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新探
作者:刘思华 方时姣

《东南学术》 2006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者简介:
       刘思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会长;方时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副教授。
       摘要:马克思自然-历史观视角下的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四分法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有机统一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四大文明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是全面发展文明观的理论先驱,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光辉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是马克思主义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06)02-0004-10
       文明这个术语,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就内在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使马克思学说中蕴涵着丰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理论观点。值得重视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论点,但却明确提出“人与自然界和谐”的思想,还强调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人与人(社会)相和谐。这种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社会)的和谐的思想,正是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理念。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文明的片面的、畸形的发展的基础上,坚定地相信并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逻辑预言,在共产主义的框架中,人类文明是全面的、协调的发展,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协调的,而且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是和谐协调的。这就使我们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对共产主义文明的设想中,明显地可以体察到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有机统一与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马克思开创了社会主义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理论的先河。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文明理论,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光辉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这些都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发展文明观的重大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四大文明全面发展的光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论证了人类文明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即马克思称之为是一种“本来意义上的文明”、以工业化为依托的现代文明即工业文明这样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并提出了共产主义新的文明形态的科学设想。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文明形态的科学预见,蕴藏着可持续发展文明观的思想先声,集中反映了马克思的文明观在本质上是全面发展的文明观。它的核心问题,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着重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四大文明全面发展的文明思想。
       (一)马克思学说中人类文明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四大文明
       在人类和人类文明史上,任何时候和任何地域,不论是什么民族也不论是什么国家,构成人类文明的基本要素都必须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又叫环境文明)四大基本方面。这是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和自然观之统一理论观察人类文明结构得出来的必然结论。因此,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就必然蕴藏着丰富的四大文明的思想先声,内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1物质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说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代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这就告诉我们,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就是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也就是当今所说的物质文明。因此,物质文明正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过程中创造的产物与成果。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等生产力的状况和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等;二是人们日常物质生活条件的状况及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可见,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领域的开化程度和进步标志,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即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
       2政治文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中,人类在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断地生产出适合物质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生产力的体现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各种社会制度,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制度文明。制度文明应当包括各项社会制度,即主要指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家庭婚姻制度等的进步,以及人们参与制定和执行各项社会制度能力的提高。当国家产生以后,这些制度就组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称为社会制度。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在制度文明中处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在1844年11月拟定的《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首次明确使用了“政治文明”的概念。马克思所说的政治文明,无疑是指国家制度,因此,政治文明是属于制度文明范畴的。现在,我们所说的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活动方式的开化程度和进步标志,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也是人类创造的政治经验的总和。它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
       3精神文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文明社会系统,它包括许多复杂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是由诸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统一体。马克思在1846年12月28日《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批评蒲鲁东先生时指出:蒲鲁东先生了解,人们生产呢子、麻布、丝绸;“可是,蒲鲁东先生不了解,人们还适应自己的生产力而生产出他们在其中生产呢子和麻布的社会关系。蒲鲁东先生更不了解,适应自己的物质生产水平而生产出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观念,范畴,即这些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这里所讲的“生产出各种理论、范畴”,尤其是不断生产和再生产各种精神产品,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精神成果。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精神文明。
       4生态文明。关于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刘思华的新著《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探索》一书的第四章已作过论述,在此,我们要强调三点:第一,历史视野中的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相和谐的生态理念。第二,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第三,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学说和共产主义的文明社会设想都是与他们的生态思想形影相随的,我们可以明显地体察到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
       (二)从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理解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学说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把握,缺乏从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视角来解读,这就出现了使马克思整体理论体系中一种理论遮蔽另一种理论,从而削弱了马克思学说的理论合力,降低了马克思学说对现实的解释力。这种偏差突出表现在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理论的片面性和不完善性。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角下的人类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三分法则。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经典论述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竖立在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结构之基础之上,生产关系又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这样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还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就是经济、政治和智力的,即是“经济、政治和精神的发展”。因此,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任何社会形态社会结构是由经济基础的经济和与这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政治和精神的构成,因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精神结构是全部社会交往得以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同样,马克思恩格斯都是把人类社会形态的社会生活一分为三,因而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三分法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条根本原理。按照这条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任何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整体,而人类社会文明就相应内含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三大文明形态的划分,使人类文明的结构成为三大文明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自然——历史观视角下的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四分法则。基于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概念既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又是一个自然发展的概念,或者说,人类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构成理论,既是属于人类发展观,又是属于自然发展观,即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因此,在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中确立了自然、人、社会在社会形态中历史地统一与历史地发展的理论原则,这就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论,可以称之为马克思的自然——历史观。这种自然——历史观正是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包含了经济、政治、精神和生态的统一整体的意义,使人类文明具有四大文明有机统一的意义。在此,我们沿着马克思的自然——历史观的思路,作几点论述。
       (1)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框架中,他们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不可分割的,而前者是后者的基石。在人类思想史上,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向人们提供了自然、人、社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理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马克思的整体理论体系中,自然、人、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还将这一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视为社会有机体。
       (2)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造中比他们前辈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科学地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历史统一起来探讨。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内,“周围的世界”是人生存的外部环境,这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因为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即“社会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在马克思自然——历史观的视野内,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辩证统一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应当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应当涵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多重关系,以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生活多重领域的有机统一体。这是基于马克思科学的自然——历史观得出来的必然结论。
