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探析
作者:何金钱 李赐平 孙宁宁

《东岳论丛》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政策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高校在校生人数、校区面积等日新月异。在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与完善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如何发展教育,如何使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都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质量;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8)06-0199-03
       近几年来,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政策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已由原先的600多万人,提高到现在的1600多万人,增幅比例达1.7倍左右。而正是在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各种问题与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高校扩建和学科设置的盲目性、就业压力加大、教育质量相对“滑坡”等现象日见端倪。其中,教育质量下滑是最关键的问题。在经济体制不断得到改革与完善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如何发展教育,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伴随着体制改革与创新浪潮的兴起,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首先,办学格局呈多元化发展,我国高校由原来的国家办学发展到现在的国家办学为主和民办教育、社会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并举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这种格局使得全国受教育的人数显著增加,有利于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且带动了部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次,办学形式出现多样化趋势。诸如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远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势必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质量标准。部分教育机构自身师资水平欠缺,科研水平相对较差。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下,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最终导致教育现实与社会需求的背离。高等学校毕业生究竟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受教育过程。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各个方面的问题,办学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一)形式主义趋向较为明显。一些高校“重行政,轻教学”,本末倒置。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教师的第一天职,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去,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切不可以“教学为主”作幌子,把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侧重点放到学校行政工作上,浪费学校教育资源。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因时、因地、因人做出相应调整,但很多学校一直沿用以前的学生日常管理条例、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等从不变通,无法管理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无法正确地约束现代学生的行为。国家“以人为本”管理体制的推行,提供了高校日常管理改革的方向,然而,对人性化管理的片面认识和处理,却使得高校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畏手畏脚。
       (二)重复设置学科专业。盲目扩大规模,供需失衡。学科设置应以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新学科的设置须具备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所需的基本条件,设立新学科,在我国目前的国情基础上,应以市场需求状况为依据,“宽口径、细分类”是我国学科设置的根本目标,但国内各院校之间缺少一定的互动性,争相设立新学科,扩大原有学科专业在校生人数,致使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数量无法平衡,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近几年,高校扩招,为满足在校生数量激增的需要,各高校竞相扩建校区,部分高校新校区面积竟达原先面积的4倍左右,教学环境的盲目扩大,背后潜在的种种隐患,似乎无人顾及。
       (三)人事管理不够完善,不足以充分选贤任能。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部门,对整个企事业单位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伴随着国家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我国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已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而在我国高校人事管理中,改革的步伐步履蹒跚,“近亲”繁殖现象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并没有成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首要因素,人事招聘有失偏颇,缺乏足够的公平性、合理性,有的对外招聘也成了形式,从而影响了高校的教师质量和综合素质,学生管理、学生素质的提高也随之大打折扣。
       (四)教学评估的功能还不够充分完善。教学评估作为教育质量的集中反映,在教学建设和教育效果方面具有良好的透视作用。教育发展的好坏终究要靠教学评估检查的结果得以考究。然而,在评估过程中,各高校与教学评估专家组的沟通方式有误,高校上报数据不实,致使评估检查的结果失去了一定的说服力,从而误导了方针、政策的制定。
       二、提高教育质量的主、客体分析
       主体,即在意识的支配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事物的人;客体,即被改造的对象,其对主体的改造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教育领域内,主体是各级教育行政单位,包括教育部、教育厅以及各级教学单位;客体也就是指受教育者,学生。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两个规律的制约:一是社会发展规律对其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人文因素、地理自然环境各异,使得各地教育政策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切不可搞“一刀切”。在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适当采取发展基础教育、重点突出“专才教育”的方式,提高当地受教育者理论水平,最终形成以点带面、局部带动整体的发展模式;而在教育发展水平较快地区走素质化教育、综合性教育的路子,在专才教育的基础上,注重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二是个人发展规律对教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制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个体发展规律的不同对教育的差异性、层次性起着关键性作用。提高高校教育质量要做到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顾全大局,既要考虑大多数人的一般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到少数人的个体差异,使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所有受教育者身上得以体现。
       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客体,受教育者是教育目的的承载者,对教育主体行为的实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反作用。基于教育实施过程的特殊性,受教育者应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理论实践能力,主动承载教育赋予的固有规律,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积极克服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努力使自己达到教育主体对其的要求,符合现实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三、关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分析市场环境,做到有的放矢
       教育的表现形式在学校,根源在社会。学校与社会之间,社会是本,是源,学校只是在教育领域内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脱离了社会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教育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的确定,着力点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学校本身,而在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教育事业要发展,必须对我国整体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在分析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展,这样才能避免教育发展的盲目性,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缺少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失去了教育质量提高的着陆点,那便是毫无意义的教育。
       分析市场环境,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
