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田野调查与研究]辽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摘要)
作者:王善军

《民族研究》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辽朝统治时期的渤海世家大族,基本上以原渤海国的传统世家大族为主。原渤海王族由于具有较强的社会势力,契丹统治者以联姻、任官等方式对之加以拉拢、利用,使之成为新王朝的世家大族,以利于对这个庞大的被征服民族的统治。渤海右姓入辽后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是辽代渤海世家大族的一个重要来源。渤海人普通家族上升为世家大族的情况不多,史料中仅见个别事例。在辽朝民族不平等政策的作用下,渤海人家族社会地位的上升,是十分困难的。
       关键词:辽代渤海 世家大族
       作者王善军,大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邮编116622。
       契丹建国后,随着统治区域的逐步扩大,以契丹贵族为主体,陆续联合了奚、渤海、汉人等被统治民族的上层,共同构成了耶律氏王朝的贵族统治体系。因而,除契丹族世家大族在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外,几个主要被统治民族的世家大族,其地位同样不容忽视。渤海早在7世纪后期就已建国,比契丹要早两个多世纪。渤海国创建者的族属虽为粟末棘辐,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吸纳了一些其他民族。在渤海国内部,汉化程度和民族融合程度都非常深。契丹灭渤海国后,基本上是将渤海遗民看作一个民族共同体的。辽朝统治时期的渤海族世家大族,基本上是以原渤海国的传统世家大族为主的,但其发展情况却不尽相同。在现有学术成果中,尚无对这一问题的系统考述,故本文拟对此略作叙述,以期抛砖引玉。文中不妥之处,还望识者斧正。
       一、渤海王族
       自大祚荣于先天二年(713)接受唐朝册封为渤海郡王后,子孙世袭这一封号,后又晋封为渤海国王。因此,渤海政权中最尊贵的家族号称“王族”。在渤海国统治的200余年时间里,王族大氏就有广泛参政的传统,因而这个家族始终是“多显官”的。诚如后世史家所言:“渤海大氏……享祚既久,宗族蕃衍。同姓之彦,列居冲要。于是内当股肱之任,外应折冲之选。冠冕异姓,称为宗臣。”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后,将渤海王大堙馔举族西迁,押送到皇都上京临潢府以西,“筑城以居之”。大湮馔一子大光显逃奔高丽,改姓王氏。史称辽太祖“灭渤海国,存其族帐,亚于遥辇”,说明渤海王族在名义上也得到契丹统治者的尊崇。尽管《辽史》编者将这种尊崇作为辽太祖的“帝王之度”,与对遥辇氏及奚王族的尊崇相提并论,但三者的具体情况却是各不相同的。以奚王族与渤海王族而论,奚王族有世选奚王的特权,仍可以做奚王,契丹人只是担任监军;渤海王族则被迁至契丹统治中心,远离故国,在原渤海国基础上所建立的东丹国,国王只能为契丹人。因此,与遥辇氏及奚王族相比,渤海王族的政治地位最低。
       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土地和人口、曾号称“海东盛国”的被征服民族,契丹统治者为了对其实施有效统治,就不能不拉拢、利用原渤海国的社会上层。具有较强社会号召力和庞大社会势力的王族,仍是契丹统治者利用的首选对象。这种利用,除了上述名义上的尊崇以外,主要是联姻和任官。
