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作者:傅汝仁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大省;文化强省
       [摘要]文化强省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内涵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具有比较发达的文化生产力;二是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三是文化对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标志主要表现为:1.公民素质较高;2.文化服务体系健全;3.文化事业繁荣;4.文化产业发达:5.文化创新能力较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4-0180-06
       党的十六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了决策部署,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4月在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中,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了深刻阐述,这为我省加强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山东是文化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强省的内涵及其标志
       文化强省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内涵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比较发达的文化生产力。文化产品充足,文化创新能力强,文化服务充分,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能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共同发展。文化与经济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经济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文化建设离不开政治的影响,政治建设又以文化为依托,共同服务于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道德支撑,社会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是文化对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作为“软实力”成为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注入经济领域中的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渗透,不断催生出新型文化业态,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强省的标志主要是:
       1.公民素质较高。具有牢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忠诚守信、勤劳勇敢、务实苦干、开放创新”的山东精神,具有强烈的民主法制观念和道德规范意识。普遍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普遍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和健康素质。
       2.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大中城市拥有一批高水平、高标准,具有齐鲁风采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场所功能齐全,基本满足群众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的需要。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功能齐备,覆盖面广,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较高。
       3.文化事业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健全,综合科研实力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一些重要学科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文学、戏剧、电视剧、广播剧、歌曲等文化精品不断涌现,一些作品在全国影响较大。大型节庆活动和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高雅艺术和大众文化相互并存,同步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进一步加强,文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健全,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文化企业富有生机和活力,中小文化企业“专、精、特、新”,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力雄厚、竞争力和影响力较强。文化经济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活跃,中介机构、行业组织较为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5.文化创新能力较强。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资源开发能力、生产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文化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明显增加,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网络出版、数字传输等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更新,文化人才队伍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文化名人、名家大师群星荟萃。
       二、山东省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山东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建设成就突出,经济实力增强,建设文化强省的条件已经具备。
       第一、文化资源丰富。山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代到新石器时期,山东人就相继创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鲁封国建立后,齐鲁文化得以空前兴盛和发达,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不仅在我国文明发展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存在,已经深深地积淀于我们的民族精神、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山东人民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和巨大优势。
       第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一定规模。文化事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目前,全省文化企事业单位已发展到1万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总资产160亿元。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丰硕。有800多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其中获“五个一工程奖"30项,获奖总数位居各省区市前列。基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十几年来,在全省城乡普遍开展了城市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活动。2005年,山东省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29个,居全国第一位。各地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如潍坊国际风筝节、曲阜孔子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青岛国际海洋文化节和啤酒节、菏泽牡丹花会等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化产业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全省文化产业单位3.5万多个,从业人员达90多万人。2005年,山东大众报业、广电总台、出版集团三大集团收入近100亿元,引领了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山东首届文博会成功举办。会上签约项目137个,融资总额217亿元,投资额过亿元的项目66个,文博会已成为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型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平台。民营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全省6041家发行单位中,民营企业占了半壁江山,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发行企业已有8家。
       第三、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明显提高。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小康进程的快速推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开始向高档次、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化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山东省城乡居民用于文化教育支出的比重呈大幅上升之势,其中,农村居民消费中文教、娱乐用品
       及服务类消费的比重由11.8%提高到12.5%。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1039.9元,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298.2元,分别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14%和10.9%。
       第四、山东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山东省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2006年,全省GDP突破218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546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55.3亿元,增长2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1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68元,分别增长13.5%和11.1%。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财政公共文化投入的增加和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带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整体升级的物质条件。
       (二)制约因素
       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没有从建设文化强省的高度来认识发展文化、搞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加快文化发展的自觉性。有的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轻视文化的经济效益,缺乏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感。
       二是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还未从“办文化”的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生产的精神文化产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文化企事业单位缺乏发展活力,大多数国有文化单位仍靠政府拨款维持运转,改革滞后,机制不活,创新不足,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现代化的文化生产和组织形式。文化市场开放空间还不够大。
