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经济研究]信息化时代世界装备制造业的软化趋势
作者:马云泽

《桂海论丛》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20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引起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加快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趋势一软化趋势。世界装备制造业软化趋势为我国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信息化;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软化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3-0029-03
       20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引起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加快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趋势”。而作为制造业核心的装备制造业也呈现出明显的软化趋势,装备制造业软化是指装备制造业不断吸纳高新技术、信息技术、软件技术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决定并拉动其他产业的优化升级。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世界装备制造业软化趋势日渐显著,并呈现出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特点。
       一、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及作用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生产制造部门的总称。它是以机械工业为基础,融电子、冶金、化工等相关产业为一体的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在多学科技术成果集成下,以单件、单机或成套装备为产品,服务于基础工业和相关工业的综合性产业。从纵向来看,装备制造业是包括机械工业、材料、电子和零配件等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的战略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始终把装备制造业视为立国强国之本,装备制造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国防实力的保证。在信息化时代,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忽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会严重制约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首先,发展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大的外部性。在众多工业部门中,装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手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经济发展过程表明,每次技术革命,或者说新发明、新发现最终都体现在生产过程和生产手段的变革和改善。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大范围的应用,结束了以人力和畜力作动力时代,代之以高效的机械力,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和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生产手段进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时代。世界上各种技术发明和创造,技术进步最终都被装备制造业融合进生产工具改进之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发展,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水平的进步。
       其次,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的行业。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代,作为各种技术进步的融合体,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更新速度高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虽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仍十分重视发展先进技术装备生产和制造,保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领先性。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较弱,如果没有鼓励和促进政策,由于投资的风险性及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装备制造业会由于技术老化而迅速衰退,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再次,装备制造业是带动力较大、影响国防建设的重要行业。装备制造业本身包含机械、电子、电气、仪器仪表等众多行业,与冶金、化工等部门具有密切关系,是生产部门中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都比较大的产业部门。据美国学者Davis测算,装备制造业中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其计量器具制造业的投资影响力都在100%以上,也就是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强盛与否对一国在世界上的政治与军事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实现赶超目标的重要手段。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前者的产业结构应以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为主,后者则应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但是仅就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考察,伴随着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升级,往往也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了达到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欠发达国家最终也要走完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比较优势原理是以国际交换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则是研究一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理论,两者有联系,但不能互相代替。比较优势是在各国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可以改变比较优势,同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可以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利益的积累将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因此,在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实现经济赶超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世界装备制造业软化的表现形式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世界装备制造业软化呈现出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趋势。世界装备制造业软化主要表现为集群化趋势、信息化趋势、服务化趋势、全球化趋势。
       (一)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信息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装备制造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趋势是指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一定区域有机地集聚,并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地理集中的企业、相关机构(大学、商会等)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产业集群中具有特色的专业化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共有154个集群,分布在18个地区,覆盖很宽广的部门和技术范围。英国北部的集群倾向于汽车、金属加工等制造业。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产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产业群,德国的索林根的刀具产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产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产业群等,都是世界上较为典型的产业集群。
       信息化是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其趋势主要表现在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并向制造智能化方向发展。网络技术正在加速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并正在改变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和流通方式。电子商务和IT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消费和流通方式,并在贸易领域引起了巨大变化,加速了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就产品制造而言,制造网络化在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将设计、生产、销售乃至服务一体化。就产业而言,网络正在改造着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与组织结构,一些产业中纵向一体化的趋势正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契约分包的合作方式。同时,工业发达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出现了一批运营网络市场的专业企业,从事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市场运营。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继续推进,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如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商务(EC)和电子资金
       转帐(ETF)等,以及商品标准趋同和贸易合同标准均为贸易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打破因信息和渠道垄断造成的壁垒。
       (二)世界装备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不断发展,装备制造业正在并将被改造成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业”和“信息业”。近年来,装备制造业的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充分显示了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均在积极地开展与产品相关的全寿命周期内的服务,并积极推进网络销售、网络承揽订货、网络售后服务等。随着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发展,许多企业的销售额中服务的比重在不断提高,服务对公司毛利润率、营业利润率的提高起的作用不断增强。
