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研究]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内在逻辑及意义
作者:殷炳芳 高继宽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逻辑
       [摘要]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从实践这一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出发,以实践的观点、从实践的高度来关注、理解和把握人、人的世界,揭示人与所属世界的关系。在我国全面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今天,科学地分析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内在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实践和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4-0136-05
       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价值在于提供一种适于人们存在状态和发展需要的、用以对待人及其所属世界的观点,只有遵循并贯彻这种观点,人在自身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人作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作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就是从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实践——出发,以实践的观点、从实践的高度来关注、理解和把握人、人的世界,揭示人与所属世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革命的实践”,“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从而“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塑造和展开人的本质并最终完成“历史任务”的终极指向。
       一、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内在逻辑
       恩格斯一再强调:“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在这里,恩格斯把“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作为马克思的哲学出发点。马克思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而实践既是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也是现实的人的历史发展的实现方式。实践论思维方式,立足于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从人的社会性与历史性去揭示和扬弃人的悖论性存在,从历史的“暂时性”去看待人及其世界的存在,通过实践,“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地批判,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历史任务”。实践论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其逻辑脉络如下:1.实践论思维方式是基于人的悖论性存在的思维方式;2.是基于“为我关系”的思维方式;3.是基于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的“从后思索”的方式;4.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地批判”的彻底的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人就是人的现实生活,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是人得以存在的最终依据,这样,实践就是人的最根本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理解人,其思维方式正是实践论思维方式。
       人是什么?人何以成为人?人何以存在?假如人是因自身之外的原因而成为人的,那么人就不是主体。假如人是主体,人成为人、作为人的根据就应当在自身。笛卡儿认为,“我思,故我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认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人在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人的存在的根据在他自身,因此,人是主体。科学已经揭示,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则进一步阐明,人是自我生成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但它是受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它既有外在的、物质的即对象性的一面,又有内在的、观念的即意识性的一面(这种贯穿于人们实践活动之中的意识,区别于其他的意识样式,如自然科学或艺术等,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实践意识)。对于人及其实践活动而言,这两个方面同生共存,互为媒介,彼此过渡,并共处于同一个社会历史过程之中,其活动方式在本质上不能不是一致的。
       (一)揭示人的悖论性的存在
       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在实践的基础上,人创造了人自己,人创造了人的世界;人永远创造着自己,人永远创造着人的世界;人是现实的存在,人又是理想性的、未完成的存在;人的世界是现实的客观存在,人的世界又是人所要求的、人类不断创造的世界;人是感性的存在,又是理性的存在,人的感性与理性永远处于矛盾之中;人是“小我”,又是“大我”,“小我”与“大我”永远处于矛盾之中。实践论思维方式,以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为基础,不断地揭示人的悖论性的存在,从而深化了人对自身存在方式的理解。
       关于人的存在的二重化问题,马克思在中学作文中就已经提了出来:“我们的一生”不过是“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两年后,马克思在给父亲的信中又重申了“精神本性”和“肉体本性”的关系问题,进而提出了“现实的东西和应有的东西”或“现有的东西和应有的东西”之间的对立和统一问题。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基调和旨趣就在于通过实践及其历史展开实现对人的存在的二重化(灵与肉的分裂)所导致的历史悖论的消解和扬弃。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作为消解“人的改变”与“环境的改变”之间的二律背反——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之间的悖论的惟一基础和可能的途径;把实践作为消解神圣与世俗的二律背反——“宗教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之间的悖论的惟一基础和可能的途径;把实践作为消解两种视野的二律背反——“抽象的思维”与“感性的直观”之间的悖论的惟一基础和可能的途径。
       (二)基于“为我关系”。反思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为我关系”,是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所创造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实践论思维方式,是从这种“为我关系”出发的关于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反思。
       关于人的存在的特殊性,马克思曾经作过这样的对比:“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在区分动物的“生命活动”与人的“生活活动”的基础上,马克思又做出进一步的对比:“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的“生活”是“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的生产活动是“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的生产活动,因此,人的“生活”和“生产”是以“我”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活动过程,是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过程,是把自在的世界变成“人化了的自然”或“属人的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的全部意志和力量的外化,外化的结果就是使“自在世界”不断地向“属人世界”的转化。自在世界因实践而不断地“属人”化,人因不断的实践而得以发展、塑造和彻底解放。世界实践论思维方式,就是基于人对世界的“为我关系”,以这种“为我关系”作为实质内容的反思方式。
       (三)运用“从后思索”方法。反思人的历史性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地反思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性思维方式,在反思人与世界关系问题上,坚持把社
