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马克思“对象性”思维方式研究的重要意义
作者:冯景源

《东南学术》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对象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思辨辩证法提出和使用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表示的是与1843年《批判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不同的又一次“头足倒置”的批判。这次批判的重要特点,使唯物史观的制定从市民社会进到政治经济学;所以,是历史观启开经济学大门的一把钥匙。“对象性”思维方式在内容上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的具体性,马克思称为“严格现实主义的”;二是辩证法关注的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马克思称自己的辩证法为“科学辩证法”,以便与黑格尔的只注重观念与逻辑的思辨辩证法相对立。“对象性”思维方式是与唯物史观理论制定的“推广论”“应用说”根本对立的。
       关键词:“对象性”;思维方式;科学辩证法;思辨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8)01—0016—10
       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教科书的二分“板块结构”或“两个主义”形式,在“两个跨越”(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发展)的实践面前,受到了五次冲击(详见我的《辩证唯物主义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胚胎》一文,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8期,以下简称《胚胎》)。这种冲击开始从理论自身的“困惑”,而后进到哲学教科书本身,再次是进到文本的探索。《新视野》的《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革命》(2007年第3期)探讨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44年《手稿》)的思维方式问题。这就是说,从文本的研究又进到文本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更深层次。这对我国在唯物史观研究,特别是对这一哲学的最初制定有重要的意义。从该理论的制定方法上,“对象性”思维方式则是开其先河的。
       “对象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又一次对黑格尔哲学“头足倒置”批判中提出和使用的。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头足倒置”有多次批判,最初的批判是在1843年《批判手稿》中,那是主要解决市民社会与国家和法关系上的唯心唯物的问题。44年《手稿》是涉及黑格尔哲学思辨辩证法的“头足倒置”的批判。第一次“头足倒置”的问题,我在《胚胎》一文中已有论述。这里探讨的44年《手稿》中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主要探讨马克思的“科学辩证法”与观念辩证法的根本对立。
       一、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革命”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文本研究上的重大突破
       近年来,我读到了两类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的研究。一类是以学术争鸣的形式展开的。这主要是关于马克思晚年笔记的理解问题,即这些“笔记”是“‘国家与文明的起源’,还是‘人类学笔记’呢?”这次争鸣从2004年开始,前后持续三年的时间(详见《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与《东南学术》2006年第2、4期)。另一类文章是《新视野》2007年第3期刊登的《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革命一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种研究》。这两类研究都是文本,一个是涉及马克思晚年的历史学研究“笔记”;一个是涉及马克思早年经济学、哲学研究的“手稿”。二者研究的内容尽管不同,但是有着一个共同的理论任务——唯物史观理论的最初制定。正是因为唯物史观在制定的过程中,同人类学、经济学和以往的哲学人本主义,特别是和黑格尔哲学有关。所以,这一历史观从它的诞生之日开始,就遭到马克思主义评论家来自各方面的歪曲和诋毁。这就是西方马克思思想研究的两次“马克思热”。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于1844年,它的公开发表则是过了快百年之后的1932年。该《手稿》发表后引起的“马克思热”前后持续了近30年,直到上世纪的70年代,并影响到我国学术界。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写于1879年—1881年间。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即1972年公开发表之后,在西方又一次引发了马克思“晚年热”。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早年热”与“晚年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歪曲、诋毁唯物史观理论。马克思“晚年热”对唯物史观的歪曲、诋毁,我在《“‘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学术争鸣的重要意义》一文中已有说明。这里只就早年“马克思热”对这一科学历史观歪曲、诋毁的情况做一简要说明。
