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笔谈]求实创新,与时俱进,推动民族史研究深入发展(摘要)
作者:罗贤佑

《民族研究》 2001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人进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七一”讲话顺应党的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深刻回答了当前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树立了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重要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其正确性及由它产生的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已为实践反复证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其理论的核心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种思想方法是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最为宝贵的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它永不衰竭的生命力之所在。面对纷纭复杂、变化万端的客观世界,我们不能画地为牢、固步自封,思想僵滞不前,而应持有科学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又不拘泥于个别过时的结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与时俱进,重在创新,这是辩证法的要求。放眼当前世界,沧海桑田,风云变幻,无论是国内抑或国外,涌现出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新情况,产生了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能否与时俱进,对当代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新的解答,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推动历史前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面临的严峻考验。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科学依据和时代精神的新论断,体现出求实创新的理论魄力,开辟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江总书记“七一”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求实创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引导社会前进的精神武器,也是推动学术发展的强大力量。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科学,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探索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为宗旨,以分析和阐释社会发展变化为特点,以影响和推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为使命。所以社会科学不可能置身于发展之外,“七一”讲话精神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社会科学繁荣兴旺的必由之路。学术理论创新的实质和意义,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摆脱桎梏,勇于开拓,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追求新发展。只有创新性学术成果才可称之为精品;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只有求实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江总书记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方向的正确与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如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这一指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精辟地阐明了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的必要性。任重而道远,肩负着神圣历史使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勤于创新,勇于探索,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里力求有所建树,以无愧于自己的民族,无愧于所处的时代。
       民族史研究是社会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注重研究民族历史的优良传统。近20多年来,中国民族史学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取得了显著的、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国民族史学的研究成果发挥着有形或无形的社会功能,对中国各民族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历史已迈入2l世纪,如何使中国民族史研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向纵深发展?答案是明确的,即:以“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追求,以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己任,不断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学术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活动和认知过程,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在这点上,民族史研究自不例外,纵观以往,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点滴进步无一不是求实创新的结果。已故著名史学家、原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白寿彝先生生前常说:“只有创新的学术才有生命力”,“在学术领域里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将走新路!”白老本人正是求实创新的楷模。他在治中国民族史学方面颇多建树,创见迭出,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一代开拓者。“惟有不断地追求,才有常青的学术!”是白老的座右铭;“永不满足,不断创新”,是白老一生的写照。时至今日,我们不仅要继承老一辈学者的治学精神,而且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高扬“求实创新”的旗帜,创造出更多超迈前入的学术成果来。
       综合来说,中国民族史研究领域的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已有的优良研究方法,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各种有益的新方法,以新视野和新方法来阐释各种学术问题,探求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方法论层次的创新。二是学术成果的补充和发展,对前人的成果梳理审视后进行创造性的增补、丰富、发挥和完善,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三是在学术上推陈和出新,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范畴,发前人所未发,构建新的理论体系,营建较大规模的学术“工程”,具有重大建树意义。总之,今后我们的学术成果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研究范畴的组合与分类、历史资料的搜寻与挖掘以及成果内容的表达与论证等方面都应具有独创性,力争在质量水准上超越前人,让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在中国民族史学园地蔚然成风。只有这样,才会逐渐荡涤淘汰那些不思进取的庸常之人和人云亦云的平平之作;也才能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传世精品,产生出越来越多的学术大家。
       人类已经进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说:“回顾党和人民在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党和人民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广大科研人员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创新精神,勇于进取开拓,为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在新世纪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罗贤佑,194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地址:北京市白石桥路27号,邮编100081)
       [责任编辑 华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