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发展“飞地工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作者:安增军 许 剑

《东南学术》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愈加不平衡。进入21世纪以来,“飞地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先后在国内一些地方悄然兴起。在现阶段发展“飞地工业”适应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可供选择的现实模式和有效路径。本文阐述了“飞地工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现有案例以及积极意义,并提出现阶段发展“飞地工业”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飞地工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8)06—0144—07
       一、“飞地工业”的理论基础
       利用飞地经济模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基础,“飞地工业”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区域经济的四个理论: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飞地”经济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汉森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该理论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申而来,认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个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这个“中心”和“极”就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的经济集中区,这个“场”就是我们现在的某个经济区域单元。“增长极”强调要与整个区域之间都建立起一种和谐的适宜于经济成长机制与环境,如果周围地域的技术力量、地方市场及交通通讯网络等条件严重滞后,且没有成熟的产业体系,那么增长极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扩散效应所形成的乘数效应就难以在区内实现,并有可能使增长极成为地域经济中的“飞地”或“孤岛”,不可能促进和带动地域经济的成长。所以要发挥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的某一个增长核(极)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即生产要素由区域边缘向区域中心流动或者是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称为极化效应;发挥增长核(极)的辐射力,使得生产要素存在一定的反向流动则是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为建设工业园区、经济带、城市圈以及龙头企业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的形成必须具有三方面的条件:一是产业群的形成包括创新型企业迅速扩张、推进型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在空间上的积聚作用;二是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条件;三是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和适当的周围环境。推进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所在地区,一定要集聚大量的企业、部门和相当规模的资本、技术、人才等,以形成规模经济。所以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他产业发展。“增长极”理论的政策含义是: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增长极”,通过“增长极”自身的发展以及对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影响,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地区聚集发展而自动产生“增长极”;二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鼓励和补贴创新型企业和推进型企业的发展,主动建立“增长极”。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先驱之一赫希曼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战略》用不平衡发展理论丰富、补充和发展“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的经济部门或不同的产业的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并且存在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并由此形成了新的区域发展理论。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且基础较差,区域经济发展静态起点的非均衡性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从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的最为显著的特征看,就是发展的非均衡性。
       (三)梯度转移理论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和海特等人以赫克曼和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托,以弗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为依据,探讨了工业产品生产的过程特点及与此相关的地域扩散。区域经济学家应用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于区域经济学,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的需要,何钟秀、夏禹龙、冯之浚等国内学者,提出了一种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梯度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总是先流向能带来高收益的经济发达地区;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加大,一些产品在当地生产变得不经济,需要向那些生产要素相对便宜的周边地区转移。由此区域经济发展就形成一种梯度逐步推进扩散之态势。根据梯度转移的理论,经济发展迅速的开发区采取“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在欠发达地区选择“飞入地”进行产业延伸和产业转移,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四)“飞地”经济理论
       美国的著名城市经济学家Min Zhou认为,“飞地”经济模型既包含经济成分又包含文化成分,是由一个部分自治的独特的劳动力市场所形成经济结构;并由相关联的劳动力市场与较大经济体类似的方式构建起来的。支持种族经济业务并帮助他们在较大的经济体中更成功的竞争发挥作用。Min Zhou关于“飞地”经济的含义是在研究唐人街的经济特征基础上提出来的,赋有具体的经济内涵。《英汉经济管理词典》则将“飞地”经济(Enclave economy)直接解释为领地经济。“飞地”经济是与某一特定的“飞地”密切相关的,是指在某一特定的“飞地”区域内产生的经济形态,具有特殊性,它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具体经济形态表现出来。比如,可以表现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城市飞地有城市的“飞地”经济;文化飞地有文化的“飞地”经济;人种飞地有人种的“飞地”经济;经济飞地有经济的“飞地”经济。本文要研究的是“飞地”经济的工业形态。