       1.从横向角度对我国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首先,从整体到区域地分析了解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近几年发展的侧重点,尤其关注目前新增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了解各行业所处的生命发展周期,从而尽可能确切地推算出各行业的人员需求量以及人员需求的理论水平。其次,在大体确定各行业所需人员的基础上,形成各高校间的互动体系,了解其他高校培养社会所需人员的数量与质量,最终确定自己的培养数量。在招生分省计划中,尽量体现出人才需求的区域性等特点。在培养人才质量方面,打造自己的优势学科,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内容结构,最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体系。
       2.从纵向角度对我国市场环境进行分析。这一点,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洞察社会发展的方向。分析未来社会潜在的发展行业,研究未来社会究竟需要哪一方面的人才,进而合理、有序地确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以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求。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有利于克服教育的滞后性等特点。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来说,我国人口结构明显呈老龄化发展,而青少年数量的相对减少,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高校扩招、扩建,普及素质教育,高校生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因青少年数量减少,小学、中学陆续合并,未来几年内的高中生供给量减少。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是教育系统单方面的事情,追根溯源,从源头人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会出现竹篮子打水的局面。
       (二)改革教育体制,树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办学模式
       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大力推行各项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步,主要成果有:第一,现代教育的特殊战略性地位得到加强。各地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优先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内,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并在部分地区推广试行素质化教育、终身制教育等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第二,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意识得以提高。在国家大力关注下,各地的义务教育已由原先的自愿化走向了现在的正规化、法制化,对于提高青少年的基础性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第三,办学模式、办学层次的多元化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加强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
       但在教育突飞猛进地发展的背后,教育自身的一些矛盾也显露出来,为确保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性、科学性、正确性,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狠抓教育体制改革:
       1.创新和改革教育体制,要不断研究、学习,要加强和推进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工作的实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要从教育制度本质上进行,而不应该只停留在无关痛痒的表面上,要深入研究和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办学体制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新体制。
       2.牢固树立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的办学模式,注重引进高素质的管理者和专业学科带头人。确立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育事业长期的运营过程中,教学工作核心地位的转移已成了普遍现象,如何做到重新确立“教学为主,行政为辅”的办学路子,如何将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是我们目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纠正以往错误的办学思路,要下大力气注重引进高素质的管理者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切实提高各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确定软、硬件资源。教学、行政资源比例:学校内部实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建立支出费用管理制度,杜绝教育资源的浪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合理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科学地实现教育资源在学校内部的分配与使用。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控制好学校财务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确定软、硬件资源,教学、行政资源比例,做到统筹兼顾。一方面,伴随着很多高校扩建新校区的工作的进行,软、硬件资源势必比例失衡,因此在设备更新与重置的环节上,一定要从整体出发,合理利用每一件教学设备,做到物尽其用。学校各部门、各院系要发扬自己的主人翁精神,以集体主义利益为重,将各自闲置不用的教学设备主动上报,让与其他部门使用。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教学与行政的关系,科学制定教学、行政资源的比例关系,将学校主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最终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四)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以确保人事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科室设置科学化。教育质量的好坏有赖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学校人事制度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对专家学者的吸引力,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品牌效应。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以确保人事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对于提高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做到: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从各个方面提高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学校职工的综合素质,对特定岗位的人员实行定期培训;人事招聘制度明晰化,招聘过程公开化,招聘结果透明化;科室设置科学化,纠正因人设科室的错误做法,严格做到学校行政机构的精简化;提高工作效率,彻底摒弃以往办事拖沓、相互推诿的旧格局。
       (五)提高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拓展评估覆盖面,认真核实评估过程中上报数据,责任到人。教学质量评估检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既是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全面反映,又是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良性督导。在党和政府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教学质量评估的宏观调控取得了较显著的成就,“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方针得到了较好落实,由“要我评”到“我要评”的角色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教学评估工作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但在微观层面上,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教学质量评估标准需要提高,评估覆盖面需要扩大。
       第二,提高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团的素质与水平,切实以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为目的。
       第三,纠正评估过程中的工作方式与沟通方式,提倡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评估专家团要自律、自省。
       第四,认真核实评估过程中上报数据,责任到人。就目前的评估体制而言,评估数据是整项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确保评估数据的真实性,是整项评估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点上,建议采用集体决策方法,具体如下:
       1.对学校所上报报表,采用实名制,出现数据不实或虚报、瞒报现象,责任追究到个人。
       2.数据审核实行多次审核制。专家组十人分成A、B两组,一组五人。第一次审核由A组审核,A组审核完毕后,将审核结果密封保存,不得交由B组成员所知;然后由B组再次审核,B组审核之后,将审核结果与A组审核结果对比,找出不同之处。之后,如此重复多次,直到两组审核结果未有不同之处,才算结束。
       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和全民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教育领域内的每一位工作者都能从宏观层面着眼,从微观层面着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曲折而又漫长,而未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会以怎样的面貌、以什么样的教育质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