,1995年8月,一所能容纳400余名学生的完全小学建成,当年9月学生增加到388名。“光明”教育实现了创办后的第一步跨越。
       为了选址和建校,陈集珍不知曾多少次踏遍新江路一带的每一条街道、每一道山坡、每一寸田埂,多次摔倒和扭伤。在一次浇筑楼面混凝土时,他腰部不慎扭伤,夜晚躺在床上敷药,突然外面雷声大作,他顾不上腰疼赶到现场,亲自指挥大家抢护刚浇筑的楼面,雨水和汗水浸透了他的全身,最后,他站不住了,被大家抬回家中。床上,他吟诵道:
       既是夕阳无限好,何必担忧黄昏时。
       人生自有苦和乐,晚霞生辉景更奇。
       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抓机遇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许多的挫折,会面临许多的困难,也会有许多的机遇。对于困难和挫折,看你如何应对;对于机遇,看你如何把握。
       退休办学,陈集珍抓住了改革开放、多形式、多渠道发展教育的机遇,用他的话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是善于洞察全局、把握每一个具体的时机。从第一个“吃螃蟹”,毅然投身办教育到今天,光明教育事业在挑战和机遇中实现了5次跨越,而每一次跨越,都凝结了陈集珍把握机遇的智慧和胆略!
       1995年,光明完全小学建成,实现了第一次跨越。
       1996年元月,在上屋开发区购买商品地1.2万平方米建新校区,当年9月第二个校区建成,开办小学、初中和幼儿园,更名为“光明学校”,实现了第二次跨越!
       1998年,经中央教科所、广东省考试中心和教育局批准,创办光明双语(剑桥)学校,实现了基础教育和双语教学相结合的第三次跨越!
       1999年,经市教育局批准、省教育厅备案,光明学校开办高中,实现了第四次跨越!
       2001年,“普九”、高中分离,形成“一校四区”的办学布局,实现了第五次跨越!
       在人们眼里,陈集珍的每一次跨越都是一个奇迹,每·次成功的后面,都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陈集珍家的对面,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每天黎明时分,嘹亮的军号声穿过树林,飞进他的卧室。这号声,令他兴奋,催他前进;那片树林微风轻拂,令他头脑清醒,感悟到生命的气息!
       忽一日,陈集珍没有听见树林那边的军号声,他走到部队围墙的大门前。一位年轻的军官见是位和蔼可亲的老同志,把他引进接待室。
       交谈中,陈集珍了解到“军官”是40多年前自己在蓝口鹊坝土改时房东邓煌苟的孙子邓志平,两人高兴极了。
       邓志平告诉陈集珍,该油库已完成其军事任务,部队将要撤走。陈集珍一听,一根敏感的神经突然触发起来,他立刻要求邓志平带他进去“参观”。
       这里面绿树环抱,百鸟鸣啼,营房错落有序,一股宁静、清新、惬意的感觉涌入心头——在这里办学多好呀!
       一连几天,陈集珍天天找邓志平商议:“部队要走,空荡的军营难以管理,闲置着更是浪费,如果将军营租给我们办学,这样既保护好部队资产,也体现了部队对河源教育的支持。这不是‘双赢’的大好事吗?”不久,部队党委作出决定:“除非军事任务的需要,营区长期租给光明学校办学,支持地方发展教育……”这3万余平方环境幽雅的校园,不仅为光明学校节省了一大笔资金,更为办学提供了最佳的位置,为光明教育事业的发展添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几年来,陈集珍先后在营区自建教学大楼、在紧靠营区的小区购买土地扩建学校、师生住宅楼。一些领导和朋友担心:“地是部队的,你们建房,产权属于谁?”“万一部队军事任务需要用这个地方怎么办?”陈集珍镇定地分析:“这块位于河源市中心位置不远的地方,随着城市建设的拓展,其军事价值已几乎不存在。一旦现代战争爆发,为了国家需要,连我陈集珍的家也愿奉献给国家……”
       新丰江水电厂是华南最大的水电厂,计划经济时期,凭借国家的重视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新丰江子弟学校成为河源市设施最好的学校之一。按照国家企业改革的要求,该学校将停办,但国有资产既不能流失,又不能荒废,还不能不解决电厂子弟读书问题。
       陈集珍闻此消息,连夜召开会议,他说:“电厂子弟学校停办,这对我们又是一次机遇!眼看高中招生就要临近,我们的校舍和场地非常紧缺,能否把子弟学校接过来?怎样接?”
