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研究]论隐形德育问题
作者:肖兴国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隐形德育;特征;功能
       [摘要]隐形德育作为一个德育范畴在我国已渐渐凸现出来。其特征主要是作用的潜在性,载体的多样性,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实践性,主体的自觉性,效果的长期性;其主要功能是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审美功能,发展功能和完善功能等。隐形德育的出现,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既继承传统、又基于现实、更面向未来的可供借鉴的德育实践途径。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5-0155-03
       隐形德育是指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无意识的教育活动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它是行为主体在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地获取非预期的某种经验的过程。它没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之分,没有显露的目的和定位概念,它把受教育者变为主体,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显山水,不露声色,让受教育者去自我感受,自我把握,自我领悟,自我提升,把受教育者引入正确的人生途径,进而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优良品质、远大理想的人。我们如果把整个德育工作比作一座巨大的“冰山”,那么,显形德育是那浮于水面之上的部分,它令人瞩目,但它只是冰山之一角。而隐形德育犹如冰山水面之下的部分,它隐而不露,不易察觉,然而却更加雄伟,更加壮观,具有更加巨大的潜能。
       一、隐形德育的特征
       隐形德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用的潜在性。隐形德育由于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它是通过人们易受暗示性和强烈的归属动机而发生作用的,人们受到影响的大小往往受制于他们自身的情感水平和被触动的程度。在隐形德育中,虽然受教育者获得信息的体验是直接的,但是体验的载体——信息呈现的方式却是隐含的、间接的。因此,它的传输机制主要是通过信息的暗示和主体的心理需要(无意识)发挥作用。无意识是指人们对现实的某些反映有时未意识到的心理状态。在隐形德育中,教育者的这种无意识缘于他对教育的某些因素没有深刻的认识或缺乏控制;而对受教育者来说,这种隐形德育的发生与他的某些心理需要直接相关,主要表现为好奇、兴趣、安全、归属、从众、尊重、认可、成就感等。这些特征表现出隐形德育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中教育作用的潜在性。暗示,乃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的过程。暗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进行;二是用间接的方法。当信息以间接的、不易为人们发现的方式呈现时,信息的接受者“在缺乏足够逻辑根据的情况下导致信服地接受所提供的建议”。也就是说,间接的、隐含的方式使受暗示者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思维的批判,而完全受某些心理机制需要的驱动,在没有明确目的、没有自觉意识的情况下接受某些信息,这就是人的无意识在发挥作用。相反,如果信息以明确、显形的方式呈现,信息接受者免不了要对其进行分析、思考,结果可能是接受,也可能不接受,甚至可能是批判和对抗。可见,信息传递的隐蔽性、间接性与接受者的无意识、自愿性是暗示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隐形德育最突出的特征。
       2.载体的多样性。隐形德育的载体既丰富又多样,随处可见。它可以以自然景观为载体,也可以以人文环境为载体;可以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也可以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可以以舆论导向为载体;也可以以规章制度为载体;可以以人际关系为载体;也可以以人格魅力为载体;可以以文化氛围为载体,也可以以网络空间为载体;可以以校园环境为载体,也可以以家庭生活为载体;可以以文艺演出为载体,也可以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可以以理论学习为载体,也可以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等等。但这些载体必须具备两个特征:其一,它必须是教育者设定的。其二,它必须具有教育意义。在显形德育过程中,教育内容是明确地、密集地传播着,而隐形德育只能靠一个一个的活动,一种一种的载体进行。这些活动和载体,在时间上不及显形德育及时,在频率上不及显形德育频繁,在内容和知识方面也不及显形德育密集,活动与活动之间,载体与载体之间,时而东,时而西,时而多,时而少,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校内进行,时而校外进行,时而集体进行,时而个别参加……因而更加分散,更加没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然而,正因为这种分散性、无系统性和不连贯性,给隐形德育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生机。
       3.影响的广泛性。隐形德育不仅潜藏于各种活动,而且也隐含在显形德育中。它虽然很难形成集中的教育模式或系统的训练样式,但其发生作用的范围较显形德育更为广泛,内容不仅涉及到文化知识传授、生活经验学习,情感审美体验等,更重要的是它能在人们的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的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隐形德育是一种无课堂、跨时空的开放式教育。在学校里,除了课堂正式学习的东西之外,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各种场面、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受教育者的学习内容。从形式上看,它可以是一次活动,也可以是一种环境,可以是一种氛围,也可以是一个物件,如竞赛、娱乐、参观、座谈、上网、演出等,不拘一格,多种多样。从内容上讲,既可以是智育,也可以是德育,既可以是体育,也可以是美育,而且参加者不受专业、年龄和性别限制,既有“知”的教育,也有“行”的实践,并且是一个从“知”到“行”转化的过程,实现从“知”到“行”的一贯性,即通过各种活动使“知”变“行”,培养各种能力。
