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书 评]重新解读蒙古族游牧经济
作者:额尔敦扎布

《民族研究》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蒙古族以他们特有的游牧生产方式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但直到目前为止,学界从经济史的角度研究蒙古族的游牧经济的基本矛盾、蒙古族游牧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蒙古族游牧经济的变迁还不够。乌日陶克套胡博士的新著《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力图从蒙古族游牧经济内在矛盾出发,考察其演变的脉络及其与农耕民族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方法得当,主体明确。《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是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研究成果,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全书贯穿了游牧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具体与抽象、实证与规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方法,并以蒙古族游牧经济生产关系的变迁为主线,就蒙古民族草原所有制关系和畜群所有制关系,以及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了颇有见地的研究,勾勒出自蒙古民族形成至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为止的蒙古民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的脉络。经济史的研究,一是要有充实的材料,二是要有明确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要详细占有材料,这个道理,从古而今都是通识,但真正做到又很难。该书作者在这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基本上掌握了本题所必要的材料。观点和方法,是对材料分析、概括、论证的主观条件,也是一个研究者是否合格与成功的根据。古往今来,众多研究者,材料收集不能说不够,有的还相当充足,就是不能得出对所研究问题的论证,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其原因,只是在于没有明确的观点和方法。该书作者非常重视治学方法,他熟练地运用经济学、史学、民族学的相关方法,界定了游牧民族、蒙古族游牧经济等概念,并对蒙古族游牧经济做了历史阶段的划分,进而分析其矛盾和演化。蒙古学作为国际性学科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其成果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学、历史领域,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经济史、经济制度,经济增长因素、特点、规律、成本效益等诸多问题缺乏认真的研究。该书是一本经济史专著,从史论结合的视角对蒙古族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财产制度、土地制度、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以及婚姻制度和人口因素等进行了颇有见地的研究。这对于研究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变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既提升了蒙古学学术研究水平,也拓宽了民族学研究领域。就其研究方法而言,是系统抽象法在经济史学上的成功运用。《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一书,将游牧民确立为游牧经济的主体,为重新解读蒙古族游牧经济提供了可能,而且也为解读中国经济史提供了新的视角。2.概念清楚,正视历史。作者在绪论和第一章中首先界定了游牧经济的内涵外延、蒙古族游牧经济的特点、游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草原所有制、畜群所有制等基本概念。以此为前提,揭示了游牧生产力内在发展动力和游牧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进而阐释了游牧经济内在的矛盾运动,为其展开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特别强调游牧经济的合理内核——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指出游牧经济的生态性、动态性和均衡性。这体现在该书“农耕生产方式和游牧生产方式的简单比较”一节中。游牧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是世界经济史上并行发展的两大经济形态。从发展阶段看,在多数地区,如北亚、中亚,是游牧先于农耕;在少数地区,如西南亚,据最新研究成果,是农耕先于游牧。二者相比,并无“文野”之分,也无优劣之别。实际上,游牧和农耕是互补的。农耕在于巩固,游牧在于更新。前者表现为成熟,演出改朝换代的循环剧,后者奏出新陈代谢的进行曲。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忽略了这一点。二十四史基本是定居的农耕民族书写的,视角也只能是农耕文化的视角。这样的历史只能是半部历史,中国的另半部历史,写在草原上,是无字的。就像历史学家陈寅恪对魏晋南北朝的总结:既是汉化又是胡化的双向过程。众多的北方少数民族消失,其实是不断地与汉族通婚,民族融合的结果。本书对于农耕和游牧之间的互补、并存,给予充分关注。这对各个民族并存共荣、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意义。3.视角新颖,敢于挑战。蒙古族游牧经济是典型的。作者从解剖典型生态开始研究游牧经济的一般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可取的。中国的游牧业,依据自然生态环境可分为若干不同类型。主要有蒙古高原型游牧经济、青藏高原型游牧经济、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型游牧经济、西部山地河谷型游牧经济、荒漠绿洲型游牧经济,当然还可能有半农半牧型游牧经济。其中,蒙古高原型是典型的草原游牧业,也是游牧的发源地。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西戎、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像一颗颗流星仓促划过,绝大部分都在这里消失,唯有蒙古民族例外。它的崛起标志着草原逐鹿战彻底结束。13世纪,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蒙古帝国,它就像一颗耀眼的恒星,变成草原最终的所有者。14世纪失去对中原的统治,但却保住了对祖宗根本之地的所有权,大漠南北、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本书从第二章到最后的第五章(13世纪到20世纪中叶),对不同历史阶段的蒙古族游牧经济进行详尽的论述。同时,阐释了自己对蒙古历史阶段划分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根据。这个问题一直是蒙古学界争论的焦点。作者不把五种生产方式看作民族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也不认为是一般的历史哲学,因而对日本学者田山茂所提出的蒙古社会从“总有制到私有制”的观点提出质疑,正确阐明了清代蒙古族的土地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变迁。同时,也对那木云、高文德、留金锁等国内蒙古学学者的蒙古族奴隶社会说提出不同意见。作者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解释蒙古族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说明游牧经济变迁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指出用工业生产理念来经营草原畜牧业是其唯一的出路。这种学术勇气是值得称道的。总的来说,《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是一部构思完整、论据充足、理论性强、具有实践意义的学术著作,对于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该书在有些问题的分析上还需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如蒙古族超越奴隶制度的原因,游牧经济的起始阶段,游牧经济萎缩的原因及前景,强势工业和扩展性农业对游牧业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作者及学界同仁今后深入研究。
       (作者额尔敦扎布,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地址:呼和浩特市,邮编010022)
       〔责任编辑 刘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