       (3)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必须把握实践这个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本质,才能正确寻找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构成变化的根源。在古代,人类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生活的实践,因而古代社会的社会生活主要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方面,这三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了近代,尤其是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到当代,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不协调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大矛盾,甚至达到极其尖锐化程度,生态环境供给能力问题正在上升为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创造一个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态需求得到应有满足,已成为现代人类经济活动的一项最重要内容,使恢复、更新、保持生态环境具有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劳动,就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建设自然的一种新型的劳动形式,这种生态生产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项新型的基本形式,有的学者称之为“实践的第四个基本形式”。现代人类社会作为自然、人、社会的有机统一整体,已成为一个诸多领域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其中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经济、政治、精神和生态四种结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是经济、政治、精神和生态四种生活。我们把它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四分法则。按照四分法理论,现代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的四大文明,每个文明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这是遵循马克思的自然——历史观,根据现实社会生活情况的变化,总结现代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新鲜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构成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我们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唯物史观视角下,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构成是三分法则,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整体;在自然——历史观视角下,他们对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构成,是四分法则,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自然生态的统一整体。三分法则和四分法则的双重阐释,尽管视角有所不同,它们都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构成得出来的正确结论,都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因而二者是互相包容与互相补充,并行不悖的,两者共同揭示了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马克思全面发展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文明观的实践创新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客观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找到一条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光辉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根本上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明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精神文明,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把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并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还要有完备的民主法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以此为指导,我们党将党的基本路线和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发展目标,概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后,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并明确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指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实践中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建设,使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朝着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发展理论和小康社会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朝着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迈进,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成为社会的全面发展与文明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过程。突出表现在:
       第一,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实践中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使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我国的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继从贫困到温饱之后的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第二,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并且在实践中日益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使精神文明建设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而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迅速向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全面建设与发展的历史阶段推进。
       第三,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进程中,谱写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一是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推进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二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两项基本国策”,坚决贯彻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方针,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关系,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是在坚持把实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两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的同时,还把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确立为基本国策,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正在逐步改变资源高消耗、高浪费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国民经济体系。
       四是颁布和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加强生态建设”的战略任务,切实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紧迫任务,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
       由上可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发展协调推进、目标全面实现的现代文明发展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的基本实践。首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全面建设的发展目标,并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目标的新局面。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两重探索和成功实践,使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成功地创造了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一的奋斗目标的丰富经验。
       其次,党的十六大系统地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就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最为深刻的科学总结。
       再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还有力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纯粹的经济现代化,而是以此为主导的多元现代化。经济发展必须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就表现为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
       (二)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发展文明观的理论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文明理论,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光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与文明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总结国内外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深刻教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文明建设理论,突出表现在:
       (1)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并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都作为现代建设统一的奋斗目标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突破。
       (2)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了社会主义发展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要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从而构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完整纲领和总体目标思想,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3)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理论的独特贡献还在于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的本质联系,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这一思想包含了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生活改善、环境良好等丰富内涵,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文明观的重要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和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的具体形态。突出表现在:
       (1)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从重视两个文明建设到重视社会全面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涵盖了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领域,但不能把整个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仅仅归结为这两大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出:“使我国经济保持实实在在没有水分、可持续的发展,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发展。”主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发展,它包括经济、政治、精神、生态等多重领域的发展,这是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有整体性和时代性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本身的发展。
       (2)从两个文明共同发展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建设思想的突出表现。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还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断。这表明我们党已经充分地认识到,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样,具有独立的文明形态,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中同物质和精神文明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从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到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新学说,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提出和阐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说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他指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应该是建立在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基础上的发展,必须是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
       
