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地区间产业发展相互关系问题研究
作者:福建省社科联课题组

《东南学术》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外向型经济特征,限制了广东向周边地区产业扩散的能力。福建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区,直接接受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吸引外来特别是来自台湾的投资。福建与广东在产业发展上存在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在竞争合作过程中,福建要逐步与广东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构建两地统一市场,利用珠三角规模巨大的产业聚集所提供的完善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福建自身产业特色,在特定领域形成联合竞争优势。
       关键词:珠三角;产业扩散;分工协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8)01—0117—10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区域间经济协作与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4年,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共同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雏形的形成。但是,国内对于“泛珠三角”区域内经济合作的研究并不深入,大量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所提出的对策往往空洞无物。本文将对福建与泛珠三角核心区域广东省在产业扩散和合作等方面展开分析,具体研究泛珠三角核心区域广东对福建产业扩散存在的影响,寻求两地产业发展合作的途径和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广东省经济集聚——扩散状态分析
       福建作为广东省相邻地区,希望能够通过区域经济协作,促进经济交流,吸引来自广东的技术、投资,在产业发展方面能够与广东形成密切的合作和良性互动。要了解广东与福建经济关系,有必要先对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扩散能力进行具体分析。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广东省人均GDP在2005年为24438元,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在2000年就已低于10%,并且同年重工业的增加值超过轻工业,表明广东省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度的阶段。但是,广东省2005年第三产业比重为43.1%,低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50.7%,而且从2002年开始,广东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就处于下降状态,第二产业比重却逐年上升,这又表明广东省经济虽正从工业化中期进入后期,但制造业整体的集聚效应仍然较强,尚需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扩散阶段。不过,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重化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广东的轻纺工业将有望逐步向外扩散。
       从广东省各地市的具体情况来看,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6),在2005年有4个城市的人均GDP超过4800美元,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分别是深圳60801元、广州53809元、佛山41266元、珠海45284元。单纯从人均GDP角度,这4个城市初步具备了产业扩散的基本条件。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状况,最发达的广州和深圳应该是广东省的核心区域,与它们相邻的珠三角地区构成近核心区,而相距较远、经济较落后的东、西两翼以及北部山区则构成广东省的外围区域。
       广东省核心地区的深圳和广州的人均GDP分别在2002年和2004年突破4800美元,而整个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在2005年达到41990元,也开始突破4800美元,已经初步具备了产业扩散条件。但由于广东的外围区域与核心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东翼、西翼和北部地区2005年的人均GDP分别为9934元、11933元和8827元,东、西两翼正从工业化初期进入中期,而北部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外围区域和核心区域发展的差距过大,限制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外围地区的移动,将影响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产业扩散的效果。
       从人均收入和产出的地区差距来看,在集聚阶段,核心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远大于外围区域,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急剧扩大;而到了扩散阶段,核心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受产业扩散的影响,外围区域的经济开始迅速增长,人均收入向核心区域趋同。因此,从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的变化,也可判断出经济处于何种状态。
       在2003年之前,广东核心地区与珠三角其他地区的人均GDP之比一直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在2003年达到最高的2.03。但从2003年开始,核心地区与珠三角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开始不断缩小。根据表1,广深两市平均的人均GDP就是在2003年开始超过4800美元。这正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当增长极的人均GDP超过4800美元,进人工业化后期的时候,经济由集聚阶段转向扩散阶段,集聚效应逐渐减弱,而扩散效应日益增强,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与相邻的周边地区的收入差距将由扩大转向逐渐缩小。
       
