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哲学研究]论潜意识或无意识认识
作者:张 浩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潜意识;主体;客体;认识;反映形式
       [摘要]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潜意识并不是没有意识,它同意识相互转化,并在深层次上对人的语言、行为产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B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4-0126-05
       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们对认识对象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模糊不清的认识。约言之,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一种未被意识到的认识,或认识阈之下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潜意识或无意识不等于无(没有)意识,它在认识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现代认识论认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多重性、多层次的,意识的反映只是一种主要的和本质的反映,但它不能代替其它形式和层次的反映,它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并不能包揽无遗。潜意识或无意识反映,在主体对客体的全面认识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实际上,潜意识或无意识反映,也是形成认识和观念、丰富主体认识结构的重要渠道,它对于意识反映来说,也是一种辅助和补偿的反映形式。
       心理学家们通常把意识阈以下的意识称为“无意识”,这就很容易被人们误解为“无意识”就是没有意识。其实,无意识并不是没有意识,它是认识主体客观存在的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潜在的认识过程,是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意识。原苏联心理学家B·C·列坚别尔格认为,只有高度发展的意识,才能有无意识的心理现象。他说:“无意识心理现象并不只是一个否定性的定义(即在心理反应过程中没有意识,动物和幼儿即如此),而是一种特殊的、人所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它是同意识在一起并同意识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一、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别
       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别在于:意识能被主体所知觉,并能够用语言思维加以表述;而无意识却不能被人们所知觉,通常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它的状况。意识是明显的、较为清晰的、自觉的;无意识是潜在的、模糊的、不自觉的。例如边骑自行车边思考问题的人,他的注意力在他所思考的问题上,但自行车照样向前行驶。毫无疑问,骑车人的骑车意识是存在的,但并没有被他本人察觉。这就是一种习惯性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没有进入意识领域,它是不自觉地进行的。这个例子虽然说明了何谓意识和无意识,但仍很难用简洁的语言向人们表述“无意识”的确切含义。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往往就会把它误解为没有意识,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认为还是把“无意识”改称“潜意识”为好。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教授也认为,把无意识称潜意识更贴切。其理由何在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意识及意识系统各层次的关系说起。
       我们现有的认识论认为,意识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物质的特殊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在大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就是说,意识具有对象性。如说认识主体对某物有意识或意识到某物,即是指对这一事物的理解和把握,对它的实际过程的认识或反映。意识的对象不仅指向外界事物,也包括对人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理解。人们往往使自己的意识成为意识活动的对象和评价的对象。意识,是对客观世界自觉地反映,是一种理性认识。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又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只揭示了人的意识中的显意识部分,而忽略了意识中尚未被意识到的那些潜在的部分。其实,远在古代,就出现了对无意识的种种猜测,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恶论”,就包括了对无意识的猜测。又如柏拉图,就把心灵或灵魂分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非理性的灵魂又有高低级之分。康德早在18世纪就认为无意识乃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半个世界”。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被重视。直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由精神分析学派开始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
       在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看来,人们所熟悉的意识,只是整个意识结构中的一小部分。他把整个意识比作大海中的一座冰山,而意识仿佛是冰山的尖端,即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而它的大部分则淹没在海水之下,那就是潜意识。为了全面地认识意识,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们深入地探讨了认识阈限以下的意识。起初,他们把这部分未被人们意识到的意识称之为“无意识”,并为后世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所通用。但对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无意识理论,各家的解释又不尽相同。