       三是文化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尽管近几年各级财政公共文化投入逐年增加,但大都被人头费吃掉了,真正用于文化事业建设的经费所剩无几。特别是部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文化设施相当落后,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还比较普遍。
       四是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艺术表演、舞台科技、文化创意等方面的顶尖人才和创新人才,既懂文化行业特性、又熟悉经营管理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更为缺乏。
       三、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我省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核心,以加快文化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文化改革、产业带动、品牌提升、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五项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调动和发挥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全面繁荣山东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山东建成社会文明进步、文化事业繁荣、文化设施配套、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产业实力强大的文化强省。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行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和政企分开,尽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社会办文化、产业兴文化、政府管文化的发展格局,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文化监管机制和文化评估体系,不断提高文化管理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在适当时机将文化市场执法职能从有关部门剥离出来,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统一执法。同时,整合有关部门的文化管理职能,形成大文化发展与管理格局。
       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干部人事和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或作品项目管理;财政拨款变养人为养事业,按照事业发展以奖代拨;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收入分配办法,鼓励技术、创新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着力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对省文化改革试点地区和单位,要科学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着力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基本权益,努力推动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建设一批现代化文化设施。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搞好重点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基础。在重点城市,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具有鲜明齐鲁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济南的齐鲁文博中心、山东演艺中心、山东广电中心,济宁的中华文化标志城,淄博的齐国故城历史文化景区等重点文化设施要加快规划建设;地级市要建设1--2个大型标志性文化设施或复合型的文艺活动场所,建立起水平较高、功能齐全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馆。文化设施建设要注重利用市场手段,大量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各级政府要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
       加强文化信息化建设。注重应用信息化手段对文化设施和文化生产进行改造,提高文化科技含量,鼓励和支持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和安全播出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文化装备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水平。
       3.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以加快全省广播电视传输网的整合和广播电视传输数字化进程为重点,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业;以壮大规模、优化结构和打造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业;以打造影视动漫产业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影视动漫业;以整合现有演艺资源、组建大型演艺集团为重点,大力发展演艺业;以打造节庆会展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节庆会展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形成一批信息化程度高,集约化、跨学科、综合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尽快制定山东文化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分阶段发展任务。注重项目策划引资,尽快遴选出一批能够体现齐鲁文化精髓的龙头项目,高水平策划,引导社会投资打造精品工程。推进优势旅游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组和资本扩张,培育组建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积极推进建立旅行社批零化、旅游饭店连锁化、景区景点集团化、旅游运输联合化以及导游服务公司化的产业组织,促进旅游企业向规模集团化、经营网络化发展。创新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手段和表现形式,运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和表现历史文化,增强我省文化旅游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对特色旅游纪念品、特色餐饮、图书音像、娱乐演艺等相关产品产业的开发,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完善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依托工商业发展和城市服务功能,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淄博等重点城市培育建设
       创意产业园区。重点培育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产业群体,培育一批以提供文化数字信息、影视、演艺、文化资讯等内容为主的实力雄厚的大型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创意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和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高层论坛、专家研讨会、会展博览和设计比赛等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逐步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大集团。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为龙头,着力培育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竞争能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山东省现有优势和条件出发,当前要重点做大做强省属报业、出版、广电三大集团创办新型文化企业。扶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推动资本向演艺、娱乐、影视、动漫、创意、会展、旅游等领域流动,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文化企业群。按照国家对非公有资本进人文化领域的规定,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逐步扩大民营文化成分,培植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一视同仁,均享受“国民待遇”。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有实力、社会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着力将我省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市场。
       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这些园区可以是文化产品生产区、主题公园、大型的文化市场以及与之配套的生活服务区等方面组成的综合性园区,也可以是以某项产业为重点、兼顾其他的单项文化园区。在济南、青岛、烟台、济宁、淄博等有条件的城市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
       4.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推进文化发展理念创新。树立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念,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理念,文化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的理念,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大力推进文化精品创作,扶持原创性作品,着力打造一批代表山东文化形象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
       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数字传输、创意策划等新兴业态,积极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数字化出版、印刷以及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文化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推进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推进产业升级。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强网络功能,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互连互通。加快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推动省、市、县(市、区)公共图书馆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文化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作用,引导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鼓励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努力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重视和发挥民营文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支持其做大做强。支持和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成创新型组织。
       5.大力推进文化精品生产。实施理论建设精品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研究,加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研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有重点地组织一批重大研究课题,推出一批有重大理论创新的精品力作。