       二、现有飞地经济模式的案例
       我国最早发展“飞地工业”经济模式的是一些沿海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外资加工产业的逐步形成,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成为国外企业的海外“飞地”,开始了我国发展“飞地工业”的实践。近年来“飞地工业”新模式由沿海经济特区逐步推向其它城市,先后在
       国内福州、成都、广东、重庆、海口等一些地方得到了初步发展,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沿海开放城市市、区(县)统筹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沿海城市大胆改革创新,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地理区位等因素,各城市的各区、县之间仍存在不少的发展差距,或者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初期工业规划不科学,引资过于盲目,各工业园区重复建设严重,未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为了使工业科学合理布局,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增长,于是这些城市可以借发展“飞地工业”实现科学制定工业发展布局,促进产业升级,节约土地使用,统筹经济发展的目的。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州,较早地走上了发展“飞地工业”的路子。2001年8月,在福州市政府的推动下,永泰县委县政府决定在马洋工业园区划出工业用地,建设标准厂房,创办“飞地工业”,将帮扶贫困乡镇与创办“飞地工业”相结合,变“输血”为“造血”,把乡镇新上工业项目统统集中到一个工业区,而产值、税收归引资的乡镇所有,解决了土地供需矛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实践的日益推进和快速发展,福州市“飞地工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创新,不同地方形成了不同模式,各具特色的“飞地工业”主要可以归纳为4种代表性模式:一是永泰马洋模式,主要特点是贫困乡镇的扶贫异地开发和乡镇企业的集聚升级;二是连江模式,主要特点是经济强镇的联合开发和乡镇企业的集中发展,突出共建乡镇外引内联的平台;三是金山工业集中区模式,坚持“内部挖潜、盘活存量、高效集约、产业集聚、持续稳步发展”的路子,“飞地工业”升级发展到了跨县(市、区)的资源互补和集中连片开发;四是福州软件园模式,把“飞地工业”引入高科技园区,发挥相关县(市、区)优势,集中开发创办“飞地园区”。各种模式基本做法相似:一是建好“飞地”载体工业集中(园)区,二是制定政策引导推动。目前,“飞地工业”模式已扩大到福州所有区县乡镇,为福州节约土地20余万亩,推进了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西部内陆城市“东扩引资”发展模式
       由于劳动力价格、地价不断上升,资源环境日趋匮乏,东部发达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向外转移,而西部各省有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便宜的优势。同时,东部发达地区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严重,工业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价值低廉的优势基本失去,急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在这种背景下,亟需将一部分劳动密集程度较高、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转移,而且将这些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也可以实现东西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创经济的持续飞速发展。
       西部内陆城市目前发展“飞地工业”较为成熟的代表是成都。成都市温江区拥有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这一工业产业载体,利用自身作为西部台商投资聚集区的优势,近年来加快与东部台商聚集区东莞、昆山强强联合,构建“大飞地工业”,将温江建设成台资西进的首选地。为了进一步放大作为西部台商投资聚集区的品牌效应,加强与东部台商聚集区合作与交流,2005年12月温江与昆山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市区。昆山与温江双方党政代表团每年互访交流,互派干部,加强两市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共同为企业实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创造宽松的政务环境,促进两地产业互动。目前,昆山市正在对昆山台商向西部转移的情况进行梳理,成批组织有向西部产业转移意向的台商来温江考察,实质性推动温江建设台资西进的首选地、西部台商投资的聚集地。同时,温江还在积极与广东东莞联系,力争在东莞也能建立起类似的区域联动机制。
       (三)沿海发达省份地方产业转移模式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在沿海发达省份设立经济特区,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地区历经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工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已日趋饱和,目前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的时期,由于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的局限,亟需将一部分劳动密集程度较高、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向外转移,而这些城市的周边相对欠发达地区成为理想的承接地,于是在沿海发达省份内的“飞地工业”模式便成为可能。2004年初,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东莞调研时首次提出珠三角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以“工业飞地”方式推进产业转移,扶持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后将其定义为“产业转移工业园”。近年来,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势头迅猛,两地联合招商效果很好。
       中山市与河源市在河源现有开发区内划出转移工业园区,实行两市共建“园区”。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占地1830公顷,划出产业转移园区412公顷,与经济发达的中山市作为产业转移工业园共建园区。首期中山市(河源)产业转移园212公顷,已于2004年12月动工建设。该产业转移园区内的规划、场地平整、市政道路和市政管线建设由中山市负责,中山市以每平方米土地75元价格委托河源进行园区规划和“三通一平”,园区征地拆迁工作以及园区外部道路,供水、供电线路和排水、排污等市政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等由河源市负责。园区通过两市成立的“联手建设产业转移园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定促进园区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日常工作由合作双方成立园区管理办公室管理,园区产业转移企业缴纳的流转税、所得税按财政体制属当地留成部分,两市实行五五分成。