       有学者认为,精神分析学派建立的无意识心理学体系,把人们的心理分为三个层级:“一是无意识(深层),指被压抑的、无从知觉的本能和欲望,即动力性无意识,也称潜意识;二是前意识(中层),指无意识中经过努力可转变为意识的经验,即潜在性无意识;三是意识(表层),指同外界接触所能直接觉察到的心理的表面部分。由于无意识暗中支配意识,意识压抑本能冲动常常是无意识的,前意识又是无意识的一种,因而无意识是三者中最基本的过程,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决策者。显然,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精神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理论。”
       有的精神分析学者,则主张将心理过程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并主张将无意识改称“下意识”,亦译为“潜意识”。
       刘奎林教授则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系统,这个意识系统是由三个意识层次构成的,即显意识层次,潜意识层次和下意识层次。其中,显意识层次属于社会意识,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下意识层次属于生物意识,它是有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以及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生物性功能意识的有机集合体。除有条件反射的生物性功能意识通向潜意识外,不直接受显意识控制,因此只有突出的生物属性;而潜意识作为一种未被人直接察觉,只能是被模糊地意识到的存在,是介于意识层次和下意识层次中间的意识层次。所以,潜意识既具有显意识的社会属性,又具有下意识的生物属性,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的意识。”他认为把“下意识”归于“潜意识”的意见不妥。其理由是:一,不同层次的意识进行信息交流是客观存在,但不能认为由于“下意识”可与“潜意识”沟通信息,就将“下意识”纳入“潜意识”。事实上,无条件反射的“下意识”活动是不能通向“潜意识”的;二,通常那些属于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或没有同第二信号系统相联系的“下意识”活动,也不能纳入“潜意识”。正由于弗洛伊德将“下意识”归人“潜意识”,误将诊断实验及理论泛化,脱离了人们的活动,因而导致精神分析学走向了神秘主义。
       我认为,刘奎林先生对意识系统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是有道理的,他把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就避免了对“无意识”的误解。因为潜在的意识,绝对不会是无意识;他把意识中的生物属性部分归入“下意识”,就可以避免因有些“下意识”中的生物属性尚未被认识,而把“潜意识”神秘化,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对潜意识的认识功能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学说,就会发现,他所说的“无意识”,实际上就
       是“潜意识”。在他看来,人类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的能源中心,是不为我们的意识所觉察的,潜伏在心理结构之深层的潜意识方面。在这里,包含着许多有悖于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等的个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以及各种创伤事件,由于有悖于社会和文化或会引起个人心灵深处的极度不安,它们被压抑到意识阈之下,而成为不被意识到的潜意识。但是,不被意识到,并不等于不存在。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结构主要是潜意识。”“潜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基础。潜意识是个较大的圆圈,它包括了‘意识’这个小圆圈;每一个意识都具有一种潜意识的原始阶段;而潜意识虽然也许停留在那个原始阶段上,但却具有完全的精神功能,潜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显然,在他看来,意识起源于潜意识,并且主要是一种使潜意识适应外部世界的工具。把意识起源归结于潜意识而不是社会实践,无疑是片面的。但他也确实说对了一半,即人的意识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先民、他人和自己以往认识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的意识。
       当然,我们说应该把“无意识”这个过去通用的心理学、哲学术语改为“潜意识”,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无意识”来表述特定的学术思想。如果用“无意识”概念,能把所要表达的学术思想明白无误地传达给受众,而又不至于引起误解,那么,采用大家通用的术语是完全可以的。改与不改,全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学术思想,避免不应有的误解。因此,我们在论述有关学术思想和学术问题时,应根据情况来选用它们。
       二、集体或群体无意识
       前面,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潜意识或无意识的一般含义,它主要讲的是个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问题,现在,有必要再来说说集体或群体无意识问题。
