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兴桂方略]实施“工业兴边” 促进“工业兴桂”
作者:黄启学

《桂海论丛》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广西选择和实施“工业兴边”战略,必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抓好电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非公经济,进一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对接“M”型区域经济,促进“工业兴桂”。
       关键词:广西;“工业兴边”;“工业兴桂”;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2-0071-04
       广西“十一五”规划提出“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这是一项直接关系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需要全广西各区域工业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中就需要边境地区工业发展相配合,“工业兴边”也就成为“工业兴桂”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选择和实施“工业兴边”战略,将会依托十分有利的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边境地区工业发展,促进“工业兴桂”的尽快实现。本文现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选择的必要:工业兴边
       “工业兴边”,是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1.实施“工业兴边”,有利于充分发挥广西边境地区的区位优势。广西边境与越南接壤,内辖防城、东兴、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8个县(市区),总人口239.46万人,占广西总人口的4.9%(2004年统计数字),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8.4%。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7955.58平方公里,占广西行政区域总面积236661平方公里的7.50%。广西边境地处中国沿海、内陆与东南亚过渡地带,是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出海、通边的必经之路。边境线上有东兴、凭祥、友谊关、水口和龙邦5个国家一类口岸;海岸线长达1590公里,有防城、北海等国家一类口岸和港口,具有担当起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海陆空最便捷通道的潜力和基础。从陆路边境地区来说,东兴与越南的芒街市是一河之隔,而从芒街到越南首都河内仅距350公里,从芒街到越南北部的第二大城市海防也只有205公里,从友谊关到河内只有160公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定址南宁,使处于中国和东盟两大市场结合部的广西边境地区,其地位大大提升,将由边陲末端变为与国内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连接内地与东南亚各国的纽带,是东南亚各国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在这样十分有利的区位优势中选择和实施“工业兴边”战略,无论是“进”,引资发展工业,还是“出”,工业产品走向市场,走向东南亚,走向内地,都是十分便捷和有利的。
       2.实施“工业兴边”,有利于充分发挥广西边境地区的资源优势,使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广西边境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最有经济优势和开发价值的有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亚热带水果、土特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从发展水电资源来看,广西边境地区一区两市五个县河网密度为0.163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全区水平(全国河网密度平均为0.04,全区河网密度为0.144)。广西边境水力资源蕴藏量大,一区两市五县理论蕴藏量68.742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9.203万千瓦,而现在只开发13.037万瓦,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有利于投资开发水电。从矿产资源看,广西边境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大新锰矿地质普查储量约1.41亿吨,已开采20多年,现仍有1.4亿吨,按目前开采年产10万吨能力,尚可开采几百年。与越南交界的靖西湖润锰矿场储量达3017万吨,是我国未来锰矿基地之一。靖西铝土矿场位于该县的新圩、大甲、龙临、禄峒等乡镇,据地质普查蕴藏量4.06亿吨,远景储量6亿吨以上,目前尚未开发。宁明的膨润土矿是全国罕见的特大矿场,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边境地区8县(市、区)各具有矿种9种以上,多的如宁明达20多种。这表明,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前景好,特别是锰工业扩大发展规模,铝工业的开发可成为边境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带动其他工业和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拉动整个边境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发展以林木植物资源为原料的工业来说,边境地区的林木资源非常丰富,林木树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林木树种就有268科,1608属,6453种。主要经济林树种有如玉桂、八角共100万多亩,丰富的林木植物资源已为现有相关的工业如家具、造纸、药材、食品工业提供了原材料,同时也为相关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升级提供了原料保障。
       3.实施“工业兴边”,有利于边境地区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自广西提出“兴边富民”战略的六年多来,其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比较快的势头,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广西边境地区的经济结构顺序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二、三”结构。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加大对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企业的投入,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大幅度提高,整个边境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三是改革进一步深入,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2004年,广西边境地区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2.5846亿元,比1998年的27.66亿元增长126.26%。四是经济发展后劲增强。2004年,广西边境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81810万元,比1998年的185828万元增长105.46%。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五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广西边境地区农民人均收入2060.50元,比1998年的1927.50元增长6.9%。广西边境地区由于投资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整个边境区域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4.实施“工业兴边”,有利于促进广西边境经济与“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对接和“工业兴桂”战略的实现。广西“十一五”规划提出“工业兴桂”战略,不久前又提出“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表明,要构建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两大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组成的“M”型一轴两翼大格局。广西边境地区经济以及“工业兴边”战略,本身就是“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大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开放力度,主动纳入“M”型经济合作大格局,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M”型经济合作的优势,吸纳资金、人才和技术来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建设,实施“工业兴边”战略;另一方面可以更有力地把边境地区经济纳入和对接“M”型经济合作大格局,把产品推向市场,走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促进“M”型经济合作大格局的尽快形成和“工业兴桂”战略的实现。
