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兴桂方略]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东盟旅游合作对策研究
作者:邝 雨

《桂海论丛》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通过SWOT分析,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应加强旅游规划,打造旅游精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交通及其他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推进,探索建立有效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加大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面向东盟游客开展“寻根游”、“民族风情游”,加大旅游业对外开放的力度。
       关键词:广西;东盟;旅游合作;SWOT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5-0086-04
       旅游业是广西和东盟诸国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国际旅游市场重心的东移,中国与东盟地区作为亚太地区的新兴旅游目的地,两者进行旅游合作,联合开发中国—东盟旅游线路,开拓国际旅游市场,不仅可以提高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而且可以更好地开拓区域乃至国际旅游市场。广西处于两大市场的交会处,是中国与东盟两大旅游经济圈客流的结合点,与东盟的越南山水相连,与东盟其他国家邻近,是我国与东盟国家联系的通道。目前,广西与东盟各国已经在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相互推介、旅游交通建设、客源互送、合作开发旅游人力资源、简化出入境手续、景区及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有成效的合作。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广西只有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双方的旅游合作。
       一、广西—东盟旅游合作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在市场营销中被广为应用。它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这种方法通过综合分析SWOT诸多要素,系统评价发展战略,能选出一种适宜战略、措施,在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经济中非常有效。其中S为优势(Strength),W为劣势(Weakness),0为机会(Opportunity),T为威胁(Threat)。旅游经济作为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SWOT分析法引入到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策略分析中,也是适用的。
       (一)优势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区位优势明显。广西毗邻东南亚,西与越南交界,南以1595公里的海岸线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及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隔海相望,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东南亚水陆相接的省份,东临经济发达的广东,离港澳台地区较近,东北与旅游强省湖南相连,地处我国华南、西南、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拥有沿边、沿海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广西不仅是大西南经由北部湾走向东盟乃至世界的大通道,也是东盟各国和世界市场联接中国内地市场的枢钮。
       人文关系密切。除了地缘优势,广西还在亲缘、人缘、文化、习俗等方面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关系。东盟各国有5亿多人口,其中有2000万华人华侨,祖籍广西的就有近百万。东盟各国的广西籍华人华侨仍保留着广西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祖籍地的血缘关系。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具有良好的人文基础。
       旅游资源产品互补性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资源产品各有特色。互补性较强,旅游合作有良好的前提。桂林山水、北海银滩、百色大石围天坑等世界级旅游胜地及民族风情、会展商务旅游项目对东南亚游客很有吸引力,而越南的下龙湾、東埔寨的吴哥窟、马来西亚的云顶景区、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菲律宾的马尼拉海滩等东盟国家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独特的自然风光、异国风情也吸引着广西及国内外游客。这十分有利于以各自的产品组合成特色旅游线路,实现互送游客以及开发跨国旅游线路。
       2.劣势分析。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从旅游功能和游览方式看,目前广西旅游产品主要以喀斯特山水地貌观光游览型为主,休闲度假、会展、商务等高消费旅游明显不足。单一的观光旅游项目,无法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影响了游客的滞留时间、重游度和消费额。2005年,广西人境旅游者人天数、人均停留和花费分别为214.11万人天、1.45天和159.77美元而同年浙江省的数据分别为904.31万人天、2.67天和189.52美元。
       旅游配套设施相对滞后。近10年来广西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初步构建起了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水路、航空和其它基础设施相配套的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伹与旅游强省发展仍不相适应。广西五大中心城市有高等级公路贯穿其中,交通比较发达、通畅,但从中心城市到各县市旅游区(景点)的交通较落后。在一些景区旅游线路不明确,通往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安全配套措施较差。广西旅游业目前的散客体系也不健全,旅游咨询中心、旅游紧急救援网络系统和公众旅游信息查询系统尚未建立,涉外商店、饭店、医院在设施、语言、结算方面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宾馆等接待设施较差。星级宾馆很少,接待设施严重缺乏,档次低{许多县接待外宾和游客的多是各县政府或县委招待所),餐饮、娱乐项目和设施均未能很好地反映和体现民族特色。旅游景点交通相对比较落后。与东盟国家之间交通对接不力,阻碍了双方的旅游合作。
       (二)机会威胁分析
       1.机会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区,这给双方旅游业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配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不仅将广西摆在中国西部发展的前沿,也推向了国际舞台。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博览会,它集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于一体,将极大地促进双方的人员来往和合作。“一轴两翼”战略更是广西积极投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使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有了更为有效的载体。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广西—东盟旅游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泛珠三角区域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的1/3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3(不含港澳)。2003年以来,由广东省倡导并得到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八省(区)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响应和大力推动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即“9+2”)得到了广泛赞同,区域内合作正稳步推进。针对旅游业,协议各方支持全面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创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共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区域旅游形象以及技术先进区域旅游品牌。至目前,广西分别与湖南、广东签署了旅游合作与交流协议,正逐步实现无障碍旅游。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广西与东南亚旅游合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威胁分析。
       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广西旅游业正面临环境日益恶化
       的威胁。由于管理不善和环保意识淡薄,一些旅游者随手丢垃圾,或在旅游景区内采集、露宿、野炊,加重了旅游景区的生态负担,使旅游景区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而许多名胜由于工业污染,旅游环境受到破坏,如左江名胜崇左斜塔,受上游以及附近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水质被严重污染。