       先看联姻方面。征服渤海后契丹皇族与渤海王族广泛联姻,这应看作是一种政治行为。据现存资料,契丹皇族娶大氏女的情况主要有:东丹王耶律倍妃大氏,景宗有一渤海妃(应为大氏),圣宗妃大氏,天祚皇帝文妃大氏,耶律挞曷里娶文妃之姊,耶律余老者 娶文妃之妹。在这些事例中,娶渤海王族大氏女的契丹人除了帝王,就是皇族贵族。文妃三姐妹均嫁与皇族,说明二者之间的婚姻是颇为频繁的。获“赐姓,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后”的玉田韩氏,其成员耶律隆祐也曾与大氏联姻,据其墓志记载:“女一人,渤海娘子大氏之所出也。”大氏家族成员娶契丹皇族女的情况记载较少,仅见大力秋尚圣宗女长寿一例,长寿为大氏妃所生。政治联姻从来就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对契丹皇族而言,联姻可以表示对大氏家族的尊崇,借以减轻、消除这个“世仇”家族的敌对意识和叛乱之心。在大氏而言,联姻可以稳定自己的社会地位,保持一定的社会声望。
       次看任官方面。在原渤海国基础上所建立的东丹国,除国王为契丹人外,“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汉法”,也就是仍用原来渤海仿唐而建立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四相一般为二契丹人,二渤海人。首任四相的情况是:“以皇弟迭剌为左大相,渤海老相为右大相,渤海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耶律羽之为右次相。”很明显,契丹人对渤海人的制约是十分严格的。但毕竟东丹国以及后来的渤海人聚居区的广大官员仍为渤海人,契丹官员只是极少数。辽朝中央官员中渤海人较少,但毕竟也有一些。在所有仕辽的渤海人中,大氏仍是最主要的家族。《辽史》一书所见大氏官员较多,今据以列为下表。
              e="5" align="left/right">
       值得说明的是,在大氏统治渤海的200余年时间里,王族已发展成为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在成员仕宦过程中,一些支系已分散各地,各自发展,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被契丹人迁至上京临潢府的,只是大諲馔的近属,是渤海王族的核心部分,而并非全部。
       《辽史》卷45《百官志一》“北面诸帐官”条列有“渤海帐司”,尽管云“官职未详”,但还是列有渤海宰相、渤海太保、渤海挞马三个官职及渤海近侍详稳司一个机构。可见,被掳至临潢府的渤海王族,很快就已入乡随俗,与契丹一些重要家族一样,过起了游牧式生活。因而,契丹统治者为其专门建立了一个帐司,并与遥辇帐、大国舅司、国舅别部、奚王府、乙室王府等等一同列入特殊家族帐司。这也是契丹统治者对渤海王族的一个特殊优待。
       至于渤海王族的疏属成员和支系,由于散处各地而得到辽朝的优待较少,有些已与其他渤海“右姓”无别。尽管如此,他们的势力却也不容忽视。凭借各种途径,他们或可以使本支系的地位由衰弱而重新得到提升,或可以维护在东丹国(后为东京地区)的较高政治地位。如大公鼎一系,“先世籍辽阳率宾县”,无疑已是王族疏属。“统和间,徙辽东豪右以实中京,因家于大定”,则是被作为“豪右”对待的。大公鼎曾祖忠为礼宾使,祖则无闻,父信为兴中主簿,可见这一家系已属于统治阶级的下层。大公鼎于成雍十年(1074)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历良乡令、兴国军节度副使、大理卿、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东京户部使等,官至中京留守。其子大昌龄,官左承制;大昌嗣,官洺州刺史;大昌朝,官镇宁军节度。大公鼎父子的仕宦,使这一支系的势力得到不断上升,然已是辽朝灭亡的前夕,难以再正常发展。在大公鼎等支系迁出辽阳后,留在辽阳的大氏族人,也是“世仕辽有显者”的。
       大氏家族成员仕辽者,以南府宰相大康义官职最高。南府宰相是辽朝中央官员中的一个重要职位,多以皇族成员充任。大康义于开泰间累官南府宰相,说明渤海王族成员有资格担任中央重要官职。由于《辽史·大康义传》仅廖廖数语,关于大康义的世系无所从知。