       不过,虽然广东核心地区的经济在2003年开始扩散,但核心地区与较远的外围地区的经济差距在2005年之前一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表明核心地区的扩散效应还是相对较弱,影响的范围有限。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广东省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外资企业在广东省的比重日益增大,而外向型经济主要是面向海外市场,企业的投资决策主要考虑的是当地税收、工资以及交通运输等成本因素,而非当地市场的大小。因此,市场接近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都较弱,起决定作用的是价格指数效应。外围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差距过大,在价格指数效应的作用下,劳动力不断地从外围区域向核心区域流入,但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主要在海外,对当地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市场竞争效应并没有随着企业的增加而提高,因此,企业就不会为了避免在核心区域日益增强的竞争而向外围区域流出,核心区域与外围区域的经济差距也就无法缩小。
       二、广东核心区域对各外围区域的影响分析
       根据空间经济学,增长极对外围区域的扩散效应,是与外围区域距离核心区域的远近密切相关的。当经济增长极区域由集聚阶段开始进入扩散阶段时,扩散效应通常首先惠及距离增长极最近的近核心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由近到远逐步波及至其他外围区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产业的梯度扩散和转移。
       
       从图1、图2可清楚地看到,广东省各地区的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广州市距离的远近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当外围地区与核心区域的距离增加时,人均收入和经济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经济扩散效应的大小与地理空间的远近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分别得到回归方程(括号内为t值):
       Ln(人均劳动报酬)=10.56-0.2177Ln(与广州距离)
       (40.29)(-4.30) (R2=0.5066)
       人均GDP增长率=14.11-0.0153(与广州距离)
       (13.30)(-4.13) (R2=0.4862)
       从以上两个回归方程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外围地区与核心区域的距离每增加10%,则其从业人员的人均劳动报酬减少2.177%;而当外围地区与核心区域的距离每增加100公里,则其人均GDP增长率会减少1.53%。表明广东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核心区域有着相当程度的依赖关系。当核心区域经济由集聚阶段转向扩散阶段时,各地区与增长极区
       域距离的远近直接决定各地能够获得多少利益。
       如表2所示,广东核心地区2003年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经济就从集聚阶段进入扩散阶段,相应地在2003年之后,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开始不断下降。而与核心区域相邻的珠三角其他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却一直呈上升态势,表明有大量的制造业由核心地区转移至相邻的近核心区。而东、西翼以及北部地区的比重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表明在核心区域经济由集聚阶段进入扩散阶段之后,仅仅是扩散至相邻的珠三角地区,而对于其他外围区域,生产要素依然处于流出的状态。也就是珠三角地区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仍向周边地区吸引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
       
       三、外向型经济对产业扩散能力的影响分析
       根据克鲁格曼的产业扩散理论,随着核心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的集聚,与外围区域相比,核心区域的市场竞争强度不断加剧,而与外围区域相比,核心区域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外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市场的逐渐成长,核心区域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将首先向外围地区转移,产业随之扩散。但如果外围区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并不显著,并且核心区域的企业是面向外部市场,而不是在本地市场竞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核心区域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向海外市场运输的成本较低,企业就不可能将产业向交通不便的外围区域转移。
       由于广东省企业主要以出口为主,对于当地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因此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效应并没有随企业的集聚而相应增强,并且由于外围区域在对外交通上的先天劣势,对外出口的成本要高于交通便利的珠三角地区,因此核心区域的企业就缺乏向外围区域转移扩散的激励。同时,对于外资企业而言,由于对广东省的产业转移仅仅限于生产、加工等环节的转移,设计、销售等产业链条依然放在自己的母国,产业前向、后向的关联强度都不大,难以带动其他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也限制了向外围区域扩散的效应。
       以出口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低工资成本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副所长陈淮的调查研究,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工资在12年里仅仅增长了68元,劳动力成本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提高。数据显示,2004年,在珠三角地区,只有广州、珠海两地普通员工的工资高于1000元,而距离广州仅61公里的东莞,普通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仅有广州的一半。由于在近核心区域就可以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当核心区域进入工业化后期,开始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时,制造业企业就只是向周边仅100公里的区域扩散,而并无劳动力成本优势、却有交通运输劣势的外围地区,就难以吸引到核心地区企业的转移。
