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教育]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文化生态的整合
作者:徐 建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文化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态建设的提出,要求从整体上着眼于各种文化具体形式之间的整合。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具体文化形态,即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在经过整合以后才能克服各自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给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和谐社会;文化和谐;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2-0088-03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体现出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视角,要运用系统整体的方法论原则,故我们在考察和谐社会中的文化生态系统的时候也应该将这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视角、系统整体的方法论原则贯彻下去。而文化生态理论就是从这个维度做出的一种理论尝试。我们试图从文化生态整体的角度分析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经过整合以后带给和谐社会的支撑合力。
       一、主导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整合
       主导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整合主要是由知识分子承担的,在这方面,知识分子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他们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承载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吸收和继承前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向全世界传播和辐射。同时也决定了知识分子成为主导文化与精英文化整合的基本力量。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应该运用精英文化来传播主导文化,扫除主导文化传播中的障碍。通过知识分子的宣传、解释,人民群众才能逐步形成科学的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传播好主导文化,首先要求传播者能够了解、理解、体悟主导文化。这本身就要求主导文化的传播者必须是文化人,有文化底蕴,能够较快地领会和接受主导文化,特别是为使主导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走样甚至不断得到丰富,传播者应该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解决问题。这个层面的要求甚至超出了普通知识分子的能力,直接指向先进的高级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就是由一批通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来完成的。因为这些无产阶级高级知识分子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亲自参加了无产阶级的火热的革命运动,所以能够深切地理解和接受共产主义的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拥有鼓动人民的信心、勇气和理论工具。反之,离开了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只能被束之高阁。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从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引下,出现了一些新的提法,比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等内容,就需要知识分子进行解读、宣传。在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去加以科学的研究、说明和解决。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宝贵经验也需要知识分子进行研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这些创造性的工作,都离不开知识分子的艰苦劳动。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西方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东西也会乘虚而入,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向社会精神生活之中渗透,封建迷信有所抬头等等,都会对党的主导文化的宣传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强化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宣传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都是提高全民族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思想工作者,都负有极其重要的责任,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通过自己的作品、讲演等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和组织纪律等的教育,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通过这些具体行动来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主导文化应该注意吸收精英文化中创造的先进的有益的成果。如果说主导文化主要体现为理论与政策的话,那精英文化更多地体现为学术。学术与理论各有自己的独特内涵、特征和研究范围,但二者又相互贯通。相比较而言,学术更具有开放性、争鸣性。理论,尤其是执政党的理论,由于指导实践的客观需要,必然地表现出稳定性、规范性和纪律性,这种特征使理论必然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封闭性甚至更新的惰性,因而就需要学术的争鸣和繁荣为其提供创新的资源和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而要为人民更好地执政掌权,就必须制定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正确的主导文化,以保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而党能否制定正确的主导文化,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吸纳意见,包括吸纳精英文化中的研究成果。只有哲学社会科学界畅所欲言,集中全社会的经验和智慧,党的主导文化才能够体现时代要求和客观实际。其中重要的是要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智囊机构,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特别是要建立不受部门利益影响的独立研究机构和咨询机构,发挥它们在决策中的“智囊库”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此后5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44次集体学习,有89位专家学者相继走进中南海怀仁堂,就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历史、国际问题、社会、军事、党建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讲解,在学习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
       中国要实现政治安定,国家繁荣,民族昌盛,迫切需要经受实践检验的真正的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由于执政党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影响,为防止理论的偏差对实践产生误导,客观上也需要将学术研究和争鸣作为理论创新的实验场,以使理论创新更具科学性和稳健性。所以知识分子应当为加快社会改革的进程从事艰苦的探索,不仅要对改革的实践加以总结,从理论上予以概括说明,更为重要的是要展望未来,为改革提供科学的思想理论。而这种思维成果应能够准确地预示中国改革的前程,使改革扩大积极的取向,避免消极的成份,以便让社会改革减少震荡和挫折,从而较为顺利地进入坦途。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主导文化应该给予精英文化更多学术自由的空间,因为学术研究需要自由的空间、宽松的环境,这是人的创造潜力得以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如果精英文化能够对主导文化的理论创新起作用,而主导文化的理论创新也想从精英文化中汲取营养,就必须保证学术自由。理论研究,只有在自由的广阔天地里,才能做到探索问题,发现真理。政治干预少,是学术自由的表现,更是历史的进步。如果没有自由的争鸣,包括自由地开展学术批评,而是违心地屈从于某种外来势力,学术研究无疑将失去活力。
       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整合
       精英文化与普通大众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日胜一日的大众文化的强大攻势之下,精英文化面临生存和发