       契丹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曾激起过数次渤海人的反抗斗争,而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则是渤海王族成员大延琳领导的反叛斗争。这次斗争,除具有反抗辽朝经济压迫的因素外,还具有明显的复国斗争色彩。据《辽史》卷17《圣宗纪八》记载,太平九年(1029)八月,“东京舍利军详
       稳大延琳囚留守、驸马都尉萧孝先及南阳公主,杀户部使韩绍勋、副使王嘉、四捷军都指挥使萧颇得,延琳遂僭位,号其国为兴辽,年为天庆”。虽然在反叛之前东京地区已“民怨思乱”,具有了较好的社会基础,但在斗争过程中,仍然显示了渤海王族的强大号召力。辽东地区的渤海遗民纷纷起兵响应,甚至于“时南北女直,皆从延琳”。契丹统治者不得不迅速调集大军。加以镇压。天祚帝末期,乘混乱之际,渤海遗民又“聚族立姓大者于旧国为王”,然旋为金人讨灭。
       二、渤海右姓
       原渤海国的门阀观念十分强烈,“右姓曰高、张、杨、窦、乌、李,不过数种”。这些“右姓”,都是长期仕宦而形成的高门大族。在渤海国统治期间,这些高门大族已取得了诸多特权,政治上世代仕宦,经济上拥有众多部曲、奴婢,家族地位得以长期维持。
       辽灭渤海以后,右姓们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除一些人或西归中原王朝,或南奔高丽外,留在原渤海国区域内的,则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概括而言,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凭着家族势力和影响,“据地自立,通宋而拒契丹”,成为地方独立或半独立势力。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定安、乌惹二国,这两个小国(或为部族)首领均为乌姓家族成员。尽管未必出自同一个家族,但他们均来源于原渤海国的高门大族,当是不成问题的。定安国乃是契丹攻破渤海国后,有乌姓酋帅“守节不降,与众避地”而建,至其孙乌玄明为国王时,曾与宋太宗有书信往来,愿助讨契丹,以张掎角之势。乌惹国,《辽史》多作“兀惹部”,有户万余,亦为渤海旧臣乌氏所建。统和十三年(995),其王乌昭度与叛辽之渤海人燕颇等侵铁骊部,辽遣奚王和朔奴等讨之,乌昭度不久款服,此后叛服不常,最终归附女真。“据地自立”式的渤海右姓,主要是原渤海国中在地方上有较大势力的部族酋长类大姓。他们处于离辽统治中心较远的地区,不愿臣属于辽,但也难以完全独立,而只能是叛服不常。而辽朝对他们有时也加以安抚,授以官位,减免贡输。二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二是仕辽而显,在新王朝中继续保持其社会地位,而成为新朝的高门大族。这种情况的渤海右姓,以高氏最为突出。高氏仕辽的代表人物为高模翰。耶律阿保机平渤海之时,高模翰也和其他一些右姓人物一样,“避地高丽”,高丽王待为贵宾,“妻以女”。后“因罪亡归”,并且又“坐使酒杀人下狱”。然而,阿保机知其为将才,特予赦免。高模翰仕辽后,果然屡立战功。在天显十一年(936)的援晋之战胜利后,辽太宗曾当面称赞他说:“朕自起兵,百余战,卿功第一,虽古名将无以加。”授上将军头衔,后又以功加侍中、加太傅,仕至天下兵马都部署。在灭晋之战的关键一役胜利后,辽太宗又对高模翰说:“朕凭高观两军之势,顾卿英锐无敌,如鹰逐雉兔。当图形麟阁,爵毋也后裔。”世宗天禄二年(948),高模翰加开府仪同三司。穆宗应历初,为东京中台省右相,后迁左相而卒。高氏家族在辽初除出了著名将领高模翰外,似还产生了一位有影响的女性。耶律倍从东丹国浮海奔后唐时携一高美人,至后唐以后高氏生子道隐。耶律倍诸妃可考者五人,即二萧氏、大氏、高氏及后唐明宗所赐夏氏。二萧氏属契丹后族·大氏属渤海王族,高氏极可能属渤海右姓。高氏家族自高模翰之后,“代袭重禄,家累余赀”,成为依附于辽王朝的世家大族。其子高会面,历官胜州刺史。儒子为裘,“由祖父荫寄班祗候”,仕至知顺义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事。为裘有子三人,日泽,日洵,日渥。有女二人。“长女适扶风马三郎,次女适夫(扶)风马兴祖。皆名家子”。泽子永肩,仕至检校右散骑常侍、蔚州长清军指挥使。圣宗开泰七年(1018)在与高丽之战中战死的渤海详稳高清明。虽世系不明,但却极可能为高模翰之后。高氏家族仕宦于有辽一代,至辽亡时已有众多家族成员踏人宦途。
