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经济问题研究]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分析研究(摘要)
作者:曲延芬 孙 矩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半岛制造;城市群;发展
       [摘要]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包括我国环黄海地带及韩日等国的环黄海经济区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群,半岛制造业基地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是山东半岛地区率先崛起的龙头,是新一轮日韩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地。要打造世界级制造业中心,必须解决科技、人才的薄弱,制造业结构低级和龙头城市辐射力不够的问题,提升城市的技术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规划,打造龙头城市,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同时优化环境支撑。
       [中图分类号]F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2—0096—05
       在整个中国经济的版图上,山东在太平洋西岸和东北亚的位置,山东经济区是黄河经济区(包括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和环黄海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是华北经济区和华东经济区的结合部,而山东半岛城市群则是包括我国环黄海地带及韩日等国的环黄海经济区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群,是黄河经济带与环黄海经济区的日韩等发达国家经济交流的桥头堡之一。
       一、山东半岛城市群及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态势
       1.山东经济区和山东半岛城市群
       自从胶济铁路在上世纪初建成通车后,山东省就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能匹配众多矿产和农业资源进行采掘、加工制造、进出口的经济区,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繁荣,其区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产品和人流等主要是沿着胶济方向进行的。在改革开放之后,胶济铁路沿线发展为中国一个初具规模的制造业基地(如成为全国三大家电制造业基地之一);山东半岛城市群也迅速形成了其既同周围几大经济区和城市群有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城市群系统、能源电力网络系统、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运输系统、产业结构体系;既同南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北部以京津为中心的大首都城市圈相互促进,又以越来越大的辐射力影响和带动黄河流域和陇海兰新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新亚欧大陆桥和黄河流域通向韩日等国的主要出海口岸群(青岛、日照、烟台、龙口、石岛、威海等)和东方桥头堡之一(日照等)。这就使山东半岛城市群既成为京沪中段的一个必然兴起的独立的城市群,又成为黄河流域城市带在滨海地区延伸和聚集的产物。
       2.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地位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包括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东营、日照8个设区城市和22个县级市,面积7.3万平方公里,人口3900万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701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6.6%、42.9%和66.5%,聚集了山东主要的优势资源和先进生产力,区位优势明显,是全省潜力最大、活力最强的经济区域。在六大城市群中,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列第四位,发展潜力非常大。
       半岛制造业基地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是山东半岛地区率先崛起的龙头(见表1),拥有大批名牌制造企业,具备了良好的制造业基础。2004年,三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33.1%,财政收入占全省的33.5%,实际使用外商投资占全省的69.2%,吸收日韩投资占全省的93.3%,亿元以上项目数占全省的30.9%,实现制造业增加值对全省的贡献率达39.1%。
       
       “从东北特别是辽中南城市的装备制造和京津的高新技术,经山东的半岛制造业,江苏沿江及苏南加工制造、高新产业,上海的服务业、高科技和装备制造,浙江和福建城市的加工制造到广东城市的加工制造,产业集群导致的地区经济的隆起带的万里连绵,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已经浮现了一个集群经济的龙脉。”山东的半岛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集群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山东半岛正成为新一轮日韩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地
       山东半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新一轮日韩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地(见表2)。经济合作和经济圈是建立在互补性基础之上的,“环黄海经济圈”内各国地理位置的相邻性、生产要素的互补性、文化上的共通性,为开展“环黄海经济圈”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为了减少成本及开拓海外市场,韩国、日本的大部分迁至海外的制造业企业都将中国看作首选目的地。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对在中韩两国均设有工厂的44个大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韩国法人税平均比中国高3.2个百分点,工资水平高8倍,物流费用高1.9倍。随着中国政府为外国企业制造宽松的投资环境,更多的韩国制造企业选择中国,有的甚至将核心研发部门也迁至中国。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的2002年度日本制造业白皮书称,日本对华制造业投资战略将发生巨大变化:将中国单纯作为生产基地的企业大幅下降,而将中国同时作为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企业将大幅上升。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山东,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互补性,为山东与日韩等国扩大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
       
