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兴桂方略]广西大石山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作者:姚本喜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大石山区贫困县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党的十七大把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的决策,为大石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政策导向。在贫困大石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政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扎实推进大石山区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大石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2-0073-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又一战略思想,是“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已进入总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缩小大石山区贫困县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这无疑给大石山区贫困县农村吹来发展的春风,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一、广西大石山区农村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大石山区贫困县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拉大。
       大石山区贫困县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大石山区贫困县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一是从地理上分析,一般都处在边远山区,地理环境恶劣;--是从人文上分析,一般是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偏低;三是从发展现状分析,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滞后;四是从数据上分析,都集中体现贫困。以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该县属于28个国定贫困县且排在第一位,全县人口42.5万,石山占全县总面积的90.1%,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9亩,局部乡镇在0.3亩以下。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用衡量贫困标准的16个指数对该县进行综合测算,其中4个指数(即贫困发生率达16.55%、年人均产粮仅有179.7公斤、贫困村占全县总村数66%,库区移民人数占全县总人口15.2%)排在全区贫困度第一位;2个指数(即革命老区村占全县村总数99.4%,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93.56%)排在全区困难度第2位;2个指标(未解决人饮困难人口占全县总人数15%、农村人均用电量只有19.5千瓦时)排在全区困难度第3位。至2006年底,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86.4元,仅为当年全国平均值的52.59%,全区平均值的68.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73元,为全国平均值的40.34%,全区平均值的46.61%;人均财政收入603元,仅为全国平均值的28.44%,全区平均值的49.79%。
       大石山区贫困现状还表现在:一是剩余劳动力的载体——工业发展缓慢。如大化建县之初创办的十多家县办企业资产负债率最低为121.91%,最高达435.63%,企业的改制面临着重重困难,工业的发展水平与安置贫困农村人口就业压力极不相称。二是农村住房条件还没有得到很好改善。大化全县8.5万个农户中,有独立住房的约6万户,有2.3万户建起钢混结构平顶房或楼房,5.1万户还是泥瓦房,1.1万户还住在不稳固的木架和茅草房中,分别占总户数的27%、60%和13%。钢混结构房的比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而茅草房、危房的比率远远高于周边县。三是水陆交通严重滞后。在全县的156个行政村(社区)中有10个库区村未开通公路,2908个自然屯未通屯级路。公路交通水平可以用“两小两低”来概括,即公路总量小、密度小、等级低、通过能力低。全县公路密度为17.9公里/百平方公里,远低于全区近70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由于没有形成完备的公路交通网络,等外公路不能客运,农村行路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四是农村教育和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卫生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五是村级政权建设亟需巩固,村干部“文件公章随身带,路上办公弯膝盖”的现象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007年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用两年左右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都安、大化、隆安、马山、天等五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石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力求从根本上改观大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落后的现状。但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五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至今仍然很低,是广西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因此,抓住机遇,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度,尽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对于大石山区县来说,更具有紧迫性。
       二、制约大石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党中央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直把“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其他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的“十七大”又把“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写入了“十七大”报告,由此可见,中央对贫困大石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为贫困县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然而,在建设新农村工作过程中,大石山区贫困县客观和自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不少,以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大化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中石山面积占90.1%,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资源匮乏,素有“石山王国”和“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金、木、水、火、土俱缺,就是不缺石头。36.33多万农村人口绝大部分零星分散在140013多个山弄里。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9亩,局部地区在0.3亩以下(其中岩滩水电站库区人均耕地面积为0.11亩),且绝大部分是易旱易涝的石缝地,没有水利灌溉及防洪排涝设施,旱涝灾害频繁交替发生。尤其是“七百弄”这个名字成了区内外贫穷的代名词,多批外籍专家考察七百弄乡等处时断言这种地方不适合于人类的生存。
       2.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据不完全统计,大化目前20户以下三不通(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的自然屯有1067个3.86万人;有72个村799个屯无路可走,物流往来仍需肩挑背驮;62个村民委所在地未通电话,占全县村民委总数的39.7%;未通电话的有783个屯1.8万户7.82万人;有44个村民委无办公用房或办公房不达标;106个村委会所在地无卫生室;人畜饮水困难2143个电15.56万人;未通有线电视有1058个屯。
       
       大石山区的基础设施问题集中表现为水、路、电三方面的问题。这和全国贫困特征是相符合的。虽然每个行政村村部所在地都已经通过电了,但有部分贫困农户承担不了担电人户的成本,就没有通电;还有一些贫困农户为了降低费用,使用低于标准的电线,造成了电力供应不稳定;并且通上电的农户电力资源的使用仅仅在于天黑时的必要照明,每月用电量非常少,有一个贫困村的村民每月平均用电仅为4度。由于气候和地质的原因,加上水利设施建设的落后,大石山区农村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地方可获得安全饮水的农户比例不超过50%,用水不安全主要表现为:(1)缺水。在每年的旱季,饮用水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2)水源距离远。每天取水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在一些山区每天取水要花4-5个小时;(3)水质差。在石山地区实施了很多积雨积水工程,比如修建水柜,但这些储存的水没有经过任何净化处理,就直接饮用,水质差,属于不卫生的用水。在大石山区,交通不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自然村平均通路率仅为61%,并且这些道路都是不上等级的土路,路况差,交通事故发生频繁,严重限制了贫困村与外界的商品、信息交换。