       根据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在用户产业的需求进入“多样化”阶段以后,装备制造业就要从“硬件(生产)”为中心的素质中脱身出来,向以“软件(服务)”为中心的、具有综合工程能力(产品+服务)的产业转变。工程服务加强了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用户的结合,延伸了服务的内涵。在与用户结合方面,国外装备制造业企业主动熟悉用户产业各种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深入理解用户提出的各项要求,主动有针对性地开发用户所需要的新工艺装备。在国际市场上,不仅提供设备,而且为用户提供工艺服务,工艺和装备的开发和用户产品的开发同步进行。装备制造业企业为用户提供工艺设计和实验报告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其间,工程公司在装备制造业与用户之间起纽带作用。国际通行的更多的合作方式是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保障下的合作。例如,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建立的长期供求的关系,或动态重组动态联盟关系。通过长期合同充当用户的总工艺装备师的角色,负责为用户研制和生产“量体裁衣”的产品。在对用户的服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下游部门的服务范围正在拓宽和延伸,并把服务视为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服务的内涵和外延经过不断的变化,现在已经伴随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甚至衍生到金融、网络等新的服务品种。在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迅速缩小的形势下,国外装备企业越来越依靠服务来扩大经营的增值空间。
       (三)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
       由于现代技术革命与高新技术的出现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装备制造业所涉及的概念和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全球化合作日趋加强,装备制造业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全球化战略已是指导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
       信息化给制造业带来三个最明显的变化。一是营销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地减少机构的硬件设施,众多人员的配备,工资、广告、宣传等方面的投资与建设,甚至不用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也能达到全球化的目标。二是研发国际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对各地研究与开发活动进行协调更加方便、及时,跨国公司可以在东道国分支机构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结合当地特点,利用当地的技术力量与优势进行联合攻关,使研究与开发活动与当地市场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其研究与开发的竞争力。三是制造虚拟化。虚拟制造是指因强化外部资源利用和特许经营而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生产场所和销售渠道的企业。虚拟制造只有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和发展。虚拟制造使得一些具有核心能力或资源的人或组织不必具有传统的企业实体,凭借先进的信息通信联络手段,调集别人的力量,以其独有的核心能力或资源就能实现其战略构想。
       装备制造业跨国公司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制造业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和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与销售及提供售后服务。二是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零部件的加工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和营销。装备制造业的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生产、营销、资本运作、服务以及研究开发均推向全球化,导致世界装备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重新分布和组合。企业通过国际互联网、局域网和内部网,与世界上其他合作伙伴组建动态联盟,从一个无国界的大市场中实现异地设计、异地制造和远程销售。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管理、企业结构与地区、社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世纪性课题。世界装备制造业软化趋势启示我们,只有以世界新技术革命为契机,努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主动地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真正成为“技术强国”、“产业强国”,乃至“经济强国”。
       第一,制定21世纪前20年“装备制造业振兴法”,修订我国国民经济产业政策。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在未来20年中,制造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主要部分。为此,需要制定一个未来20年的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法,以政府法规的形式来确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明确各级政府、相关产业部门和企业应遵循的义务,动员全国的力量支持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修订我国国民经济产业政策,把装备制造业放在重要位置。在产业政策中,国家明确支持那些对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安全关联影响大的装备制造业分期发展,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具有关键性技术并有自主开发技术的装备制造业,可以优先发展;同时,明确指出哪些产业暂缓发展或不发展,以协调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步伐。对装备制造业中列入振兴法、产业政策的产业,分别制订倾斜的政策,支持这些产业的产生与成长,保证这些产业严格地遵守对生产要素的使用要求,并规定对违规的惩罚和责任的追究。在政策中有些是政府行为,有些是企业行为。在政府行为中包括投资、融资、招工、采购、物资供应、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放宽对外资的进入和民营企业的进入。
       第二,制订产业升级的技术政策。工业化进程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向高技术、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和高新技术、高质量的产品不断变化的过程以及采用新工艺或新技术改造现有技术,以便生产新产品和提高原有产品质量的过程,同时,也是降低另一些产业的产出和淘汰某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的过程。技术政策应用的重点是先进技术装备,以及对产业升级直接关联的信息技术产业(计算机、软件和通信设备)和重大技术装备产业,以期改造现有装备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率。同时,政策中可规定支持“官”、“产”、“学”、“研”四结合的研究开发体制,以加快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制订可行的进出口政策。在不违背WTO各种规定的
       条件下,鼓励购买符合使用要求和质量有保证的国产装备,这是在国内市场上和洋装备的竞争;也鼓励装备制造业按ISO生产的产品到国际市场去竞争。进口的限制和出口的放宽都会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我国广大农村的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农产品加工设备,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在国内制造企业的努力和适当的进口政策保护下,必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制订区域发展政策,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在制订装备制造业区域发展政策时,遵循“产业聚集效应”这一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原有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克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和产业分散的弊端,加快地区间产业的重组和兼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充分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积极推进形成若干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各有特色的装备制造业集中地。
       参考文献:
       [1]马云泽.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探析[J].新华文摘,2004,(8).
       [2]宋扬,王晓云.以信息化改造装备制造业的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9).
       [3]郑英隆.关于世界信息技术产业软化发展的几个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1996,f5).
       [4]降凯,刘兆华.国际装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状况及利用策略[J].科技成果纵横,2003,(5).
       [5]吴志红,徐家旺,王庆军.新兴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发展定量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_工业技术经济,2005,(2).
       [6]Cary Gerffi and Donald L.Wyman(2000),ManufacturingMiracles:Path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Latin America and EastAsi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Ruby R"Doholahia,Bari Harlam,Telecommunications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USExperience,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02。
       [8] Davis,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AssetManagement.Imprint Cambridge,Mass.:MIT Press.2003.
       责任编辑 莫仲宁
       基金项目: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和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AS0603);南开大学2006年青年基金项目(06QN013)。
       作者简介:马云泽(1970—),男,山东德州人,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政府规制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