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研究]虚拟思维是实践思维的新形态
作者:桑业明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实践;虚拟;思维
       [摘要]“用实践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实践思维,是马克思哲学用来分析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源自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虚拟思维是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催生物,是实践思维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5—0146—03
       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是实践活动方式(实践形式结构)的内化与积淀。换言之,实践方式的不同决定着思维方式的不同。实践在发展,不同时代的实践方式决定着思维方式所表现出的不同形式。当今时代,实践本身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促进了一种新的实践形态——虚拟实践的崛起。究其本质而言,“虚拟实践是人的一种数字化的感性超越活动。”这种“数字化的感性超越活动”,在表征人类实践形态发生重要变化的同时,也表征着实践思维的表现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态——虚拟思维。深入研究虚拟思维,不仅是当今时代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实践思维、深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要求。
       一、“用实践的眼光看待一切”——实践思维的总特征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用来分析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马克思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主要武器。实践思维的产生,既是人类思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马克思恩格斯长期实践活动的产物。从思维发展史看,“传统哲学思维是实体思维,现代哲学思维是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对关系思维的进一步深化,客观上要求我们明确主体和实践视角,进到实践思维。”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看。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提出哲学要回到现实世界中去;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以生产劳动为核心,展开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提出政治批判只是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异化”。这一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到进一步阐发。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正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创造无机界,并以此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到完善的解释:“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在这里,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把世界还原为纯粹的、静止的客观事物,否认对客观事物理解的历史性和主体性;而唯心主义则从主观出发推演整个世界,完全忽视了客观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本身。正是因为二者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整个世界。所以,马克思说,“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实践的思维方式。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则更为明确地论证说,人的思维、认识只能“从现实的人”,“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出发”。至此,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得以最终确立和完善,也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一个根本性标志。
       从实践思维的产生过程,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所说的实践思维,是以实践为中心概念,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去把握、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思考方式和运作方式。其总的特征就是强调实践性,“用实践的眼光看待一切”。这又具体表现为:第一,从主体和实践的视角看世界,或者说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看世界,把人的能动的实践当作显现事物本质、关系和过程的“显现项”;第二,以主体当下的实践作为把握对象、诠释文本的切入点。
       “用实践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实践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一样,是实践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内化社会实践的手段和方式而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模式。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必然是一种处于社会关系中的动态的思维方式,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二、虚拟思维是现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催生物
       虽然实践不是由技术决定的,但科学技术的变化却是引发实践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最近200多年看,科学技术已经发生了具有革命意义的三次大的变化,使人类实践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人类思维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现当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科学技术正在发生一次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但科学技术的变革,却又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否则它们就不会引起如此广泛、深入的关注。实际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和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对人类现实生活实践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和突破。诚如更多的人所认为的那样,当代技术革命正在催生一种新的实践形态——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是指实践主体以数字化为中介手段,对对象进行的一种有目的、能动的构建、合成的感性活动。生存、活动于现实社会的人,借助于“数字化”构造出一个“真实”虚拟的、而非想象、虚假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虚拟空间,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信息传播、交流与交往行为,这便是数字化生存,便是“虚拟性实践”。