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广角]构建集群式创新机制提升县域特色产业的创新能力
作者:李胜茹 刘 娟

《桂海论丛》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集群式创新机制以产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为切入点,它强化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和知识外溢,能运用社会资源的合力,弥补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完善企业间的创新协作网络和技术扩散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健全公共服务机构等途径,强化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式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创新能力;集群式创新机制;网络模型;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2-0081-03
       县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20世纪80年代以后,县域特色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批根植于地方历史传统和资源优势,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据悉,至2004年,广东省19个地级市建立了103个专业镇,总产值超过3200亿元;浙江的打火机、领带、低压电器、鞋子等在全球享有盛誉。从欠发达地区看,以河北省为例,2005年河北省形成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各类特色产业139个。但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创新能力薄弱日益成为制约县域特色产业持续升级的重要障碍。
       一、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县域特色产业升级的重要瓶颈
       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具有良好创新环境的区域,产业的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反观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薄弱的创新资源凝聚能力、配置能力及淡薄的创新意识,使县域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产业竞争优势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过度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等途径,在国内、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
       1. 从企业层面看,小而弱的县域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县域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少有研发能力的骨干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创新资金和研发人才,技术装备落后,只能生产中低档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从创新动力上看,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技术外泄和恶意模仿现象比较普遍,严重损害了县域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2. 从产业层面看,关联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创新活动缺乏。由于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企业往往选择“仿、冒、跟”式发展,产品结构高度雷同,低层次过度竞争问题突出。根据调研,我们发现从县域层面看,县域企业之间,企业与外部科研单位和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活动少有发生。以河北为例,企业同本地企业长期合作和进行信息交流的企业比例仅10%左右,同中介机构和大学等科研院所长期密切合作的企业比例更小,仅5%左右,2005年河北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只有12.43%来自企业,主要原因是缺乏信任机制、信息沟通机制,以及“同行是冤家”等传统竞争观念的制约。
       县域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上的先天不足,导致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结构性困境:一方面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张,很容易出现产品过剩,生产者竞相削价的过度竞争现象;另一方面,在精深加工领域,企业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劳工、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下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等国际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县域特色产业原有的低价竞争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县域特色产业亟待通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品、价值链定位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打造产业名牌和区域名牌。
       二、提升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能力应构建集群式创新机制
       (一)集群式创新机制的功能优势分析
       所谓集群式创新机制是指推动具有分工协作关联的生产、服务企业和科研、信息、培训等社会服务机构在空间上实现集中,通过各主体之间的设施资源共享、知识信息流动、创新分工合作等规模范围效应的发挥, 提升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的一种运行机制。集群式创新机制的实质是通过实行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形成集群创新网络,获得集群优势。目前,发展产业集群也是我国珠江三角洲、江浙等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创新活动比制造活动更具有空间集聚的特征,集群式创新机制可以有效弥补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中单个企业规模小,创新资金和人才缺乏,创新要素凝聚力弱的不足,通过有效整合社会智力资源,在企业和关联机构之间建立合作创新和知识扩散网络。具体说来,集群式创新机制在创新产生和创新扩散上具有以下优势:
       1. 创新激励优势。集群是大量提供相同或近似产品的竞争对手云集的地方,激烈的竞争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诱导和压力。
       2. 要素共享优势。企业聚集发展可以降低公共设施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使用成本,降低谈判、协作等交易成本。同时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增强对外部技术、人才、资金、中介服务机构的凝聚力,促进集群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优化企业的创新环境。
       3. 创新协作优势。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了细致的专业分工协作关系,每个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只将资源集中某一环节,有利于增强企业在本领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集群骨干企业与组装、外协、配件企业同处一地,彼此有频繁的往来,可以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增强集体学习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在集群内首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生产率,而且可以通过技术示范为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方向。
       4. 知识扩散优势。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由于空间临近,交往频繁,通过研究成果转移、人员溢出、企业衍生、社会交流网络等途径,促使集群内的知识技术和大量隐蔽性信息迅速扩散。隐蔽性知识是集群创新优势的重要因素,因为它是个体的经验和技能,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常常依赖非市场化手段完成交流,很难被集群外的竞争对手所复制。
       (二)集群式创新机制的构建机理分析
       与传统的线性创新机制不同,集群式创新机制不再强调企业是创新活动的唯一源泉,而是认为创新是一个由多个经济活动主体分工、协作构成的网络系统,各个主体根据自身职能发挥不同作用,交换信息、知识,实施合作创新和跟随创新。建立集群式创新机制的核心是健全集群创新网络,并推动各网络节点主体科学定位和发挥自身功能,实现分工协作。
       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为集群创新网络奠定了分析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阿歇姆、托林、考夫曼和帕特卯等欧美学者提出了区域创新理论。其中,阿歇姆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一般是由区域主导产业中的企业(包括支撑产业)、制度基础机构如研究机构、技术扩散代理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之间的互动构成。此外,帕特卯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构成三要素: 环境、企业、市场,也被称为GEM模型。 从实践上看,以我国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代表,它在实际运行中已构建了集群创新网络的雏形。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包括各类纺织企业1000多家,其中从事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及关联纺织机械和染料制剂的主导企业是创新的直接实施主体。同时,绍兴纺织产业集群还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轻纺科技中心、中国轻纺城、浙大职教学院绍兴分院等,构成了集群创新的服务支撑系统;绍兴县政府、科委、纺织企业家协会等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扶持和制度规范,绍兴历史积淀下来的企业间的合作信任文化氛围,构成了集群创新的外部环境。