       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和人才竞争力亟待提高
       一个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必须有世界级水平的软硬件与之匹配。山东半岛的城市,目前最大的优势是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其劣势在于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人才基础较为薄弱,这与其世界级制造中心的定位极不相称。目前山东半岛虽然制造业发达,但若相关的软硬件环境不能大幅度改善,充其量不过是加工基地,与制造业基地不是同一个概念。制造业基地大致有三个阶段,即OEM、ODM和OBM。OEM是指原始的加工制造,与我们所说的加工业相近;ODM则是前者的更高层次,是在加工过程中不断学习,逐步提高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而OBM则是指有自己品牌的产品制造,也就是打造制造业基地所要实现的目标。目前世界范围内产品的竞争已经延伸至研发阶段。在研发阶段,就决定了它的市场。整个山东缺乏的就是研发基地,目前的状态充其量算是加工基地,因而很难谈所谓的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2004年度述评》对2004年GDP增长率在8%以上的200个城市进行竞争力评估,山东的城市中,只有青岛的环境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进入前十名,分别是第六、第五和第六名。而其他更多的是排在后十位。威海在资本、结构、综合区位、文化、制度和开放的竞争力;烟台在资本和结构的竞争力;淄博在人才、开放、结构、基础设施、综合区位、环境、文化、制度与政府管理的竞争力以及济南的资本竞争力都排在后十位。科技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方面,山东省城市无一进入前十名。缺乏科学技术、人才资源竞争力,仅仅凭借地缘优势,依靠数量上的简单堆积,根本无法打造出一个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基地。  2.制造业结构有待优化  山东制造业结构中,传统制造业扮演主要角色,而且规模普遍较小。表现最为抢眼的青岛的家电电子产业,2003年产值为1165亿元,只有苏州的74%、深圳的40%。这种产业格局显然很难支撑半岛制造业未来的高增
       长。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山东省总体制造业结构层次偏低,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仅占装备业的12.39%。目前,山东省有近50%的设备落后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先进水平的仅占10%,数控化率不到9%。第二,山东省制造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程度低。一方面,吸引外资较少,外商资本占实收资本的比例为18.73%,低于全国水平;另一方面,出口产品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10位,机电产品出口额也大大低于全国水平,2001年和2002年仅占全国的3.2%(见表3)。
       
       3.青岛、济南两市的龙头优势亟待加强
       任何一个世界级制造业基地都要依托至少拥有两个龙头城市的城市圈,如长三角的上海、南京和杭州,珠三角的广州、香港和深圳,京津地区的北京和天津。龙头城市对于制造业基地的价值,除了前者能够为后者提供技术支持、劳动力和生态建设外,它还意味着一个无形的交易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因此,龙头城市经济总量和规模越大,其聚集和极化效应就越强,同时也意味其所能够提供的交易平台的高度就会越高。因此,对于制造业基地的推动作用也就越明显。
       第一,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区各个龙头城市相比,被确定为山东制造业基地龙头城市的济南、青岛两市,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科技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都有不小的差距。表4中列出了济南、青岛两市与三大城市圈中的副省级城市各项指标的比较,差距显而易见。在表5中将济南、青岛两市与中国三大城市圈内副省级城市指标进行了相对排序,可以看出两市的相对实力差距。
       
       第二,济南、青岛较半岛城市群其他城市的优势地位不明显。两市距区域核心城市的要求还有很远的距离,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科技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都有不小的差距。龙头城市必须占据区域经济的绝对制高点,必须对其他城市的发展产生强大的带动、辐射作用,而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简单领先。在表6中可以看出,除了青岛市在进出口指标上有绝对优势之外,其他指标优势很弱。同时,在产业对周边城市的拉动上,两市的主导能力也很弱,不能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劳动力和生态建设。
       