       景点破坏性开发和保护不善并存。一些地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的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致使旅游资源缺乏必需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使自然景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景点由于保护不当,导致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如位于中越边界的友谊关纪念公园内(闻名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和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即发生在友谊关,历代都为军事要地)。“万人坟”因年久失修和无人管理,现墓址多处崩塌,水土流失严重,危及整个墓群的保护。破坏性开发和保护不善使名胜古迹的风貌和生存寿命受到破坏和严重威胁。
       旅游景点间竞争激烈。广西旅游业面对着竞争十分激烈同质、异质产品。东盟国家的旅游产品与广西有较强的互补性,也有较大的相似性,其他邻近省份的资源特色和产品也是如此。它们都会对广西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将形成一定的屏蔽效应和过滤效应。广西区内旅游资源的同质性也十分突出,喀斯特景观、民族风情等方面普遍相似或相同;市场细分已形成了山水旅游、生态旅游、边关旅游、民俗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等等多种异质旅游产品。各景区在旅游产品特色、质量和内容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竞争,在旅游服务上面临更高要求。
       强烈冲击民族传统文化。广西之所以能有众多的民族、绚烂的风情留存,主要是因为复杂的地形和极度不便的交通使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旅游合作的深入开展,将对本地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生态产生冲击,并可能使处于经济、文化弱势地位的本地文化在外来强势文化前逐步弱化和趋同。这很不利于旅游氛围的营造、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民俗风情旅游将由于缺少资源本底的依托而成为“无源之水”。
       二、基于广西—东盟旅游合作SWOT分析的对策措施
       根据以上SWOT分析,我们可以导出广西加强与东盟旅游合作的对策措施,并进一步归结为广西—东盟旅游合作对策SWOT分析模型。
       对策1:加强旅游规划,打造旅游精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有精品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作为支撑。广西要根据国际大通道沿线旅游资源特色、本地实际及市场情况,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深层次开发。一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内部各组成要素素质。特别要促进“娱乐”、“购物”两大弱项的提高,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由相对单一的观光产品向休闲度假、会展商务、康体娱乐、探险探奇、科普教育等多种产品形式转化。二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并逐步扩展和带动其它旅游区的精品景区景点建设,促进旅游地域格局的优化。进一步发挥桂林对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牵引和辐射带动作用,确立和完善桂林市、南宁市两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依托桂海高速公路,整合桂林、北海、百色等区内精品景点景区,突出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自然山水、以北海银滩为代表的滨海休闲以及千里边关风貌揽胜、民族风情四大旅游特色,建设“桂林—柳州—来宾—南宁—钦州/防城港(东兴)—北海”广西黄金旅游带。依托这些名牌旅游产品,以点带面,打破地区壁垒,使广西区内旅游资源一盘棋,形成区域性旅游线路和相互联接的旅游网络。三要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所带来的机遇。打造跨省、跨国旅游精品线路。利用区位优势,与区外各省、东盟各国合作,整合各自特色旅游资源,联合开展营销,共同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实行资源共享、客源互流、产品互补,并通过转接次区域的游客到国内其它旅游地的方式吸引国内外游客到广西旅游。如可以将中国古老文化、自然风光与泰国的阳光、沙滩、大海与民族风情整合在一起,向欧美及大洋洲推销。
       对策2:加强交通及其他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可进入性和接待能力。大力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就要解决旅游交通瓶颈问题。广西要加大通往边境的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增设通往东盟的口岸,更多开辟广西与东盟国家间的航班、包机。要着力优化以桂林两江机场、南宁吴圩机场、南宁—河内公路、桂海高速公路、南昆铁路、泛亚铁路、西江航运和内河港口建设为主体的航空、公路、铁路、水运交通网络,并完成出境、省际和区内各县道路的对接,提高对内交通的衔接度和对外交通的指向度。使区域旅游交通网更加合理。要着力改善旅游中心城市的住宿、餐饮、电讯、供水、环卫等基础设施。提高各地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交通标识、产品配套功能。
       对策3: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探索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外部结合大西南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的合作。内部结合桂东南、桂南、桂西南、桂北、桂中等区域间的联合,建立起旅游合作的协调机制,共同寻求东盟旅游大通道建设及跨区域旅游合作的最佳方案,促成在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发展规划、市场营销、信息交流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区域间旅游发展的联动。
       对策4:提高旅游意识和人口综合素质,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带来的巨大的人流、信息流,逐步在本地文化的“重构”中提高人们的素质和意识,拓宽视野、更新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原有价值观念。一要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意识。各地要将旅游业作为本地优势产业来抓,不斷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改善广西旅游业发展的软环境。二要在把握本地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高品位、独具特色的开发建设,主动开拓市场。三要加强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商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旅游环境意识、服务意识和综合知识素养等。
       对策5:加强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面向东盟游客开展“寻根游”、“民族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在旅游开发中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科学规划和论证,对资源进行科学的、有限度的开发。一要尽快摸清各地旅游资源家底,对濒临破坏或消失的自然资源、古建筑、无形的传统文化要收集资料、重点研究、大力保护,逐步形成旅游开发和保护环境、民族文化良性互动。二要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即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和旅游收益分配。这既能提高社区的收入水平,又能唤醒他们对本地生态和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使他们主动地维护本地的生态环境和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三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与东盟各国人文关系密切的有利条件,开展“寻根游”、“民族风情游”等旅游项目。
       对策6: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要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广西的资本投资能力不足。必须要加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投向旅游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外商投资于广西旅游业,有利于提高广西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广西其他产业吸引外资。广西要有意识地调整引资方向,适当向旅游业倾斜,除了改善自身投资环境外,还要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于旅游业的相关政策,同时也要加强对外资的监督与管理,坚决制止以破坏旅游资源为代价的短期行为,确保广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谭 焰
       作者简介:邝 雨(1974-),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机电工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