       我们认为,集群创新网络按照从微观到宏观,从核心到外延的顺序包括两大层面:核心企业和机构、外部服务支持系统。其中,核心企业和机构是产业创新最直接的主体,它包括:生产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直接从事创新,零部件或原材料供应商、服务企业进行跟随关联创新,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提供先进知识和技术。而外部服务支持系统则包括:教育培训、金融、市场等分别提供创新所需的专业人才、资金和信息,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社区网络为集群提供创新所需的政策扶持、公共平台、制度规范和文化环境等。
       
       在集群创新网络中,各节点主体自身功能发挥、分工合作及要素交流的频率和稳定程度,直接影响着集群创新系统的作用范围和强度,制约着集群式创新机制的运行状况。近年来,随着对产业集群优势的认识,许多县域在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推行集群化发展战略,一些地方也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但由于集群规模偏小,产业分工协作链条不完善,关联企业只是实现了空间布局上的集中,企业之间创新协作意识淡薄,外部配套服务体系薄弱,缺乏外部公共的科研、培训、信息、资本、人才机构的支持等原因,导致许多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有产业集群之形,而无产业集群之魂,更未构建其真正的集群式创新机制,作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源泉的专业化分工和创新协作优势等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政府视角下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式创新机制的构建路径
       建立县域特色产业的集群式创新机制必须以市场为基础调节机制,通过市场价格、竞争和利益机制的健全,引导企业、机构之间自发地进行合作创新、知识扩散。同时,集群创新机制的建立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适度扶持。从政府的视角看,政府的功能主要是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服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搭建特色产业创新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政府可发挥媒介作用,集合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资源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来弥补单个县域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的不足。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八种模式可供选择:政府出资兴建、龙头企业改建、园区与企业合作共建、行业协会主办、政府出资园区管理、行业部门与企业合作、骨干企业联办、管理部门自办等,力求以现有技术服务机构为依托,以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需求为主要服务内容,突出公益性。
       建立和完善产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应把握几个关键:一是建立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要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建立起“有效整合资源、成果共享、有偿使用、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处理好服务和效益的关系。二是政府应明确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的标准,按照不同行业中企业和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引导公共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在机构的建设中要将技术研发与产品检测、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四位一体”的服务平台。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投入,并将产业集群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纳入技术创新资金、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以及重点项目扶持资金、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等重点支持范围。
       2. 完善产业内部关联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机制。首先,以产业园区和科技示范园区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导符合特色产业导向,具有一定产业关联性的企业、机构入园集中发展。对单个企业来说,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应将核心资源集中于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环节。为延长和健全产业链,特别要针对链条的薄弱环节,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有带动能力和技术迁移效益的企业加入集群。其次,培育创新示范企业,完善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政府应积极培育具有率先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技术示范、信息扩散的产业龙头作用,并鼓励龙头企业对其上下游相关企业进行重组、改造,不断将一些零部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构建起专业分工明确、上下游产品配套的企业协作体系。龙头企业率先进行创新,其他卫星企业在其带领下,接受其技术辐射并围绕其发展,通过合同分包等途径为其提供配套技术服务,进行跟随创新和模仿创新。
       3. 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最根本的一条是保护率先创新者的合法利益,规范市场秩序,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机会主义行为,维护市场的健康环境。其次,发挥财税政策的“助推器”功能。政府可通过产业导向、重点项目倾斜、技改项目贷款贴息、地方返税、所得税减免、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等途径,鼓励企业从事创新活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支持,确定一批民营企业重点技改项目,纳入区域政府技改项目和创新项目计划。如河北省清河县为鼓励羊绒深加工,对发展绵羊绒深加工的业户,按比例给予大幅补贴。再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力度,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县域企业的贷款规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建立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四位一体的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此外,加紧培育鼓励变革、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及崇尚合作、倡导互信的区域文化。
       4. 完善县域特色产业内部的技术扩散机制。技术外泄和恶意模仿等现象的普遍存在,降低了率先创新企业的预期收益,严重损害了骨干企业创造和扩散新技术的积极性。为完善产业内部的集体学习和技术扩散机制,首先,应利用法律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对侵害知识产权,恶意竞争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其次,应推动企业的差异化定位。核心企业走高端路线,生产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高档核心产品,其他企业走中低端路线,生产低成本的中低档产品,或为核心企业提供零部件配套服务,这样后者既可以利用前者的技术扩散来获取竞争优势,又可以不损及前者的创新收益,从而得以“双赢”,增强集群创新活力。
       5. 健全行业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机构的创新交流提供平台。政府应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产业俱乐部等行业组织及沙龙、专业协会、联谊会、论坛等各种非正式交流团体的成立,一方面可以规范行业竞争行为,另一方面可以为促进企业交流合作提供平台。行业协会由于集聚了本行业信息、投资、技术、管理方面的专家,可以有效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加快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例如,意大利纺织产业集群中设有各种行业协会,定期为协会成员提供市场研究报告和技术研究报告,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并举办订货会、交流会,推荐优质产品参加产品展示会,促进了商务交流,引入、传播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河北省清河县的羊绒产业成立了同业公会,定期进行研讨交流,对产业市场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指导和协调业户,及时趋利避害。
       参考文献:
       [1] 李青等.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M]. 商务印书馆, 2004.
       [2] 胡宇辰. 产业集群支持体系[M]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4] 王缉慈等.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吴国林. 广东专业镇: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化[M].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余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