       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制定实施全省重点文学艺术创作生产规划,确定目标任务,并设立专项资金给以重点扶持。积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实施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和文艺创作“精品工程”,重点抓好文学、戏剧、电视剧、广播剧、歌曲创作生产,组织好作品评选、宣传评介、展演展映展播等。努力培植一批文化名人、名作。为文化名人充分发挥作用构建良好平台,使山东聚集一批一流的文化艺术大师;制定激励政策,促进多出快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山东特点的精品力作,形成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名作品、名牌栏目,争取获国家级奖项的作品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加。
       努力打造一批文化品牌。打造“文明山东”品牌,全面落实营造环境、文明养成、繁荣文化、塑造品牌、科学普及、诚信友爱、容貌整治、环境保护、奉献爱心、健康成长等“文明山东”建设十大行动,树立山东文明形象。打造孔子文化品牌,充分认识挖掘利用孔子及儒文化的现实意义,努力打造集学术研究、教育培训、观光旅游、博物展览、产品贸易于一体的世界儒文化基地。打造文化节庆品牌,进一步提高文化节庆活动的水平和档次,争取把孔子文化节、齐文化旅游节、泰山登山节、潍坊风筝节等节庆活动办成世界知名品牌。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山水圣人文化旅游品牌,继续深入挖掘开发海疆文化、齐文化、兵法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沂蒙精神等历史和革命文化资源,争取尽快建设一批起点高、拉动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旅游龙头项目,使之成为全国闻名的精品名牌。
       6.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努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培育和规范网上阅读、在线娱乐、互动游戏、手机短信、数字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文化资本、产权、信息、管理、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市场,健全要素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文化中介组织,加强文化艺术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沟通。建议成立山东省文化产业联合会,赋于制定行业规范,强化协调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的职能,发挥连接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展和完善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规范经营行为。发展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文化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坚持繁荣与规范并重。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以管理促繁荣。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健全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准人和退出机制,把好资质、资金、产品等准入关。建立健全行政效能监察处理机制,坚决处置乱收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为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7.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建设县、乡镇、村文化活动场所。县城要建有国家规定的等级馆标准的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要建有能够开展图书阅览、艺术培训、科技推广、影视观赏、文化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综合性文化站,行政村要建有能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等文化服务的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
       
       推进农村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送书下乡工程、面向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流动文化服务工程、农村文化设施“双百”示范工程等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提高和发挥农村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力扶持文化专业户、庄户剧团等业余文化组织,支持农村业余文化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对农村文艺骨干进行业务辅导和培训,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
       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会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创建文明村、文明户为载体,倡导读书用书、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社会风气,形成学文化、学技能的氛围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把优秀文艺节目、图书、音像制品等送到农村去。
       大力培育农村文化组织。鼓励和扶持庄户剧团、文化大院、个体电影放映队等文化组织,支持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对戏曲、杂技、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剪纸、泥塑、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大力开发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
       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保障措施和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全社会对加强文化建设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各级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有效引导、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让全社会切实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文化强省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营造加强文化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努力转变文化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导向,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2.完善文化政策法规,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在落实好已有文化政策法规的同时,根据我省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对省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划引导,进一步完善管理,提高质量,发挥效益。推行公共文化项目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公共文化项目可行性分析与评估体系,逐步推行重大公共文化投资项目的专家认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为了支持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从省扶贫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文化扶贫。在土地使用、税收、信贷等方面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建立健全文化法规。针对文化产业发展、广播电视传输、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立法调研,做好文化产业促进、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立法的基础性工作,使文化发展走向法制化轨道。加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形成文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
       3.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增加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在公共文化事业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人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方式,扩大作品、项目、演出等事业经费比例,实行按项目拨款和以奖代拨,逐步将政府对文化经营单位的无偿投入转为国有资本金的投入。二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公益性文化建设。要突破地域限制,对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进行推介,推行市场化运作公益性文化项目。鼓励社会和企业承办政府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政府主导、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新平台。三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按照国家对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规定,放胆、放手打破垄断,进一步落实民营文化企业待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参与对国有文化资产进行租赁、承包或购买、兴办文化企业,形成以企业投入、政府资金、银行贷款、社会融资、民间捐助、境外资金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4.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智力支撑。一要加快培养和引进文化人才。一方面采取措施,努力办好文化艺术院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文化艺术学校和培训班,加快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面向全国招揽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二要建立激励机制,用活文化人才。研究制定文化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设立文化人才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创作、工程技术、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奖励。三要发挥文化名人的效应和作用,以文化名人为品牌构平台、推精品,集聚一流的创作团队。实行高层次文化人才与政府在文艺创作、文化科技创新、文化经营等方面,签定协约,以此激励人才,打造文化人才高地。
       5.加强领导,建立强力推进机制。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相关文化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要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构建文化安全信息网络,提高对文化安全的预警能力。要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把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保证文化工作健康繁荣发展。建设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发挥文化统计工作在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中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推进全省的文化建设工作,建议总结一批基层加强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在全省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