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究与现实思考
作者:黄筱娜

《桂海论丛》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指标,其中,“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和外在形象。乡风是否文明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乡风文明”包含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之中。因此,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先进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章编号: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6-0077-04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它具体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项指标,形象地描绘了我国未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灿烂前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发展,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而要实现乡风文明,更要重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农民群众同步享受现代精神文明成果。
       一、“乡风文明”的理论背景及丰富内涵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描述,也是新时期新农村的重要标志。
       (一)“乡风文明”是各个历史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升华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摆上了国家发展的议事日程。而不同时期的新农村建设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有着不同的内涵。上世纪50年代,新农村的建设目标首先是合作化、人民公社化:60~70年代则是以机械化、工业化为奋斗目标;至80-90年代,工业化、城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追求。纵观上世纪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沿革,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建设目标都是以发展生产为出发点,以物质文明建设为核心,关注的层面只是局限在单一的经济层面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精神文明建设成了当务之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上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从而赋予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新的、丰富的内涵。它既有物质文明层面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又有精神文明方面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还有政治文明范畴的(管理民主),而且三个方面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说“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那么“乡风文明”,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它要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境界,反映的是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乡风文明,第一次被党的文件提到了如此的高度,说明了它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新农村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也是新时期新农村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二)“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延伸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的内容包括移风易俗、民主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两项指标看,“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适应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村容整洁”主要是指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状况,建设一个房屋整齐、绿树成荫、街道宽阔、路面干净、空气清新的美丽村庄。这些都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在这里,“乡风文明”是软件,“村容整洁”是硬件,二者共同构成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和外在形象。
       “乡风文明”侧重的是乡风,落脚在文明。其核心是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乡风文明”是许多人通过思维及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结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而促进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在农村营造生气勃勃、富于创造、勇于进取的思想文化环境,营造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好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社会风气直接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社会关系最外在的表现形式。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陶冶、滋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对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巨大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这些理论角度看,可以确认,“乡风文明”的精神内核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延伸。
       (三)“乡风文明”的核心任务在于“文化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党中央从推进新农村建设人手,在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的同时,更是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这些都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提高农民文化生活品位,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加快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从以往农村改革的实践经验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而加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我们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农村文化工作,使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同步推进。
       二、当代中国农村的文化困境与实现乡风文明的障碍
       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公民的文明素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不可否
       认,中国的文明发展进程与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一样,仍处于“不全面、不平衡、低水平”的状态。农村与城市的文明差距仍然很大,广大的农村仍然面临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困境,由此带来了许多精神领域方面的问题,成为实现文明乡风的文化障碍。
       (一)文化准备的不足导致与现代文明的不协调
       正如有学者所说,当代中国就像一位有着“工业文明的身躯,农业文明的脑袋”的巨人,一方面大规模的工业四处开花,另一方面则是思想意识的迟滞和落后。而中国农村更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三极两跳”,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快速地步入了现代文明社会。随着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加快,原有的文化体系逐渐被打破,而新的文化体系尚未完善成型,传统与现代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着各种矛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也随之变化,传统的小农文化和计划体制下的文化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相适应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时效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等开始在农民中树立。但由于历史的和环境的原因,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在现阶段的我国农村还大量存在,中国传统农村文化在中国农民身上的心理积淀非常厚重。这就使中国农民在“恋旧”与“更新”之间徘徊,形成文化心理上的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其突出表现为平均主义与效率优先、“重农轻商”与“无商不富”、家族主义与个体本位、道德主义与法治主义、“安土重迁”与“离土离乡”、“安分守己”与“敢闯敢冒”、“多子多福”与“少生优生”、“勤俭持家”与“潇洒消费”等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不仅表现在农村中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而且在同一个人的内心也交织着这些矛盾和冲突。