       (4)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是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还表现在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理念。江泽民同志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的重要历史任务和党实践“三个代表”的重大举措,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人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各方面的要求和任务,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成现代化建设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理论创新的重大表现。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该是四大文明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理论与学术界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发表了大量论著,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存在着两种认识:一种是大多数同志认为十六大报告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就是三大文明建设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的奋斗目标;一种是有些同志认为十六大报告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还把“生态良好的文明”与前三大文明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就是四大文明建设整体推进与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无论是三大文明协调发展论还是四大文明全面发展论,都来源于十六大报告,都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都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但是,笔者认为,四大文明全面发展论,更加符合十六大报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与发展目标,更加如实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加全面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无庸置疑,党的十六大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的整体发展目标:确实是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环境与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一道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重要目标,使四大文明建设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重大创新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睿智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文明观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预见。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大家知道,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从根本上说,它是人类最终实现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就是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区别于其他一切文明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尺度。
       胡锦涛同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讲话中,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的科学设想作了精辟概括,他说:“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关系。”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议》中,我们党第一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写进党的正式文件,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和发展前景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是对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经济本质的最充分表达。因为处于生态时代的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是自然生态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有机统一的生态经济整体。正是自然生态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内在统一,才构成现代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本质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形成和谐、协调发展的关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有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意蕴。胡锦涛同志在概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时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自身关系和谐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笔者把它概括为现代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四大和谐论。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社会的一个最高价值目标。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发展到现时代的严重冲突,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完全瓦解了,由此造成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此起彼伏,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是当代人类的存在危机,同时也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危机,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危机。因此,重建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体,使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从相互分离走向共同繁荣与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含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使人们的各种利益有机结合和均衡统一,这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所在。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含着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社会的理想和目标。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这样,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两者发展是一个双向同步发展的统一运动过程。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含着人自身的和谐发展,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主体条件。在马克思的论述中,自然界所面对的人,是有机身体即血肉之躯与无机身体即外部自然界的统一体,是自然与社会的存在物。于是,人的自由个性和谐发展是自然和社会的产物。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就是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个理想目标,是人的充分发展、最大限度的发展,是人发展的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完全达到这个状态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形成了“四大和谐”的有机整体。当代社会发展的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最终导致人自身关系的不和谐。同时,理论证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不可能孤立实现的,它作为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谐,是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追求和推进实现,也就要求和推进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的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
       现在,我们从广义和狭义的社会范畴有机统一的视角进一步论述现代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突破。大家知道,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此后的较长时间内,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格局,仍然是围绕“三位一体”的总体发展目标展开的。几年实践表明,这三大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各自应有的重要作用,但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尤其是这三大建设难以解决的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种重大问题,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就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四个方面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构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这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新突破和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2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形态总体构架的新拓展。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形态总体构架上,已经实现了几次重大创新。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要抓,实现了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单一发展目标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发展目标的新突破。江泽民同志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所肩负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发展的新任务,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发展框架,实现了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位一体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变。与此同时,党的十六大规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确实是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目标的转变。
       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和文明建设构架,由“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并把“四大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工程和基础工程,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总体构架的重大突破。更为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发展确立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能够从人、社会、自然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发展来审视和处理现代文明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为完整、更为科学的坐标体系。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这是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看和谐社会建设和现代文明发展的关系。然而,按照马克思自然——历史观来看它们的关系,就应当对胡锦涛同志这段论述作这样的引伸:“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的新发展。党的十五大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从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高度,设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纲领,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统一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中。党的十六大使这种“三位一体”的基本纲领更加明晰而深入,并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纳入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中,构成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基本态势。现在,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和战略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要把建设以生态文明为主体工程和基础工程的社会建设真正构成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总体构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这种“四位一体”格局纳入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中,使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构成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发展的基本态势。这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纲领的新发展。
       注释:
       ①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义应该是基于自然生态环境关心的生态可持续性,它使可持续发展文明观中具有生态文明的理论向度。因此,从根本上说,可持续发展文明观在本质上就是生态文明观。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⑥《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2-9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页。
       ⑧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5年6月27日。
       ⑨贾建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
       ⑩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