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热点问题研究]跨国公司环境效应文献述评
作者:李延勇 孙建昌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跨国公司;环境效应;政策涵义
       [摘要]关于跨国公司的环境效应,国外的研究开始较早,根据其褒贬态度和结论的截然不同基本分为两大流派。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从跨国公司的污染转移和针对跨国公司的环境规制两个角度进行了一般性研究。鉴于国外研究的理论系统性和前瞻性,有必要借鉴其研究方法和重要观点,以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环境规制。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4-0176-04
       2006年10月底,我国一家非政府机构公布了违反我国水资源利用规定的企业名单,其中就包括著名的3M、松下、百事和杜邦公司等33家跨国公司。各媒体随即就跨国公司的环境效应展开热烈讨论,一些环保人士甚至指责跨国公司向其他国家输出污染、降低生产环节的环境标准并故意忽视中国的环保规定,实施“生态殖民主义”政策并要求“生态赔偿”。而国外部分学者尽管承认名单中的跨国公司没有确保它们的工厂和供应商遵守最高标准,但是更倾向于认为跨国公司是环保领域的“领先者”,问题出在中国政府正利用民族情绪来转移人们对自身环境问题的关注。
       几乎同时,国际能源机构于2006年11月底宣布,中国可能在201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比人们预期的要整整早10年。这一预测可能会促使中国采取能源和环境方面严格的新标准,更加关注跨国公司的环境效应。那么,跨国公司究竟是在把发展中国家变成自己的“污染庇护所”还是环保领域的“领头羊”?本文将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了述评,根据其内在逻辑对跨国公司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推演出政策建议。
       一、国际贸易理论、内部化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内部化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的逻辑进行推延,跨国公司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清洁生产技术和市场效率的提高等好处,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承接国际污染产业的转移。
       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国相对价格不同从而比较优势不同决定了相应的贸易模式,因此,各国往往倾向于出口本国要素丰富的产品,进口本国要素稀缺的产品。尽管国际贸易理论并没有提供关于跨国公司的直接解释,但米德等曾经应用其逻辑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认为,当某要素在两国之间的边际产量差异大于该要素在两国之间的流动成本时,该要素就会产生流动。因此,比较优势和其他因素(如运输成本和政策成本等)决定了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选择。
       按照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一国的“环境要素禀赋”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是自然环境对污染的吸纳能力,其二是民众和政治家们对污染的容纳程度。一国的环境吸纳能力越强,环境要素禀赋越丰富。在发达国家,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成本日渐升高,从而提高了污染生产的资本成本和生产成本,危险品的生产以及销售面临来自公众和环境规制的压力。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低,由于面临沉重的发展压力,环境规制较为宽松,其污染吸纳能力和以及民众和政治家们对污染的容忍程度较强。发展中国家环境要素禀赋的相对丰富表现为越来越多地承接严重依赖环境禀赋的污染密集型产业,环境要素禀赋的差异推动了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外逃”。因此,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污染生产的“庇护所”符合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在逻辑。
       一些贸易经济学家和产业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利用丰富的环境禀赋,积极制定吸引污染产业的“污染庇护”发展战略。这样,通过吸引技术先进的污染型产业,同时舍弃低工资、低技术水平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在其比较优势的演进过程中就可以实现阶段性的跨越。
       2.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认为,生产的内部化是克服国际业务交易成本、规避国外市场风险和政府导致的市场扭曲等市场缺陷的有效方式。一般认为,在技术、管理和资本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政府没有必要吸引外来投资,因为本国企业就能起到外来投资的作用。同样,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也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化生产,市场交易就够了。但是,按照内部化理论,无形资产市场,尤其是技术、管理知识和营销技巧等中间产品市场,基于它们的公共产品性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其市场是不完善的,那么,企业进行跨国的纵向或者横向联合生产是有利可图的。
       由内部化理论的逻辑可以得出,跨国公司为了规避市场缺陷、保护所有权优势,在国内无法进行污染生产和所有权优势可能扩散的情况下,寻求污染庇护的产业转移才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则选择国际市场交易,即出口污染产品。还可以看出,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往往包括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等“一揽子要素”的转移,其中包括清洁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管理知识等,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的生产设备反映了母国的而不是东道国的环境规制水平和要求。
       随着各国政府和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环境友好产品”,跨国公司对该类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便成为重要的所有权优势,从而对跨国公司产生了激励作用——因为在环保方面拥有优势的跨国公司,可能担心对市场交易的依赖会导致环保技术的扩散,从而削弱自身的竞争力,就会选择对东道国直接投资进行内部化生产;而如果通过像特许经营这样的非股权安排,在对生产缺乏直接控制的情况下,可能损害公司的环保声誉——跨国安排内部化生产的动机进一步被强化。
       总之,内部化理论的逻辑强调,跨国公司通过溢出效应对东道国的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正面影响:发展中国家引进新的生产方式,污染程度更低,在资源利用上更有效率,跨国公司的进入和环境改善相伴而生;跨国公司的存在使得当地企业直接面对国际竞争,也导致更有效率、污染程度低的生产方式;而跨国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和转包商之间的合作,加快了向发展中国家的清洁生产方式转移,并通过示范效应,使得环境保护成为生产要素之一。