       在早期“马克思热”的30年中,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以上世纪30—50年代以异化理论为特点。主要表现在,借助人本学和异化理论把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手稿》和后来的成熟著作《资本论》分离开来。他们认为,早期《手稿》中的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思想“成就的顶点”,而《资本论》则是马克思创作能力的“衰退和消弱”。50—70年代间诋毁的新特点是“策略论”。这种观点把马克思攻击为一个追求时髦、笼络人心的策略家。说马克思早期使用异化概念,这是因为异化概念在德国哲学界极为风行。之后,马克思毅然改弦更张,为了便于和无产阶级结成联盟,开始用经济学的观点,以求唤起无产阶级大众。“马克思善于不断做出策略上的改变,着意利用变换不定的局势和情况所产生的机会。”70年代期间这种诋毁更有攻击性,借唯物史观制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1972年,原西德出版了一套由英、美、德、法学者集体编纂的8卷本的百科全书,名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与西方社会》,其中写有恩格斯的专章,论述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对立。其中有一个共同的论点:恩格斯思想是形而上学的“物质决定论”,而马克思的理论是“人类中心说”;说恩格斯没有“异化”和“对象性”的概念,不理解世界是人类力量的“对象化”。因此,恩格斯不理解马克思,甚至“背叛”马克思。他们从“人类为中心”出发,攻击恩格斯的思想是“低劣的”。(以上参见拙作:《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附录”)。西方的评论家借1844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把马克思萌芽中的唯物史观理论歪曲成“人类中心说”,并以此制造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对立与“背叛”。
       综观30年来马克思早期的“马克思热”,从理论上来说,主要体现了两个对立:马克思早期思想与晚期理论(指《资本论》)的对立;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对立。两个对立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歪曲和诋毁唯物史观理论上。
       我们把早期“马克思热”分作三个时期来考察,目的在于把它与晚年“马克思热”作个比较,即这两个“热”在研究方法上是相同的,即把马克思思想早期和晚期进行比较,他们主观地确定一种思想,以其为标准,用以对马克思思想前后比较;进一步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进行比较。这是一种主观的形而上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可能对处于制定过程中的唯物史观得出科学的理解。
       今天我们着重探讨的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革命”,开辟的是一个新的视野。这里的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革命,是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44年《手稿》)中体现的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上起到的革命性变革。44年《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进入经济学后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因此,这个《手稿》中哲学思维方式革命在马克思哲学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方法同西方两次“马克思热”依据的文本完全是相同的,而方法是根本对立的,得到
       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二、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革命探讨的意义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以二分“板块结构”或“两个主义”形式存在的,它们之间是“推广论”和“应用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成和方法,都要到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中去寻求。在这种关系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都被引导到辩证唯物主义上去。一个不可忽视的后果,是人们不太重视唯物史观自身的理论,认为它很简单,更不重视它的形成史及其制定的方法论意义了。直到今天,我们有的学者甘愿坐在冷板凳上艰苦地研究马克思早期理论的形成和方法,这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推广论”、“应用说”从我国建立新中国之后不久,开始在我国统治近半个世纪,它的影响之大,理论之强均可追溯到两个“辞典”和“词典”。罗森塔尔、尤金的《哲学辞典》自1958年该辞典在我国翻译出版,就开始影响我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再一个是1982年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它以科学的名义扩大了“应用说”。以上两个辞典、词典在各自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词条中都阐述了从前者向后者“推广”和“应用”的观点。再后来,我们的哲学教科书(通称“艾思奇本”),又以哲学原理的形式普及了这种“推广论”和“应用说”。这种观点的影响之深,可以在一些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专著中表现出来。在一本研究费尔巴哈哲学的专著中,从自然科学发展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哲学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这样,就使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段。”(《费尔巴哈论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6页)另一本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专著,在论述马克思哲学的形成时,竟直接地引述了“推广应用”说: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运用于说明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论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页)这两个专著研究的都与马克思哲学形成史有关。前者不加分析地只从自然科学发展视角探讨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是偏颇的,下面我们的阐述将涉及这一方面;后者是直接借“推广”、“应用”观点说明这一哲学的产生。
