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教育]关怀教育在高校特殊群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郑陈荣

《桂海论丛》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关怀和关怀教育,不仅是人们情感交流的行为,更是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及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实践表明,从关怀教育入手,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手段,着重抓好高校毕业生、经济困难学生和后进生三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才能进一步扩大和延伸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从而充分体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怀教育;高校特殊群体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3-0084-03
       关怀不仅是人的情感交流的行为,而且更重要的它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方式。关怀教育即是从关怀人的需要出发,注重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成才的观念,从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关怀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人手,既为他们释疑解惑、又为他们排忧解难,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目的,已成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
       一、关怀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必要性
       1.关怀教育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富朝气、最具创造性和生命活力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怀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崭新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帮助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良好思想品德,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关怀为核心,充分尊重人、关心人,高扬人的主体性,用理性的方式去理解学生、对待学生。特别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心智,形成具有个性化人格的、成熟的人。
       2.关怀教育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教育环境不断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其中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本着关怀的理念,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怀教育。要尊重大学生并引导其健康发展,调动和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自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关怀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活动方式也随之复杂多变。高校要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加强关怀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行为特征和个性特点,充分唤醒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寻求真理和完善人格,把他们塑造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主体,以便能够适应社会、实现其价值。
       二、当前关怀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缺失现象
       1.片面强调教育者权威,忽视学生主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因素是教师(教育者)与学生(教育对象)。教育者对待教育对象的态度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状况的体现,它对教育方法实效性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往往不顾或很少顾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不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采用“我说你听”的说教方式,认为把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的就行。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片面强调教育中的强化灌输和管理中的强制性,忽视了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逐步理解、判断、筛选及内化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两种情况出现: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墨守成规,缺少个性,缺乏创新能力;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接受教育者的说理教育。
       2.学生管理制度缺乏关怀思想。在多年的办学中,各高校都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从大学新生进校开始,管理者就把学生当作“物”,单方面对学生行为作一些规定、限制和禁止,要求学生遵守,不得“越雷池半步”。学生没有参与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权,只能按照学校既定的规范接受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只看到教育对象,看不到受教育者也是一种教育资源。他们常常会放弃“教育”的角色,把大学生当作单纯的接受者,过于关注“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的过程,过于关注“接受”的过程而忽视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作个体应遵守的外在规范和条条框框,而不是被当作有益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以致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对付突发事件和违规行为的“消防队”、“救火者”的角色,将自己的教育对象从“人”转到“事”,从对人的精神感化转到了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往往采取一刀切,使师生之间的教育与受教育关系变成了纯粹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以简单的行政命令代替民主思想,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常常成为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使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甚至让人疏远。
       3.师生交流日益减少,师生情感沟通日益缺乏。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十分迅猛,高校扩招、院校合并、跨区拓展、校区增多及后勤社会化等,造成了学生与教师在生活、学习上的地域分散,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空间上的不便。尤其是住宿在偏僻校区或校外社区里的学生,往往出现思想政治教育鞭长莫及的盲区现象,学生找老师谈心的少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就更少。“发表论文成了教师的‘头等大事’”“老师热衷做官、忙于各种会议,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校园里,这种现象在一些年轻教师中尤为严重[1],于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慢慢就淡化了。教师往往把“管得住、别出大乱子”作为根本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则停留在规范学生必须怎样、禁止怎样的管理层面,学生成了被管束的“物”而忽视了关怀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关怀教育在高校特殊群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
       每一所大学都有它的特殊群体,包括贫困生、毕业生、后进生。能否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力与效力的集中表现。贫困生、毕业生、后进生的存在本身就特别令人关注,而他们也特别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怀。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1.不让一位贫困生辍学。据调查,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为20%左右,其中特困生已超过10%。对这部分特殊学生群体,高
       校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要本着不让一位勤奋而有志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原则,想办法筹措资金用于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可采取“奖、贷、勤、补、缓、减、免”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一是建立贫困生奖学金助学制度。对学习表现好、成绩优秀及学习进步明显的贫困生按一定条件给予物资奖励,以奖助学。经济困难学生除了按规定获得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外,还可获得诸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等政府、社会及个人为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设立的奖学金。从而激发广大贫困学生拼搏向上、刻苦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增强贫困学生爱党、爱国和爱校情感,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立志成才。
