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危机决策中领导认知心理的障碍误区及其优化途径
作者:陈仁芳

《东南学术》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对领导的危机决策能力提出了挑战。在危机决策中,领导的认知模式、风险承受能力、认知策略和认知水平差异对危机决策起关键作用,从众心理、顾虑心理、侥幸心理和悲观心理等消极认知心理构成了危机决策的主要认知障碍。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领导认知心理素质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危机决策;领导心理;认知误区;认知障碍;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7)03—0051—07
       危机决策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它的显著特点是在危机关头,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对形势作出正确和准确的决策,作为领导没有太多时间进行逻辑推理和考证,认知心理因素在危机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研究影响领导危机决策认知心理因素及其误区,并使其得到优化,这对于迅速处理危机事件,并作出科学有效的危机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领导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当代领导心理学的理论往往是在由“理性——情绪”这两个彼此对立的维度所建构的变量连续体上展开的。在围绕领导这一核心概念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两大理论分野:其一,注重了解领导者的动机层面,关注“与生俱有”超凡魅力和改造能力的领导者的情感负载之类的动机变量;其二,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领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开始将兴奋点转移到诸如领导者的判断、知觉、智力、能力以及经验等认知变量上来,认为正是这些变量决定着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其工作绩效。这部分理论反映了领导心理学的另一分支,即领导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领导心理学的这种转变与近30年来心理学的其他领域在研究方向上的变化是一致的,即领导理论也掀起了认知分析的浪潮。领导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者的绩效和认知心理之间的相关性,具体有以下几个领域:
       一是归因理论和领导心理学的研究。该理论主要是研究运用归因理论的基本原则来解决领导科学领域的一些问题。比如Mitchell等人发现领导者对下属能力的判断依赖于行为的结果,如总是能实现领导意愿的下属显然容易被领导认可。Yord和Pillips发现人们对个体的注意点会影响对他们的归因,领导的某一决策可能只是某个注意点影响的结果,而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这样的发现对于解释领导行为及其绩效评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明显地,评定者的参照系和输出结果的性质在如何评定领导者以及领导者是如何评定下属的行为与绩效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认知资源理论(cognitive resource theory,简称CRT)。Fielder及其同事提出了另一个方向,即“认知资源理论”。这个理论强调智力、能力与经验以及领导者的行为和压力等在决定领导及其群体成员绩效过程中所起的整合性作用。CRT阐明了为何领导者的智力与经验同绩效之间的相关极低这个长期困扰着学术界的问题。因为诸如决策、规划或评估等关键的领导功能就其本质而言是智力性的,并且与领导者的智力有关。另外,领导者的经验在一般意义上说也是有助于提高绩效的。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事实是高智力的领导者做出的决策并不一定都高明。经验有时经常会让领导者决策时产生思维定势。认知资源理论的另一个内容是对压力效应的解释,该理论认为影响领导者做出规划、决策和行为策略等的智力和技术知识等素质本身也往往要受到压力的影响,同时来自老板或下属的人际压力不能单纯地通过智力加以解决。人际压力就像考试焦虑一样使领导者无法专心工作,并且引发对忧虑、自我效能以及如何逃避老板或下属所产生的压力情景等思虑。在这样的压力条件下,领导者往往会依靠经验而非智力。Blyth通过沙漠生存实验检验了领导者绩效与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Fiedler基于CRT解释了过度学习简单作业的成绩提高却导致新的比较复杂的作业成绩的下降。McGuire利用投篮练习研究了对于分别具有较高“流体”或“晶体”智力的领导者而言压力对其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智力高的人与在压力较低时表示出具有良好的判断、有效的问题分析以及决断性的反映之间的操纵高相关。然而,在高压条件下,流体智力则与这些领导行为的频度和有效性之间表现出负相关。CRT对压力效应的解释回答了为何领导者的智力与经验同绩效之间的相关极低的问题,提出了领导者决策中过去被人们忽略的压力因素。