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研究]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改革
作者:张开选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图书馆改革
       [摘要]高等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推动着高校图书馆从信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的步伐。高校图书馆要搭建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资源开发平台,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就必须开辟新的服务内容、搭建技术平台、培养人才队伍,为利用知识管理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提供良好的环境。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3-167-03
       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读者需求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正处于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型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图书馆必须在搞好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寻求发展,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快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化的步伐,以此带动整个图书馆的发展,才能满足学校教学、科研更加复杂化、多样化的需求。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在文献管理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服务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知识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很低
       目前高校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变的过渡时期,受资金投入、技术知识水平、服务理念和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传统服务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实现知识管理的新的思维方式还未建立起来,知识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很低,现有信息资源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
       1.图书馆的职能停留在对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的开发与利用上,工作方式也只是对文献进行收藏、整理、加工和流通。服务方式采用的还是以开展借书、阅览、送书上门和参考咨询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没有及时变被动服务、滞后服务为主动服务和超前服务。主要业务比较单一、封闭。在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上也没有在开展一般服务的基础上扩大重点服务、定题服务的比重,比例不够合理。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还仅仅是以延长开放时间和扩大开架范围为主,主要是拼体力,而不是靠智力领先,靠效率取胜。
       2.缺乏创新精神与超前意识,知识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低。高校图书馆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过程中本应收集和序化知识信息,为其转化为教学和科研生产力架起桥梁。但目前对高校图书馆来说知识扩散、转移的机制不健全,没有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和利用上来。没有将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提练,只是搞一些粗加工,使巨大的信息(纸介文献信息和网上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馆藏资源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知识信息的有效利用仍然是一个难题。信息情报服务也没走上正轨,相当数量的科技成果一经鉴定、评奖,便束之高阁。知识创造者往往不知道如何扩散自己的成果,而知识的利用者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这种情况在我国高校中十分突出,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3.经过20年的努力,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取得了很大成绩,许多馆不同程度地在管理和业务工作中应用了计算机,建成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库。但是,计算机在文献管理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只是用在简单的文献信息条目的检索上,还没有真正做到数字化全息存储;数据库的建设基本上还处在条块分割状态,没有形成数据信息共享;普遍存在数据库结构单一、标准不规范和覆盖面狭窄等缺点。图书馆在保存图书的类型上还是以传统的纸质印刷型文献为主要载体,还不能将电子化的馆藏图书信息纳入到日常服务中去。自动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少中小型图书馆仍停留在手工操作,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滞后,直接影响文献检索的查全率、查准率和信息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二)人才匮乏是制约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从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素质来看,普遍存在着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以及人员变动频繁等问题。因为高校图书馆历来在学校中的地位较低,普通馆员与教师的待遇相差很大,因此难以引进和留住人才,致使图书馆不仅缺乏掌握信息情报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也缺乏懂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门人才,更缺乏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学科领域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才。
       再者,用人机制相对落后,对仅有的少数这方面的人才上级领导也重视不足,很少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提供深入研究的条件,使他们的专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外图书馆的职业教育也比较薄弱,对大多数馆员来说缺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业务培训。即使个别人有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收获的知识、经验往往也得不到很好的应用和推广,出现知识断层现象。
       二、实现知识管理是高校图书馆改革
       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给图书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一时代,开发信息资源将成为当前和未来世界的主要战略方向。但严格地说,信息与知识有所不同,知识只是信息的一部分,知识经济理论进一步揭示了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真正起作用的仅仅是那些能被人们吸收的有用的信息,也就是说是知识在起作用。可见,人们重视信息,说到底是重视其中的知识,而正在培育和发展的知识经济形态,将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消费)为基础。未来社会的信息交流只能是以知识为导向的信息流。这正是图书馆大有可为的领域。
       (一)开辟知识服务内容,为教学、科研提供新的知识产品
       与传统的信息服务相比,知识服务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和重组为基础,将指导思想由“满足用户需要”转变为“帮助用户成功”,把知识服务贯穿于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始终。
       一是为重点科研项目适时提供定题、跟踪服务。图书馆要迅速从传统的浅层次服务向文献知识的深加工领域转变,围绕重点科研项目主动开展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科技查新服务和二、三次文献加工等项服务。要积极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动态,搞清各重点科研组或实验室的科研内容以及攻关方向,从课题选择、立项到学术成果的鉴定实行一条龙服务,做到提供信息要新、出据数据要全和技术要精三个方面,积极推动个性化服务,以不断满足研究人员的知识需求。
       二是针对定题、跟踪以及相关服务内容从文献的内在信息人手,对文献的本质特征和外部特征作深入地综合揭示,不仅要编制新书通报、目录索引之类宏观性检索工具,而且要编制以知识单元为基础的专题文摘、专题综述、文献研究报告等二次文献以及手册、便览、文献指南等三次文献(包括网上形态)。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数据库,进行信息的再加工,为利用者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这种通过对信息“整合”而生产出来的知识产品,虽然不属于发现与发明,却可能产生新知识,萌发新见解,无疑是科研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知识向教学、科研生产力的转化。
       (二)加快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为实现知识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网上用户需求是网络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文献信息网