       内部化理论的逻辑倾向于强调国际资本流动的正面效应以及政策干预的不必要性,认为跨国公司的溢出效应和效率改进非常显著,应该将限制生产要素流动的相关规制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如果跨国公司出于弥补市场缺陷的考虑对环境造成了危害,也不要因为环境原因而阻止跨国公司的进入,相反,发展中国家应该实施“污染庇护”发展战略,为跨国公司的进入提供便利。
       3.产品周期理论。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从企业的创新动机出发进行推论,认为创新的最初动力主要是为了节省劳动力,劳动力越昂贵,创新的动机就越强烈。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生产被安排在高工资水平的国家,一方面是生产的不确定性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产品面临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随着生产趋于成熟,技术保护越来越难,价格弹性上扬,企业开始寻找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向海外投资。企业的海外投资决定被看作是一种战略,是为了在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在海外市场扩散之前保持公司优势。这样,产品周期理论澄清了跨国公司贸易理论,表明生产地址是由产品周期不同阶段的相对要素生产成本来决定的。因此,从上述意义
       出发,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污染投资是全球产业从高到低转移的正常现象,发展中国家应该顺其自然地接受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
       二、激进主义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全球扩张学派
       激进主义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全球扩张学派则认为,跨国公司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是短期的和虚幻的,在生产中会使用双重标准,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破坏。
       1.激进主义经济学。激进主义经济学关于跨国公司环境效应的分析思路与国际贸易理论相似,认为污染产业的转移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环境禀赋上的差异。但是,该学派进一步认为这种产业转移不会增进发展中国家的福利,原因在于接受污染产业的转移就等于承担发达国家的生产成本,意味着接受一种不公平的国际劳动分工,致使发达国家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不公平关系得以延续,生活水平差距日益拉大。
       生产的智能化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锐减,环境成本在跨国公司的选址决定中变得日益重要。那么,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其污染容纳能力而不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国际劳动分工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因此,发展中国家以跨国公司为媒介实现的出口增长是以对工作环境、人与自然的污染破坏为代价的。当然,不排除个别跨国公司的污染生产并没有向发展中国家直接转移,但可能以“外包”和“分包”的形式出现。换言之,跨国公司可能外部化其污染生产,污染生产的外包将成为未来资本国际化的基本特点。跨国公司通过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污染产业或者污染产品导致东道国的环境恶化,同时使得穷人更加边缘化。
       因此,激进主义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诸如进口替代等产业政策,以保证国家的独立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跨国公司的依赖,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同时认为,鉴于发达国家是全球环境问题的始作俑者,环境问题的解决应该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执行,由发达国家负起全部的责任。
       2.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认为,资本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加剧了竞争,从而降低了效率、分配公平性和生态可持续性的标准,所以,全球环境退化的主要“元凶”之一是国际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跨国公司是其主要载体。自由贸易导致价格下降不是因为资源的分配更有效率,而是因为环境成本的外部化,如果考虑到社会总成本和生态成本,资本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实际上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
       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国际劳动分工与生态目标之间存在三个方面的冲突:
       第一,因为缺乏有效的国际规制机构来制定和执行全球环境标准,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转向环境成本内部化水平最低的地区,降低了环境标准水平。为了防止产业的转移,标准高的地区会降低标准,否则就会丧失工作机会、降低福利水平,从而导致各国竞相降低标准,出现“向底线赛跑”的局面。
       第二,国际贸易理论中“国际劳动分工会增进福利”的观点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即生产的社会和环境成本必须内部化到商品的价格中去,否则资源的分配就是次优的。生态经济学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实际环境成本并没有内部化到商品的价格中,在这种情况下鼓励自由贸易和投资有悖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
       第三,国际贸易理论往往忽视商品和资本国际流动的环境成本,比如一半以上的世界贸易实际上是同质商品的互相进出口,“美国进口丹麦的饼干,丹麦也进口美国的饼干,其实交换配方肯定效率更高”,其出口运输是生态破坏的主要渊源。
       在环境政策方面,生态经济学家强调,跨国公司只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虚幻的短期利益,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应该极力反对依靠国际经济活动促进增长和发展;发展中国家不应该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要掌控自身的经济,依靠独立发展;国际贸易活动要减少到最低程度,易货贸易应该成为国与国之间的主要交换方式;生态考虑应该成为经济分析的首要变量,经济活动要与资源和环境容量相适应。
       3.全球扩张学派。全球扩张学派的思想主要受到海默的启发。海默认为跨国公司从技术的可得性、技术和研发能力、营销能力、自然资源的特权占有等获得所有权优势,这种优势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和东道国企业竞争。与新古典的解释不同,海默认为跨国公司对社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提高效率、优化管理并增进福利;而另一方面,从所有权优势演化出来的市场力量有可能转化成政治力量。甚至,跨国公司可以运用自身的力量制造市场缺陷,消除竞争。