       二分“板块结构”的“推广论”、“应用说”为什么会受到质疑或者说冲击呢?这种质疑和冲击,从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有五次(可参见我的“胚胎”一文),这里,从纯粹的理论方面来说主要有两次。一次是1989年以《马克思晚年的困惑》理论探讨的形式出现的。依据“推广论”的观点说马克思晚年在唯物史观理论上产生一系列“困惑”。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以前是“以次演进”的一元论,现在又有一个“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发展,“大一统的一元历史观被破坏了,多元化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2.五大社会形态学说还灵不灵?在“马克思晚年时,这个认识动摇了。五大社会形态,只对西方才适用,对东方就不灵了。3.衡量历史的尺度是什么?按照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又是衡量历史的唯一尺度。可是,晚年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理论,他的历史尺度改变了。“历史尺度也由一元变为多元,人道主义原创被空前提升了”。为什么呢?因为“卡夫丁峡谷”表示的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经过的“原始资本积累”的“苦难”时期。跳过这个“苦难”时期,“显然这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4.社会主义是不是严格决定论的?以往,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可是在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理论中,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走样了”,“出现了跳跃‘卡夫丁峡谷’式的社会主义。“我们今天到底是坚持哪种社会主义呢?”(以上均见于《马克思晚年的困惑》,《新华文摘》1989年第10期第30-31页)。
       实际上,以上所说的这些“困惑”不是马克思的“困惑”,是我们理论者自己的,它是由二分“板块结构”的理论胚胎关系产生的。如同西方两次“马克思热”一样,都是由于没有一个关于唯物史观形成的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理论说明,特别是缺乏这一理论形成的方法论的说明造成的。
       从理论上说,从正面否定这一板块胚胎论的,是有影响的马哲史理论学者黄楠森教授在新近的理论研究中做出的。他通过马哲史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还没有完全形成。”黄南森教授的研究,证明了直到列宁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唯物史观也就没有一个“推广论”和“应用说”的问题。于是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方法的问题仍然是我们当代理论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剥去二分“板块结构”关系上的理论胚胎关系,不仅是理论任务,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要求。以上理论研究的需要,是由实践激发的。从实践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双跨越”,即社会形态的跨越和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种“双跨越”是和我们哲学教科书提供的理论是大相径庭的。在那里,社会形态是“以次演进”的;“演进”的形式又有矛盾理论和三大辩证法规律的有力论证,因此波浪式螺旋式上升就成为一种思维定式。从以上的理论和思维定式出发,自然会引起一系列的认识上和理论上的困惑。诸如,有人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早产儿”、“畸形儿”,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搞的是资本主义等等。
       以上的分析说明,无论从理论抑或实践上,都需要对唯物史观理论和方法的形成,进行历史的、逻辑的、科学的探索。
       三、唯物史观制定的第一次“思维方式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头足倒置”的第一次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评论家一般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思想的发源地,说这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顶峰,《资本论》理论表示的是他创造性思想的衰退。依据的就是从异化劳动得出的“伦理——人道的动机”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源头。两次“马克思热”注重的都是这个“伦理——人道的动机”。我们的研究也是要寻找马克思历史观思想的源头。但是这个源头,从文本上看,它既不在44年《手稿》中,也不在《人类学笔记》的“国家与文明起源”的论述中,而是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该手稿是一个未完成的篇幅巨大的手稿,简称43年《批判手稿》。该手稿没有发表,它的“导言”部分曾发表在《德法年鉴》上。作为思想源头,它表示的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这两个转变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来实现的。关于这一转变的唯物主义的内容,我在《胚胎》一文已有阐述。这里从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革命的视角做如下的补充。
       (一)43年《批判手稿》是马克思科学历史观制定过程中的第一次哲学思维方式革命。这次革命,在哲学思维方式的内容上,体现的是“哲学路线”的改变。43年《批判手稿》写作的动因,是马克思《莱茵报》时期遇到的物质利益难题。难就难在市民社会的物质利益与他当时信奉的黑格尔哲学,具体的就是国家与法决定物质利益这个原则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从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中选出关于国家问题的章节进行批判研究。他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确把这一切头足倒置。”马克思对黑格尔“头足倒置”的内容,不仅局限在唯心唯物的一般观点的变化上。而且进一步上升到哲学路线上来。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误謬在天国的ora-tio proaris et focia(申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暴露了出来。”这里对宗教的批判已经结束,指的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费尔巴哈用他的人本主义既批判了宗教,也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这里的人间指的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就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源地。43年《批判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作为“哲学思维方式革命”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颠倒了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与市民社会的主客体关系;二是这一颠倒从此决定了马克思以后的哲学路线——开始了唯物史观艰苦制定的历程。