这让我们注意到了压力特别是人际压力对领导者智力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正如领导理论在基础心理学中的地位那样,认知理论在也领导科学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对于部分地决定着领导者的行为与绩效评定的因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崭新的观察。认知资源理论则提供了一个更为一般的框架来整合以往的理论。它不仅同意权变模型所预期的潜在的基础,而且将这样的认知属性在决定组织绩效中的作用认同为智力、经验、技术知识和训练。20世纪90年代以来,领导认知心理学已经扩展到很多领域,特别是决策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的界限开始逐渐模糊起来,两者关心的领域交叉部分越来越多。比如,Kahneman研究主观经验和决策的元认知问题;Tversky研究了认知心理与投资决策基本假设相冲突的认知偏差问题:风险态度、心理会计和过度自信;领导认知心理学的新动向还体现在德国马普学会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心理学家Gigerenzer领导的研究小组所推崇的生态理性上,他们强调人的认知局限性是具有适应性的,人脑确实可以做复杂的计算和记忆,但生物和社会进化使得我们具备了一套心理捷径,即一套做出快速反应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利用“适应性工具箱”做出决策,无须做复杂的理性计算。Gigerenzer的研究说明,人类在决策认知问题上仍然存在黑箱,“适应性工具箱”是如何运作的?智力、能力、经验、技术知识和训练以及压力等因素是如何整合的?这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二、影响领导危机决策的认知心理因素分析
       危机决策是领导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它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发展前途与命运。领导者在进行决策时,其认知心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决策与认知心理活动的关系的文献分析,我们认为,认知模式、风险承受能力、认知策略和认知水平差异对危机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危机决策任务的认知模式
       人的认知系统由许多特色不同的认知模式所构成,不同的认知模式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方式亦有所不同。危机决策作为领导心理活动的最高级活动形式,领导者在进行危机决策时,通过认知对危机决策任务做出内部表征,即在领导的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心理模型,这些内部表征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概率判断,即领导对决策任务及其结果运用概率进行描述,当领导对决策后果无法做出确定性的预测时,就只能采取概率性估计;二是归因排列,即领导对决策任务的风险性按其重要程度加以排列,在头脑中形成把每种决策方案的风险性排列起来的模型,风险性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这种归因排列,可以帮助领导对各种决策方案的风险性进行权重分
       析;三是确定性构想,即领导在面对危机决策任务时,会在心理构想这项任务并不是由任何随机变量构成的,每种备择方案的结果都可以是由一些只要我们想建立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规则严格规定好了的,即把本来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把危机问题转化为具有理性的、可以找出确定性规则的问题。在确定性构想的过程中,领导有时会更多地采用直觉的认知方式进行。
       显然,领导对危机决策任务是一种主动的、有组织的认知加工过程。由于个体认知上的差异,不同的领导会对同一决策任务形成完全不同的心理模型。每个领导都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或偏好对危机决策任务进行分析判断和归因排列的,从而形成领导之间完全不同的内部表征。而危机决策的有效性如何则取决于领导所建立的心理模式与决策任务是否适应,因为只有适应于决策任务的心理模型才能有利于决策任务的实现。而决策任务越是复杂,越是需要抽象性与创造性俱佳的备择方案,也就越不容易形成适宜的内部表征。这常常是领导在进行风险决策中发生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心理学提醒领导,危机决策不是单一的思维活动,领导的知觉、记忆(特别是长时记忆)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决策过程。同时,西蒙的模式策略要求领导从某一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模式,这就是确定性构想,它可以将危机决策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转化为确定性因素,从而进行一系列有组织的加工。由于经验的积累,领导的原型概括水平也由低向高发展,主要表现为领导对头脑中原型的提取与运用的灵活性不同,这就是专家与弱手的区别之一。对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了“专家同时工作”策略,即让一组专家对同一危机决策任务同时进行认知并提出各自的备择方案,然后可以用群体决策的数学集合或行为集合策略加以排列,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二)危机风险倾向中的认知中介作用