       辽代高氏家族作为一个由先代右姓而人辽的世家大族,也已出现了不同分支,居住于不l司地区,各自发展。高模翰之先世,本为渤海国扶余府鱼谷县人,其后代高为裘一系,则迁居于朔州鄯阳县。除居于朔州的这一支外,辰州的一支则在辽末金初兴发起来。高安国仕辽至兴、辰、开三镇节度使,子六哥,官至刺史。六哥子彪,生当辽金易代之时,仕金至枢密副使。。辽阳作为辽朝东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居民以渤海人为主,因而也是高氏甚为集中的居住区。在辽末的政治动乱中,东京裨将高永昌,领导了渤海人的抗辽运动,称帝建国,后为金人所灭。而叛乱发生时任东京留守者为高清臣。辽末渤海高氏闻人尚有海州刺史高仙寿,曾于天庆四年(1114)统渤海军应援受女真攻击的宁江州。辽亡,高氏多有仕金者。
       除高氏家族外,其他渤海右姓在辽仕宦者必定亦大有人在,然《辽史》一书中缺乏明确记载。根据《辽史》隐晦的记载及《金史》等书,我们仍可作一定程度的推断。首先看窦氏。《辽史》有《窦景庸传》,云:“中京人,中书令振之子。”中京大定府,本为奚王牙帐地,辽圣宗统和年间于此建都。而与此同时,又“徙辽东豪右以实中京”,许多辽东豪右“因家于大定”。据此而论,中京窦氏极可能就是渤海右姓窦氏。窦景庸之父为中书令窦振,子窦瑜官至三司副使。窦景庸于清宁中第进士,历枢密直学士、南院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南府宰相、中京留守等重要官职。窦氏可谓是一个仕辽而显的世家大族。其次看李氏。李姓作为大姓,《辽史》所载人物较多,然无明言为渤海李氏者,幸金代辽阳李氏为一显赫大族,有关传记不免提及这个家族的先世。《金史》卷86《李石传》云:“李石字子坚,辽阳人,贞懿皇后弟也。先世仕辽,为宰相。高祖仙寿,尝脱辽主之舅于难,辽帝赐仙寿辽阳及汤池地千顷,佗物称是,常以李舅目之。父雏讹只,桂州观察使,高永昌据东京,率众攻之,不胜而死。”李石之姊李洪愿(其子金世宗即位后谥为贞懿皇后),是金初天辅年间金朝贵族“选东京士族女子有姿德者赴上京”时,被选人完颜宗辅府第的。可见,李氏家族也是一个仕辽而显的渤海世家大族。
       三是人辽而衰,传统世家大族地位因在新朝中仕宦不顺而受到冲击,逐渐沦落。这类右姓主要为张氏和杨氏。先看张氏。张氏人物在《辽史》等书中未见明确记载,具体情况只能从《金史》等书中探知。张氏人物可知者主要有:张霸,仕辽,官职不详;张霸子张祐,张祐子张匡,“仕辽至节度使”;张霸孙张行愿,“以世家充枢密院令史,迁左班殿直”。可见,张氏家族虽仕辽,但并不显达,仅勉强维持世家地位而已。再看杨氏。渤海杨氏人物《辽史》中仅见二人。一是杨详世,此人《辽史》仅两见。《辽史》卷17《圣宗纪八》云:“(太平八年八月)东京贼将杨详世密送款,夜开南门纳辽军。擒(大)延琳,渤海平。”《辽史》卷87《萧孝穆传》云:“其将杨详世等擒延琳以降,辽东悉平。”大延琳之叛是带有复国色彩的渤海人叛辽事件,杨详世虽投降辽朝,然此后史籍中未见其他任何有关他的记载,说明辽朝对这个渤海叛徒也未加以重用。二是杨朴,此人《辽史》亦仅两见。《辽史》卷28《天祚皇帝纪二》云:“是岁(天庆七年),女直阿骨打用铁州杨朴策,即皇帝位,建元天辅,国号金。杨朴又言,自古英雄开国或受禅,必先求大国封册。遂
       遣使议和,以求封册。”此处所记事件虽十分重要,然于杨朴其人,则仅提及而已。倒是《契丹国志》卷10《天祚皇帝上》说得较为清楚:“是时有杨朴者,辽东铁州人也,本渤海大族,登进士第,累官校书郎。先是,高永昌叛时,降女真,颇用事,劝阿骨打称皇帝,改元天辅,以王为姓,以旻为名,以其国产金,号大金。又陈说阿骨打日:‘自古英雄开国受禅。先求大国封册。”’杨朴作为“渤海大族”,不是通过他途,而是通过考中进士而进入仕途的。仕宦亦难显达,仅“累官校书郎”而已。入辽而衰的渤海右姓虽在政治上的地位难以与从前相比,但经济势力和社会影响未必受到极大削弱。因此,异代鼎革之际这些家族仍有重新崛起的能力。