       弗洛伊德的学生、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把无意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他认为个体无意识包括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经被意识到又被压抑和遗忘,或者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属于意识阈下知觉的东西。那么,何谓集体无意识呢?荣格说:“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它可以依据下述事实而同个体无意识做否定性的区别:它不象个体无意识那样依赖个人经验而存在,因而不是一个人的心理财富。个体无意识主要是由那些曾经被意识到但又因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所构成的,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却从不在意识中,因而从来不曾为单个人所独有,他的存在毫无例外地要经过遗传。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是由‘原型’(archetrpes)所组成。”荣格强调说,集体无意识这个概念既不是推测性的,也不是哲学性的,而是经验性的。提出集体无意识构成人的深层心理现实这一假说,并不比设想本能的存在更为大胆。不过,要证实集体无意识因素对人的想象、知觉和思维的先天制约作用,就必须求助于原型,即原始意象。因为,集体无意识虽然遗传在人的大脑组织中,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型则是集体无意识之内容可以得到具体的外化表现的基本形式。总之,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就是指远古以来历代祖先经验的储存,是对自史前世纪以来直至今日,每一世纪中数不胜数的、有微小变化和差异事件的纪录。荣格和他的老师一样,强调无意识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认为无意识是心理的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甚至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命运。他指出,意识不能自我创造意识本身,它是从未知的深渊中涌出的。这种夸大无意识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比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潜意识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但他又走向了另一极端,认为集体无意识完全与个人的经验无关,对个人来说,它是先天地存在着的。可是,如果排除了一代代个人的经验,集体和社会还剩下些什么呢?社会和集体不就是由个人、由活动着的个人所组成的吗?辩证地看,集体无意识应当包括迄今为止的所有个人的共同经验,是这些共同经验的积淀。
       我国学者吴宁教授,把集体无意识叫做群体无意识。她认为,“群体无意识是从动物的群体本能发展而来的。由于动物的个体必须依赖于群体的密切配合才能发生和发展,动物的个体不断地从群体的互助、联合行动中得到好处,其群体本能就逐渐强化起来。这种动物的群体本能经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演变为群体无意识。”
       群体无意识的主体是群体,它是一种自在自发的意识形式,是社会群体不自觉地发挥作用的一种精神现象。由于群体无意识的发展不遵循逻辑程序,缺乏理性的指导,所以它是一种社会的非理性因素。在群体无意识状态下的群众,往往极端轻信,目光短浅,不可理喻。如突发事件中的群体恐慌行为、球迷闹事、种族骚乱以及大型游乐活动中的拥挤现象等等,均是群体无意识的表现。由群体无意识产生的过激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因此,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三、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
       在人的潜意识现象中,除了先天本能的部分外,绝大部分是后天意识的沉积,即后天潜意识。这就是说,后天潜意识是指通过后天学习而得来的社会和文化的潜意识,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和各种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习俗中的潜意识成分。这些后天学来的东西,本来是一种意识的存在状态,但它经过人们年久日深的践行和体认,会潜移默化为一种社会心理的沉淀物,而存在于人们意识的深层。这时,这些后天学来的东西,就转化为一种文化潜意识了。
       就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而言,在整个意识领域中的绝大部分信息,是处于潜意识状态。我们知道,意识和理性思维对外界客体信息的接收总是有限的。它只能接收那些明确的并具有条理和规律的信息,即大量的信息是通过神经阈限下的渠道输入人的大脑的。不过,神经阈限下所接收到的信息,不能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而上升为意识,而是以潜意识的存在状态,贮存在大脑的深层。有学者做过统计,人的大脑每秒钟能接收14-15条信息,每天能够负载8600万条信息。但实际上,这些信息只有1%能够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而成为意识;其余的绝大部分信息,都被大脑的思维筛选掉了,而成为潜意识。这些贮存在大脑深处的潜意识,不容易被思维主体激活与发觉,它们深层地、潜在地和沉睡地存在于大脑之中,而意识则是表层地、现实地和显象地存在着。尽管意识和潜意识在脑中贮存的层面不同,但他们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当潜意识在某种外界的刺激下,就会从沉睡中醒悟过来,不自觉地从大脑的深层,跃进到大脑的表层而转化为意识。同样,如果长期不利用和操作某种意识,它就会渐渐被意识主体淡忘,最后会下沉到大脑的深层,而转化为潜意识。这就是显意识与潜意识在认识过程中的辩证关系。
       四、潜意识是人犯错误的认识根源之一
       人为什么会犯错误?这一直是认识论探讨的重要问题。传统认识论在讲人为什么会犯错误时,常常谈到三种根源,即思想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而在谈到认识根源时,往往把人们犯错误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这种解释固然不错,但是,当主观没有脱离现实,认识没有脱离实践的
       时候,往往也会犯某些错误。这是为什么?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就是潜意识在起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当掌握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之后,会在意识的支配之下,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理性思维,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则不同。如当我们在思考甲现象时,却突然闯进了个乙现象,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情况。对我们来说,甲现象是意识到的,而乙现象则是没有觉察到的潜意识。当意识一旦失控或稍有疏忽,乙现象就会占据主导地位,于是就发生了错误。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发生了过失。弗洛伊德从决定论的角度来说,认为这种过失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心理基础的,这就是潜意识在从中作祟。
