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几点疑惑(摘要)
作者:林其屏

《东南学术》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诺贝尔经济学奖使用与其他诺贝尔奖项同样的评选标准和程序。我们并不怀疑它的评选程序的科学和严密,但对其评选标准或价值取向却有一些疑惑。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独钟于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为什么独钟于西方的意识形态?在方法论上为什么独钟于数学?为什么独钟于美国的经济学家?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疑惑
       中图分类号:F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7)02-0004-05
       诺贝尔奖以科学和公正作为立足点。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目前世界经济学领域最高荣誉之一,从获奖的经济理论当中我们可以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态,解读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是促进经济学科发展的一种方法,人们需要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激励。在中国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重。但在每次评奖之后,总有一种失落感。因此,我们就会不断发出:中国经济学家究竟为什么始终无缘诺贝尔经济学奖呢?中国经济学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差距有多大?中国的经济学家和关心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人不断在思索这些问题。这些思索大多都从中国经济学自身来寻找问题?当然,从要努力发展中国经济学,让中国经济学尽快走向世界来说,完全有必要。但得奖与授奖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来探究一下诺贝尔经济学奖自身是否也有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
       大家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是1968年由瑞典中央银行宣布在经济学领域设立的一项新的奖项,目的是表彰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具有与其他诺贝尔奖项同样的象征意义。虽然这个奖项是由瑞典央行设立,但使用与其他诺贝尔奖项同样的评选标准和程序。我们并不怀疑它的评选程序的科学和严密,目前,我国国内的许多奖项的评选也参考了这个程序。但笔者对其评选标准或价值取向却有一些疑惑。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独钟于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基本上都是奖给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学者。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主要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家政管理,也研究丰富多彩的企业经营,还为政府的经济调控出谋划策。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从方法上看,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西方的作者简介:林其屏,福建社会科学院企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市场经济理论从1776年凝聚了亚当·斯密十年心血的《国富论》问世到现在,已经历了200多年,逐步成熟,并已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因而,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占主要位置,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诺贝尔经济学奖只独钟于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就不能不使人对其科学和公正感到疑惑。
       从总体来看,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学说,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既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般,也有市场经济理论的特殊,既有其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共性方面,又有其适应西方市场经济的相对特殊性。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些成果适用于一些比较广泛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有一些成果实际上就只适用于西方国家,甚至于只适用于西方的一个国家。同时,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是修补与完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要想出现重大创新和突破是相当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能开拓新的领域,就必然违背它的初衷,即不断开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是在原有领域上取得开创性的突破,并极大地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那么,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失去光彩。
       众所周知,地球上大多国家都属发展中国家,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转型中变化,转型中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新的领域,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中最为典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问题即世界问题,中国问题即人类问题,如果中国经济问题在理论上实现新的突破,那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蜂拥来中国,不管是讲学还是学术交流,都明显地表达了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问题早已不是中国人自己的问题,它已成为各国经济学家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中国面临着世界上最复杂、最有影响的社会经济问题。欧元之父蒙代尔说,谁如果能研究解决好中国的经济发展系列问题,谁将能拿到不止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过:谁能成功地解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谁就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很多人也都说,中国正在推进的经济体制转型和再造,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
       中国的市场经济有着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传统,既存在与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同或相似的一般规律,又具有本国的特殊性。当然,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还不是很成熟,但不能因为不成熟,就不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科学研究是一种接力棒式的研究,不断传递才能不断发展、成熟。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不正是在促进经济学理论的成熟吗?每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做的工作不正是对后人的研究有一种启示吗?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不也是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吗?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举世瞩目,说明中国的市场经济理论是成功的,是创新的经济理论,或者说是在原有市场经济理论领域上取得的开创性突破。中国的市场经济理论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对于发达国家都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如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还坚持科学和公正的话,中国的市场经济理论是没有理由被排斥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外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中国的经济学家获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中国经济学家的遗憾,而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遗憾。
       二、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独钟于西方的意识形态
       诺贝尔奖明确表示:对所有的人开放,不论其国籍、种族、宗教信仰或意识形态如何。但在现实中为什么却不是这样。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从未奖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社会科学既是科学,也是意识形态,评奖者政治上的偏好,必然产生意识形态的偏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讲过:“经济学家不仅仅是经济学家,他们同时也是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毫无疑问地会影响到他们的经济学观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意识形态的偏好已经影响甚至支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就是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的对象就是它的意识形态认为“政治正确”的经济学成果;或者是能够体现它的价值观的经济学成果。当然,这也在情理之中,奖项当然体现颁奖者的意志。诺贝尔奖本身就是冷战的积极和自觉的参与者。在此意义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意识形态上必然包含着它的对抗性和偏执性,难免导致意识形态歧视。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没有意识形态和国界的问题,没有什么资产阶级的物理学与无产阶级的物理学、中国的物理学和美国的物理学之分,因为自然科学主要是分析工具。但社会科学不同,它反映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不可能脱离不同阶级、社会集团对
       于经济制度、经济模式的看法和观点。西方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事实上也脱离不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经济学是由于对现实世界的关心并出于对意识形态的热忱和挑战而得到其活力和启发,否则它就会是干巴巴的无效果的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也肯定:“意识形态是普遍存在的,不限于哪个阶级”;“马克思认为,‘意识’依赖于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这一见解是解释‘阶级意识’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贡献”。为此,使人疑惑的是这种排斥不同的意识形态的评选标准和价值取向还能体现科学和公正吗?
