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专稿]科学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
作者:王希恩

《民族研究》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摆脱民族压迫,实现民族解放;一个是摆脱贫穷,实现民族振兴。前者自鸦片战争开始,经一百年的浴血奋斗,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便告胜利解决;后者自20世纪中期开始,已逾半个世纪,仍在努力之中。前者的核心是解放,后者的核心是发展。共同的民族压迫使得中华民族可以同仇敌忾、团结奋斗,几乎同时完成了民族的解放;但不同的发展基础则使各民族不可能同步达到富裕。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事实说明,民族发展是一个较之民族解放更为艰巨、漫长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为这一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艰难的实践和理论探索。而今这一探索已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找到了解决中国民族发展问题的正确道路,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所表达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这一阐释深刻而明了,对我们认识和解决中国当代民族的发展问题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中华民族靠什么来振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靠什么来摆脱落后实现繁荣,只有靠发展。中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但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滞后更与这一基本国情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社会问题都具有决定性意义,不容有丝毫动摇。
       然而,中国的发展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其核心只能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明确,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必须明确,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人,他们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该得到充分调动、保护和尊重。没有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的发挥,任何开发建设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也在于保障各族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在现阶段尤其需要得到强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最终是生存状态、生活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各地的GDP增长率和其他一些指标与全国的差距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然而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据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2004年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245.6万人,占全国47.7%,比上年的45%高2.7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比全国的2.8%高5个百分点;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比全国的5.3%高9个百分点。至2005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170.4万人,虽比上年有所下降,却占全国的49.5%;初步解决温饱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048万人,占全国的50.4%;贫困发生率为6.9%,比全国高4.4个百分点,其中大约有20个民族的390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3.9%。此外,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在民族地区也都有着突出的表现。这说明,在全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还需为解决基本的生存条件、消除贫困做出艰苦的努力;我们的开发在为长期发展和未来前景打基础、搞建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依然严重的民生问题。不能随现代化的推进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这样的发展不但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难以得到各民族人民的支持,最终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科学发展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协调,也要求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其中第一位的因素又在于自然条件的制约。这里或山大沟深、高寒缺氧,或荒滩大漠、少雨干旱,许多地方不宜人居。以这样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与平原沃土、物产丰盈的东部去比速度、比产值是极不现实的。同时,西部民族地区又多处在我国阶梯地形和不同气候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气候和生态有着直接影响。在这样的地区实施一般模式的开发,既难取得大的成效,又会带来难以弥补的生态损失。对此,我们已有很多惨痛的教训了。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因地制宜地创新发展模式,而兼顾速度和效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在民族地区又显得尤为重要。西部大开发从一开始就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作为“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并为此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配套工程,已获初步成效。
       近年来,国家对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拟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2007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这是一种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因素所做出的重大经济区域调整。依据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西部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将被划入限制开发区域。国家对这类功能区的要求是:“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依此,这些地区将获得相应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和人口管理政策,绩效和政绩考核也将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