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兴桂方略]广西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及对策
作者:韦宇红

《桂海论丛》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20世纪80年代,广西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就业带动效应,但进入90年代,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就业增长却呈现出下降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带动作用的减弱导致广西失业问题突出。文章对广西经济增长就业效应减弱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就业效应
       中图分类号: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6-0036-04
       经济增长是就业的前提和基础,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的变动关系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所验证。广西一度也不例外,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带动了较高的就业增长,20世纪80年代年均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分别为7.5%和3.2%。但进入90年代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就业增长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到新世纪,广西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8%,而就业增长率仅为1.2%。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带动作用的减弱导致广西失业问题突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如何在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就业增长,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广西经济增长就业效应的实证考察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是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对就业吸纳能力的最直观指标。它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就业弹性越大,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高,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反则反之。我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测算广西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及其变动规律。
       模型建立的基础是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呈非线性经济关系,其函数关系是:
       L=f(Y)=aYα
       (1)
       其中L、Y、a、α分别表示就业人数、总产出水平、常数和就业弹性系数。对(1)式两边取对数并加人随机误差项(e),得到就业增长模型:
       lnL=lna+αlnY+e
       (2)
       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产出指标,从业人员作为就业人数指标,模型的样本期定为:1979-2005年。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2)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
       lnL=6.370+0.236lnY(3)
       (95.002)(19.522)
       R20.938 Adjusted R2=0.936 F=381.107
       回归结果表明样本回归方程具有很高的拟合度,拟合优度R2达到93.8%,在显著性水平为0.1条件下,方程的F检验、参数的t检验都获通过,因此该模型对改革开放27年间广西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效应有较强的解释力。根据(3)式,1979-2005年,广西经济增长的年均就业弹性为0.24,即意味着C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就业增长0.24个百分点。
       对广西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的就业增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广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最强,就业弹性达到0.43,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经济的特点;90年代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急剧减弱,就业弹性锐减至0.17,进入21世纪后更是低至0.10,还不到20世纪80年代的1/4。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每实现一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需要比80年代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与经济增长背离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常态。
       二、广西经济增长就业效应减弱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其配置结构即就业结构必然受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要保持经济增长中的就业增长,劳动力的转移需要与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保持一致,否则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可能会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出现。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1978年的40.9:34.0:25.1调整为2005年的22.4:37.1:40.5,就业结构由80.5:10.5:9.0调整为56.2:11.9:31.9,产值结构实现了向“三二一”格局的转变,但就业结构尚处于“一三二”格局,就业结构调整滞后极大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首先,尽管伴随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显著下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向外转移,但与产值比重年均2.21%的降幅相比,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慢,就业比重年均下降仅1.32%,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积压现象严重,对全社会就业增长产生巨大压力。其次,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一直大大高于就业结构,说明长期以来该产业是沿着资本、技术密集型轨道发展的,从而制约了其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力量本应发挥的就业吸纳作用。第三,2005年与1978年相比,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了254.44%,增加值比重上升了61.35%,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远强于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全社会就业增长的最重要力量,但以其目前40.5%的产值比重,显然还不能担当起带动全社会就业与经济同步增长的重任。
       (二)投资偏向削弱了投资就业效应
       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资本,必须与劳动要素相结合才能产生效益,并通过扩张产出带动就业增长,故资本投入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就业增长,当然也可能造成机器排挤劳动,减少就业机会,两方面的作用结果决定了投资的就业效应。90年代以来广西经济增长呈现出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特征,1991-2005年GDP年均增长11.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就拉动了6.1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1%,而投资的就业弹性只有0.07。可见,资本投入在大力推动广西经济增长的同时未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根本原因在于投资的偏向不利于就业容量的扩大。例如,在经济发展的引擎——工业行业中,投资的主要领域是资本有机构成高、就业容量小的行业。1999-2005年广西工业行业中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年均投资比重为55.89%,高居榜首,但年均就业比重仅5.09%。又如,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中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其就业吸纳能力远不及对投资的吸纳。2001-2005年,国有单位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平均每年为60.89%,就业比重只有33.97%,而非公有制经济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个体和私营企业只占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03%,就业比重却达18.59%。
       (三)技术进步产生了较强的就业挤出效应
       技术进步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就业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技术进步在本质上是节约劳动的,通过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相对地减少生产对劳动
       的需求;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报酬率提高会诱导更多的资本积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技术进步引起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也会产生新的产业和部门,扩大就业容量。一定时期内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贡献取决于这两种作用的对比结果。改革开放的推进使科学技术逐步渗透到广西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由此促进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按1978年的价格计算,2005年广西劳动生产率为3252元,人,比1978年增长了5.24倍,年均增长7.01%。技术进步产生了明显的劳动替代效应。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也在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并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广西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却难以跟上步伐。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广西在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95年,其中具有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4.71%,技术人员比重更是低至4.73%。大量低技能、低文化的劳动者无法进入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增就业岗位,这使得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中对就业增长的作用最终表现为挤出而不是吸纳,从而加剧了结构性失业。
