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政治学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若干历史特点
作者:宋士昌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历史经验
       [摘要]一百五十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表现出过程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整体性和多维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认真深入地研究和总结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这些历史特点,对于坚持和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D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5—0032—08
       一百五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过高潮和低谷的犬牙交错,既有革命胜利后的喜悦和建设过程的巨大成功,也有挫折后的沉沦,同时又有磨难中的奋起,其丰富而深刻的经验教训已经积淀为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可以说,21世纪的开始,为人们回顾、总结、反思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提供了一个最佳时机。历史经验是社会主义推进的宝贵财富,总结的目的,在于合理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未来,而未来目标的实现,又依赖于在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性与阶段性
       在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中,社会主义作为理论、运动、制度的综合体,自有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自有其产生、发展、终结的历史,因而表现为一个完整且又相对独立的动态过程。但在时代发展中,由于社会主义与时代特点的结合,使其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坐标系统中呈现着不同特点,因而又具有了鲜明的阶段性。以发展过程与阶段统一的思维视角把脉社会主义,凸现出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与特点。
       (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阶段的统一论
       “过程”通常是指事物在空间上的扩展和时间上的推移,也即是事物产生、发展、转化及其灭亡的历史。它是一个社会发展进化的概念。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从总体方面来说,包括两层意思:首先,从社会发展方面考察,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由于它自身所包含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它必然要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上去。从辩证发展角度来看,社会主义体现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轨线,因而是一个过程。其次,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考察,社会主义有一个由理论到实践,以及在实践发展中不断进行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性,体现着它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呼应,折射出它在历史行程中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左右着它自身发展进步的连续性。
       所谓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可以作广义与狭义,也可以说是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的理解。从宏观上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阐明了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学说,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个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社会主义阶段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阶段。就此意义而言,社会主义阶段也即上述所理解的社会主义的完整过程。微观理解即社会主义制度在与某些具体国家国情的结合中,所对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客观把握。邓小平在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时,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严格来说,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还不完善、发展还不充分的阶段。对于社会主义阶段,还有一个中观方面的理解,即从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作为理论、运动、制度的结合体,社会主义在世界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因为社会主义与时代有一个结合问题,从而使社会主义在世界发展的不同时期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人类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中,体现在这一理论指导上的社会主义运动中,更体现在社会主义现实制度的实践运行中。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个“世界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必经的发展阶段,因而,以世界眼光审视全球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现实马克思主义者的一项使命。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历史性飞跃
       自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巨大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得以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转化为现实之后也在逐步地巩固和完善。
       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理论飞跃完成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它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的阐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过这一纲领性文件及其他科学社会主义著作,不仅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作了明确的回答和完整的表述,而且根据资本主义的矛盾冲突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实践,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构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有力地指导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19世纪40年代之后,欧洲工人阶级从自发的阶级转化为自为的阶级,在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过程中掀起了一次次革命风暴。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在19世纪没有出现,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理论中提出许多设想,这为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奠定了一个科学的前提。科学社会主义犹如一道思想闪电,撕裂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乌云,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这就预示着,世界再也不会在原有轨道上推进了,人类社会展开了最生动壮观的丰富历史。
       社会主义发生第二次飞跃的代表人物即列宁,其标志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他把这一科学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揭示了俄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率先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实体,使科学社会主义获得了崭新的内容,得到了巨大发展。从此,开始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出现之后,即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和探索。从1917年到1921年,俄共实行的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路线,是用“强攻”战术领导苏维埃国家。1921年后,列宁在不断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了新的构想,探索实行“新经济政策”。在俄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建设形成巨大飞跃的同时,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亦开展得如火如荼。20世纪上半叶,世界各地共产党组织如雨后春笋,并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开展着多种形式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政党在为“自己政权”的形成探索着各种社会主义道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则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而进行着解放斗争。同时,共产国际对世界性社会主义也曾发挥过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第三次飞跃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连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应