       另外,广东普通员工工资不仅核心区域与外围区域无太大区别,而且在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上,区别也不大,民营企业的工资甚至要高于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的工资则是最低的。这也应该是珠三角地区得以吸引大量的三资企业,并且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之后,三资企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也并没有向其他地区扩散,只是从深圳、广州转移至周边100公里以内的东莞、佛山等地区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三资企业在税收减免上的优势,也是广东能吸引大量外来资本的一大因素。由于核心区域一直没有改变三资企业低税率的政策,而外围地区既没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也无低税率的优势,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工业企业从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的扩散。只要这两个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广东的产业扩散就很难真正实现。
       四、广东向福建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分析
       广东经济发展水平高于福建。2005年,广东人均GDP达到24435元,而福建只有18646元,当年广东人均消费水平9821元,福建为6793元,较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意味着两地经济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那么,广东对福建产业的发展有何影响?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福建既不属长三角也不属于珠三角经济区,而是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的过渡带,是一个规模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相对独立经济区,其经济发展以福州厦门沿海一线为中心,并不直接接受珠三角的推动和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就利用靠近港澳的地理优势,对外开放走在福建的前面,作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广东不仅吸引外来投资,也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资本和人才。为了获取增长极所具有的产业聚集效应,福建的资本和人才大量流向广东,而广东在福建的投资却十分稀少。那么,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福建是否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开始大量吸收广东的投资,接受广东的产业扩散和转移?从空间距离的角度,福建吸引珠三角的投资,通过直接投资接受其产业转移和扩散机会并不大。依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不仅作为全国经济增长极的珠三角地区吸引能力超过扩散,即使是长三角的上海,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产业向外扩散转移的趋势,反倒是浙江和江苏的资本流向上海,其产业向上海扩散。因此,用扩散理论解释福建与广东的产业发展关系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虽然福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广东,但与泛珠三角其他省份相比,福建与广东的经济差距最小,市场的发育程度、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福建省部分产业,如纺织服装、制鞋皮革等与广东相比,在部分特定领域福建甚至还具有一定优势。具体到各地市来看,福建与广东紧邻的漳州和龙岩,应该具有承接珠三角产业扩散和转移的条件和基础。然而,实际上珠三角核心区域的产业并没有向广东北部山区和福建与其相邻的漳州、龙岩转移扩散。在外资企业的推动下,广东外商主导的电子等产业反而向长三角地区转移。就此而言,地理因素并不是决定产业转移扩散的主要因素。
       
       地区产业的发展与转移,受当地该产业利润率的影响。从广东省内的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的资本利润率来看,珠三角地区重工业的资本利润率要普遍高于外围的非珠三角地区,而在轻工业方面,这两地区的利润率相差不大,在食品、饮料行业方面,珠三角地区的利润率较高,虽然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上,外围区域的资本利润率要高于珠三角地区,但其利润率也没有高到足以大量吸引核心地区的投资。与广东相比,在重工业方面,福建只有在电气机械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上的利润率较高,其他重工业的利润率普遍低于广东,但在轻工业等日用消费品领域,特别是在纺织、服装鞋帽、皮革制品业上,福建企业明显有较高的利润率。随着珠三角地区产业的逐步升级,由于在重化工业上有较高的利润率,当地产业主导部门将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食品制造加工业等虽有发展的空间,但广东本省的东西两翼以及北部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交通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如果与福建沿海地区相比,却有较明显的劣势。福建在轻工业上具有较高的资本利润率,并且海港码头基础设施完善,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而且当地已经建立起发展轻纺工业的产业基础,因此,借鉴广东经验,通过与广东的产业竞争合作,促进双方产业合理分工,实现产业的
       共同发展。
       如前所分析,广东省的整体经济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许多产业依然是以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作为竞争优势,产业扩散的能力依然不强。如果不考虑广东外资企业对产业扩散的特殊作用,那么,要达到向邻近省份大规模扩散的水平,必须等到广东省整体经济水平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高附加值的重化工业和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以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作为竞争优势,此时那些附加值较低的产业才有可能向邻省转移。假定广东省维持改革开放后年均13.7%的增长速度不变,利用以下公式测算其工业达到高级阶段形成具有较大产业扩散能力的时间。
       Pn=P0×(1+R)n