       (二)这次“思维方式革命”在哲学路线上,是通过历史上唯物主义不同发展路线的研究,确定了他的唯物主义路线的性质及其物质概念的不同含义。马克思在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时,对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作了专门的分析:“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儿,一派起源于洛克。后一派主要是法国有教养的分子,它直接导向社会主义。前一派是机械唯物主义,它成为真正的法国自然科学的财产。”又说:“费尔巴哈在理论方面体现了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而法国和英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在实践方面体现了这种唯物主义。”对于唯物主义,马克思是作具体分析的。唯物主义分为机械唯物主义、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通向实践的或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在当时有影响的法国唯物主义分为两派,一派是自然科学的财产,一派导向社会主义。在形成中的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和两种唯物主义有关: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和通向实践的唯物主义。关于通向实践的唯物主义我们需要作些说明。“通向实践的唯物主义”,是指以洛克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洛克的代表作《人类悟性论》论述的是感觉论。洛克主张“健全理智的哲学”,“哲学要是不同于健全人的感觉和以这种感觉为依据的理智,是不可能存在的。”以洛克观点为出发点的爱尔维修的《论人》,论证了“感性的印象和自私的欲望、享乐和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人类智力的天然平等、理性的进步和工业的进步的一致、人的天性的善良和教育的万能”等等。马克思通过对洛克和爱尔维修理论的分析,得出结论:“并不需要多大的聪明就可以看出,关于人性本善和人们智力平等,关于经验、习惯、教育的万能,关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关于工业的重大意义,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等等的唯物主义学说,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就哲学路线说的。关于物质概念的含义,已不是实体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而表示的是一种可感觉的感性存在。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头足倒置”批判的最后成果,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德国哲学从天下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这是马克思在制定唯物史观理论的《形态》一书中说的。这可以说是马克思对43年《批判手稿》和44年《手稿》批判后,关于自己哲学思想的一个概括。这里说的“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指的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对宗教和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历史功绩。“从地上升到天上”,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的唯物史观,从人们的物质生活论证出宗教和黑格尔思辨的观念。具体地说,是从人们的物质生活,论证出宗教的产生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关系。
       四、“对象性”思维方式是启开唯物史观制定的第二次“思维方式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头足倒置”的第二次批判
       唯物史观的科学制定是一个过程,对黑格尔哲学“头足倒置”的第一次批判表示的是,把历史观的制定奠基在唯物主义路线上来。“对象性”思维方式是启开唯物史观制定的第二次“思维方式”的革命。
       马克思“对象性”思维方式是把唯物史观的制定从唯物主义路线引入政治经济学的一把钥匙。马克思认为自己的唯物主义是新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的“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指的是市民社会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生产活动。而这些正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44年《手稿》研究的重要成果具体表现在“异化劳动”概念的制定上。“对象性”思维方式是开始用辩证法研究人类的劳动性质及其由劳动的产品所产生的对象性关系。在“异化劳动”概念中,对象或对象性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在劳动行为中,它表示的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性;另一方面,它表现在劳动产品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因此,对象、对象性在“异化劳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异化劳动”是一个非常抽象和思辨的概念。