       中山与阳西两地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是发展“飞地工业”的另一案例。中山火炬开发区建于1991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包装印刷、汽车配件、健康医药、精细化工五大支柱产业群,成为中山市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龙头。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初期引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大,中、低档企业阻碍产业升级,大量外来劳动力挤占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大量的潜在投资者的需求,阻碍了新一轮招商引资的推进。阳西作为传统农业县,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现有企业规模小、投资少、效益低,并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几乎空白;工业布局零散,没有形成聚集效应;知名度较低,缺乏地方的知名品牌,招商引资比较困难。工业的落后已成为制约阳西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但仅靠自身力量,要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困难重重。因此,广东省政府关于“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意见一经提出,中山市和阳西县两地政府同时在省内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经反复磋商,达成了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共识,并提出了由政府合作、公司运作的发展模式。
       (四)西部地区移民工业飞地模式
       该模式目前主要在重庆市北碚区开展施行。重庆北碚(广东)对口支援巫山移民工业基地是重庆主城区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移民工业飞地试点基地,是支持山峡库区建设,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的一种创新模式。目的在于把支持库区产业发展优势与重庆市主城区良好发展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放大三峡库区政策效应,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地促进产业联动;拓宽移民就业增收渠道,深化劳务合作,加快人口承接,实现广东省和重庆市北碚区对口支援巫山县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地新路子。该移民工业基地于2007年4月成立,规划占地42平方公里,北碚和巫山两地政府各派出专人组成移民工业园区管委会,目前已完成园区的三通一平工作,出台完善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委托和奖励办法,本着“重点优先、相互选择、有利发展”的原则,共同引进园区的飞地工业项目。
       在政策支持方面,三峡库区享有国家支持的各类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重庆市有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二者的联合可以强有力地发挥政策优势,促进招商引资;在工业区位方面,三峡库区当地发展工业受到可持续发展、交通便捷性等外在环境的约束,而北碚区地处重庆北部经济增长极“四北六方”(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北部新区、高新区和经开区)的核心,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的能力;在产业发展阶段方面,目前三峡重庆库区产业较为空虚,而重庆主城区也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双方都有强烈的引资发展工业的需求。于是在北碚这块“飞地”上发展工业便是双赢的选择,可以将支持库区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与主城区良好的发展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放大政策效应,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发展。
       三、“飞地工业”的积极意义
       各地既有实践表明“飞地工业”发展模式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具有多方面的客观必然性和经济合理性。“飞地工业”发展模式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破解工业用地瓶颈
       随着招商引资的不断深入,土地的不平衡性现状已经日益凸显出来,一些地方已无土地可供,而有些地方有土地缺项目。实施“飞地工业”发展模式,则在客观上打破了现有行政区划界限,拓宽了工业项目布局空间,破解了土地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难题,也提升了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有利于节约工业发展成本
       发展“飞地工业”,共享共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一流的软件服务,可以大大降低工业投入成本,避免重复建设。据专家估算,福州实施“飞地工业”政策,集中建设工业项目,比单独选址建设工业项目,节约基础建设投资10%以上,而产业集聚效应使各产业链上的企业平均降低生产成本30%。同时,“飞地工业”的节地率一般可达到30%~50%。工业项目实行用地统一管理,还可以促进土地合理规划、高效利用与充分节约,充分保证许多好项目、大项目有地可用;也可以避免现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同一地区不同引商单位,为争先招引项目而不惜在土地上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有力地保护了国家所有的土地权益。同时,原来地段较好和价值较优越的旧厂房土地,通过盘活置换、“退二进三”,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全面科学实施。
       (三)有利于实现要素优势互补
       生产要素的作用能否最大化发挥首先在于是否实现了最优化组合。“飞地”关系双方具有明显的要素互补性,作为项目方往往有着明显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作为项目引入方往往具有项目合作的充足信息、推进合作的良好渠道、促成合作的丰富经验,作为“飞地”提供方则往往具有充足合适的项目建设用地,“飞地工业”可以使众多的生产要素得到紧密结合、有机组合与有效整合。