       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不仅使世界分裂,而且也使民族文化和政治之间产生鸿沟。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强烈敌对,使得民族文化和政治的鸿沟在今天仍然存在。同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巨变以来,西方世界的经济强势加剧了它的政治强势,也推动了它的文化强势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诺贝尔奖的权威地位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力更趋显著。尤其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融入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文化方面的攀比心理更显迫切。这也从另一方面助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西方价值观中的功利性导向。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表达的依然是西方的话语,反映的依然是国际利益的版图和意识形态竞争消长的格局。如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还坚持它的科学和公正,就应好好地研究和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应当把不同意识形态的经济学研究成果排斥在外。
       虽然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制度与经济模式的不同依然存在。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并非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实现社会发展的唯一道路和模式,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绝非就是唯一的价值取向。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东方与西方、南南与北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在经济、文化、环保、反恐等诸多领域的合作,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之间也可以共存与共同发展。
       科学和公正的最大特征就是包容。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构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正是由于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文化美妙的生态。认同、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既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也是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特色的包容。尊重和承认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只有科学和公正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
       诺贝尔经济学奖要实现它的科学和公正,就必须超越民族国家的视野,超越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局限,确立一种全球性的科学和文化意识。如果片面强调国家利益的排他性、社会制度的差异性与意识形态的对抗性,不仅有悖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而且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发展也是有害无益的。
       三、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方法论上为什么独钟于数学
       2003年春,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宣布:“新古典经济学、金融等不是未来的潮流,因为如果没有考虑文化、政治和种族的性质,我们就不能理解个人和团体的人类行为,就不能解释21世纪的复杂性”。但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经济学的数学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把大量的奖项授予了计量经济学家们,说明它仍在鼓励经济学的数学形式主义。相对于目前经济学中新思想的层出不穷来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方法论上是否过于钟情数学?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学借助数学模型至少有三个优势,即清晰、严密、深入。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数学是完全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数学是表达思想的简洁方式和分析思想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是因为任何经济决策都有两种可能性,即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经过一番计算可以更好地权衡利弊得失。从这个意义上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在方法论上引入数学,无可非议,也是必须的。但如果为数学所陶醉,就可能不知不觉中迷失经济学的方向。
       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近百年来除数学以外的成就,都没有发生过在哲学基础上的突破。这是现代经济学面临危机的本质所在。不管这句话是否完全正确,至少他看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致命弱点。在固定的经济理论框架内,将现有理论以数学的形式再现出来,并没有实质性的理论创新。数学的应用,除了出于清晰、严密、深入需要之外,似乎并没有给出多少可供交流的经济思想。如果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如既往地继续鼓励经济学家用数学来解释人的选择行为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那么,就会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杰拉德·德布鲁所说的:“经济学沦落到次要地位的危险始终存在”,得奖的将越来越多的是数学家。就像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1997年3月在波兰给数学家作学术报告时,主持人以幽默的方式介绍他时说:“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家的份,不过,数学家已找到了摘取诺贝尔桂冠的途径——那就是把自己变成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变成变相的数学奖。