       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这一条件下,它成功地解决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并形成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到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虽然历经坎坷,但却在世界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二战之后所建立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艰难的环境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发展。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影响,一些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也通过不同的斗争方式,证明和扩展着社会主义的影响。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形成了空前的高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在新的环境中寻求自身存在合法性的根据,开始选择不同于传统的斗争形式。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参与,在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虽然由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破裂,共产党之间发生了争论,产生了消极影响,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是不容否定的。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第四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相对世界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走了弯路,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面临着当代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在这一现实面前,很多国家先后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纷纷进行改革。至70年代后期,正当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寻求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为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飞跃而苦苦探索的时候,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改革的大潮中,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迎着风浪前进的典型代表。在实践中,邓小平围绕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基本问题形成了全新意义的答案,并在这一探索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探索的成果,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实现了现实社会主义由单一模式向模式多样化过渡时期的新的历史性飞跃。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旗易帜,使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遭受重大挫折。但是,社会主义并没有在这一复杂局面中沉沦。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使社会主义制度在完善中迸发出无穷生机,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捍卫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的重大创新性认识。
       21世纪初,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实践、新的任务,在总结发展经验,分析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这些思想的积累和升华。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
       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四次飞跃,四个高潮,说明社会主义虽然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却迎难而上,在世界发展中开拓出自身的新境界、新天地。这既证实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
       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一百五十年的历史行程看,在不同的阶段,无论理论、运动还是制度,都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这一主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环境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世界发生重大变化,各国的实际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政党本身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人类社会发展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期待新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有赖于在新条件下对新道路的开辟。因此,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基本问题,不可能形成一劳永逸的答案。对这一问题的求索,是一个长期性课题,也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而发现、提出社会主义理论。他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谨慎而科学的初步构想。列宁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指导世界革命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回答,并在此基础上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新的理解。如社会主义从“共同革命胜利论”向一国革命胜利论的转化,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发挥商品经济的作用,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建立在国情基础上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等等,这一系列的新思想、新判断,使科学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结合时代特色和中国国情,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点和中国气派的答案。邓小平结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特征,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进一步的回答。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问题上的理解,无不具有全新意义,无不体现着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实践水平。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立于21世纪的更高起点,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所形成的新的理论概括。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在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当代世界,已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特点。这一时代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性理解和飞跃性发展,提供了前提与根据。当前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在世界上形成了多种探索形式、多种发展道路,无不说明了这个特点。面对当代世界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对风云激荡、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对社会主义运动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社会主义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上不断进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奋发有为、前景灿烂。
       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体性与多维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从内容上看,有着“一”与“多”相结合的特点,这一特点可以具体地诠释为“一总三分”。所谓一总,即指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蕴含着严密的逻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谓“三分”,即指科学社会主义包括理论、运动、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把握其“一总三分”特点,对于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与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整体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表现,它既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目的,更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道路和实践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恰恰蕴含在其内容的丰富性之中。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多方面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有着相对独立的价值。但这些观点又不是一棵棵孤立的“大树”,而是由多种“树木”构成的“森林”,其严密逻辑的红线把这一个个观点缀连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科学社会主义丰富的内容,构成了统一的一块“整钢”。
       既然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整体”,这就要求人们在研究、实践这一理论体系时,必须实事求是地把握住这一理论体系的真谛和精髓。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的任一观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立足于整体,才能深刻认识某一观点的意义。脱离了完整体系,对某一观点的理解就会走样、变形。因此,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在整体性中才能掌握其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推进过程。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一百几十年的历史行程中,之所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邓小平理论阶段,是因为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上完整理解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上整体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理论方面,也体现在运动和制度方面。这一完整性在运动和制度方面的体现,既指世界社会主义有着相互学习、借鉴的趋势,又指社会主义运动、制度的发展中充分反映、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这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不只是一种一般的理论学说,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一种社会形态。作为描述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必须有着总体性要求。这种要求也应该在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充分体现出来。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这一问题。由于历史上曾有过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以及其他各种面貌的“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与科学社会主义可能有着某些“话语”的相似,但从总体上看则是相异、相悖的,如果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理解,就可能导致科学社会主义与杂七杂八“社会主义”的混淆。20世纪60、70年代,当时自称社会主义国家的有数十个之多,但由于大多与科学社会主义貌似神异,所以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我们当时一般只承认15个社会主义国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幽灵”推崇倍加,但由于是对马克思的肢解,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任意诠释,我们也并不认为其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运动、制度上的多维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虽体现着整体性特征,但在社会主义的推进过程中,又是沿着理论、运动、制度三维方向而发展的。