       4.内容的实践性。隐形德育由于涉及到人的生活的不同层面,内容多具实践性,更容易在人的思想中产生共鸣。每个人的生活过程本身就是德育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亲自的实践体验,人们才能找到生活的真谛。在学校,隐形德育就是要求教育者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实践中、到社会中去体验生活,锤炼思想,陶冶情操。为达此目的,可组织学生开展绿化校园,植树种花,打扫公共卫生等公益劳动;可组织学生到福利院、敬老院探望、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们做事干活;可组织“三下乡”活动深入农村和城市的社区、街道,既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又让其感受到他们大有用武之地;在教学中,还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讨论、辩论、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社会调查,从教室、书本里走出去,了解社会,了解实际;还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社会各种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的信息,建立德育网站,进行网上交流和心理咨询,使德育教育具体化,多样化,生动化,形象化,增加德育的吸引力等等。这些隐形德育的载体和途径都是和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5.主体的自觉性。隐形德育是无讲台的教育,它把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动力主体、发展主体、实践主体、创造主体、权益主体等,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友好、民主、
       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教育的信息隐蔽、潜藏在活动中,受教育者对信息的接受处于一种自觉状态,他可以学、也可以不学,可以参与,也可以不参与,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学多久等等,则完全由受教育者自行决定,受教育者获得经验的过程完全是他们主动选择、主动参与的结果。同时,在隐形德育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被教育者,大家既可以充分表答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自由地接受别人的观点,每个人都在无意之中受到了教育,又都在无意之中教育了别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有利于培养大家的民主意识和平等参与意识,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和道德情感的需要,唤起大家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强烈愿望,使他们自主地、能动地、自由地、全面地发展。
       6.效果的持久性。隐形德育往往使受教育者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人文文化、人格文化、舆论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等产生无意识的非定心理反应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它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上,虽然不像专题训练、专业培养那样容易达到速成效果,但隐形德育运用多种形式把教育内容寓于载体之中,这些形式论道而不说教,生动而不空洞,娱乐而不庸俗,使富有教育意义的道理通过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悄悄润人心田,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崇高的理想,坚强的信念,超凡的气质等,它虽然只能循序渐进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慢慢地养成。但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个人的道德资源,沉淀心底,渗透灵魂,不会轻易改变,发挥长久的效应。
       二、隐形德育的功能
       隐形德育依靠并通过德育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内隐文化,是社会的变化作用于人们的中介,它在德育中具有如下功能。
       1.导向功能。学校的显形德育主要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渠道,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具有导向作用;学校的隐形德育主要通过校园环境、校园活动等载体促进学生高尚道德情感的形成,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样具有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在内容结构上由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构成。校园物质文化属校园文化的器物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体现。它包括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校内体育设施、学生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校标、校旗、校服、校徽、校花、校歌、校色以及校园纪念品、校园文化活动等。校园制度文化是介于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之间的制度层,主要是指校内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校园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社会团体活动制度等以及校园内独特的风俗、礼仪等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共同遵循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群体观、成才观、治学观,道德观及其作为表现形式的校训、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学校有形或无形的资产,是学校隐形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载体,引导着学生成才的道路和方向。
       2.凝聚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是隐形德育最好的载体,它就像富有吸引力和粘合作用的粘合剂.能够产生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如目标、理想、信念、共识、同感等,这些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为解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和矛盾冲突提供了正确准则与良好的价值导向,能唤起和激发师生对校园文化的情感回归。许多报考北大、清华、复旦、南开等名牌大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就是被这些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所吸引。它是学校长期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积淀与升华、体现了学校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它虽然望之无形,听之无声,但它对学生却有巨大的吸引力。学生长期沐浴其中,从学习到生活,从课堂到课外,从人格到精神,从思想到灵魂,无一不被这一特定的文化环境所渗透所熏陶,它像一种粘合剂,成为隐形德育的最好载体,将全校师生凝聚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整体。
