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传统文化 发挥文化统战在北部湾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唐利群

《桂海论丛》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当前北部湾风生水起,实现把北部湾建成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之后的新的增长极的目标,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与之相适应。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发挥文化统战的优势,既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统战;北部湾;和谐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8)01-0025-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06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地希望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提出“合力做好北部湾这篇大文章”。北部湾区域的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涉及周边地区和谐与稳定的政治问题。要实现把北部湾建成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之后的新的增长极的目标,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与之相适应。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发挥文化统战的优势,既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举措。
       一、文化统战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统战就是用文化的手段或方式,去达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目的。它在构建社会和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的一般作用
       这种作用表现在文化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具有相同的系统地位;特别是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已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际情况看,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占其GDP的比重达到了1/3;从国内情况看,据有关资料分析,2005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就达5500亿元。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相继成为我国新的增长极,文化在其中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区域文化与政治、经济已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二)统战工作与文化工作密不可分
       要实现社会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的大团结、大联合,没有一种精神支撑或共同认同的东西是难以想象的。而这种支撑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统战文化的精髓是求同存异、体谅包容、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统战工作以先进文化为手段,更能潜移默化,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社会主义文化以统战精神为内容,会使文化更加丰富和完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三)文化与社会的兴衰密切相关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什么时候重视了文化工作,什么时候就兴旺发达;反之则会走向落败甚至灭亡。唐代注重中西文化交流带来了“贞观之治”,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秦朝灭亡,这都说明,如果不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将是十分危险的。
       (四)文化统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
       文化统战是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5月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我们党在延安的十三年,就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现形式,宣传了主流思想,使我们党渡过了难关,巩固了陕甘宁边区的政权。
       (五)北部湾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文化统战的支撑
       当前,随着中国一东盟多方经济区域合作战略的实施,广西正在合力进行北部湾的开发开放。东盟是个区域性国际组织,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人口近5亿、面积达430万平方公里,外汇储备超过1000亿美元,年生产总值达6300亿美元,外贸额达5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建成,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规模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由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市所辖的行政区域为主组成的经济区,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面积的17.9%,海域总面积达12.93万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1220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1/4。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对实施和发展中国一东盟多方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北部湾和谐社会建设主要是指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特别是北海市的和谐社会建设。在这个重要的区域内,要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和形成新的一极,单靠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着力启用文化的元素,促进这一区域的和谐社会建设。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新时期统战文化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准则,以民族团结文化、党派合作文化、宗教融合文化和炎黄“根”文化等传统文化为基本内容。其主要表现形式或特点如下:
       (一)“和合”文化。“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作为魏晋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干流,其基本的价值理念都是“和合”、“和谐”。如儒家主张“仁”,佛家追求“善”,道家强调“合”,其基本价值指向都是一个“和”字。特别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极力主张“和为贵”,把在变动中寻求和谐、稳定的处世之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把这种思想方法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国语·郑语》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由于有了“合而不同”,也就有了“兼容并包”。这一思想对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需要求同存异,才需要建立统一战线;也因为异与同共存,才有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
       (二)凝聚力文化或“根”文化。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她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根源就在于内部有强大的凝聚力。2005年4月底和5月上旬,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无不融入了同是华夏子孙和龙的传人的主题,都为寻根祭祖而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面时,实现了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近60年后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国共实现历史性的和解。连战和夫人还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也于2005年5月6日祭拜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认祖的圣地——黄帝陵。连战在访问期间曾经说过三句话,即“我们是中国国民党,不是台湾国民党”,“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主张本土化,但本土化并不是去中国化”。所以,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一面旗帜。只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三)“中庸”文化。《中庸》认为,凡事要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并强调用“持中”的原则,去实现人与人之间、