虚拟实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实践概念,它是传统实践概念的悖论、否定。不过,虚拟实践否定的不是把“实践”理解为主体的一种感性活动,它否定的是把实践单一、片面、绝对地理解为“卑污的犹太人活动”,或“人类抽象地理念活动”,或“物质生产实践”。正如有学者论述的那样,虚拟性实践不是什么神秘的活动,它仍然以客观现实性为出发点,是“人类实践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主客体之间利用数字化中介系统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虚拟实践在以前之所以未受到人们的关注,既与实践本身的展开方式有关,也与人们对实践的认识方式有很大关系。虚拟实践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方式被人们认识,最直接的原因是现当代科技的发展,或者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与以往实践相比,虚拟实践具有虚拟实在性、即时交互性、沉浸性、现实超越性等特点。但虚拟实践的根本特点还不在于此,而是在数字化空间中,把人如何实践、如何活动以数字化的方式再现出来,让人可以“离开实践看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就像观察一个自然物体运动一样观察思维行程。
       虚拟实践的上述特点表明,虚拟实践是一种新型的感性活动,它带来了人类感性活动方式发展历程中最为深刻的一次革命。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它将感性认识的丰富内容包摄于自身。感性认识的变化必然牵动理性认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当代,实践方式的变化,以及实践方式带来的人类感知觉的变化,必然催生一种新的思维形式出现。虚拟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它是人类实践方式变化的一种结果,是实践思维方式的新发展、新形态。
       三、虚拟思维是实践思维的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僵死的教条,由马克思所确立起来的实践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实现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推进实践思维方式进一步发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相结合、与具体时代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有可能。实践思维方式正是因为有了虚拟实践——实践的这种新形态,才获得了新的动力与发展前景,从而具有了新的发展形式和表现形态——虚拟思维。虚拟思维是实践思维在当代的新发展、新表现。
       首先,虚拟思维的重要特性是对“思维如何思维”的直观,实现了思维与行为高度统一,使实践思维具有了现时代的具体可感性,突出了实践思维的当代价值。从感性活动方式看,虚拟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并借助于计算机等媒体实现的一种感觉认识过程。在虚拟实践中,人与虚拟环境的关系主要是一种感性知觉关系,它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人类经验和文化的感性再现。从理性认识活动看,虚拟借助语言、符号、规则、数字等这些人化形式(当代主要是借助于数字化这一人化方式)作为思维中介系统,达到对世界、对象、活动、意义等的人化形式的建构。这样的建构方式,一个突出特点即是对“思维如何思维”可以直观,从而实现了思维与行为的高度统一。可见,虚拟思维不仅重视实践的作用,把实践自觉贯彻在认识全过程,更把实践作为认识全过程的一个不可分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虚拟思维实现了将人类思维的视域从现实实在性扩展到各种可能性、不可能性领域,扩大了人类认识视域,完善了实践思维认识世界的功能。对于人的认识而言,由于现实性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比现实性所蕴含的空间要大得多。虚拟通过“数字”代码方式,营造了一种不同于现实空间的空间——数字空间、网络空间或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中,通过数字代码的合成,过去一些难以达到的认识领域和认识深度,现在都可以在计算机空间、赛博空间或虚拟空间中达到。比如,对地球开始状态的描述,人类社会早期生活的认识,对物质微粒运动的精确刻划,等等。可以说,数字化虚拟为人类打开了探索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空间,将事物的多种可能性或不可能性外化为对象性存在,展现出在现实空间只能凭借抽象概念才能获知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认识空间。
       其三,虚拟思维不仅以现实性为思考对象,更重要的是通过把各种可能性、不可能性纳入考察范围,形成了对现实合理性最强有力的反思性批判,增强了实践思维批判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人类对现实合理性的怀疑、不满、批判是推动现实发展的动力之一。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其重要一点正是对现实性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体现了其与传统哲学思维的根本区别。所谓从实践的角度,也就是从否定现实性的合理性,从改造和改革的角度,不能让现实性自然地发展。而从主体角度,也就是赋予对象以主体的形式、内容和意义,形成对人生成的人化的合理性和新的现实。而从否定现实合理性这一角度出发,虚拟正是通过对现实合理性的否定性的批判,实现了人类思维行程的一次革命性大转换,实现了对现实性的超越。
       其四,虚拟思维是对“知识的重建”的思维,是一种侧重于“如何是”的思维,使人类对事物之“是”的把握,进到对事物“如何是”的把握,这突出了实践思维的创新功能。“如何是”的思维所建构的是“知识的知识是什么”,这就为发挥思维的创造性提供了最大可能。我们知道,知识是对客观的反映,而知识的知识则是如何获得这种知识和如何运用这种知识的知识。而在以往思维中,受求知性的逻辑所支配,人类思维的创造性是很难获得发展的。虚拟思维借助数字化,在虚拟空间对事物进行各种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再组合,演绎着人类思维是如何进行思维的这一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所以,虚拟思维方式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了思维的创造性功能,从而在深层次上实现了人类实践活动之创造性,体现了创新是我们时代的主题这一特色。
       虚拟思维以数字化为中介,通过对对象的数字代码的构建、合成,实现了对现实实在性的超越。否定现实的合理性、超越现实,指向现实的可能性、不可能性是虚拟的重要特性之一。有人认为,由于马克思哲学考察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现实人的活动”,“现实性”是马克思哲学从而也是实践思维的出发点,所以虚拟思维必然是与马克思实践思维对立的。这是一种误解,其根本错误就在于:其一,没有看到虚拟和现实不仅有对立的一面,而且还有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二,没有把虚拟实践当作现实主体的一种感性活动,或者把现实主体的感性活动仅仅理解为“从事于现实实在性的活动”。马克思本人没能见过电脑,更不可能亲身感受到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对于人类实践的具体影响。因而,他在对实践进行分析时,更多注重的是他所处时代的实践特征及其表现——劳动生产、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并且,马克思强调的也主要是劳动实践对于思维方式的基础作用。所以,在当代迫切需要根据当代实践特别是虚拟实践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对实践的思维方式加以系统建构和发展。从这一点来说,深入研究虚拟思维,不仅是当今时代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实践思维方式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责任编辑:杨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