       电厂的领导们钦佩陈集珍的办学精神,出于对他人格的信任,将价值数千万元的子弟学校交给了陈集珍。
       鹤舞凤鸣 “光明”团队和谐章
       办学初,人们对陈集珍是用两种眼光来审度的。
       一种是钦佩:一个退休的老同志,为老百姓解忧,创办学校,有胆识、有气魄、敢想敢干敢闯。一种是担忧:陈集珍自己也没读多少书,更没有办教育的经验,加上资金不足,学校能办下去吗?
       追溯陈集珍的足迹,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陈集珍:
       他善于学习:几十年来,他从不间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办学后,他又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理论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带着实践中的问题,从报刊、电视中找答案,在书本中找启迪,向行家求方法。他还博览群书,从中国古典名著到当今名人传记,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都是他涉猎的内容。这一切,使他厚积而薄发,实现了由基层行政干部到教育行家的转变。
       陈集珍能办好光明学校,还得益于他的爱人诸莲泰的鼎力相助。诸莲泰不仅是他生
       活中的伴侣,更是他在“光明”路上的助手和战友!
       在陈集珍的心目中有几位教育界的挚友和兄弟,一位是已故的原广东省副省长、原广东省教育促进会会长王屏山。1996年,在全国民办教育管理工作年会上两人一见如故,从那时起,王老先后3次到光明学校视察。王老病重期间仍然关注着光明学校的发展,提醒陈集珍积极应对“普九免费义务教育”和“普职”、“普高”的新形势,陈集珍从中得到了启发,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学校在“冲击”面前保持了稳定和发展。
       吴木、魏邕宏是博学多识的河源市教育前辈,对教育的衷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学校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陈集珍不耻下问地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还聘请了刘鹤翘将军为名誉校长,蒋超文、骆鉴华、廖开鉴、吴全然等知名人士为学校顾问。
       13年的办学实践中,陈集珍和他的“光明人”在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低收费、平民化、成本办学、滚动发展”的办学思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宗旨;“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办学的灵魂、可靠的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学的保证、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办学的关键、创新特色教育是办学的活力”的办学准则。
       陈集珍认为:民办教育虽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但不能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学校就没有积累、不能发展、不能前进!他说:“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997年10月,陈集珍参加了“全国民办教育立法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各大民办学校的办学者对《民办教育法草案》进行了讨论,陈集珍发言道:“《民办教育法》应当成为民办教育的“尚方宝剑”,推动和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而不能成为民办教育的桎梏,束缚民办教育的发展……”他的话,道出了全国民办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虽然光明学校教师的工资不及经济发达地区那么高,但是在“光明”旗帜下聚集了全国16个省市的教育精英,因为教师们看重光明学校办学者的人格和学校长期稳定的发展趋势!一位外省教师曾认为光明学校工资偏低,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了其他学校,后来他先后到5所民办学校任教。3年后,他又请求回到“光明”,他深有感触地说:“走遍大江南北,我最爱的还是‘光明’!”——好马也吃回头草1
       1999年元月,因硬件建设投入较大,学校经济运作比较紧张,银行方面又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放贷款,一时间学校工资发放面临困难。陈集珍决定:董事会成员工资暂缓发放,保证全体老师工资和奖金的足额发放。
       范建勋是1999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毕业生,那年9月,范建勋加入了“光明”的行列。他工作努力,勤奋好学,在陈集珍慈父般的严格要求和悉心关爱下,逐渐成长起来。8年的时间,他从初出茅庐的愣头小伙,成为骨干教师,入了党并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这几年,他买了新房,找到了如意的妻子。他说:“‘光明’就是我的家呀!”是的,“光明”是每个“光明人”温暖的家!