       3.农民劳动者素质偏低。大石山区贫困县份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如大化县主体民族是瑶族。瑶族是一个祖祖辈辈在石山区繁衍生息的民族。他们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基础差、文化素质低,整体上缺乏敢冒的精神和与贫困斗争的动力。因环境地理等方面原因,农村青年初中升学率不足40%,青壮年劳动者文盲半文盲达20%左右,农村科技培训及文化娱乐场所几乎空白。在岩滩电站库区移民劳动力25634人中,初中文化以下有16212人,占63%,初中文化以上有9422人仅占37%。
       4.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恶劣,随着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供给小于人的需求量,人对自然的消耗远大于自然的增长量,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非和谐发展,人们靠山吃山,刀耕火种,无限制地向大自然掠取。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贫困状况得不到根本性改变。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大石山区群众居住在边远山区,山高谷深、交通极为不便、生活条件极差,加上人为的破坏,石漠化严重,土地贫瘠,可耕地资源非常少,有的地方甚至不具备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他们的祖先是避战乱或其他原因迁居而来。这种地方虽然年降水较多,但由于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渗透严重,而且降水多集中在雨季,所以导致雨季容易爆发洪涝灾害,旱季出现缺水、干旱的情况。这里山高路险,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建设各种基础设施的成本偏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情况等方面。而这些因素作用在农户生产经营上的是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这些地区在农业生产上都表现为典型地靠天吃饭,农业生产水平极为低下,而在非农业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农业收入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扎实推进大石山区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这为大石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政策导向。在贫困大石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政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扎实推进大石山区新农村建设。
       1.以科技进步为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以科技进步为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实现生产发展的根本。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包括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加快农技推广改革三个方面。从主要重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转向产量、质量、安全、生态和效益并重;从主要依靠传统技术转向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等。二是提高农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等方面,创立农业品牌。三是大规模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知识就是财富”,在农民身上同样表现得非常明显。
       2.培育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形成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兴农富农的桥梁,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坚持重点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并带动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三是狠抓农产品加工促进产业化经营。积极与有关市、县联系,通过招商引资,在优势农产品主要生产区域建设一批不同层次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提高产业的集聚效应。
       3.生产发展是目标。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生产健康快速发展。现在大石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路子也不少,各地纷纷创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化是山区县份,只能靠挖掘当地山、水、矿等资源,念活“山”字经。为此,要引导农民敢于打破传统观念,敢于先吃“螃蟹”,创出适应当地情况、符合当地要求的发展新路子,实现山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新一届大化县委、政府提出了“东蚕西鱼,南麻北羊”的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东蚕是指在大化镇、六也乡以及红水河河谷的平原丘陵地带,大力发展种桑养蚕;西鱼是指在大化、岩滩两大库区尤其是岩滩库区要做大做强养鱼业;南麻是指在共和乡等与平果县交界的乡镇发挥地缘优势和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剑麻种植;北羊是指在北部山区继续发展以山羊为主的草食动物。全县东西南北分别形成鲜明的特色产业带,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山上和水上创造一个新大化。生产发展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相应提高。现在的农民群众已不满足于基础的生活资料的获得,他们更向往宽松富裕的生活。有房住,还要住得宽敞;有吃穿,还要上档次;有自行车、摩托车,还想买汽车;看电视已满足不了精神文化需求了,要买电脑,上互联网冲浪,搞网络直销……这些都是新生代农民的生活需求。同时,农民生活的宽裕,不仅体现在农民吃、穿、住、行有科学性,而且还有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体育锻炼及业余生活的多样性。
       4.加强县域经济发展,以新思路、新举措促进农民增收。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以发展资源型加工业为突破口,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提高民营经济整体水平,不断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一是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工业基地,增强聚集效应,引导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富民项目,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以中心镇建设为抓手,加快城镇化步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心镇建设是加速城乡一体化、壮大县域经济总量的有效途径。抓紧抓好中心镇规划建设,加紧制定有关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政策措施,使中心镇成为农村发展的“龙头”、城市发展的“后勤”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基地,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水产品和畜牧产品基地建设。利用农产品和水产品资源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具有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促使农业市场化。发展以农产品生产和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随着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致力于改变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5.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载体。创建生态文明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积极治理农业源污染,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构建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的生态产业链,推进相关产业在区域内的聚集和循环式组合。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以“四通五改六进村”(通路、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党的政策进村、科技进村、先进文化进村、优良道德进村、法制教育进村、卫生习惯进村)为内容,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移风易俗,形成农村新风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责任编辑 陈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