为了以后进行分析,我们把它解析开来。这时,我们看到它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对一般劳动的理解。劳动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繁衍所需要的一种自觉地有意识的活动,即“对象性活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所以劳动表示的是“人的本质”,哲学称之为“类本质”。劳动是一种行为,它的结果是产生了“对象性关系”,这是两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通过产品分配和交换)的社会关系。二是劳动在私有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表现为异化的关系,即“异化劳动”。这时劳动不再是自愿的自觉行为;为了生命活动和繁衍被迫去劳动,异化劳动表示的是劳动能产生一种异己的反对自己的外在力量。异化劳动这种异己的外在力量表现在一系列环节上:工人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同劳动行为的异化、工人同自身“类本质”的异化、工人同“人”的异化。这四种异化中,一般意义上的人,变成了工人;工人同“人”的异化表示的是在劳动产品上产生的“对象性关系”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三是“异化劳动”的“历史之谜”,即它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又在什么历史情况下才可能消失。
       异化劳动概念的制定是经济学和哲学研究的产物。它的制定表示着双重的逆潮流。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历史观上是形而上学的:“经济学家在论断中采用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这是因为资产阶级制度是合理性的一种永恒的制度。其次是逆当时德国哲学的潮流。按马克思的说法,黑格尔哲学辩证法在当时已被人当做“死狗”了。恩格斯也说,在费尔巴哈宣布废弃思辨概念以后,黑格尔学派逐渐销声匿迹。马克思这时制定的异化劳动概念,既是逆以上两者的潮流,又表示了对以上两者的批判继承。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继承不是本文的任务。我们着重谈哲学。异化劳动概念,在马克思这里,即44年《手稿》中,针对的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其中特别指
       出“如何对待黑格尔辩证法这一表面上看来是形式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本质的问题,则完全缺乏认识。”这里,对我们来说,黑格尔辩证法的这一本质的问题,其内容具体指的是什么,它又和“异化劳动”概念的制定具有什么关系,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方法,是马克思“对象性”思维方式,这对弄清以上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44年《手稿》中,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是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其具体内容的。应当指出,恩格斯批判黑格尔哲学也是以《精神现象学》为典型的。为什么这种批判从《精神现象学》开始呢?这是因为,第一,《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第二,异化概念,即人的本质的异化在该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三,在《现象学》中包含着“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与“宏观历史观”的论述。作为“哲学的真正诞生地”指的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其他内容,都可在《精神现象学》中找到根据。而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就在于异化表现的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性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中。我们的任务,在于通过“对象性”思维方式,在异化劳动的分析中,解开这个“否定性辩证法”的秘密。
       (一)《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到底是什么意义?“现象学”这一概念,中国读者不太熟悉,它在西方著作家那里是常被使用的。在德国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哲学家朗贝尔特,他在《现象学说或关于假象的学说》的著作中说,“现象学”的目的在于“系统化假象的种类”,以便“借以避免错误,认识真理”。现象学是从假象或错误中求得真理的学说或工具。在美学的视觉艺术中,通过细致的练习、推论、比较和较正……才会有一个真和美的“现象学”。康德的认识论,也有专门“现象学”的论述。
       在“现象学”上直接影响黑格尔的是费希特。费希特的“现象学”表述的是上帝创世说:“真正的自我必须是一个客观的、表现在定在的概念,象圣经所说的,道变成肉身”。他提出“现象学”的任务是“揭示出真我下降到形体世界的现象的完备形象,亦即提示真我的完备的”。黑格尔和费希特的观点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黑格尔的“现象学”强调的是从现象去寻求本质。“现象学”是由“普通意识到达绝对意识的过程和阶梯”,“现象学”是导入“逻辑学”或本体论的导言或阶梯。在费希特那里,他只看到了“现象学”的重要性,而没有把它发挥成一个大的体系——“精神现象学”。
       (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由现象去寻求本质。黑格尔认为,由外在的现象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这就是“现象学”的研究。因此,“现象学”的性质,是意识在其自我发展或提高的过程中,意识要使其自身的现象和它的本质相同一:“作为意识的精神其目的就是要使得它的这个现象和它的本质同一”。这就是意识通过异化和克服异化来进行:“意识在趋向于它的真实存在的过程中”,它将“摆脱”它的异化或外化的形式,它“将要达到一个地点……在这地点上,现象即是本质。”人们研究、描述、分析意识由现象达到本质的同一的过程,亦即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的学问就是精神现象学。