       传统的认知心理学认为领导风险倾向是稳定的,而实际上风险倾向作为个体心理品质,一部分是遗传的,如领导的神经类型或气质特点等,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后天的认知习得的,包括领导的管理经验、知识结构以及认知能力等。其中,领导认知因素的改变在极大地影响着风险倾向的可变性。风险倾向的认知中介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领导危机决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极大地影响着他今后对风险的追求。即领导先前危机决策成功的经验多,会导致他今后追求风险的倾向性增加。这是认知中直觉的作用,也是认知中归因的作用。因此,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经验都会对领导危机决策的风险倾向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第二,领导的风险倾向与他对风险的可接受性的认知密切相关。如果在风险知觉中,领导认为情景中风险的可接受性高,即情景中固有的风险性突出,则会导致回避风险性决策,因为领导往往会将这些固有的风险因素与消极的决策后果相联系。反之亦然。因此,对风险的认知影响着领导对风险因素的权重。第三,领导的职业经验影响着风险倾向。第四,领导对问题构架的认知影响着风险倾向性。特沃斯基(A.Tversky)提出,领导对问题构架的认知,影响着人们对问题结局的估计及选择的偏好。而对问题构架的认知主要来自于领导过去的知觉经验,并以此为参考点进行方案的选择。影响领导认知改变的因素在过去的研究中更多地着眼于领导的人格因素,如领导的认知风格、成就动机、自我评价等方面。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着眼于研究影响领导认知改变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
       (三)危机决策的方案评价与策略选择
       早期研究危机决策方案的评价与选择的主要是主观期望效用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危机决策中,对主观期望概率和效用值进行整合可以选择主观期望效用值最大的备选方案。西蒙认为,危机决策选择并不存在最优方案,但存在一种认知模式即启发式策略,包括内部策略和外部策略。内部策略是领导将每种备择方案的特征当作离散变量,在这些离散变量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并做出分析。分析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领导对这些特征进行比较并确定出收益与损失、风险与所得之间的关系并按其排列顺序做出评价;另一种是领导将各种备择方案与某一特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然后进行选择,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外部策略是领导对各种备择方案的同质特征进行比较后再进行选择。斯维森(Svenson)在1972年的研究中发现,领导在进行危机决策时,运用的是一种混合策略,既包括内部策略也包括外部策略,这就使得研究者更加重视决策选择的复杂性。沿着这一方向,贝特曼和杰克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领导在进行选择时,使用的是一种反馈信息控制的复杂的选择性策略,这种策略使领导交替地使用短序列的内部策略和外部策略。在危机决策的认知实验中,领导者也不是全部依靠最优策略进行概率判断的,有的领导采用的是发现法策略,还有一部分领导采用的是混合策略,这主要是由于领导对决策情景的认知结果不同,以及对各种决策策略的认知偏好不同所造成的。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了信息推翻策略、探试性试点策略等危机决策认知策略。这些认知策略的研究结果,弥补了SEU模式的不足,使领导在更大的空间上实现了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结合。
       (四)危机决策中的认知水平差异
       危机决策成功或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领导对风险的认知水平的高低。认知水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是因为领导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即使认知水平再高,也不可能作出绝对正确的风险判断。领导对决策方案的风险认知呈现这样的认知过程:当领导对决策问题知之甚少或认知水平较低时,其主观风险以较大的可能性偏离这一方案的客观风险。但随着领导认知水平的提高且认知方向是正确的,其主观风险必然经历一个单调的或波动的收敛过程,其收敛目标必然是这一方案的客观风险。总的来说,认知水平的改变受领导认知方式的改变、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决策经验的积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另外,领导的认知方式也在极大地制约着危机决策。认知心理学中将人的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在一般情况下,场独立型的领导更多地倾向于依靠自己对各种因素的分析以及自己的价值观作出判断;而场依存型的领导则更多地依靠外部信息进行决策,他们对风险的认知更容易受周围事物、权威人物的影响。冲动型的领导在面对危机决策时,反应的时间短,但精确度差,失误较多;而沉思型的领导倾向于深思熟虑,尽管反应的时间长,但精确度高,决策的失误少。
       三、危机决策中领导认知心理的障碍误区