       人道与天道之间的和谐。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俗话说,过犹不及,讲的就是“中”和“度”。以中庸之文化推动区域内统一战线工作,则既要反映统一战线人士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又要从地方党委的角度考虑问题;既要帮助统一战线人士和组织开展工作,又不能越俎代庖,而是恰到好处,不“过”也非“不及”。
       (四)宗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提倡,成为主导中国人思想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这种精神又反过来影响历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三、弘扬传统文化,发挥文化统战在北部湾和谐社会建设中作用的思考
       按照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观点,“和谐”表示和平、和睦、和解、向心力、凝聚力、团结、统一、和衷共济、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等,这是统战工作的主要精神。这些精神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一)文化统战在北部湾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文化统战在构建北部湾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文化。现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在北部湾开发特别是北海新一轮开放的机遇下,必须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扬党派合作文化,广纳贤言,发挥好民主党派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提升这一区域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服务好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2、继承发扬“和合”等传统民族文化。就是要发展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丰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文化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特别是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各种习惯,如穆斯林群众每年过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统战部门有责任引导其他群众尊重其过这种特殊节日的习惯,不可妄加干涉,营造民族团结和睦的文化氛围。提倡并运用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是妥善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客观要求。
       3、大力挖掘祖国的“根”文化。据有关统计介绍,目前我国分布在世界各国的海外华侨有5000多万人,港、澳、台同胞有3000多万人,他们的“根”在中国。广大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与祖国人民血脉相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联盟。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到祖国旅游观光、投资办厂、寻根谒祖的活动日益增多,对内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仅以北海为例,目前成立了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现有台资企业40多家,每到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清明等便有不少台胞云集北海,实为一种寻根活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三港一市毗邻港、澳、台及东盟国家,北海还是全区侨务工作的重点城市。三港一市可以把“根”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以海外联谊会为平台,利用中国传统的节日,加强与海外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的联系,使他们更多地关心、关注北部湾和北海。
       4、积极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目前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其中在中国存在最长的已有2000年的历史,最短的也有百年历史。要继续维护当前北海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和谐相处、亲如一家,以及宗教管理规范、有序的良好局面;要结合北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特点,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要利用好北部湾经济区三港一市具有宗教同源性、相融性的优势,保留发展各宗教优秀的、先进的东西,摒弃腐朽的、糟粕的东西,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建设北部湾民众共有的、积极的、健康的精神家园。
       5、弘扬特色传统文化,发挥文化的发散效应。传统文化具有聚集效应和展示功能。南北钦防有许多相近而又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比较突出的有海洋文化、蛋家文化、海丝路文化,以及南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钦州的海豚节,北海的珍珠节、比基尼大赛和世界模特大赛等,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此外,北海近代使领馆群、珠海路老街、合浦汉墓群、陈铭枢故居等景点都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北海国际珍珠节被列为特色节庆文化品牌建设。这些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如在时机和条件成熟时进行必要的整合,必将形成带动效应,吸引东盟乃至世界的目光,从而在北部湾区域聚集更多的人气。
       (二)发挥文化统战优势的对策措施
       1、整合文化资源,联手打造文化统战品牌。充分利用北部湾经济区三港一市文化形态上的丰富性、体制改革上的互补性、制度创新上的多样性,形成文化协调发展的巨大活力,联手打造北部湾经济区文化的特色品牌,主要有:一是钦廉四属一体化文化。钦廉四属是指今合浦、钦州、灵山、防城四县市。钦廉四属经济一体性很强,同属于南流江流域农业和钦州湾地区农业。二是客家和蛋家文化。北钦防三个港口城市是客家人、蛋家人的聚居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三市共有客家人超过110万。客家的民俗风情,人文史迹不但在钦廉四属产生强劲的凝聚力,也会在北部湾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钦廉的蛋家人源出同一,钦廉蛋家文化中的“妈祖信仰”,“南珠文化”等文化现象,都是北部湾文化中最有活力的元素。三是海洋文化。北海、钦州都是古海丝路始发港之一。“珠还合浦”的美丽传说、钦州的“海豚节”与北海的“国际珍珠节”、“比基尼大赛”、“海洋之窗”、“海底世界”等,都无不各具特色并融入了海洋文化的元素。四是开放文化或称西洋文化。由于这一区域曾是海丝路始发港,由此带进了外来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座落在今合浦县境内几百座的古“汉墓群”和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座落在市中心区的“北海老街”。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拥有24平方公里面积的北海涠州岛一直“岛泰民安”,从无盗窃抢劫,社会和谐稳定而有序。且北海的天主教还管辖钦州、防城、灵山等地的天主教场所,基本连成一体。五是传统的佛教文化。相传,北海是佛教海上南传通道中转站,是佛祖达摩等从海上在此登陆并有短暂传教活动的地方,位于市中心的普度震宫历史上就是佛、道、伊三教合一的场所。北海现仍保留有“保子庵”、“东山寺”等名寺。这与有着广大信教国民的东南亚国家有很好的文化同源性和融合性。如果充分整合这三市的自然资源使之产生最大效益,形成品牌,必将相得益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共建文化大市场,延伸文化统战的平台。北部湾三港一市及周边的市县可以进行特色文化的合作,也可与邻近的珠三角或东南亚国家开展文化互动,扩大文化市场的外延空间。要继续发挥象北海统一战线“风雨同舟”艺术团那样的作用,开展系列社会服务活动,延伸和扩大文化统战的平台。
       3、加强文化统战阵地建设。一是借助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二是开设统战文化专栏节目。三是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创造条件加快博物馆、大剧院等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使之与开放城市的地位相匹配。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设立地方统战工作主页,打造地方统战文化知名栏目,深入挖掘统战文化资源,建立更加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总之,文化统战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解决北部湾在发展成为新的一极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这一区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统战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 黄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