       3.陶冶功能。陶冶式教育是渗透式教育的一种,也是隐形德育最好的构建模式,它主要通过营造一个健康、明朗、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各种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和渗透。换言之,就是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悟。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引导,优化教育环境,完善教育管理,加强舆论宣传,强化思想诱导,丰富校园生活,做到以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人,以优良的学校形象感化人,以先进的教学设施教育人,以一流的实践基地培养人,以文明进步的校风凝聚人,以奋发进取的优良学风引导人,以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示范人,以先进的制度文化规范人等等,从而创造和形成积极向上、规范有序、健康有益、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中健康成长,从而不断净化和升华自己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品质。
       4.审美功能。隐形德育的突出特点是提升人的情感体验,实现道德教育中的审美渗透。社会越发展,人的主体性越得到张扬,人就越渴望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凡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谁的心灵没有被美的羽翼颤动过呢?当我们动情地涉猎自然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宏大领域时,往往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单一的、微不足道的、与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瞬息即逝的生命体,而整个身心已经与全人类、与大自然、与永恒融为一体了。这时,美占据着我们的身心,融化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加纯洁、更加高尚、更加伟大、更加美好的人!审美正是在这样一种激励、熏陶、感染、化合中,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灵魂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境界得到升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层面,在美的感受与欣赏中,影响人的心理变化、情感走向、道德世界、精神面貌、价值取向,真可谓是人心人脑,人情人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它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培养人高尚的情操,宽阔的胸襟,深邃的眼力,无垠的视野,实为一种赏心悦目、怡然自得的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根本性转换。通常,在审美过程中,就审美个体来讲,往往只追求愉悦,不追求直接的功利目的,表现为一种“不顾任何实用的考虑而喜爱美的东西”(普列汉诺夫),不夹杂私欲与私利,这便是它的“非功利性”。但是,在这种个体的非功利的直接形式背后,却隐含着社会的功利目的,蕴藏着较个人直接功利目的更为广阔深远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我们把这一点叫做美感功利的“两重性”,潜性德育的作用正
       好能在这种美感功利的“两重性”中发挥到极致。
       5.发展功能。隐形德育通过学校的内隐文化,与学校的外显文化相得益彰,有力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创造能力的培养、组织能力和各种工作能力的提高,其发展功能在德育中是十分明显的。具有隐形德育作用的各种活动能吸引广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使他们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不断得以提升,智力、能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开发,在日后参加工作与接触社会时,他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时代校园文化的精神及内涵纳入社会的具体实践中去。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9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组织才能、工作能力得益于在学校读书时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因此,毕业走上社会后使自己能较快地进入角色,并能协调周围的社会环境,在工作中发挥才干,在实践中做出贡献。
       6.完善功能。即完善人们的人格。真理属于哲学范畴,人格属于道德范畴,但在生活中却是密不可分的。高尚的人格要靠真理的力量去陶冶、锻铸,而践行真理也同样需要人格的力量来支撑和托举。人们在参与隐形德育的活动时,由于把握其特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把它们融为个人内在的品质,渗透于心理和行为中去,化为健康的人格精神的内驱力。同时,隐形德育对人们人格精神的濡化还表现在,人们接受内隐文化的价值观来选择个人人格精神成长和发展的方向,他们的气质、信念、心理特征、行为模式等因素都受隐形德育的陶冶和制约。而且健全的人格精神也促进着隐形德育向更高层次发展,这种互逆流向的关系是人对文化的选择,也是文化对人的内化和制约。人们人格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内隐文化的理解与回应的深度和广度。隐形德育中的真、善、美在被内化的过程中也在练就和完善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心理行为等,使人们在社会的实践中真正发挥人格力量的作用。
       总而言之,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过程。其中道德认识主要是通过显形德育来完成,它是道德形成的开端和基础。道德情感起着催化作用,道德意志发挥着定向作用,这二者更多的应通过隐形德育来完成。上述笔者从隐形德育的特征与功能等方面强调了它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并不动摇显形德育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有将显形德育和隐形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一种合力,才能完成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