       二、“工业兴边”:对策研究
       “工业兴边”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必须针对观念陈旧、资金紧缺、能源约束、机制不活、开放不足、人才缺乏、调控能力不强等问题,采取相应的强有力的对策,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1.要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实施“工业兴边”战略,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一指导全局的思想从中央到地方已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这就为“工业兴边”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保证。二是区党委提出了“工业兴桂”和构建“M”型区域经济合作大格局的发展战略,为广西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和“工业兴边”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契机和依靠的条件。三是“工业兴边”有了经济的基础和条件。广西边境地区本身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工业兴边”准备了比较新的基础和条件。四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行,不仅有利于促进东南亚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而且也为“工业兴边”战略的实施搭建了平台。五是边境地区进入了一个“平安”的时期。当今中国与东盟邻国的关系已进入了一个睦邻友好的新阶段,这不仅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同时也为广西“工业兴边”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发展的机遇不可多得,更不可错过。“工业兴边”要紧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2.要加强固定资产的投资,发挥其在“工业兴边”中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要实施“工业兴边”,发挥后发优势,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工业兴边”乃至整个边境地区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的地位不能动摇。投资重点应进一步向产业尤其是工业集中,投资方向进一步向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和强势企业以及改善发展“瓶颈”的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倾斜,促进构成产业基础的中小企业群的发展以及“龙头”经济区域的辐射带动,把固定资产的投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要千方百计加大项目设计、制作和建设的力度。实施“工业兴边”战略,必须依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狠抓项目的设计、制作和建设。因为资金跟着项目走,没有项目也就没有投资的对象,也就无法招商引资。项目是经济的新增长点、新生财点的集中体现和载体,发展要靠项目来支撑、推进和带动,抓项目就是实实在在地抓发展。同时,项目还具有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引进和启动大型项目,很容易催生、衍生和派生出新的项目,产生以一生二、二生众的带动效应,成为推动一方跨越式发展的突破所在。因此,项目带动是“工业兴边”的关键。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的突破主要是工业突破,而工业突破主要是项目突破。有了项目,投资就有了依托,工业就有了脊梁,整个经济工作就有了活力,发展就有了后劲。没有项目就不可能有项目在建期间的税收,不可能有项目投资之后形成的经济总量,也不可能把边境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工业项目、资源项目太少,不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也不利于加速资源的利用和转化。因此,项目拉动应当成为广西边境地区现阶段和一个时期必须强化的工作。广西边境地区实施项目的带动,必须把握重点,抓住关键,突出抓好工业项目,集中力量上大项目。在抓好现有工业企业建设的同时,多引、多上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把项目做大、做强、做优,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产业规模的扩大,强化产业的支撑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4.要重点抓好电力资源的开发。“工业兴边”,边境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要靠锰工业和铝工业的发展。如百色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靠的就是铝工业的拉动。但众所周知,锰工业和铝工业都是高耗能工业,是耗电猛虎。因此,发展电力工业就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必须针对缺电这一严峻现实,重点抓好电力工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强化对工业生产电力调度和协调服务。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竭尽全力开发水能资源,凡是能建水电站的都尽可能投资建设。目前,边境一些县(市、区)由于多种原因,水能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水力发电的潜力仍很大。应做好全面规划,进行综合开发,同时要制定好小水电开发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参与水电开发,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解决小水电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另外,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也应建立火力发电厂,作为用电大户的大新县和靖西县,应该把电力资源开发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来抓紧抓好。
       5.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广西边境地区的资源总量中,最大的仍是农业资源,而且它是可再生资源,是发展边境地区工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一是必须把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发展加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推进农副产品品种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大力开发和推广加工专用品种和加工性能好的品种,实行规模经营,为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二是把加工业发展与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企业为“龙头”、以农产品为依托、以“企业十基地十农户”为基本模式的产业化运营体制,促进基地、储运、保鲜、加工、销售一体化。三是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有机结合,努力提高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四是把农副产品加工业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推进农村工业化。