       错误或过失,作为常态心理的表现形式,本质上是某种潜意识欲望的一种满足,是认识主体潜意识欲望竭力表现自身出现的结果。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在人心深处,有一股潜流存在,从前我们追究梦中隐藏的意义时,触及到了他们的惊人力量。如今,我们已拥有更多的证据,发现它并不是只在梦中才大肆活动;它在人们清醒的情况下,也不时地表现在过失的行为中。”这种错误或过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语言失误。人们经常会说错话、读错字。例如,本来想说“李老大爷”,但却说成了“李大老爷”,本来要说“现在开会”,但却说成了“现在散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应有的错误,就是因为有能造成语言失误的潜意识在活动。(2)笔误。例如,人们本来想写“2006年”,但却写成了“2060年”;本来想写“北京市”,但却不知不觉地写成了“南京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在当事人心目中,本来就有“2060年”和“南京市”的潜意识的知识存在。出现笔误,正是这种潜意识现象的表现。(3)遗忘现象。人们常常会出现各种遗忘现象,如忘记约会、忘记寄信、忘记还书、忘记还债、忘记地名、失落物品、误取物件、错上火车,甚至会山现“骑驴找驴”的可笑事件,等等。所有这些遗忘现象的出现,都根源于潜意识,是潜意识心理的一种表现。
       总之,人们在认识中会出现各种错误,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头脑中的潜意识在起作用。所以弗洛伊德才说:“总而言之,不管是错误行为、偶发行为或最轻微的和最严重的精神病,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我们都可以将之追溯到那些最可厌的和被压抑了的心理因素。”他所说的这个“心理因素”,就是潜意识。
       五、潜意识对认识和评价的制约作用
       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事物,而且还要评价事物。而进行认识和评价事物的主体的头脑并不是一块白板,它必须具有一定的认识模式和评价标准。这种认识模式和评价标准,在具体认识和评价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先验框架”,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认识“图式”。当然,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这种“先验框架”或认识“图式”仍然是人们实践的产物。据心理学家们的实验证实,这个“先验框架”或认识“图式”的形成和发生作用的机制,是潜意识的。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认识过程。在每个具体的认识过程发生之前,人们的头脑就具有一定的认识模式,如果没有这个认识模式,认识就无法发生。这就如同康德所说的,如果没有因果范畴,人们甚至连“太阳晒”和“石头热”这两种简单的现象都无法联系起来。但是,人们究竟会形成什么样的认识模式,自己并不知觉,这是一个无意识过程,这种认识模式究竟是个什么样式,完全是由认识者当时所处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和实践水平所决定的。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科学很不发达,同这种客观情况相适应,人们便不知不觉地在潜意识中形成了直观朴素的认识模式。到了近代,经验自然科学逐渐发展起来,观察、分析、实验的方法普遍适用,与这种科学方法相适应,人们便逐步形成了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到了19世纪,由于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产生,人们逐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是这种思维认识模式的最高代表。由此可见,人们形成什么样的认识模式,并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
       人类认识史证明,主体认识模式的形成是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逐渐内化而成的,这个过程是潜意识的。认识模式的形成是这样,认识模式发生作用的过程也是这样。人们的认识模式形成以后,便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来制约认识,它是自发地、自动地在起作用的。这个过程是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例如,一个只有形而上学认识模式的人,常常不自觉地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尽管他主观上可能也想辩证地看问题,但是无意中还是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如果想克服形而上学的认识模式的制约,就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经过长期的努力,使自己在实践中,形成新的认识模式,即用辩证的认识模式取代形而上学的认识模式。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潜意识对评价过程的影响。所谓评价,是指主体用一定的尺度去衡量或度量对象。这里的“尺度”,就是认识主体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当人们用明确的尺度去评价对象时,这无疑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光是有意识的,还有潜意识的评价。这种潜意识现象,主要表现在人们在认识和评价实践中,无意识地运用了某种价值尺度。人们常常有这种情况,当某一事物出现在眼前时,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说它是善还是恶,是好还是坏。此时,评价者根本就不清楚或者根本就没有理会,自己究竟运用了何种尺度。但实际上,他却已经运用了某种自己也不明确的尺度,对该事物进行了评价。这种评价尺度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发地、无意之中起作用的。例如,一个有满脑子封建道德思想的人,一听说寡妇要改嫁,他就会不假思索地大骂为“大逆不道”。可见,封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在他们的脑子中已经根深蒂固,一事当前,便会自发地起作用。
       责任编辑 杨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