       其中P0代表工业化高级阶段的人均GDP,P0代表现阶段的人均GDP,R为人均GDP的增长率,n为现阶段人均GDP按的速度增长达到工业化高级阶段的人均GDP所需要的年数。广东省2005年的人均GDP为24438元,要达到工业化高级阶段的40000元,还需3.84年,即2009年左右。但是,考虑到外资企业外向性经济特征,本地企业发展滞后,实现广东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时间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外资企业独特的投资行为,其是否能由广东向福建转移和投资却是个未知数。
       五、广东、福建产业分工协作关系的形成
       实际上,福建作为与广东同时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两地几乎是同时开始对外开放,吸收外来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并在厦门至福州沿海地区形成了产业聚集,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形成了推动福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相同的发展模式,导致福建沿海发达地区与广东珠三角产业结构的雷同。相同的产业结构和大体相当的发展水平,实际上表明福建至少在福建沿海地区吸引广东投资,承接广东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机会是不存在的(因为如果某一产业在珠三角已经无法生存,需要转移,那该产业在福建沿海地区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而且这还表明两地的产业发展存在着竞争。当然不可否认,福建经济发展受广东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不是接受来自广东的投资和产业转移。广东对福建的产业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来自两地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相互间经济交流的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竞争合作的关系,促进了两地产业的融合和区域产业分工以及不同产业特色的逐渐形成。
       与广东的产业交流合作,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业示范对福建经济的发展不可低估。正是由于市场的竞争和融合以及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逐渐为福建企业培育了新的发展方向。没有港澳台和广东等周边地区产业示范,没有地区间快速的产业交流,福建的民营企业就不可能利用政策优势,紧随广东,比泛珠三角其他地区率先进入市场,获取产业发展先机。
       因此,推动福建经济发展,处理与广东的产业关系,提升福建产业结构,就不应该局限于吸引来自广东直接投资产生的产业转移,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广东发达的产业基础,通过与广东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两地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两地产业的分工协作,实现产业相互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提高福建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福建产业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通过与广东的经济交往,不仅能够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内的合理分工,在产业内逐步细分市场,形成各自特色。而且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模仿对方的新产品、新工艺,及时掌握新信息,能够在此基础上改善和提高福建产品结构。
       产业的竞争与合作,将逐步形成了区域内产业的融合。追求利润的内在动机和外部竞争的压力,发达地区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领先者,客观上起到开拓和培育市场的作用。产业的发展成熟要有一个过程,开拓和培育市场需要大量的投入,发达地区通过不断的市场开拓,将周边地区纳入到市场的影响范围,促使周边地区接受核心区域产业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将引起周边地区的资源流向核心区域,但区域内这种要素资源的流动,将为资源流出区产业的发展培育基础,它使落后地区有机会接触并了解新兴产业的状况,而这种了解,是落后地区产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通过这种接触,落后地区逐渐积累起该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和市场。而且,随着经济增长极产业的聚集和发展,对周边地区所产生的需求,将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缺乏增长极对产业的培育,周边地区不可能在缺乏产业基础的条件下,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扩散。因此,接受发达地区的市场辐射,资源的流出过程,实际也是当地承接产业扩散所进行的必要准备,只有在产业的交流合作过程中,区域内人员和要素交往的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统一市场的形成,落后地区才可能逐步积累起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市场基础。这样,资源才有可能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产业发展的合理分工,形成强大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目前,广东作为大陆泛珠三角经济最发达地区,其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上超过福建,福建市场销售的电器、家具、建材以及纺织服装和日用品,来自广东产品的档次大多都高于福建的同类商品,广东产品在福建市场所处的高端地位,表明了福建在产业发展水平上与其所存在的差距,虽然产业结构雷同,但两地企业的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福建在与广东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协调过程中,需要调整政策思路,寻求适当的途径,通过地区经济交往,利用广东产业领先的示范效应,提升福建产业发展水平。