       (四)有利于打破不同地区之间产业转移的瓶颈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说明,国内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优势发展不同的产业,发达地区应积极地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形成区域产业链,加强区域合作。但在现有的行政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下,不同地区之间很难在经济发展上进行紧密合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通过合作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的理性转移和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迫切需要搭建一个既有利于产业转移,又有利于接受产业,实现两地双赢的平台。“飞地工业”发展模式无疑为欠发达地区积极承接转移产业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平台。它可以打破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体制等因素的差异对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阻滞。不同地区城市间通过产业转移建立起的“飞地工业”纽带关系和友好关系,将会进一步加强与深化两地间的产业互动,形成产业转移的乘数效应。
       四、发展“飞地工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做好发展规划,启动“飞地工业”战略
       包括市区工业向市级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集中规划,县域工业向县(市)属工业园区集中规划和区域转移产业承接规划。各地区应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目标,突出抓好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明确功能、细化分区。
       1,主城区内不再另辟土地建设大的工业项目。各地应结合自身优势,着力发展商贸流通、旅游、物流、信息、金融等服务业,从而既保证市区工业项目的集中建设、集群发展和集约效应,促进市域工业发展核心集聚区的加速形成,又保证市区的科学开发、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发挥服务业条件相对优越的条件,促进城市服务业高地的膨胀隆起,实现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型工业化的良好格局。
       2,县(市)分别确定1—2个县级直接管理的工业园区。作为全县(市、区)各乡镇引入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飞地”和吸纳集聚地,各乡镇以后引进的工业项目首先考虑进人县级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由工业园区统一安排用地、统一提供服务、统一落实政策、统一做好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业建设低水平重复与资源利用浪费无序状况的发生,实现县域各类工业园区由多而乱到少而精的转变,由四处布点、遍地开花到产业链条化、上水平的转变,推动全市工业化的快速有力前进和全面整体提升。
       3,区域转移产业承接规划。产业转移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应以最快的速度抢抓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与上海、浙江、广东、苏南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浪潮,借助友好城市、友好城区等纽带,积极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关系,加强沟通,密切交流,力求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最多、最直接的产业转移信息,以各级各类重点工业园区为空间平台,努力建成发达国家与地区稳定的高度开放的工业发展“飞地”城市。
       (二)制定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
       1,税收分成机制。坚持互惠互利、成效双赢的原则,“飞地”项目税收可以前3年全部归项目引进方,以后按照一定比例由项目引进方和项目接受方分成共享,以此激发“飞地”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前期基础设施投资由“飞入地”负责,用“飞地”管理部门的税收冲抵,“飞出地”“飞入地”双方暂不分配。5年后税收所得由“飞地”提供省市和使用省市按各50%的比例分配。
       2,政绩考核机制。积极借鉴已有做法,年初对不具备大力发展工业项目的主城区和工业基础较差的乡镇,仍然适度下达工业项目建设指标任务,引导其走“飞地工业”的新路子,年底对“飞地”型工业项目贡献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记人项目引进方,列入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各方招引工业项目、参与新城区与市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成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工作。
       (三)构建“飞地工业”快速发展的促动合作机制
       “飞地工业”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配套制度的引导促进和内在支撑。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意见,努力构建起“飞地工业”快速发展的促动机制,创造“飞地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规划工业项目区域合作发展方向,引导“飞地”双方充分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加强资源、产业、人才等的优势互补与全面合作。“飞地工业”区业主单位要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飞地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和协调管理等工作;各地也应组建工作机构,负责本区“飞地经济”区域的开发建设、项目招商和跟踪服务等工作。重点是责成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开发区等有关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发展“飞地”工业、承接产业转移主题,加强与发达地区有关部门和企业集团的联系与协商,提出合作建议,制订推进计划,衔接落实已经确定事项。大力推进两地其他部门对口交流,有效拓展合作渠道与合作领域。
       (四)着重引入符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龙头企业
       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其运行效率如何将决定该产业或该地区发展的水平与质量。在产业分工趋于深化,分工链条延长的工业化发展现阶段,企业应以专业化来培育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现有的地方工业企业要顺应专业化分工与生产的发展趋势,与所在地区拥有的资源优势和已有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选定主营方向,自觉地、主动地向“飞地工业”的上下游产业靠拢,与之形成按专业化分工组成的产业联盟,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在飞地园区内引入新企业时,要考虑园区内现有的工业布局,在园区总体规划的引导下,着重引入与当前企业相配套的龙头企业。要以“飞地工业”相关企业为龙头,借助于外力,打造和延长地方工业的产业链,完成地方工业产业的转换升级,加快实现产业群竞争力的提高。地方工业企业应当立足自身,在“飞地工业”的相关企业的示范作用下,通过现代化的管理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品牌战略,在“飞地工业”园区内打造和延长地方工业的产业链,完成地方工业产业的转换升级,加快实现产业群竞争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