       “光明旗帜”之所以能海纳百川、群英荟萃,其奥秘就在于陈集珍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延伸和弘扬。在“光明”这个团队里,融汇着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融汇着团结协作,共创辉煌的团队精神!
       陈集珍有一句话,“命长吃的饭多”。运用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上,就是稳步前进、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后,不少民办学校应运而生,有些甚至红极一时,“高档次、高收费、高工资”,陈集珍料定这是“短命”的行为,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他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认识到:只有扎实的管理和过硬的质量才是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
       2003年,光明学校荣获“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学校”,2005年被广东省政府评为“广东省先进民办学校”。《人民日报》、广东电视台、河源市电视台、《河源日报》先后发表和播出17篇文章和节目,对光明学校和陈集珍进行报道,《人民日报》2004年10月在《闯山区民办教育之路》的报道中认为:“光明学校历史虽短,成绩辉煌;特色办学,经验鲜明;以人为本,重在发展。”
       国家、省有关部门、河源市、源城区领导多次到校视察,充分肯定光明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成果。全国民办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郭鑫同志到校视察时,认为“光明学校为推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和中国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例证和宝贵经验”;广东省民办教育委员会主任、原广东省副省长王屏山同志说:“低收费、大教育,面向群众的‘普九’学校,为政府分忧,是光明学校的一大特色,代表了我省民办教育的一支重要方面军。”
       回首“光明”,学生从49人发展到5000余人,占地面积从200平方米发展到6.5万平方米,教师从3名增加到288名,建筑面积从200平方米增加到3.6万平方米,分别比办学初增加了100倍、325倍、96倍、180倍。
       鲲鹏展翅“三个一切”唱大风
       陈集珍在回顾光明学校的发展历程时写道:“在改革春风中诞生;在暴风骤雨雷电交加中生存;在甜酸苦辣中磨练;在‘三个面向’理论指导下前进;在东西文化融汇中繁荣;在全社会关注支持下壮大;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荣耀……”
       “陈集珍办学为了什么?他愁吃愁穿吗?不是,他夫妻俩有宽裕的退休工资,四个孩子都有稳定的收入;他想当官吗?陈集珍已当了几十年的领导干部,现在都退休了,根本不为官!他立足于‘三个一切’,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这就是这位老共产党员的情怀……”在源西党委召开的“七一”表彰大会上,党委书记这样评价陈集珍。
       一位名叫王灿然的来自江西的农民企业家在给陈集珍的信中写道:“我的企业已经有15名孩子在光明学校就读,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个年级都有。现在,我的员工工作也更尽心尽力了。我信任‘光明’,我自信:选择‘光明’是正确的!”