       三、打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措施
       1.提升城市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Linda G.Sprague将世界级制造中心的含义概括为:首先必须有一个内涵丰富的制造计划,不断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必须有一支受到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队伍,这种培训是不断进行的和发展的;必须在资产投资方面管理良好,工厂的设施能够得到持续的保养和使用;有很低的半成品库存量。以汽车制造业为例,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的单位生产成本比同样的美国汽车低将近1000美元,但90年代由于美国用先进的IT技术对汽车工业进行了全面改造,在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降低了成本,反倒使美国汽车的单车成本较日本汽车低了1000美元,而日本整个制造业采用IT技术的程度至今仍无法望美国的项背;一个相反的例子发生在台湾地区,在金融危机重创东南亚诸国时,台湾地区却依仗其竞争力强大的制造业,特别是IT制造业的良好表现,平衡地躲过了一劫。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长远发展,归根到底并不单单取决于地缘优势,作为本地区两块经济高地的青岛和济南两座城市,能否给一个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搭起一座具有国际视野的交易平台,能否给这个制造业基地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进而消化即将从黄海彼岸涌入的体量巨大的产业群,将成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成败的关键。要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首先要建造人才基地,做强研发能力,努力推出自己的品牌,打造世界知名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走OBM之路。
       2.调整产业结构,融入国际产业分工
       区域经济学的梯度推移模式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特别是主导产业在工业寿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正处于创新阶段或发展阶段,就会带来该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该区域应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反之,若主导产业处于衰退周期,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是一个低梯度地区。山东半岛制造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下保持高增长,就必须围绕制造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寻找那些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打造自己新的“增长极”。
       发掘传统制造业潜力,建设全新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承接以日、韩为核心的国际制造业转移,主动融入国际产业分工,有的放矢地承接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重点抓好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及家电,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食品等五大优势产业群。济南要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青岛、烟台加强物流功能和外向型制造基地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功能互补关系,现阶段特别是要加强港口间的合理分工和物流发展的合理布局。
       3.完善产业规划。提升配套能力
       调整山东半岛城市群体系的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的专业分工和相互协作关系,避免相互封锁、排斥和内耗,从而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增强城市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必须在充分竞争的同时,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城市间在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具体定位,特别是在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甚至重点产品上,要尽可能实现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只有紧扣重点产业集中出击,延伸产业链条,强化配套能力,才能打造出多个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和簇群板块。产业的分工定位和错位竞争并不意味着画地为牢。有关调查表明,电子家电、石化、汽车、钢铁、造船等产业的带动能力都在1:10以上。加强统筹规划,确定城市群内企业在各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获得自己的利益。同时,要对照国际标准,围绕龙头企业,加快改进生产工艺,延伸产业链条,这是城市群内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的理性选择。
       4.打造龙头城市。促进半岛城市群崛起
       济南市发展关系山东省的大局,要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独特自然景观和新世纪现代化气息。城市的发展定位不仅仅是山东的中心城市,还将是环黄海经济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发挥济南消费市场大、商业化比较发达的优势,以济南的商贸企业为龙头,联合区域内各城市的商贸企业,推进商贸流通的一体化,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青岛市作为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龙头,发挥辐射带动能力,带动烟台、威海,三市合力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进而带动全省发展。围绕提升青岛总体战略,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构建可持续发展工业体系中,充分发挥青岛城市功能和产业优势,实现与半岛城市群的优势互补。在更大区域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城市协作,发展价值链高端产品,在优势产业领域凸现主导地位。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空间整合技术、资金、人力和物化资源,优化配置,放大效能。在关键领域和若干技术前沿掌握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在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提升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5.优化环境支撑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发展瓶颈;着力建设以交通物流、信息流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和科技教育等配套体系,为实现产业对接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适时调整政府主导的引资产业分配政策,因地制宜招商引资;在取消征收不合理的费用、决策透明化和方针持久化的同时,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同时,加强文化、体育、艺术、科学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城市竞争力蓝皮书)[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夏宗矸.环渤海地区城市发展的宏观介绍[J].现代城市研究,1996(3).
       [3]郭盛晖,王彬.论东中部地区城市群带[J].求索,2005(3).
       [4]王碧峰.我国城市圈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
       [5]孙矩,曲延芬.城市化进程中投资环境的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5(6).
       [6]孙矩,苗建军.区域经济信息化分析[N].经济学动态[J].2003(10).
       [7]http://www.chinanews.com.cn
       ①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城市竞争力蓝皮书)[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①城市首位度是用于测量城市规模的主导性指标,用以衡量人口、经济向首位城市集中的程度,反映区域城市序列中领头的优势性。城市首位度一般用区域内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或经济之比来衡量。表中是借用首位度这一指标,计算方法为济南市的各项指值/烟台市的各项指标值。
       ②计算方法为青岛市的各项指标值/烟台市的各项指标值。
       ③烟台市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第三位城市。
       [收稿日期]2006—10—14
       [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中国城市体系研究”(批准号03JD790059)。
       [作者简介]曲延芬(1973—),女,烟台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孙矩(1953—),男,山东行政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