       会实践作为理解人的活动存在方式的基础,采用“从后思索”方式来替代“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即用发展视角、从发展过程完成的结果开始,是以否定性的思维去把握、反思人类自身作为创造性的存在,及其人与世界关系不断创造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反恩人与世界关系问题上,坚持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并在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中,率先把自身提升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进而把整个自然界变为客体、对象,由此而实现了用人类的实践活动将自在世界变成属人世界,变成具有历史感的人类生活的文化世界。整个哲学史正是通过追问哲学是什么的发展过程,形成并发展了各种类型的哲学思维传统;各种类型的哲学思维传统,也正是在新的哲学追问过程中,不断地被质疑,不断地被批判,不断地成为导引人们社会生活的理性反思对象,在哲学的自我追问中实现了自身思想的历史超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这样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马克思之所以说“从后思索”,同样也是基于人的实践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特点,动物在它的“生命活动”中,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去一代代地“复制”自己,因而没有自己的“历史”和“发展”;人类则在自己的“生活活动”中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的统一去创造“属人的世界”,从而实现自己的“历史”与“发展”。人的“生活活动”的创造性、开放性、未完成性和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地表现了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实践——的“生成性”或“非预成性”的性质与特征。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的发展史,历史是由千千万万人的具体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人们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进步。而这样的相互协作过程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及共同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连续不断的。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类才能继续生存发展下去。我们可以这样说:人类通过实践而现实地、历史地存在和发展着。人类历史通过实践得以塑造、展开和完成。人是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不断地变革自己和重塑自己的存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总是试图以“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去寻求“始基”、“本原”、“本体”、“本性”,也就是试图从某种“原始状态”来解释人的存在与发展。然而,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恰恰是“人类本性”、“原始状态”的“改变”的方式。因此,实践论思维方式是一种“从后思索”的方式,是一种从发展了的形态去思索整体发展过程的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四)从历史的“暂时性”看待人的存在,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辩证法是实践本身的辩证法。在论述辩证法的本质时,马克思提出,辩证法在它的“合理形式”上,就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人类作为创造性的存在,人及其世界永远处于不断创造的过程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现存的一切”都具有“暂时性”,都是“必然灭亡”的,这些一个个必然灭亡的存在合起来就是我们的历史。虽然每个存在都是暂时性的,但是,在其所处的那个历史阶段中,它自身又是不可忽视的。辩证法就要求我们有这样的眼光和视角,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历史环境和条件,正确地把握和认识历史存在,不仅仅要看到好的一面,更要看到坏的一面,说白了就是“全面地看问题”,不能“一棒子打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实践论思维方式的辩证法,就要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它的“否定”理解,从历史的“暂时性”角度,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人及其世界的存在。就此而言,实践论思维方式,就是基于人的实践性存在方式的、具有彻底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即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否定历史存在的价值及其意义,而是为了从历史的角度反思现在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批判就是为了“否定之否定”,进而使我们达到更高的历史层次。所以说,实践论思维方式与辩证法是统一的。
       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也就是以“合理形式”的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他对宗教的批判、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为我们提供了实践论的(也就是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的典范,并引导我们永远敞开人类自我批判的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存在转向”、“文化转向”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哲学思考,都属于马克思所开拓的“实践转向”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实践论转向”对旧思维方式的超越
       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通过“实践论转向”,完成了哲学史上思维方式的本质超越,即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从客体性原则到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通过“实践论转向”,在哲学史上实现了由客体性原则到主体性原则的主题转变。
       哲学主题,包括唯物主义哲学的主题,从来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作为全新的唯物主义形态,马克思的哲学决不是旧唯物主义以至整个传统哲学原有主题的延伸和对这个主题的回答。从根本上说,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目标是追溯整个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并构成其中不同派别的共同主题。它力图从追求一种“终极存在”、“初始本原”中来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性,来把握人的本质和行为。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问题时,往往都是试图从纷繁复杂的客观现象背后去寻找所谓的物质本原,遵循的是“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它往往是从人类世界作为纯粹自然客体的原则视角出发,否认人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则是从实践视角,即人的主体性方面理解世界、理解认识对象、理解人和世界的关系。因为从实践视角出发,人类所面对的“客观对象”本质上是经过人们的实践所改造了的世界,与纯粹的自然物质并不完全等同,具有不可还原性。人们正是通过实践来认识、理解、把握“客观对象”的,因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应是由自然的尺度所决定,应是直接受制于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可见,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原则同旧唯物主义观念相比,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倡导实践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倡导主体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排除主体的客体性原则而言),强调人在把握和改造客体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思维方式变革的关键所在。
       (二)从“二极结构”到“三极结构”