       (三)研究《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有什么意义呢?用该书的译者贺麟和王玖兴先生在“译者导言”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则是:《精神现象学》具有精神或意识“发展史的性质”。这是很有见地的。这是根据黑格尔以下的话做出的:“精神必然表现在时间内,而且只要精神还没有掌握住它的纯粹概念(即本质),它就表现在时间内”。译者说“很明显黑格尔所了解的精神现象学就是研究表现在时间内的精神现象的科学,亦即研究精神在时间内力图掌握自己的本质,但尚未达到自己的概念理解的过程的科学。这也就规定了精神现象学具有研究精神或意识在时间中的发展史的性质。”从史的视角理解《精神现象学》,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重视对《精神现象学》批判的积极意义。
       (四)“异化劳动”上的“现象学”。黑格尔认为,通过人的本质异化,主要通过异化的劳动,来达到科学或知识的形成,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道路。黑格尔说:“这部《精神现象学》所描述的,就是一般的科学或知识这个形成过程。最初的知识或直接的精神,是没有精神的东西,是感性的意识。为了成为真正的知识,或者说,为了产生科学的因素,产生科学的纯粹概念(即现象与本质相同一。——引者)最初的知识必须经历一段艰苦而漫长的道路。”黑格尔这里说的精神、意识、自我意识、观念具有相同的意义。意识、精神的发展是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即哲学对精神、异化的认识的过程。所以,在黑格尔那里,从现象到本质的异化过程是一个“发展史”。对哲学认识来说,这一“发展史”就是精神的发展史,意识的发展史。在哲学上,是认识的概念、范畴辩证发展的逻辑同历史相一致的历史。
       以上黑格尔的这些“发展史”都是精神的发展史及其哲学反映。但是在黑格尔哲学,特别在《精神现象学》中包含着“宏伟历史观”这个合理的“内核”。恩格斯说:“黑格尔的思维方式有不同于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维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发展紧紧地并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真正的关系因此倾倒了,头脚倒置了。”又说:这个划时代的历史观是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的理论前提,单单由于这种历史观,也就为逻辑方法提供了一个出发点。但是,对这个方法的批判不是一件小事,全部官方哲学过去害怕而且现在还害怕把这件事承担下来。”“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唯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展的内核剥出来。”
       恩格斯在这里说的有两点。第一点,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头脚倒置”,指的是精神、意识发展与其体现出来的历史观的关系,而揭示这个历史观是“全部官方哲学”害怕承担的。第二点,马克思过去和现在要剥出的黑格尔哲学的“内核”到底是什么?是历史观。所谓过去和现在,应以44年《手稿》和《资本论》的写作为标志。44年《手稿》的“异化劳动”概念的制定,表示的是对黑格尔在“划时代的历史观”上“头脚倒置”的批判。《资本论》中关于黑格尔哲学“头足倒置”的批判在第二版“跋”中,在这次批判中,着重指出他的方法与黑格尔的区别:“我的研究方法是严格的现实主义的”。而在“异化劳动”概念中,马克思剥出的是包含其中的“宏伟历史感”。异化劳动表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这种异化关系产生在生产过程中,又存在于生产之后劳动产品(表现为商品)上,这种产品通过分配、交换和消费存在于人们的物质交往中。异化劳动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那一天就开始出现,它的消亡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否定之否定而消亡。它存在于整个资本主义历史发展阶段中。资本主义的历史,也就是异化劳动的发展史,也就是异化劳动的“现象学”。对“异化劳动”这个“现象学”的认识,也就是《资本论》科学的形成过程。
       (五)“对象性”思维方式是如何解开《精神现象学》中的秘密的。马克思说,批判黑格尔哲学,“必须从黑格尔的《现象学》即从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开始。”什么是《现象
       学》的“秘密”呢?这就是贯穿于《现象学》的“异化”或“自我意识的异化”的所谓“否定性的辩证法”:“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这个“否定性辩证法”表示的是人自我生成的历史过程。这是黑格尔哲学的伟大之处,也是它的“神秘”之处。马克思说,黑格尔否定性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性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外化的扬弃”。这里马克思说的就是自我意识外化过程的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自我意识的“现象学”。而这个“现象学”的历史观就包裹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外壳之中。它是如何包裹的呢?主要通过以下环节:
       第一,主客体颠倒。举例来说,在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上,黑格尔首先做的就是:“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在异化劳动上,它的主客体颠倒表现在:“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因此,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
       马克思“对象性”思维方式,形式上是把它颠倒过的主客体再颠倒过来。在黑格尔的主客体中,主体是观念、理念、自我意识,是抽象的精神。马克思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它的“对象性”是具体性和感性的统一。在以上例证中,前者的“市民社会和家庭”、后者站在地球上,呼吸着空气,进行着物质生产的人,即“异化劳动”中的人,都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感性现实。在以上的例证中,具体的一定阶段上的市民社会和家庭是主体,即人类社会中一定生产关系中的感性的人是主体。这样,在主客体关系上进行了颠倒的再颠倒。马克思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对立,即观念辩证法与唯物的,即“严格现实主义”辩证法的对立。