       在危机决策中,领导者由于认知的不到位往往会产生许多认知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危机决策质量。J.E Dward Russo等人提出了4类认知心理障碍特征的病症:
       1.哈姆雷特症。领导在危机决策活动过程中只是去想象、思考而不是积极采取真正的行动,特别是关键决策。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决策者就好像哈姆雷特一样整天考虑“生存还是死亡”,没有及时采取复仇措施,最终丧失了克服危机的时机,对于领导来说就是丧失了最佳的危机决策时机。比如当“非典”刚出现时,一些领导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只是局限于消
       极的治疗甚至于封锁消息,而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结果造成疫情大面积爆发和全国的恐慌,由于丧失了“非典”的最佳控制时期,使我们在打赢“非典”战役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强迫症。这是一种在心理压力下使一个人违反了自己的意志的行动,原因可能是受到外在的强烈暗示,也可能是内在的不合理的主观意识造成的,称为强迫性反应。比如在决策时间特别紧张的情况下,领导被迫在决策不成熟的时候选择某种他本身并不喜欢的决策行为。如2006年12月26日健康网报道:为防止一起医患纠纷的家属闹事,深圳市龙岗区山厦医院出现了医生护士连续数日戴钢盔上班事件,甚至院长也戴钢盔持棒把守正门,令人震惊。解决医患纠纷是医院领导不可回避的工作,做为医院领导应当在医患危机出现的第一时间内化解矛盾或者把矛盾控制到最低程度,而不是在医患纠纷出现时,在极端恐惧的心理压力下采取这种消极防御策略。这是典型的强迫症的表现。
       3.焦虑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顾虑心理。焦虑症不仅表现在事情决策阶段时的迟疑不决,而且也表现在事情执行阶段上的动摇与怀疑。在危机决策过程中,顾虑心理是较普遍存在的,应该说,面对危机事件,领导在决策时有顾虑心理是应该也是必要的,但如果过于多虑,过于谨小慎微,畏畏缩缩,对这也怀疑,对那也担心,甚至把担忧之心形诸于色,不仅不能很好地抓住时机,控制危机,而且还会由于从众心理,使下级领导也不敢作出果断的决策,从而造成更大的失误。如2007年1月17日下午4时发生在四川大竹县莱仕德酒店的一起群众性事件,原因是酒店一女员工于2006年12月30日不明原因死亡。酒店领导出于顾虑心理迟迟不查明死因,以致谣言四处传播,引起死者亲属及数百名群众到酒店门前聚集,要求尽快查明死因。而酒店领导仍不能很好地抓住时机,控制危机,最终导致打砸烧的发生并引起数千群众围观的群众性事件,给酒店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由此可见,领导决策出现障碍,会导致危机不断升级,造成严重后果。
       4.无所事事症。这是典型的不愿作出决策的心理障碍,总是不愿采取任何行动,与后果焦虑症相比,具有这种症状的领导并不对决策结果感到极度的心理焦虑。与哈姆雷特症相比,它对行动的抑止并不明显,不太容易被发觉,只是觉得不喜欢行动而已。
       在正常的心理压力承受下,领导是能够保持心理健康的。与上述各种有认知心理障碍的领导相比,心理健康的决策者能够把握决策时正常的心态和行为,决策时会感到兴奋,有自豪感、成功感,相信自己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不会整天担心决策后果,呈现坐立不安的表现。当然,认知心理健康的领导也会遇到处理问题很棘手,一时难以决策的情况,这些都是暂时处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归结为决策中的认知心理障碍。
       上述认识心理障碍与贾尼斯所提出的人们在处理危机决策问题时会出现的5种决策应对模型可以进行相互对应,对应情况如下:强迫症——极度紧张模式C4;后果焦虑症——防御性躲避模式C3b(或是应付模式C2);无所事事症——防御性躲避模式C3a(或是应付模式C1)。
       除了上述认知心理障碍外,影响领导危机决策的通常还有如下认知心理误区:
       1.从众心理。是指在群体明显或内隐的压力下,个人在认知上努力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大流、人云亦云等等,都是从众现象。造成从众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权威的崇拜,二是对偏离的恐惧心理,三是领导怕犯错误的心理,这其实就是对危机风险倾向缺乏正确认知的一个表现。从众心理使领导面对习惯势力和环境压力的束缚,屈从外部意志,总是被动地去寻找模仿的对象,而不能根据危机自身的特点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放弃自己对决策的独创性。从众心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确定性构想的一种具体体现,是潜意识的决策行为。当然,它也与个体的认知水平差异紧密相关。
       2.侥幸心理。类似于观望,寄希望于偶然机遇,它也是导致危机决策失误的重要认知心理因素。如有的单位出了重大事故和案件,领导隐情不报。还有把工程招标给不合格的建筑公司等等,并且常常打着安抚人心,保持稳定的“旗帜”。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政治思想方面的原因,就是侥幸心理在作祟。误以为有些事情只有班子成员知道,如果大家都不说出去,谁也不知道。即使查出来,也是经过集体研究的,板子打在集体上,个人压力不大。这种侥幸心理实属领导者无能的表现,也体现了领导者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极力避免。