       络服务是一种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图书馆要实现知识管理,在未来网络资源大众化、普及化的环境下保持服务优势,非大力加快手段现代化不可。这既有赖于国家加大信息化的力度(对高校还有赖于本校领导的掌控),重视知识基础设施中信息资源的建设,也需要高校图书馆界统一认识,统筹规划,坚持抓应用、促发展的方针,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网络建设的协调发展。在巩固传统服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力度,尽快将各馆的特色馆藏变成特色数据库,在网络服务上下功夫。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力图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恰当的时候,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及时地掌握、运用或进行知识创新。图书馆只有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才能针对用户的需求,广泛收集信息,进行深层次的鉴别、加工和组织,实现上述目标。因此在硬件建设上必须要有紧迫感,要以计算机硬件及通讯设备为依托,以图文扫描、光盘刻录为手段,以应用软件的数据库文献信息为利用对象,从而既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服务,又能充分发掘库存文献信息的知识潜能。开展这类服务的主要方式有:联机目录查询、光盘远程检索、图文信息、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等。只有走科技兴图之路,才能使图书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畅通无阻。
       (三)大力开展馆际互借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保证文献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今天的图书馆应该更具开放性,在国内外更大范围内开展交流与合作。因为受经费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任何一个图书馆能提供给读者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靠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配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实现信息共享。为此要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水平,加强网络建设和信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大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尽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水平,大力开展馆际互借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以国际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网络服务,把异地文献传递服务做大做好,不断拓展服务方式,实现信息互补,保证文献检索的查全率、查准率和获取信息知识的完整性。
       (四)增加资金投入,采纳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高水平的大学图书馆 文献信息服务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有大量资金投入,而且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图书馆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得不到先进的技术设备。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将无法进行信息整合并为用户提供需要的有用信息,更无法对他们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因此没有高投入是不行的。但有了高投入并不意味着就能很好地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为读者开展高质量的服务。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它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的浮躁.需要积极探索、潜心研究,从实际出发,以实施先进服务方式的需求为导向,确定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并在实施服务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拓展服务内容,然后再进一步完善工作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五)实施人才建设工程,打造高素质馆员队伍
       作为高校图书馆馆员,要让服务内容与读者需求更贴切,服务水平更到位,仅仅当好信息传播者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参与知识的加工与整理,在深层次服务上把文章做大、做强。而要做到这一切离不开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是事关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此,图书馆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工程,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模式和培养方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应图书馆不断发展和实际需要的编制落实方案。
       在用人机制方面可实行引进人才与在职人员培训并举的方针,一方面有计划地引进具有相应学科背景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对他们进行一定时间的情报信息知识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能胜任本职岗位的有用人才。在实践中要多给他们压担子,鼓励他们主动承担研究课题和服务项目。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形成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大胆使用人才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把人才培养列入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既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又有一定前瞻性的人才培养计划,认真落实、严格考核,抓好现有人才队伍的素质培养,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加快知识更新步伐。
       (六)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改变图书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首先,图书馆的领导思想要开放,要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向旧的传统习惯提出挑战,把管理模式由控制转为支持,由监督转为激励,由命令转为指导,自上而下地为实施知识管理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其次,应设立知识主管。知识主管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人物,专门负责馆内知识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知识主管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知识产品的生成。知识主管的主要职责:一是,统筹规划图书馆电子资源与印刷型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加强与学校教学、科研院所等有关部门的协调,指导相关学科特色数据库的立项和制作。构造能够促进积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环境,监督、保证知识库的内容质量并能够正常运行,为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组织、引导在知识结构方面能适应专业要求,具备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管理知识能力的专业人士,搭建面向用户的信息整合平台,在与用户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催化新知识的产生,加速知识的交流,加快知识共享的过程。三是,组织制定开展个性化服务的业务规则和标准。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和知识服务工作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确保知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方式的规范与便捷。四是,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与院系教学、科研人员的沟通和互动,展示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和魅力,吸引他们的兴趣,增进他们对各项服务业务的了解,达到积极推广的目的。
       第三,要不断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建立学科馆员与院系相应学科专业人员的紧密联系,使图书馆采购的文献资源的品味与读者的需求相一致,使图书馆对院系某些科研项目的专业对口,服务更加到位。
       在开展个性化服务工作初期,可以从在站博士后人员及拥有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人手,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扩大个性化服务的群体。
       总之,实现知识管理是高校图书馆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提高知识管理水平,才能为图书馆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因此,我们应采取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态度,制定实现知识管理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加大督促力度,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实解决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打造21世纪图书馆的新形象。
       [责任编辑:王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