       展的危机。不少学术专著无人问津、大量学术刊物发行逐年减少已成为阻碍精英文化发展的绊脚石。与精英文化不同,大众文化在传媒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凭借其自身通俗性、娱乐性、群众性的优势备受青睐。精英文化不能总是企图居高临下地改造和匡正大众文化,应当考虑如何与大众文化联姻,如何使自己走向大众。尽管这对精英文化阶层来说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却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体现在它既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又是社会正常发展的表现。因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一方面,大众文化中仍然保留着精英文化的许多精华,本来属于精英文化的中外名著、名曲往往加以通俗化加以改编汇入大众文化之中广为流传;另一方面,许多大众文化致力于反映现代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情趣,也与高雅文化息息相通,并为高雅文化提供了营养。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不仅有许多联系,而且将殊途同归,走向综合。精英文化一旦走向大众,就实现了既追求独立创造精神又能为大众普遍接受、既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良性循环。要实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联姻,广播、电视、期刊、报纸、图书等传媒应当积极为二者牵线搭桥,搭建精英文化走向大众的平台。近几年,精英文化出现了借助传媒走向大众的趋向。
       首先,电视开始打造学术明星。近两年,一种直接将学术讲坛搬上电视的节目形式开始盛行。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百家讲坛”和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坛”是此类节目中的代表,节目在精英阶层引起极大反响,在大众当中也引起不小的震动。学术精英加盟媒体,在提升媒体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必将为精英文化走向大众开辟崭新的途径。
       其次,一些学术刊物开始贴近大众。有的学术刊物上设计的栏目和刊载的文章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写法呆板的纯理论性文章的数量开始减少,而学术理论的前瞻性和通俗性结合的文章比例大大提高,刊物的栏目和内容普遍表现出一种向大众靠拢的趋向,有些刊物还专设“学者随笔”等栏日,专门刊载短小精悍、浅显通俗的文章。例如云南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新版《生态经济》,无论是栏目设置还是刊载文章都体现出向大众靠拢的趋势,因此被誉为“一份既能体现产业性、适用性、信息性和服务性,又能将其与学术理论的前瞻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的大众刊物”。又如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新西部》刻意追求“立意新、文笔活、篇幅短、可读性强”,在促进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再次,学术著作出现了通俗化趋向,学术著作通俗化已成为一种崭新的出版理念,通俗的学术著作在图书出版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出版势头。云南教育出版社提出并实践着“学术著作通俗化”的出版理念,江苏人民出版社将“大众精品,通俗名牌”作为办社宗旨。如王东京教授的《与官员谈中国经济》,完全用轻松的文笔讨论沉重的经济问题,突出一个“谈”字,而且谈得平实晓畅、潇洒自如。精英文化在通俗化方面的成功尝试足以证明,高深的学术问题可以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十分简明的方式表达出来,通俗化乃是学术品位与市场效果互融的捷径。精英文化通俗化不仅不会影响其内容表达,也不会降低其学术价值,反而会使自己大为增色,从而拥有更多的受众,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整合
       主导文化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居于支配、领导地位。首先,主导文化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使大众文化能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保持正确方向,合理规范发展。主导文化以科学的世界观、实践观、群众史观正确解释了文化起源、文化功能、文化发展规律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其次,主导文化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健全的文化方针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健康有序的大众文化市场,使大众文化获得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国外大众文化资源。主导文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文化管理政策,从而一方面保证了我国文化市场各种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另一方面保证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主导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消极方面也进行了有效管理,诸如扫黄打非、打击盗版、整顿文化市场等。有效管理了大众文化市场。再次,主导文化的发展,为大众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受众基础。我国主导文化倡导发展教育和科学,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在这样的文化教育方针指导下,我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社会大众的整体文化教育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接受、鉴别、选择、创造的资质不断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获得全方位的提高,这都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为了达到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整合,主导文化就必须在以上三个方面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考虑到主导文化的在人民群众中关心度的下降以及大众文化的泛化趋势,有必要进一步考虑主导文化表现形式的大众化、多样化问题。向人民灌输国家正统意识形态是主导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但长期以来意识形态灌输错误地形成了一种僵化的说教模式。当人们接受了大量新鲜有趣的文化形式以后,单一呆板的说教就难以发挥灌输作用。大众文化为新时期的意识形态灌输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形式,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利于使灌输带有隐蔽性和趣味性,从而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运用大众文化形式进行的宣传灌输真正实现了我们一直提倡和追求的寓教于乐。在人们消费新闻娱乐产品的过程中,“产品起着思想灌输和操纵的作用……由于更多的社会阶级中的更多的个人得到这些给人以好处的产品,因而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便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样,国家正统意识形态可以借助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获得更加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以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为例,这既是主导文化为使民间正确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而组织的,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文化活动,又是各方面力量借用市场经济机制和大众文化的形式而开展的商业活动。以纪念毛泽东为话题的书籍已达数百种之多,仍十分畅销。以“东方红,太阳升”为“主打歌曲”的“红太阳”录音带,更是创下了磁带发行的记录。这些难以用理性思考来衡量的行为,在实际上对当时社会上有关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的不正确的贬低、批判起到了纠偏的作用,对保证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外,“五个一工程”、“中华大家唱(卡拉0K)曲库”等的评选,《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的流行以及湖南卫视节目将“八荣八耻”写进歌曲,并将现代摇滚音乐和民族说唱艺术有机地糅和在一起,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印象深刻。这些都是利用大众文化的形式宣扬主旋律比较成功的例子。可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只有借助于文化消费才能扩大影响;不能转化为文化消费,不能以商品化的方式传播的政治宣传,其效果总是最低的。”在某种意义上,大众文化为主导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在现代商品社会中高效而隐蔽的新形式。
       四、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具有全面性,不能仅看到局部而忽视了全局,仅照顾了部门而忘却了全体。同样,将文化生态视作一个有机整体,文化生态中某一具体文化形态功能的失调意味着文化生态某一部分的结构不合理、有问题。要治愈这种结构性的失调,必须先从文化生态整体的角度进行结构的调整,促进各种文化形态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只有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文化的各种组成部分和各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