       二是架好银校合作、沟通的桥梁,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后,高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有关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开展助学贷款的工作。要主动上门与银行沟通,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同时主动为银行提供热情、周到、高效的后续服务,例如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建立特困生贷款跟踪档案,对违反贷款信用的学生除进行教育外,还要视情况进行通报批评直至取消贷款资助等。
       三是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对贫困生予以特别关照。高校要千方百计拓宽勤工助学的渠道,最大限度地安排贫困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在增强贫困生自立意识和劳动观念的同时,也使其通过充当不同的角色,在与学校各部门和社会的广泛接触中,增强其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四是设立特困补助基金。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困难补助基金,以解决特困生的生活困难问题。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设立“爱心基金”,用于帮助那些因遭遇偶发事件导致生活极端困难的学生解决在校生活问题。
       五是开辟“绿色通道”,为贫困生缓交或减免学杂费。高校应对因各种原因暂时无法交清学杂费的大学新生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缓交或免交费用政策,确保贫困新生顺利入学。据桂林工学院的统计,自开通绿色通道以来,他们共为1253人次缓交了学杂费,金额达597.8万元;为622名同学减免学杂费,金额达65.23万元。近三年来,共有4451名贫困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其中95名特困生利用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完成学业,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2.让毕业生直接赢在起点上。这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是动真格、下狠招抓就业。高校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由学校党政负责人与各系(院)党政一把手签订目标责任状,并把就业率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规定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和该专业的招生计划、专业建设以及资金投入挂钩,使就业情况不理想的专业有可能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
       二是打造“千里马”,吸引众“伯乐”。高校要培养出让用人单位青睐的学生,就必须在抓好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高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要求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到社会上兼职或承揽项目,使他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并增强应对挑战的本领,从而吸引社会用人单位主动、乐意到高校招聘毕业生。
       三是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促使毕业生赢在起点的又一做法。高校应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计学分,而且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进行就业指导:大一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二着手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贮备教育;大三注重择业观的教育和择业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大四着重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指导,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踏实、务实的思想作风,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务实作法。专业课教师可利用与学生接触多和熟悉行业情况的优势,结合教学、实习,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及推荐就业工作。对贫困毕业生要给予特别关怀,逐个谈心,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择业中的各种问题,促使其早日就业。
       3.给后进生特别的关爱。后进生是高校的又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人数不多,影响不小。这部分人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基于其用自身不成熟的思想认识去判断新的现实事物从而得出错误结论相关联。对他们必须付出特别的关怀。
       一是构建家校帮教网络。据调查,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已远远大于学校教育,因此家校联系一直是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应将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每学期的学习成绩单及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状况以书信形式向学生家长通报,并要求学生家长把学生在家的基本情况向学院及时反馈,从而构建起学校和家庭共同管理学生的帮教网络,使学校和家庭之间随时保持沟通。这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二是开办后进生帮教学习班。为进一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为后进生开办帮教学习班,邀请学校领导、德育教师、心理咨询专家和专职政工干部上课,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校园行为规范和管理、维护校园稳定、学生管理与处分条例、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为后进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解,并组织观看《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礼仪示范》等录像教育片,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大学生德育基地。通过参观学习,让他们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省,主动改正错误,赶超先进。
       三是开展后进生谈心制度。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要把与后进生的谈心工作作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制度确定下来。要求在谈心过程中认真做好谈心记录,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各系(院)学生工作目标考核管理体系之中。通过谈心,解开了同学心中的疙瘩,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思想、行为的过错,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四是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和手段对后进生进行帮教转化。使用心理咨询中的测验、调查方法,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状况,为帮教后进生提供依据。同时巧妙地把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运用于与后进生的谈心教育中,如运用心理咨询的倾听技巧,耐心倾听后进生的心声;运用解释、指导、劝告等影响技巧,转化后进生的思想和观念。桂林丁学院的做法是:正确处理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关系,针对后进生心理压力大、思想负担重的客观情况,加强对后进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他们通过预约登记、网上咨询、电话咨询和面对面咨询等方式,对后进生展开心理咨询工作,同时建立后进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减轻了后进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促进了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
       关怀教育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及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高校必须突出抓好毕业生、经济困难学生和后进生三个特殊群体的关怀教育工作,以大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和地位,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调动起他们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拓展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手段,才能充分体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与效力。
       参考文献:
       [1]郑晋鸣,曲一.大学教师在“忙”什么?“印象最深”的老师为何难寻?[N].光明日报,2007-02-09.
       责任编辑 余 青
       作者简介:郑陈荣(1962—),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