       按照全球扩张学派的观点,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始于企业兼并,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增加国内市场份额,当集中度达到一定程度、在国内增加利润变得困难时,企业就会通过跨国公司转向国际市场。这些外国投资并不是竞争的有效反应,而是试图保护和扩大共谋网络。因此,跨国公司会进行专利保护,通过价格转移避税,逃避政府规制,高筑进入壁垒。
       尽管全球扩张学派也承认,跨国公司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但是更倾向于强调“跨国公司的经济力量很少能被用来实现社会发展目标”(Kolonder,1994),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在评估与跨国公司行为相关的成本和利润时,往往忽视了能够保护消费者或者提供环保的非市场产品或公共产品的存在,应该积极制定国家标准尤其是国际标准来减轻跨国公司行为的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应建立旨在预防限制性商业行为的国家政策,限制价格转移,掌控相关技术,从总体上提升跨国公司的质量,扩大国内相关技术市场,缩小跨国公司的活动范围;特别地,发展中国家应建立有效的环境规制和工人健康与安全规制。但同时,全球扩张学派又对发展中国家有效规范跨国公司行为的能力表示怀疑,发展中国家的强硬政策可能导致跨国公司的撤资。因此,该学派的思想中包含对跨国公司进行国际规范的内容,更倾向于采取类似行为准则的国际措施来规范和监管跨国公司的行为。当然,其内容不仅仅涉及跨国公司对环境影响的层面。
       三、国内的相关研究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的环境效应和环境规制对跨国公司的影响两个方面:
       跨国公司的环境效应。相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污染密集产业,存在跨国公司企业参与国外危险废物进口和转移有害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现象。同时,上述跨国公司企业的来源地集中在港澳台地区。而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低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以直接投资形式向我国转移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三高”企业的根本原因。跨国公司的污染转移已经对我国的环境带来了负面效应,通过针对跨国公司对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影响的研究发现,跨国公司与水污染物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相对于第一、三产业的项目,第二产业的跨国公司项目对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的陡峭程度影响大;相对于西部地区,吸收跨国公司较多的东部地区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的陡峭程度影响很大。
       当然,由于选择样本的不同和衡量指标的差异,结论也不完全相同。比如,从利用1986--2003年江浙沪三省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废气排放量的数据进行的跨国公司增长与污染环境加剧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来看,在三地汇总数据和上海、江苏两地的单独检验中,跨国公司增长与污染环境加剧之间的因果关系较为明显;但是,对于浙江省,上述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
       环境规制和跨国公司。近几年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对跨国公司环境影响的一般性描述和简单分析,进而开始研究如何消除跨国公司的负面环境效应,即环境规制对跨国公司的影响,但是其研究方法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相比仍然略显肤浅。比如,有作者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在滞后一期和二期环境规制对跨国公司的流入没有影响,但在滞后三期对跨国公司有一定的影响。而有作者发现,基于湖南省的区域地理特点,其境内的跨国公司对环境规制变化的敏感性不强,环境规制与跨国公司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也有作者认为,环境规制差异并不是吸引跨国公司的重要原因,但是宽松的环境规制对吸引跨国公司具有正向作用。个别作者对跨国公司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认为跨国公司企业存在否定“产业外逃”和“双重标准”、实施环境质量的跨境生产的内在动机,随着发展中国家环境规制制度环境和产业环境的不断改善,跨国公司的环境绩效肯定会得以改进。
       四、小结
       综合国外的种种理论研究,可以看出每种理论既有其正确的一面,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资本将从生产的环境成本较高地区流向较低地区——显然,发展中国家将日益成为污染型跨国公司的东道国,发展中国家迁移的环境状况因为国际资本的流动而恶化,但同时福利水平也得以提高。因为跨国公司弥补了市场的缺陷,内部化理论强调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迁移的正面贡献。全球扩张学派分析跨国公司时把它当作市场缺陷的制造者,内部化理论却把跨国公司看作克服市场缺陷、增进效率的有效方式。至于环境问题,内部化理论认为寻求污染庇护的产业转移不像国际贸易理论宣称的那么多,也不像全球扩张学派所宣称的会使用双重环境标准,反而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竞争力,在给定时间内向东道国加快环保业务和技术的扩散,那么从政策上,政府应该尽可能少地干预跨国公司的环境规制。
       激进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国际贸易理论相似,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的差异来解释跨国公司的选址行为,两者都预测污染生产会发生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生态经济学对国际劳动分工带来全球资源有效配置的观点提出质疑,并认为它导致了全球资源的不公平分配。生态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国际劳动分工破坏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的观点,认为跨国公司只能带来短期利益;而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应该极力反对依靠国际经济活动促进增长和发展,反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主张减少国际贸易,独立发展。
       反观国内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跨国公司环境效应的一般性描述和分析上,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相关的实证研究,但是其研究方法和国外相比仍然略显肤浅,更提不上流派的形成。当然,任何一种经济现象都是极其复杂而且是不断变化的,不可能存在一种终极的理论对其方方面面进行完美的解释,跨国公司的环境效应也是如此。发展中国家只能从自己特定的阶段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并由此推动经济理论的发展。
       责任编辑 公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