       (四)体制转轨促使隐性失业显性化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潜在形式转变为公开形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极大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制度的淡化,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游离出来,一部分涌向非农产业,另有很大部份无法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渐凸现,给社会就业造成沉重压力。据广西统计局资料显示,近几年来,广西农村每年外出就业的劳动力都超过500万,2005年达到677万人。二是国有企业富余职工转变为下岗职工。2001年广西已累计有58.16万国企职工下岗。因体制转轨而出现的农村、国企隐性失业显性化无疑构成了90年代以来广西经济增长就业效应减弱的重要因素。
       (五)非正规就业统计的缺失导致真实就业增长被低估
       广西非正规就业规模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在城镇新增就业总量中已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这一就业群体尚未被纳入国家就业统计体系中,对其测量只是分散在现有的一些调查统计中,包括企业就业定期报表制度、人口抽样调查和政府的行政记录,这些数据不仅存在交叉,可信度也不够高,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非正规就业的真实情况。广西未曾对非正规就业作过专门调查,因此无法把握广西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及趋势,全社会真实的就业增长可能被低估,进而低估了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效应。
       三、提高广西经济增长就业效应的政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树立就业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观
       事实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所追求的两大目标。在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一直优先于就业增长目标,就业被看成是经济增长的派生产品,认为只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就会自动带动就业增长。包括广西在内的各地经验却表明,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导致就业最大化,主要通过资本投入推动的经济增长,会产生资本、技术对劳动的替代,导致经济发展中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失业的代价是高昂的,它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可持续增长。因此,政府有必要重新审视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正确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就业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而就业增长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公众的福利水平,故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必须树立起就业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观。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为取向,制定和实行鼓励扩大就业容量、创造就业岗位的财税金融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类型扶持、就业方式拓展均要以有利于就业为原则去进行选择;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要将就业增长列为重要指标,从执政机制上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步。
       (二)合理布局产业类型,实现就业结构和产业升级协调发展
       广西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2005年,广西劳动力人口占全国劳动力人口总数的4.54%,而科技活动人员只占全国的1.49%,存款和贷款则分别占1.46%和1.57%,资本市场中的A股市值仅有0.05%。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广西应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来替代和节约资本等稀缺要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实现经济增长中带动就业同步增长。但这并非意味着不重视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是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注意三类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使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相匹配,提高三次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为此,广西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要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和加工环节,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含量,提高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劳动密集型经济的技术含量和集约程度,尽可能将简单劳动力资源转变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力资本,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充分利用广西在泛北部弯、泛珠三角中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引进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广西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吸纳能力。
       (三)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扩大产业就业容量
       第三产业是广西吸纳劳动力最强的产业。2006年其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为39.3%和32.8%,发达国家这两项指标分别为60%-75%和70%-80%,相比之下,广西第三产业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有限,但也昭示着其发展潜力巨大。广西应认真研究并采取措施,让这一潜力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重点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中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贸流通业、运输物流业和餐饮业,大力扶持发展三类新兴服务行业:一是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信息产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虽然其就业弹性不高,像广西信息产业2000-2005年的就业弹性不到0.1%,与第三产业0.49%的就业弹性相差甚远,但其发展在直接增加三产产值和就业机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其它产业、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而极大提升三次产业的层次,推动经济高速发展,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技术含量较高、就业容量大的新兴行业,如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房地产业等。三是技术含量较低、就业容量大、就业安置成本低的社区居民服务业。
       (四)增强农村农业就业吸纳能力,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既需要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来转移,也需要通过农村、农业的发展来消化。在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中,广西要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
       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引导农民从经济效益低、就业容量小的粮食生产向经济效益高、就业容量大的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领域转移,增加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推进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通过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市场营销等经营活动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链延伸至工业和服务业,创造出更多的农民就业岗位。广西应将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健全政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和农民就业增加的作用。
       (五)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非正规就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九五”时期,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4%.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在吸纳就业上,非公有制经济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分流国企冗员、吸纳社会失业人员的最重要渠道。2005年广西城镇就业总量中,私营个体占18.34%,与国有和集体单位的差距由2000年的41.06个百分点缩至9.56个百分点。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广西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还有待增强。必须不断完善包括项目投资在内的市场准入、税收、信贷、上市融资、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给予非公有经济与国有经济同等的待遇,以进一步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步伐,发挥其就业吸纳作用。
       广西非正规就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需要政府的鼓励、扶持和引导。当前的首要工作就是将非正规就业纳入就业统计指标体系,使政府能够全面、客观地把握这一群体的规模和特征,以正确评估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及时调整经济增长策略和就业扶持政策。
       (六)完善教育体系,提高劳动力素质
       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广西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必经之路。一是要继续普及基础教育,特别要强制实行农村学龄儿童九年义务教育,降低文盲率。二是加强和完善高等教育。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完善专业设置,加强对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培养,向社会输送合格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大力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中高级技工学校。职业院校要及时更新教材,调整专业,使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四是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技能培训。对象包括城乡所有劳动者,根据他们的特点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教育培训网络,对在岗职工要重点培训他们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对下岗职工、城市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要有针对性地培训他们的再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就业适应能力。
       责任编辑 莫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