农副产品加工业应成为城镇化骨干产业。把产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前后向联系、产供销关系做成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从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这有利于促进工业部门向农业延伸和农村工业化,有利于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6.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工业兴边”的主要推动力量是非公经济,应该大力促进其发展。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非公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崛起,就是得益于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广西边境地区工业之所以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公经济不发达造成的。因此,要实现“工业兴边”,就必须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以民营资本为主导,树立民营化理念,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发展边境地区工业。要放手发展、开放引进、转制搞活、不断壮大,力争形成一批规模大、装备水平较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民营经济群体,使其在“工业兴边”中发挥主导的作用。
       7.进一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力争以大开放促进“工业兴边”的大投入、大合作、大建设、大发展。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实施开放带动工业兴边的战略重点来抓。要抓好项目工作,把它作为招商引资的必要的前备工作。要吸引国内外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投向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重点投向对经济起到巨大拉动作用的大的工业项目上。要改善投资环境,落实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加大投资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政策透明、制度公开、审批简便、办事高效、服务配套、法律监督机制完善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
       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区和“M”型区域经济合作区,积极参与中越“两廊一圈”经贸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发展的空间。要进一步深化与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及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巩固发展与云南、贵州等周边区域合作,联合开发煤炭、电力、矿产、旅游等资源,共同建设铁路、公路、港口、商贸市场等公共设施,大力开展边境贸易,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加强出口产品的监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出口规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贸易等各种合作,形成内外资企业融合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
       8.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处理好“工业兴边”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是在制定工业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不能只看经济增长,而不看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二是要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特别是建设项目和企业准入制度。不能搞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和建设项目。三是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专项整治。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废气废水治理工程建设;继续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建立和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四是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环境。要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依法追究那些制造污染而给群众、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的企业和个人的责任。五是要加强对党委、政府及其领导人的监督与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要建立正确合理的政绩评价体系。看政绩,必须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政绩。我们要“工业兴边”,同时又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
       9.要加强宏观调控,构建工业长廊,对接“M”型战略,促进“工业兴桂”。要加强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有意识地统筹协调、合理布局,构建边境地区工业经济长廊,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建设。边境各县(市、区)要加强协调,发挥各开放职能部门的作用,组织联席会议,统筹规划边境地区的工业经济建设。从资源优势的实际出发,合理布局各产业的发展,如靖西重点发展锰、烟产业,新发展铝工业;大新重点发展锰产业和农特产品加工业;与工业经济相联系,凭祥重点发展边贸,防城发挥港口经济的作用等等,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的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及地域分工格局。要发挥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组织跨行业、跨县(市、区)甚至跨国界的企业集团,使整个边境地区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促进边境地区的人流、财流、物流、信息流的动态流动。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契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扩展边境地区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长廊的作用范围,实现最大的整体效益,进而实现经济一体化。
       要精密部署,主动融入“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大格局,推动边境工业快速发展,促进“工业兴桂”战略的实现。一是要充分认识“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涵义,认识广西边境地区的经济包括工业经济就处在“M”型区域之中,从思想观念上主动融入。二是构建大交通,打造现代大物流平台,使交通运输和商贸物流主动融入对接。三是加快靖西以铝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基地建设,拓宽锰工业的发展空间,打造强势产业和产业集群,逐步实现产业对接。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上融入对接。五是加强环境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发展环境的融入对接。这些举措必将促进广西边境地区工业经济的大开放,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从而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进而促进“工业兴桂”战略的加速实现。
       责任编辑任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