       以上分析主要根据洪皓提供的渤海右姓线索而展开,尽管渤海右姓“不过数种”,但却未必完全局限于高、张、杨、窦、乌、李六大家族,只是由于资料的限制,难以再进一步分辨罢了。
       三、渤海新兴世家大族
       在契丹所征服的各民族中,渤海人受到的猜忌和防范最重,因而仕辽的渤海人能跻身上层、受到重用的就特别少。除前述的原渤海右姓的情况外,普通家族的上升就更为困难。然而,有辽一代200余年,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毕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产生一定数量的高级官僚。一些普通家族的仕宦之路也并非被完全堵死,从普通家族中产生出新兴的世家大族,完全是可能的。不过,一方面由于资料的缺佚,另一方面也由于渤海新兴世家大族的确不多,所以有关记载就非常之少。下面我们仅能以夏氏家族和王氏家族为例对此略作说明。
       夏氏在原渤海国不见任何记载,人辽以后,明确记载为渤海夏氏的人物也仅夏行美一人而已。《辽史》卷87《夏行美传》云:“夏行美,渤海人。太平九年,大延琳叛,时行美总渤海军于保州。延琳使人说欲与俱叛,行美执送统军耶律蒲古,又诱贼党百人杀之。延琳谋沮,乃婴城自守.数月而破。以功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锡赉甚厚。明年,擢忠顺军节度使。重熙十七年,迁副部署,从点检耶律义先讨蒲奴里,获其酋陶得里以归。致仕,卒。上思其功,遣使祭于家。”
       夏行美在大延琳之叛时为渤海太保,戍保州,是渤海人中握有兵权的人物。大延琳本打算说服夏行美一同叛辽,并且“使图统帅耶律蒲古”,结果夏行美“乃以实告”,耶律蒲古“得书,遂杀渤海兵八百人,而断其东路”。大延琳由是“谋沮”。可见,夏行美在辽朝平定大延琳之叛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得以“超授”平章事。
       《夏行美传》既没有说明夏行美如何入仕,也没有涉及其先人和后人的任何字句。所幸我们从《辽史》卷12《圣宗纪三》的统和七年记事中可发现这样一条材料:“以东京骑将夏贞显之子仙寿先登,授高州刺史。”东京骑将的官职和仙寿之名(渤海人多有名仙寿者,如文王时献可大夫张仙寿、辽末海州刺史高仙寿及李石高祖李仙寿等)透露出夏贞显父子为渤海人的一些信息,至于夏氏父子是否为夏行美先人则无法推断,但出自于同一个家族却是极有可能的。从夏贞显父子及夏行美的简要事迹可以看出,夏氏家族极可能是入辽后由军功而兴起的世家大族。以夏行美的功业和官位,为子孙后代进一步打开仕宦之门是不成问题的。
       渤海王氏是另一个人辽而显的新兴世家大族实例。据王氏宗牒记载,在原渤海国统治时期,王氏家族无显宦成员,只是“以孝闻”而已。辽太祖平渤海以后,有王继远者,仕东丹国为翰林学士,“因迁家辽阳”。继远孙成饬,仕辽朝为中作使。圣宗太平九年,避大延琳之难,迁居渔阳。咸饬孙叔宁,官六宅使、恩州刺史,迁居中京大定府。叔宁子永寿,先迁居韩州,后又迁居辰州之熊岳,此时已是天祚帝天庆年问了。显然,这个家族在人辽以后便逐渐成长为一个新兴的渤海世家大族了。入金以后,这个家族更以文学而显。
       四、结语
       由于契丹与渤海长期以来即为“世仇”,所以有辽一代,契丹统治者对渤海人防范有加,渤海人的政治地位因而相对较低。但渤海人原来的等级结构、社会组织及门阀观念,却没有因此而受到破坏。职此之故,原渤海国的传统世家大族,在辽代大多得以维持,成为新王朝统治下的世家大族。不过,就总的情况来看,特别显赫的世家大族却为数极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被征服民族,渤海人中产生的新兴世家大族可说是微乎其微的。这说明,在辽朝民族不平等政策的作用下,渤海人家族社会地位的上升,是十分困难的。
       [责任编辑 华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