       3.悲观心理。在危机决策中,由于风险系数大至不可预知的地步,这时就很容易产生这种心理。在悲观心理的作用下,领导者以悲观的心态来选择决策的方案,他们认为危机决策的负面效应要大于正面效应。悲观心理多产生于对信息掌握不全面,没有自信心,害怕承担风险这类领导中。他们会首先找出为应付最坏情况的几种方案,而后再从其中选一个较好的,这样决策必然导致低效益。这种领导在面对危机决策的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大都会倾向于选择逃避,降低或是消除这种心理压力。这种悲观心理的存在与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危机风险倾向中的认知中介作用紧密相关。
       四、危机决策中领导认知心理障碍误区的优化途径
       针对危机决策中的领导认知心理障碍和误区,可从以下途径加以优化:
       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加强领导对危机的认知程度。这个认知程度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敏锐的观察力是正确决策的基础。观察力不是一般的反应能力,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选择性和探索性。危机的发生总是由一系列潜伏因素引发的,具有一定的预兆性,领导只有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事态发展的细节和趋势,获得丰富而真实的信息,才能对危机前的状态有个清醒的认识,才能防患于未然,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中。因而必须加强领导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形势的敏锐洞察力,提高对环境的敏感性。其次,思维能力是领导最重要、最基本的智力因素,它贯穿于整个决策过程的始终。它是领导在感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心理过程。在决策过程中,对各种可变因素的分析和预测要靠思维,并通过思维分析,从得到的繁杂信息中筛选出能影响决策发展的本质因素。危机往往发生得很突然,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情况,解决方法没有经验可循,这就需要领导能打破思维定势,迅速分析出问题的关键,并作出针对危机特点的决策。培养应对危机的思维能力要求领导要加强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培养领导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特别要加大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加深对危机的理性认知,做到在危机面前能冷静观察,稳住阵脚,科学理性地作出决策。
       2.努力克服各种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增强领导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前面提到了四种主要的消极心理,领导在危机决策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它们的支配,而严重影响危机决策的质量。要克服这些消极心理,首先领导者必须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有个清醒和科学的认识,可以通过各种心理素质测验来认识,但更重要的是在每次危机事件发生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评价,然后针对自己的某种消极心理而采取有效的克服办法。比如悲观心理比较严重的领导应该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行动中设置障碍,然后努力克服它,这种在时间中进行自我磨炼的方法能够增强领导者的自信心,有利于乐观心理的培养。
       3.科学地运用心理控制方法,提高对危机决策的认知水平。决策过程首先是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因素是需要进行控制的,通过各方面的综合控制达到心理素质的优化。一般来说,主要的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直觉联想法。在危机决策中往往需要迅速做出反应,相当多的危机决策基本上都是需要靠直觉完成的。人的直觉常常带有下意识的色彩,然而,直觉又是有其思想基础及产生条件的。这种直觉与要解决的问题相联系,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启示,对于克服思维停滞、思路狭窄具有明显的作用。作为领导应该提高自己把握直觉的能力,科学地运用到危机决策中。第二,头脑风暴法。由于现在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多元化,波及的方式也呈现多元化,且出现高频次、大规模的特点。因此,处理现在的危机事件,单靠领导者个人的智慧是不够的,必须善于运用头脑风暴法,运用群众的智慧,寻找解决危机的办法,使决策过程更加科学。第三,重塑工具直升机法。就是将每件事放入时间边界的机器中检验,现在不管发生的事情有多么重要,只要想“三个月后其重要性变得怎么样”,如果还是不能解除压力,再想象“一年以后其重要性变得怎么样”,三年如何,五年如何,依次类推。领导者会发现,在时间面前,很多以为是关乎生死的决策都会弱化其影响力。这样就会减轻领导决策时的压力。领导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决策,决策行为成为领导的主要行为,可以说,如果老是念念不忘决策风险的结果,担心忧虑,只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