       科学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学说,一种理论体系。恩格斯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当然,我们今天理解的科学社会主义已经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那些内容。由于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科学社会主义经过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发展,内容已得到极大的丰富,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既包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解,更包括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所以,从发展的高度,从全球的角度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的要求,简而言之,它是“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的总和。因此,我们不能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在特定时代条件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重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设,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本身是一个理性而自觉的过程。它所实现的奋斗目标,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难单凭感情、激情而达到的,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才能在贴近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向前拓展。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理论,其产生几乎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同步的。任何思想体系的产生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受到历史条件所制约、决定的。科学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无产阶级形成为独立政治力量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出来。正如毛泽东所说:“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19世纪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进入新时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大工人运动实践说明,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斗争已具有了“改朝换代”的革命追求。科学社会主义正是适应无产阶级运动和斗争的要求而产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经产生,立即与工人运动发生了紧密联系。一方面,无产阶级运动在理论的指导下,具有了自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特点;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共产主义的运动实践中又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效应。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历经19世纪下半叶的曲折发展、20世纪上半叶的高潮迭起、50—70年代在冷战中奋进,一直到70年代之后的挫折和辉煌交错、多样化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趋势是日渐成熟和生机无限。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忽视了其运动这一个方面,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价值就得不到体现,也就不会形成对社会主义的真正理解。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还有另一个维度,即社会主义制度。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列宁领导下实现的。这是20世纪初世界舞台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是科学社会主义所结出的第一个现实果实,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使命和理想追求进行的实践验证。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等也进行过谨慎地预想,但总归是在理论中的体现。十月革命的成功,才使这一预想的实践作用得到发挥。自社会主义制度出现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容又开辟出一个新的阵地,并成为人们理解、检测社会主义水平的最主要的“参照系”。社会主义制度出现后,历经曲折,逐步发展,一直到20世纪中叶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其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由于内部发展的动力不足,再加上外部干扰因素过多,导致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系列社会主义制度的崩坍。但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艰难中奋起,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胜利地挺进到21世纪,并在新世纪的起点上爆发出社会主义的生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仍然在向未来世界展示着。
       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三者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在社会主义运动
       和制度建设中,由于时代条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理论又在不断地被修正、发展着。当然,由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也呈现出理解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但是,在对社会主义基本本质的维护上,都有着共同的立场和原则。比如,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主义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否则,就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旨,也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三)社会主义发展多维性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主义发展具有“一总三分”的特点,对于社会主义的研究,也应体现出总分结合的思路。否则,就会使科学社会主义或者归之于抽象的窠臼,或者形成相对主义的理解,很难展现其真实内容与生命力。对社会主义发展进行多维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坚持对社会主义多维性分析,可以激发理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其永葆与时俱进的特点。以往理解或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往往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内在逻辑出发,想当然地引出其结论,这就使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抽象意义。实际上,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间,其理论始终处在发展进程中。这一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建设的推进如影相随。时代的转换及其新特点的出现,使社会主义运动及其制度建设,必须在对现实实践的观照中,形成新的特点。而在运动与制度更新的基础上,又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主要教训,恰恰在于忽视运动和制度的现实更新要求,用抽象理论评判、裁割现实,导致理论的停滞,并进而影响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的应有创新,以致于在实践上对社会主义造成不良后果。在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既有过对理论理解的教条主义化错误,也有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而导致实践发生扭曲、变形的问题。由于忽视了对理论、运动、制度综合性研究,对社会主义实践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对社会主义国家自身的发展来看,由于在时代进步中不能协调制度与理论发展的同步,相当多的国家都经历过“左”的思想的蹂躏,从而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方面涂抹上僵化色彩,致使社会主义活力不足,最终导致发展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拉开距离并出现挫折时,苏东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另一极端,即干脆摆脱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而转向民主社会主义,以致在实践上与社会主义道路分道扬镳,最终使共产党丢掉了执政地位,使社会主义制度灰飞烟灭。其次,分割理论、运动、制度式的理解,导致视野闭塞和对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评价标准的自以为是。由于大多数政党只是以自身的运动和制度特征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因而在把握其他政党的社会主义运动或社会主义制度时,往往会被指认为教条主义或修正主义,因而造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体系内部的争论、分裂和攻击,甚至一些国家有着不同或对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这种分裂,既削弱了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同时对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也造成严重的伤害。
       从理论、运动、制度统一的高度把握科学社会主义,才能使社会主义形成整体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坚持这一科学的认识方法,在三者统一中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整体性,对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发展的价值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它提示人们:只有在三者的结合中,才能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健康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运动、制度之间通过相互参照和借鉴才能推进事业的发展。
