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书评]资源转换新论
作者:包玉山

《民族研究》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资源转换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资源转换问题没有像资源配置问题那样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对于资源富集而经济发展滞后的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来说,资源的有效转换比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具有现实意义。基于这种认识,王来喜博士的《资源转换论: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换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运用经济学优势理论,来建构资源转换理论框架,并据此对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换的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该书在现有的资源优势分析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新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围绕民族地区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资源优势转换的若干命题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综合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紧密结合”。
       1.表层解释与深层解剖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为什么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却一直滞后呢?当然导致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原因很多,在该书看来,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西部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将其固有的优势保持住,以致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转换及其动态发展变化中陷入了被动状态。从资源角度看,主要是把资源只限定在自然资源范围之内,把资源开发看成矿产资源开采,忽略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制约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其他优势;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性,影响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资源产业本身引起的重型产业结构以及资源产业经营的垄断性,制约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市场竞争;资源的价格扭曲导致了西部民族地区贸易条件恶化和“利润双重流失”现象;资源开发中的盲目投资、无序状态导致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外部条件的产生;不合理的GDP核算体系和追求指数增长的政绩观,导致了政府决策的急功近利和发展战略的短期化现象等等。总之,西部民族地区出现“富饶的贫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未能把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这种表里统一的分析方法,为资源转换理论框架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2.理论概括与体系建构紧密结合。该书通过对经济学中的各种优势理论进行归纳梳理,初步建立了以制度优势、比较优势、区位优势、竞争优势、集聚优势和后发优势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优势理论框架。并以理论架构分析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提出“资源优势”实际上指的是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经济优势”主要包括竞争优势、集聚优势和后发优势。因此,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就是把资源的比较优势、区位优势转换成经济的竞争优势、集聚优势和后发优势。那么,如何把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呢?学术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的理论架构。该书在对国内外现行多种资源概念进行辨析,划清资源与非资源的界限,提出了比较完整、合理的资源定义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资源价值变形、资源结构转换、资源优势整合和资源开发模式创新为核心内容的资源优势转换理论。其中,资源价值论涉及的主要是基础理论层面上的问题,因为只有阐述清楚资源价值的内涵和源泉,才能找到资源优势及其转换的路径。资源结构论主要涉及资源优势转换的微观操作层面或宏观调控层面上的问题,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过程,而这一过程,只有在优化的资源结构基础上才能实现。资源结构论是资源优势转换理论的重要环节,不进行结构分析,就无法选择路径。资源整合论是属于资源优势转换的方法论层面上的问题,主要解决资源转换的方式和途径。资源开发论主要涉及资源优势转换的具体问题,重点探索资源转换的模式创新和具体路径。
       3.理论阐述与路径分析紧密结合。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地租理论基础上,吸收经济学价值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新经济现象,对资源概念、资源价值与价格以及资源优势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资源价值是由资源的存在社会价值、潜在社会价值、现实社会价值、重置社会价值和虚假社会价值构成的观点。并且,据此来解释在资源转型即资源向商品转化过程中价值变形所导致的“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等资源价值不能正常体现的现象。
       4.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紧密结合。在方法论层面上,先进行规范研究,后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作为经济实力上的“弱势群体”,在自由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扬长补短”,即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如何将竞争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呢?作者认为,应该发挥制度方面具备的各种优势,主动谋求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联合。在该书中作者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优势观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优势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制度优势观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指导意义”的见解。另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要靠发挥资源优势,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该书认为,首先要抓住机遇。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新一轮国际性的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决策,不仅给西部民族地区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其次,发现优势,发挥优势。西部民族地区比起其他地区具有三个层次上的多种优势,这些优势为西部民族地区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中寻找机会,争取国家投资等方面,提供了优越的机会。这种规范研究方法比较适合民族地区经济问题的制度分析。而在对策方面全书自始至终用了很多数据和模型,对西部民族地区优势资源与资源优势及其转换进行了实证分析。如在该书的第五章提出了更新资源观念,改革资源产权;优化资源结构、延长产业链、提升区域竞争力;在路径上从“牧童经济”向“飞船经济”模式转换,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模式转换,从“实体经济”向“概念经济”模式转换,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模式转换的对策和思路。当然,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如何将竞争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等,不仅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的理论研究课题,而且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多方面配合的复杂性的实践课题。从这个角度讲,该书作者还需要做很多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 刘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