       经济学是否要像自然科学那样,从一般假设演绎推论个别具体,需要利用数学工具来帮助才科学呢?众所周知,数学适合处理被稳定条件所约束的事物,比如物理世界,约束物质变化的引力大致是稳定的。物质也没有生命。但在人的世界,决定人选择行为的利益、价格或成本是变动的;同时,人没有物质的齐一性,对同样一件时装的价值判断就千差万别,说明人与无生命物质不同,不同的约束条件决定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世界,从而有不同的买与卖的选择。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非常不同,它是一种与人的历史进化、人与人关系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因素有关的、比自然现象更加复杂、不稳定的现象。因此,以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从一般假设演绎推论个别,这之间的道路要比物理学曲折复杂得多。在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数学,常常需要先从一些十分严格的假定条件出发,得到一些结论,再尽量放宽条件,研究原有结论是否继续成立。由于一些假定条件与现实存在相当的距离,再加上所采用的变量的有限性,因此,这些研究结果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经济学中的数学公式,往往是仅适用于描述一个孤立个人以其自身偏好为前提而规定了的一种单纯的个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只代表着建立于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本质上仅仅反映了人的一种自然属性,反映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过分强调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而且数学方法的应用与哲学思想的突破不能有机地结合,将使经济学的学科特性变得模糊不清。因而,我们不认为,数学就是经济学的唯一方法。而且,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标准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导向,一旦数学模型成为经济学水平的衡量标准,经济学就可能被低级化。因为,在数学模型至高无上中,经济学中的人文精神更加淡薄,经济学者就可能成为没有思想的“计算机”,经济学与真实世界和现实生活将越离越远。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亟需扩大视野,在方法论上开拓新的领域,使经济
       学在科学化的道路上有实质性的进步。
       四、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独钟于美国的经济学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2006年,共发布38次,有58人获此殊荣,其中有43位是在美国工作的美国人或欧洲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经济学的重心在经过了20年左右的时间差后也随之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由于美国本土经济学家以及一些有着相似历史文化背景的欧洲经济学家在分析美国经济时有明显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比较优势,对经济问题的理解相对深刻,因而能够比不在美国工作的经济学家更有可能提出解释美国经济现象背后因果关系的理论。而由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在世界经济学界的影响自然就比较大。同时,美国的经济学家有着比较充分的想象、选题、设计和实验所需的高度自由的氛围,不受任何行政权力的干扰和限制,以及充足的资金支持等。正因为如此,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被美国本土或是在美国工作的欧洲裔的经济学家所获得,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过分垂青美国的经济学家,就会使人产生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否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实践着经济学家族化的疑惑。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程序,每年的10月,评选委员会将来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表分别寄给世界各地75所大学经济系的资深教授们,偶尔也会邀请相关科系的教授们提名。尽管这75所大学的名单每年会有所变化,但如果75所大学中有较多的美国大学,则美国的经济学家获得提名的可能性就比较大。除了这些选票以外,根据诺贝尔奖的选举规则,健在的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也享有提名权,由于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比较多,美国的经济学家获得提名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各种组织的自发性的提名不会被评选委员会所考虑。当然,可能有人会认为,即使美国的大学在75所大学的名单中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大,即使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比较多,也不见得他们都一定会提名美国的经济学家。的确,我们相信,这些大学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定会有一些尊重科学与公正的原则,秉公推荐。但他们也是人,人都会有感情和价值取向的。人以群分也是一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因而,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经济学家族化的疑惑。
       鉴于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这些疑惑和认识,我认为,如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能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时俱进,树立全球的文化意识、科学意识,调整自己的评奖规则和意识形态的偏好,那么,中国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研究成果,就会在不远的将来进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行列。如果诺贝尔经济学奖仍然我行我素,中国经济学家要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只能寄希望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上取得新的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至少可以说,中国经济学要想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只能寄希望于中国的数学家了。
       作者简介:林其屏,福建社会科学院企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注释:
       ①李文:《经济学家的生成及其学术品格》,光明网2005年11月15日。
       ②吴俊:《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谜局》,《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12月4日。
       ③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0、52页。
       ④贾根良:《再论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新国学网2004年12月8日。
       参考文献:
       高小勇:《稳态结构孕育诺奖得主?》,《新民周刊》2005年10月19日。
       吴俊:《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谜局》,《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12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