       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社会主义的发展,既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普遍、共同之“质”,又有着特殊性要求。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统一趋势,在具体实践中则表现为模式的多样性。
       (一)科学社会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一个根本原则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一条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回顾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建设遵循这一原则,就会走向成长、壮大;违背这一原则,就会导致挫折甚至失败。列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在帝国主义条件下,根据其发展不平衡规律,结合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取得胜利,这就与马克思的革命共同胜利论有了理解上的差异,并在实践上一举取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时,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但又结合中国国情,对革命道路做出了不同于俄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选择即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式道路,并取得了革命成功。而在20世纪末期,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发展,邓小平从时代和中国国情这一客观条件的变化出发,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锦涛在回顾改革开放29年的历史经验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于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灵活运用,也是对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具体实践的统一是一个整体性原则。如果在理论和实践上割裂了二者,将会发生重大的失误。脱离具体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就会转化为抽象、僵滞的东西,就会在理论和实践上犯教条主义与“左”的错误。在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之所以长期存在教条主义习气,并在实践上妨碍了社会主义活力和优越性的进发,关键的就是割裂了二者,表现为在社会主义的推进过程,不照顾时代变化和国情所体现的新特点,只是从书本出发,从理论出发,使社会主义带着经济、政治体制的偏失而匆忙上路,从而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能否做到坚信而不迷信,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我们之所以坚信科学社会主义,而又必须结合具体实践加以理解、贯彻和发展,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在推进社会主义实践的同时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只有采取如此的态度,才能在开拓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的同时,开辟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另一方面,具体实践也不能脱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指导。社会主义实践虽然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在路线、政策方面适时做出调整,但决不允许脱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对其做出随意性理解。这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人类历史规律所支持的社会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有着客观必然性与科学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时指出:“我们搞改革开
       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这是我国成功探索和开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和重要保证。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蕴含着对社会主义发展特殊性即多样性特点的确认。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中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也不允许照搬别国的模式。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各国都要走向社会主义,但是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模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正如列宁所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主义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化,这是一个朴素而实在的真理。而我们在认识并承认这一真理的过程中,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长期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把苏联的经验神圣化,把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划等号,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且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实际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都照搬了苏联模式。这一照搬的后果是:首先,照搬本身就说明社会主义脱离了自己的国情,使社会主义成为没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这就难免使社会主义具有抽象、僵化特征。其次,从照搬的模式来看,苏联社会主义本身没有适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时代条件相结合的原则,因而有着明显的僵滞特点。这一特点随着模式的输入无疑感染了他国社会主义,这就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抽象性特征雪上加霜。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形成改革浪潮,其实践指向即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和放弃,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更是在放弃模式照搬的前提下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这深刻地说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在处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同一性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创了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社会主义多样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的发展,多样化的趋势日渐明朗。这一多样化,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形成的必然。当代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其多样化特点非常鲜明。对此,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作为世界文明、世界实践进程中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多样性是不言而喻的。
       21世纪是社会主义借助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而有所作为、大展宏图的世纪,社会主义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用“世界历史”眼光审视和把握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会给人们带来普遍的交往,而“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因此,共产主义的实践“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当代,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社会主义由于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封闭性特点,因而没有在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互动中撞击出自身应有的活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与全球化的全面“遭遇”不可避免。面对这一情景,社会主义合理的态度不是躲避而是自觉地融入其中,并在适应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自身。全球化不是销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而是在某种意义上丰富着民族的个性和特殊性。因此,社会主义的多样化不仅不会在全球化中被消解,反而为社会主义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和历史舞台。
       21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会在互相依存、和平竞争中成熟和壮大。从发展的空间角度分析,资本主义随着交往的扩大,而形成了自身的发展。但当资本主义的触角凭借全球化这一载体而渗入到世界各个空间时,它的发展的极限已经到来。当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已不能外移、转嫁时,其各种弊端就会暴露无遗。从当代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明显活力不足,全球化对资本主义所形成的“限制”已渐见端倪。可以说,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社会主义制度以其自身的活力和公正性,将有着更大的赢面,社会主义有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和辉煌的前景。
       21世纪,时代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特征,为社会主义创造出空前的机会和外部条件。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环境中,社会主义在应付错综复杂的内外条件下尚取得重大发展;而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将使社会主义国家应用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社会全面发展的优越性吸引群众,并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是最完善的思想体系,社会主义运动是向最美好理想追求的环节与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是走向美好未来的载体并为理想的实现开辟着道路。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不仅不会在21世纪沉沦,反而会赢得自己的未来与胜利。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韩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