       福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部分产业在国内也有一定的竞争力。虽然福建与广东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但福建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已经获得快速发展,其产业发展与广东差距不大,福建与广东的产业关系,既是产业积极的跟进者同时也是市场的参与者。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一方面可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更大聚集,有利于提升两地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客观上也形成一种竞争关系,但这种竞争关系并没有对两地产业的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因此,福建在与广东产业的竞争合作过程中,需要提高两地产业交流的频率,及时掌握广东产业发展动态,开放市场,消除行政干扰,克服市场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积极推进两地统一市场的形成,实现两地产业的相互融合,促进经济一体化,加快产业的分工协作进程。
       福建与广东产业方面的合作,将更多体现在两地市场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的分工协作方面。仅就产业投资而言,广东和福建由于产业结构相近,福建容易受到广东产业发展的影响,虽然福建产业的发展面临来自广东的竞争压力,而且也不可能大量吸收来自广东的投资。目前福建省经济发展也已经进入到工业化的中后期,资金并不十分稀缺,更为缺乏的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福建沿海地区民间资金大量闲置,并有大量闽商资本投资广东和国内其他地区,如果福建能及时跟踪广东产业发展动态,采取积极措施,将能迅速激活福建民间资本,鼓励闽商回乡投资,推动福建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福建需要加强与广东省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及时掌握广东产业发展趋势,利用广东产业和市场,通过广东企业
       的成功事例所产生的示范作用,推动本地企业引入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达到提升福建产业水平的目的。这种产业和市场示范效应可以使福建企业通过采取适当的方式,加速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或聘请广东技术人员和熟练员工,间接获得新技术和新工艺,以提高福建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档次,加快企业更新产品步伐。此外,区域内经济交流的开展,相互间市场联系的密切,产业的融合以及市场的扩大,在需求的带动下,产业规模扩大对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需要,必将促进其原材料和零部件等配套产业的发展,而由于广东省处于产业领先地位的企业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可以迫使当地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并且,为了保证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发达地区的企业还将为供应商提供一定的技术援助、人员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这也可帮助当地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广东产业发展成熟,产业链完整,各种产业配套齐全。福建在产业发展上可以借鉴其成功的做法,利用对方的资源,开展分工协作,弥补自身产业发展不足。这就要求政府在与广东的经济关系中,不能仅注意来自广东的投资,而应该更注意利用广东省的产业优势,利用当地成熟而完善的市场,弥补福建产业发展的不足,形成优势互补,联系密切的产业发展联盟。福建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广东市场,利用广东的现有产业基础,为福建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学习、模仿和融合是核心区域产业向周边地区扩散的重要形式。产业发展过程,福建与广东产业合作形式上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福建的轻工日用消费品,虽然发展总体水平不如广东,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在某些产业如纺织服装和制鞋等就具有相对优势。实际上在同一产业中福建与广东已经有所分工,共同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构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和制鞋市场。
       在现阶段福建与广东在产业发展上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强福建本地企业与广东产业发展的联系,这样福建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广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市场示范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而且,在吸收广东产业发展的经验过程中,容易逐步形成与广东产业上的分工,细分产品市场,在产业内部某一具体领域超越广东,取得局部产业发展优势,形成自身产业发展特色,培育产业自我升级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当地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打破地区壁垒,营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降低福建企业引进技术、管理和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企业构建一个技术、管理和信息支撑平台,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努力引进发达地区的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发挥珠三角市场示范和技术溢出的正外部性,加快福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福建与广东互为依临,拥有共同的腹地和交叉的市场,两地文化、习惯有很多的相似和接近,这都为两地产业进一步分工协作创造了良好基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表明,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的协作和产业扩展更多的是强强的联合和协作,而不是产业的扩散和迁移。福建要利用沿海地区发达的产业基础,首先与广东开展紧密的经济联系,实现两地产业发展分工和协作体系的形成。就目前产业发展实际状况而言,福建经济要想让自己走出小天地,必须把自己的经济与港、澳、台对接,在与广东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中,消除两地物质流通的制度障碍,降低协作成本,扩大整个区域的市场潜力,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港台和外资企业到福建投资办厂。而且还能通过与广东的产业合作,完善福建产业链条,扩大福建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提高福建产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