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书评]《广东民族关系史》评说
作者:梅 客

《民族研究》 2005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练铭志、马建钊、朱洪撰写的《广东民族关系史》一书,2004年7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篇十四章,共五十万字。
        《广东民族关系史》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广东民族关系历史的专著,因而在学术上具有填空补缺的性质。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古往今来的广东民族关系状况及经验教训加以科学的分析和总结,从而对今日民族政策的制定与民族关系的稳妥处理具有借鉴作用,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所以,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该书的出版将把广东民族历史与民族关系历史的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综合而言,该书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是以民族演进的线索为经,按发展阶段分章;以今日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为纬,各族自成一章。将民族通史与民族志加以区分,又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开创了一个地区民族关系史研究的新体例。其在实际效果上,使读者得以对广东诸族及其相互关系发展脉络一览无余、一目了然。总之,该书勾勒出了一幅广东民族关系史的立体的、动态的全景。
       二是不囿陈说,勇于探索与开拓。书中不乏创见,其中突出的例证有二:其一,是将广东民族关系的发展具体划分为六个阶段,并详加论列。其主要论点是:(1)先秦。早在距今十多万年前,珠江流域一带已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粤地文化已具有古越族文化雏形。至周,中原华夏人与楚人的南来,对越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粤地出现了先进的青铜铸造业,社会初染华夏之风。(2)秦汉。秦始皇略定岭南,列郡置县。秦汉时期,诸越族正式形成,中原文化成为影响广东的主要文化,广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3)东汉末年至唐初。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诸越族后裔俚人空前活跃;汉族成了占当地人口多数的主体民族;广东成为多民族聚居之地。(4)中唐至元。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俚人未融合于汉族者称为“僚”,僚人与汉族遂渐融合的结果,使广东境内诸越族后裔已为数不多;与广东有关的黎、瑶、壮、畲、回等现代民族族称相继出现;广东汉族三大民系——广府、潮汕、客家——至元代已基本形成。(5)明清迄民国。明清两代,广东先后出现两个新的民族——海南苗族与广州满族;明初至中叶广东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制普遍建立,进入繁荣时期;明晚期以后,黎、瑶、壮、畲等聚居山区的民族发生重大的社会变迁,其成员大量融入汉族。(6)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关系进入一个历史新纪元。这就构成了该书上编的基本内容。这也是该书上编六章“诸越及其先民与周邻族群及中原人的关系”、“诸越族与中原汉族的关系及两族的融合”、“俚汉融合与多民族杂居的出现”、“汉族的基本形成与黎瑶两族的早期发展”、“各族的繁盛及其重大的社会变迁”、“民族关系的新篇章”谋篇布局的由来。其二,是首创并论证广东三次民族大融合之说。即西汉中期至东汉末的越汉融合,六朝至唐初的俚汉融合,明末清初的黎、瑶、壮、畲等族的大量成员与汉族融合。像此类见解,虽不能说是定论或尽善尽美,但给人启迪,发人深思,予人清新之感,堪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的一家之言,则是无庸置疑的。
       三是把广东境内各民族关系置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背景下展开。既未套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模式,而是从广东民族关系史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又不背离全国民族关系史的大气候与总趋势,将广东民族史的研究孤立与分隔开来。妥善处理全体与局部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读者明了:广东民族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史。
       四是全书贯穿各族间互融互动关系的内容。该书与有些民族关系史的论著主要强调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而忽略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的流俗不同,正确指出:“广东各民族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的熔融关系。广东汉族形成的历史是不断融合粤地土著民族和世居广东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她至少融合了土著民族诸越及其后裔俚、僚以及大部分世居广东的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体。另一方面,汉族也为少数民族所融合,而少数民族彼此之间互相融合者亦复不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广东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断相互融合的历史。”(见该书第776页)诚哉斯言!用如此精到见解铺写出来的《广东民族关系史》,显然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学术专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书对汉族融入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影响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如:关于汉族融入瑶族问题,作者从融入的时间、郡体、地点、原因等方面都阐发己见。指出这种融入多发生在瑶族的繁盛时期,见于史者可追溯至嘉靖初年,史称嘉庆七年(1258),招还二千多汉族“投瑶”者。据田野调查,建国前,汉族融合于瑶族的郡体颇多,其中有连南南岗排的邓姓、大麦山镇一带的许姓、内田坑的方姓,乳源游溪子背的邓姓、薯茛坑的冯姓和大东山蓝厂的邓姓等等。这种融合系由汉人进入瑶区而成。汉人进入瑶区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不满政治现实者,有逃避官军追捕的起义反抗者,有汉族子女被瑶族收养者,更多的是少地或无地的劳苦大众。再如,关于畲族对相邻的客家人、潮汕人的影响问题。畲族的山区经济,包括种旱粮(“畲禾”)和其他旱作物、狩猎、种茶与制茶技术等,都在相邻汉区广为传播与推广。在语言上,客家方言与畲族语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文化上,客家山歌与畲歌,是相向互动的产物;畲歌对潮汕民系歌谣的深刻影响,则表现在至今潮汕人仍称用方言的歌谣为“畲歌”。概言之,通过广东民族互动互融关系例证的阐述,使读者深切领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以及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是在论及岭南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突显了世居越人和其他少族民族及其文化的作用。目前,在学术界流行岭南文化研究,但美中不足的是,有的论者往往只看到汉文化的内容与作用。其实,岭南文化是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岭南文化之所以成为绚丽多彩而又独具一格的文化,正是由于它具有浓郁的岭南民族特色与多元性,它绝不是中原汉文化的翻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岭南诸族文化,就没有岭南文化。因此,该书对岭南文化研究者而言,是颇有裨益的。
       六是在研究方法上,值得称道者有二:一是从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地名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综合考察;一是宏观统照与微观剖析相呼应,弘物阐发与细密考释交互使用,精当立论与详博资料相结合,文献纪录与田间调查相印证,如此等等,读来使人信服。
       (作者梅客,嘉应学院教授。地址:广东省梅州市,邮编514021)
       〔责任编辑 华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