       第二,黑格尔认为,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它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即主体的存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是它是能动的,它的能动性表现在“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创的否定性的辩证法”。这个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就表现在它能动地设置对立面,由它的自我设置一个否定。否定是主体的异在,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的体现。异化劳动是自我意识的异在。作为异在的活动,黑格尔借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大谈劳动的本质,人的自我生成和社会的历史发展;在这种论证中,他的论述越符合历史越显出自我意识的推动作用和创造作用。这时,这种辩证法是非常唯物的。黑格尔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他有《历史讲演录》和《历史哲学》的著作。所以,他在异化劳动中,可以说第一个阐述了历史是有规律的人。
       在马克思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中,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不是自我意识主体的活动、精神活动,它是一种对象性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生命活动。在上述的例证中,无论是市民社会和家庭,或一定社会中感性的人,人们的生命活动是不同于动物的对象性活动。
       第三,否定之否定的环节,即意识的对象的克服。这里要论述异化的克服。黑格尔说的“精神的劳动”指的就是哲学的劳动,是哲学的认识的活动。异化劳动是自我意识的精神活动,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在黑格尔看来,“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这是黑格尔在《历史哲学》开篇讲下的理性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哲学认识历史的任务和途径。黑格尔认为当时的普鲁士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历史发展到最合理性的制度。历史的合乎理性的内容已经被他的哲学认识完了,所以他的《历史哲学》也就结束了。而异化劳动是自我意识的异在,它的一切推动历史、创造历史的作用已经一一展现出来了。这种展现,黑格尔用哲学的方法已经认识清楚了,于是异化劳动又返回自身,构成了自我意识知识的总体。这个总体以黑格尔哲学总体告终。用哲学的语言表示,就是现象与本质已经相同,即已经认识完了,科学体系完成了。
       马克思则认为,异化劳动的克服,则应在一个更高级的社会中被消除:“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它(指共产主义——引者)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异化劳动是解开资本主义私有制向共产主义必然发展的历史之谜。
       以上的分析表明,马克思在制定“异化劳动”概念时,之所以十分重视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批判研究,在于从思辨辩证法中剥出“宏伟历史观”这个合理“内核”。
       (六)“对象性”思维方式与“历史之谜”的解答。“异化劳动”是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这一“现象学”对马克思以后制定唯物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象性”思维方式的重要作用在于剥出历史观这一合理内核。异化劳动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人类劳动的一般性,即在对象性生命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的人及其劳动产品所产生的“对象性关系”。从一般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去看,这种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活动,马克思对人类创造财富的这些概念(因为它们是一定生产关系的理论体现),就可理论地得出各生产关系系列的范畴是不相同的,但它们都是一定生产关系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生产关系的范畴不同,表明它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别,因此也可看到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这样,异化劳动的第一层意思,从历史观上,它导向唯物史观一般理论的制定,导向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
       异化劳动的第二、三层意思,这是关于特殊的劳动形式,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特有的劳动形式。这种劳动形式,从经济学上,它的“现象学”以特有经济范畴表示出来。它在最初的形态上,是以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的形态表现出来,它在进一步产品的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中进入历史之中。它们的历史关系在概念上表现为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自身制度的否定之否定。这里,异化劳动导向的是剩余价值的发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自身经济发展的自然的趋势。
       以上的分析表明,“对象性”思维方式是通过劳动对两个“对象性”进行分析。第一个“对象性”是对黑格尔的研究对象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颠倒;第二个“对象性”是对一定条件下的关系及其历史发展进行追踪。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这两个“对象性”都是具体的感性存在物。只有这种感性存在物,它的逻辑才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的“对象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对异化劳动概念的制定,把黑格尔思辨辩证法中的“宏伟的历史观”这个“内核”拯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