       李少愿是边远山区贫困农民的孩子,5岁时不慎被风车砸伤,造成下肢瘫痪,6岁时李少愿爬着到学校上学。李少愿渴望学习的毅力感动了陈集珍,陈集珍决定免除他全部学习和生活费用,让他在光明双语学校就读,直至高中毕业。
       叶树勋是曾田镇农民的孩子,家有80多岁的奶奶,父母又多病,经济非常困难。2002年叶树勋高考失利后,找到光明学校,陈集珍说:“只要你愿读书,一切困难我来帮你解决。”陈集珍不仅免去了他全部学习费用,还资助他生活费,嘱咐老师们为他加班辅导。2003年的高考I临近了,紧张的情绪和虚弱的体质把叶树勋压病了,他心意茫然,打算“临阵脱逃”。陈集珍得知,立即带上领导和教师看望,并嘱咐医生:“用最好的药给他治疗,钱的事我负责!”在陈集珍的关心和鼓励下,叶树勋振作精神,战胜了紧张的情
       绪和疾病,以优异的成绩摘取了河源市高考“状元”的桂冠,被清华大学录取。陈集珍为此欣然做诗:
       阳光雨露育葱茏,喜见花妍果硕丰。
       学子欣圆清华梦,鲲鹏展翅奋长空。
       1999年,为解决新丰江库区环保问题、帮助库区人民脱贫,政府政策性安置800余户移民进城,但一时又没有建设移民学校,300多名学生上学没有着落,市政府、移民办、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找到了陈集珍,希望陈集珍帮助解决。他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调整课室、补充教材、招聘教师,9月1日,全体移民子弟如期入学。
       13年来,陈集珍创办的光明学校累计解决1.3万余学生的就读困难,累计为贫困学生、优秀学生减免、奖学共350余万元。初中自1999年首届升中考试后,连续8年居市区学校的领先位置;2002年,首届高考“一炮打响”,88名考生82人上线,名列城区学校榜首;2003年第二届高考“二炮更辉煌”,不仅巩固了在城区高考的领先地位,还摘取了全市高考“状元”的桂冠、培养出清华学子;五届高考在城区实现了“五连冠”;450余名学生获得“剑桥英语”等级证书;300余名学生在国家、省、市、区举办的各类竞赛中获奖;一大批“问题学生”在“光明”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串串数据,一个个荣誉,是陈集珍和他的“光明”教育事业这串项链上的一颗颗闪亮的珠宝,学生们一张张笑脸,是“光明”这篇民办教育动人篇章上跳动着的音符!
       壮心不已 珍赏夕阳谱新篇
       陈集珍是个认真的人,说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他又是一个乐观向上、兴趣广泛的人,虽然他没有上过几天学,但他从不间断学习,有时还会在办公室里情不自禁赋诗、作书。他先后担任了广东省民办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市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市诗词协会顾问。一首《珍赏夕阳》的诗是他对自己退休后的人生写照:
       步入古稀夜难眠,万千思绪忆当年。
       感悟人生你我他,岁月流逝一纸烟。
       踏遍青山人未老,珍赏夕阳谱新篇。
       世纪钟声催人奋,光明路上再加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陈集珍的“字典”里,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他强调:“光明人坚持风雨创业的光明之路;珍惜初显成就的光明形象;开拓鹏飞万里的光明前程。”
       深秋,南国河源依然暖气蒸腾,陈集珍和他的“光明人”心潮涌动着新的希望,在一片正待开发的山冈上,他们指点着青山绿水,谋划着新的蓝图。陈集珍说:“这里将是河源开发的新亮点,孕育着无限的希望!我们可以在这里办初中、高中,还要有更高的目标,就是办大学!”一幅“开拓鹏飞万里的光明前程”的蓝图正在他们胸中酝酿。
       初冬,陈集珍检阅着师生整齐的队列,凝视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浏览着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校舍,倾听着一间间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面对一群群鲜花似的笑靥,他心潮澎湃,思绪仿佛又飞回到童年时代,飞回到“敦德堂”,伫立堂前,重读两侧门联:
       敦伦有序 德教无穷
       咀嚼着前辈的教诲,品味着自己披荆斩棘拓出的“光明教育”之艰辛,展望“光明教育”的前景,陈集珍情不自禁地写下:
       光明永存 教育千秋
       透过陈集珍的人生烟云,目睹他面前的鲜花与彩虹,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他成功背后的荆棘和风雨——眼前这位发如银丝而又精神抖擞的75岁的老人,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或者说,这位人物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陈集珍最令人钦敬之处,就是他不论在任何风浪面前,都能勇敢地高喊一声:“开足马力冲过去!”从初出茅庐到桑榆晚年。时时呼喊,事事躬身!
       陈集珍说:“我过去说了我要活到80岁,我现在说要力争活到100岁,因为我要与光明教育事业一同继续前进!”
       我们深信,如果能活到100岁,他绝不会99岁放弃冲浪的!
       [责任编辑 吉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