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泛北部湾论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思考
作者:赵廷和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给该地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农村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深入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对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执政基础;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4-0070-0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既是广西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不仅对整个广西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推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动我国中南、西南以及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这千载难逢的时刻,拥有1000多万农民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的发展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而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对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贯彻党的农村政策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历来重视农村的发展,在政策上特别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中央的农村政策,并通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保障农村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二)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有利于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的开放开发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提升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正是从农村基层实际出发,多渠道、全方位的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素质,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基层干部群众队伍,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是适应新形势、完成各项新任务的迫切要求;是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的必然选择。
       (三)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适应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基层党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备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适应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而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
       (四)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通过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使党对农村的最新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同时,只有广大农民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了新农村建设者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发展目标,强调:到2010年,水稻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公顷,2020年继续保持种植面积稳定;到2010年,畜牧业产区生猪出栏1000万头,家禽出栏1.5亿只,肉牛出栏50万头,奶牛存栏10万头,2020年生猪出栏1500万头,家禽出栏2亿只,肉牛出栏80万头,奶牛存栏15万头;到2010年,甘蔗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6.3万公顷,2020年继续保持种植面积稳定;到2010年,桉树种植面积60万公顷,2020年扩大到90万公顷。要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必须通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来保障。但在目前,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农业发展的认识存在偏差。具体表现在,许多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只有狠抓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才能快出政绩,忽视了农业的基础作用;认为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处于工业发展从属地位,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工业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农村自然就发展好了,不需要单独建设;认为农村当前的最主要任务是将农村经济搞上去,外出打工赚钱回来更实惠;有的持有较为严重的“等、靠”思想,一切指望、依靠国家和政府扶持,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人才外流现象比较突出。目前,广大农村人才外流现象比较普遍,大量青壮年人才外出打工或上学,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对发展农村事业缺乏热情和能力;留下来的,则素质偏低,缺乏基本技能,工作缺乏活力,不能完全胜任农村建设的需要。这给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带来了主体结构性缺失等问题。
       三是客观环境条件差,影响人才发展与交流。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人才培养与发展在财政投入上各有不同,同时地形比较复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差,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交通不便利,信息网设施建设不畅,宣传渠道不畅,影响农村人才发展与交流。另外,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还未形成规模,政府基层组织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创业渠道,加大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等方面还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三、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路
       (一)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科学指导
       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人才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农业和工业项目一样起到关键作用,不应偏废。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继续解放思想,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把广大干部、党员和各类人才培养好,使用好;深刻领会农村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二)政府引导,搞活机制,突出重点
       在实施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方面,政府应该在创新农村人才培训机制、创造农村吸引容纳人才的良好环境、促进城乡人才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建立促进农村人才发展的机制。
       一是创新农村人才培训机制。依托农技与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大培训”和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骨干农民培训工程、农业远程教育培训工程、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形成短期培训、职业教育培训等综合性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战,加强以实验实训基地和职教师资培训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大规模培养产业工人及其他专门人才,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机制,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作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养理念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是利用好人才服务机构机制。各级政府要指定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设立农村人才服务窗口,定期组织为农村吸引各类人才的专题服务活动。探索发展兼职人才市场,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兼职,以此来培育发展农村专业性人才市场。对那些在农业生产、科技推广一线,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学、科技等人员,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评聘方面制定好优惠政策。比如,明确在农村从事教育、卫生、农业、水利、林业等工作的人员,除国家有特别规定外,不受身份、学历、户籍、所学专业限制,可自主参加社会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专业职称评审。
       三是重点用好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不可小觑,人员外出务工对新农村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观念等有利因素,也是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吃喝玩乐,得过且过等各种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传播与推导者,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有足够的智慧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影响。当前,虽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但还未形成规模,政府应该加大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开拓创业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充分调动和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点带面,共谋农村的发展。
       (三)群策群力,提高素质,激活主体
       农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可以说,农民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民,应该是新型农民,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的农民,是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农民,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民。而要能充分发挥广大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一是在思想上要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靠自己,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的群体智慧;二是要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学习意识,通过加强学习培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养村民技术骨干,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人才队伍;三是要加大对农村建设人才工作的指导力度,通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先锋作用,给农村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促使农村的“外流”人才“回流”,并有所作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事业中来,壮大农村人才队伍。
       (四)注重方法,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要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工作制度深入民心,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一是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简报、板报、研讨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科技致富典型,营造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社会建设步伐;二是组织镇干部和农村各方面能人到村现场宣讲,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建言献策会,及时报道、交流、总结新农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关心和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商关注、投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的开发与建设。
       责任编辑 黄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