        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通过“实践论转向”,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哲学结构的根本变革,即从哲学史上传统的解读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两极对立方式,扩展为以实践为中介的“思维一实践~存在”的三极结构。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往往表现为由思维与存在构成的二极结构,简单地以承认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作为哲学的逻辑基础。这种结构贯穿于传统哲学思维体系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哲学家们还不懂得思维与存在相互联系的客观基础是实践。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则第一次将实践作为思维与存在的中介纳入到哲学体系中来,将实践作为支撑思维与存在相互关系的现实基础,由此实现了哲学史上哲学结构的变革。这样就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简单的两极对立方式转变为以实践为中介的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所构成的三极结构了。
       (三)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通过“实践论转向”,在哲学史上实现了由“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根本变革,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由描述性状态向反思性状态的转变。
       传统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在认识和把握世界、人与世界关系问题时,往往是采用对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做出回答、做出解释的方式进行思考,无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还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是通过对于世界图景的描述来找寻世界的本原问题。即从旧唯物主义客体原则出发,围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用自然界的原则来解读社会发展,宗旨是回答世界是什么及统一于什么,以此原则和方法来观察认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及其关系。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尽管以当时的自然科学为基础,仍未能逃脱这一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的中心点是现实的人及其发展,是一种要求按照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原则来改变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它的重心在于使世界成为属人的世界,在于引导人们按照自己的本性将自然界改造成为人的对象性存在,这就是改变世界的哲学涵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和把握世界、人与世界关系问题时,第一次转换了哲学问题的视角,第一次从实践活动原则出发,第一次将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问题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了哲学上由传统的回答世界本体论问题的描述性视角,转换为自身对现实生活积极进行干预的反思性视角,转换为进一步追问如何改造人的存在及其方式根源的实践视角。进而,通过发挥自身积极指导人类把握并改造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作用,实现了哲学史上由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哲学功能的根本转换。
       总之,马克思哲学第一次将实践作为人的活动方式纳入到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来,标志着人类哲学思维方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种反思的科学思维方式,它第一次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明确提出哲学研究的科学视角与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的本性是要对整个世界共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进行科学解读,第一次明确表达出哲学成为人类实现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特殊思维方式这一社会功能,第一次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论转向”。这就从根本上扬弃了以往的哲学家采用猜测、臆想等方式去替代客观世界真实联系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路径,体现了作为人类思维方式对历史与时代的深切反思。它通过“实践论转向”,最终完成了哲学自身的本质超越和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历史意义
       同现代西方哲学的各种思维方式相比,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具有巨大的历史魅力。因为实践论思维方式始终关注着人类的现实生活,始终追随着作为人类生成方式和存在方式的实践,它已经把自己和人类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久远的启示价值。
       在现时代,作为世界性的哲学思潮,除马克思主义外,尚有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人本主义思潮抓住康德哲学的伦理、宗教、艺术思想,弘扬康德哲学的非理性方面而反对其理性方面,专注于“维护人性”,它提出的思维方式是解释论的;科学主义则抓住康德哲学的理性方面,但反对康德的“物自体”,拒斥一切形而上学,专注于知识理论的研究,它提出的思维方式是实证论的。这两股思潮分别抓住康德哲学的两极,并且各自有其专注的主题,但它们所关注的实质上都是人或属人世界的问题。因为它们各自抓住人和属人世界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所以这种研究是片面的,难免陷于困境。不过,两极相通,这个通道就是语言。经过“语言学转向”之后,一切哲学问题都被移到符号象征的层面,世界变成了文本的或象征的世界,而真实世界却被推向一个遥远的背景。于是,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对两大思潮的“解构”。解构主义怀疑一切,同认识论唱反调,否认思想的确定性。它的出现,说到底是当代西方哲学认识论危机的表现。“语言学转向”所造成的认识论危机表明,两大思潮均已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处在同一时代。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盖尔耐尔作了一个比较。他认为,现代哲学的主题一方面是对知识过程的系统归纳和知识标准的界定,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社会状态的锲而不舍的探究;分析哲学(科学主义的代表)和人本主义各自抓住其中的一个主题,二者应当趋同才有出路,而“马克思是双管齐下”,“试图达成两方面的统一”。这种见解是有道理的。马克思的哲学坚持以实践的观点理解人和人的世界,全面把握当代哲学的两大主题,并且从人及其实践活动的对象性与意识性、必然性与自由性、理性与非理性抑或“实证”与“解释”的统一中作出自己的结论。马克思的哲学最先开拓了并一直代表着现代哲学的发展途径。现代西方哲学分化而又趋同、解构复又建构的窘境和变化,更加印证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巨大历史魅力。
       马克思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不仅较之于传统哲学的解决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合理性,而且较之于现代西方哲学的解决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合理性。我们完全有理由说,马克思哲学迄今仍是世界性哲学思潮中最具历史魅力的哲学思潮,实践论思维方式迄今仍是各种思维方式中最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面对这个事实,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的中华民族,不能不继续坚持把马克思哲学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不能不坚定不移地以实践论思维方式作为自己改变中国现状的对象性活动和意识性活动的行动指南。作为中国的哲学工作者,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当然不是要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开什么“解惑良方”,我们的根本目的在于使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中国化,并且是在现代条件下的中国化,以解决中华民族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践论思维方式只有植根于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在中国就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现实生活中,才会有并且显示出它的巨大历史魅力和强大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民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恰恰是对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历史魅力和生命力最好的确证。
       责任编辑 杨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