       (二)多元化的冲击带来精神家园的迷失
       在中国农村,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纯朴的乡风民俗: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诚实守信,勤俭持家,自立自强,致富有道,艰苦创业等,是社会和谐、乡村文明的基石。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多元文化思潮也冲击着这片古老的大地,带来的是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信仰的迷失。当前在广大农村,封建迷信死灰复燃、宗族矛盾时有发生;甚至过去只有在西方才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仅冲击着城市人的生活,而且还在广大农村滋生和蔓延,极大地损害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多元文化结构下的文化心理矛盾如前所述,在社会转型期和全球化影响下的农村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农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成很大的反差,并由此形成矛盾和冲突。而且,同一利益群体或个体在文化开放和全球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也存在着一个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文化价值理念进行不同的文化选择的问题。这种选择本身就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心态。尤其是对于文化素质不高的中国农民来说,在复杂的多元文化面前,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充分显示出这种文化选择上的矛盾心态。
       (三)文化生活的缺失导致了精神生活的空白
       胡锦涛同志在分析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时就曾强调指出影响农民切身利益的三个问题:“一是农民负担过重、二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堪忧、三是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农村,几乎家家有牌局,而且大部分并非娱乐那么简单,一个春节输掉全年血汗钱的事并不罕见,还经常因为玩牌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引发了许多社会治安问题。有农民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状况:3个月种田,3个月过年,3个月耍钱,3个月游闲。1个月种田,2个月过年,9个月玩牌。也有人这样描述农村文化的现状:“三叫”、“四难”——“三叫”: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四难”: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还有一些地方封建迷信盛行,农村成了不良文化的温床。“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几乎成了被主流文化遗忘的角落。农村文化的贫困,依然得不到根本改善;农民的寂寞,仍如野草般疯长,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便被一些人紧紧盯住,不分青红皂白地倾倒着文化垃圾”。还有一些畸形消费现象:“穿在银上、用在鬼上、吃在酒上”。一个普通农民的葬礼就能消费掉一个普通农户一年的纯收入,葬礼消费和人情债成了农民经济生活的一个沉重负担,健康的文化生活缺位,致使一些内容低俗的娱乐活动如脱衣舞等轻而易举地侵入了农村,农村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匮乏,是导致以上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我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本来就不高,而文化投入又偏重于城市。据权威部门披露,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71.9%,农村占22.1%;文化事业费中东中部地区占78.3%,西部地区占21.7%。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存在着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软件建设方面明显滞后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农村的教育教学条件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地处偏远的农村师资力量缺乏,学校的管理明显滞后于城区,很多家庭被迫借债送自己的子女进城区的学校就读。另一方面,虽然有些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了,生活条件渐渐好了,基本上不愁吃穿,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是目前农村的大环境、大面貌还不能适应乡风文明的要求。主要是文化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笔者曾在调查中发现,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文化设施较好,农民户年均文化消费可达两三千元。而有些山区农村,农民一年还看不上一场电影一场戏。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虽年年组织文化下乡,但总是鞭长莫及,难以惠泽八方。部分山区农村文化设施陈旧不堪,有的乡镇文化站的设备还是一个书架,两个报夹,三副扑克,始终停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平。农民看不到新报纸、新杂志,文化活动方式单调,内容贫乏。
       三、建设先进文化,促进乡风文明
       促进乡风文明,必须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认为,文明乡风建设应包括整体的道德理念、良好的精神面貌、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康的生活风尚等方面。
       (一)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向上的社会风气
       基本道德规范是形成文明乡风的基础,要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必须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富有乡村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当前,尤其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逐渐树立品德端正不违法、应缴税(费)不拖欠、计划生育不超生、家庭和睦不拌嘴、孝敬老人不忤逆、邻里互帮不生非、崇尚科学不迷信、健康娱乐不赌博、移风易俗不浪费等社会风尚,形成有利于农村发展的良好风气。同时,促进乡风文明,离不开对先
       进典型的学习和宣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立足农村实际,从群众身边选典型,注重群众公认,依靠群众推典型,保持典型本色,拉进典型与群众距离,树立一批有时代特征、有感人魅力、有不同层次、有群众基础的先进典型。进而在整个农村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随先进的良好风尚,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鼓励良好的村风民风,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村风民风直接能够反映农民思想道德整体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其中村风是民风的集中体现,民风则是村风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实现村风民风好转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让先进的文化、思想占领农村阵地,与不良社会风气作斗争,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消除不文明行为,大力弘扬好人好事,打击歪风邪气,驱邪扶正,以正压邪。此外,还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促进农民逐步克服世代沿袭下来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落后习俗,逐步摒弃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步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转变,使他们自觉认同和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
       党中央制定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根据中央的部署,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较快发展,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文化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新型的农村文化人才
       要抓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开展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要加大面向“三农”的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力度,特别要重视政策法规类、信息知识类和文体娱乐类等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新闻媒体开办为“三农”服务的专栏、专版和节目,文艺生产单位创作为“三农”服务的文艺作品,宣传部门编写面向“三农”的宣传教育资料。要加大送文化下基层的力度,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送演出到村落、送图书给农民朋友、宣讲活动进农村等活动,组织宣传文化工作者下基层调研,把文化资源全方位地配送到农村。此外,要加大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着力培养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大力培育和造就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才能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责任编辑 赵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