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广角]论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摘要)
作者:李凤玉

《桂海论丛》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是有效开展和正确实施德育的必然要求。受社会激励机制内容不完善、激励目标片面、社会舆论正面教育与反面批判结合力度不够和我国现实情况的制约,目前的德育实践中出现了“形神分离”、投入产出非均衡发展等现实困境。因此,迫切需要对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进行内容完善、模式创新和环境优化。
       关键词:德育;社会激励机制;困境;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6)05~0059-03
       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激励主体遵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和组织的要求,通过各种制度和机制,激发个体形成积极的心理推动力,将社会的主导价值观、道德规范与要求内化为个体的思想道德意识,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的作用方式。构建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是人的社会属性对德育的内在要求,它有助于激发人的思想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增强德育的效果。
       一、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是有效开展和正确实施社会德育的必然要求。在德育过程中,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决定了构建社会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1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层次性要求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受人自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交互影响,使得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其思想道德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层次性,表现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践履德行的程度以及道德人格的表现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在多数社会成员不能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且思想觉悟不高、道德境界不能升华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单纯采用理论灌输、舆论宣传等手段,片面拔高德育目标和强调道德自律,忽视社会激励机制的促进作用,是很难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的。同时,人的自律决不是来源于简单的灌输和“绝对命令”,而是通过正确的道德激励机制,促使道德由社会宏观调控转化为个体微观自觉来完成的。
       2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阶段性需要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从发展过程来看,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当是“内化→外化→新的内化”的统一。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中得以提高和不断完善的,社会激励机制是促进这三个阶段连续运动的动力。社会的共同道德规范必须“内化”,这是社会德育的要求。德育之于人不在于使其掌握纯粹的道德理论,而在于指导道德实践。所以,必须把“内化”了的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实践。而衡量“外化”了的道德实践功效的关键就在于对德育过程和结果进行信息反馈和调节基础上的“新的内化”程度。这三个阶段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它们的协调运行和过程的实现有赖于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的积极推动。
       3.我国德育客观的社会环境要求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德育始终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个大舞台。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主体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影响,通过主体自身的作用,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对德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社会环境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客观基础,为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可能;社会环境成为影响德育成效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激励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导思想文化及价值观念。社会环境客观上要求对德育的活动空间、场合、载体等进行改造和优化并因势利导予以利用,而这正是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
       (二)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构建完善的德育社会激励机制,有助于德育驱动、导向、约束功能的正常运作,使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促进德育的社会化与实现社会德育的目标。
       1.有助于发挥德育的驱动功能,调节人的思想和行为。德育社会激励机制的驱动功能是指通过制度安排,进行强度适宜的外在刺激,促使个体自觉接收外在的社会主流思想、政治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形成自主的思想意识和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驱动功能具体表现为情感调动和行为协调,它能够让人们确立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点、政治态度、道德水平。
       2.有助于实施德育的导向功能,使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的导向功能是指通过引导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引导他们朝着既定方向和预期目标行进。导向功能分为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等方面。价值导向的主要依据和主要内容是引导人们自觉接受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标导向则要求德育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而展开,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不断地肯定或者纠正个人的行为,使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与社会要求趋向一致。
       3.有助于实现德育的约束功能,使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的约束功能是通过社会激励机制中的赏罚措施,“强制”人们选择符合社会要求的“善”,摒弃社会所反对的“恶”,从制度上明确社会主导价值观和道德理想,规范人们在社会中的具体德行,对高尚的行为和品性进行肯定或奖励,促使这种行为能持之以恒和推而广之;对不道德的卑劣行为进行物质处罚和精神鞭挞,迫使其放弃并重新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目前德育社会激励机制的主要困境
       社会激励机制是由社会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激励因素、激励目标等要素构成,其正常运作有赖于这些激励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其有机统一。目前,我国的德育实践中出现的“形神分离”、德育投入产出比例失调等消极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社会激励机制自身内容不完善。在激励机制自身的主体内容中,最明显的是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法律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化了的最低道德”,是社会激励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按富勒的话说:“造成民族不幸的道德丧失,不是人们的卑劣、邪恶和不正义,而是他们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由于法制的内容不够完善、法制的实施机制不健全以及一定范围内司法不公正现象的存在,使得法制的激励功能部分丧失和被扭曲。
       2.社会激励目标过于片面,缺乏竞争机制。我们在确立道德目标及制定德行评价标准时,过多地强调了德育目标的理想主义,忽视了其现实性。以往德育的激励机制是从人的工具理性角度来创建的,没有考虑到道德也是现实中人自身的一种高级需要,轻视了德育的人文关怀及目的意义,即德育的价值理性诉求。由于“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的信念的,他们不相信书本和空话”,因而,这种德育激励目标是片面的,容易让人产生“精神疲劳”,导致道德成为“一种超越于社会之上的外在实体和异于个人的约束力量,成为社会约束和自我牺牲的一种被动、消极的羁绊”。在传统德育激励机制中,缺乏竞争机制,人们接受德育是被动、消极的,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了德育社会激励机制功能的衰退。
       
       3.社会舆论的正面教育与反面批判结合力度不够。社会舆论是德育过程中社会激励机制得以实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我们一贯强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其实就是强调德育的正面教育。然而,我们在加强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的同时,在对反面、消极的不道德行为的批判上显得不足,批评、惩处、制止错误言行,用反面人物来警示人们的力度不够;在积极弘扬真善美的同时,没有着力鞭笞假丑恶;没能让人们真正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没有强化社会舆论的正面教育效果,反而有弱化倾向。
       4.受社会激励机制运行环境的制约。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社会价值观念及道德规范能否成为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既取决于个体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认同,也取决于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的社会存在从根本上制约着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运作效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追求日益凸现出来,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教育方向侧重于智力方面,忽视甚至减弱了人们道德素质的培养,使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水平难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甚至有可能成为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三、德育社会激励机制实施的路径选择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需要加强德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对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不断进行内容完善、模式创新和运行环境优化。
       (一)德育社会激励机制的内容完善
       1.坚持“以人为本”的激励原则。社会激励机制的激励主客体都是人。在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人,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动力和标志,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社会化、提升人的生命价值。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安排,激发个体内在的动力,既能把社会主导价值观变为个体的自我需要,又能促进个体需要的合理满足,最终实现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使德育成为个体认识、发展、完善自我的手段和目标。
       2,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社会激励有法可依。法律的“首要目的是通过一种激励机制,诱导当事人事前采取从社会角度看最优的行动。”它通过“强制地”让人不做什么的具体规则,产生“非强制地”让人做什么的动力,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使人们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合法的、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是必须做和应该做的;哪些是违法的、不道德的行为,是不能做的。因此,要加强道德立法,将部分道德要求及社会价值观念上升为法律要求及法律准则;要严格执法,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思想道德领域里的不良影响和消极倾向。
       3.加强道德回报和救助制度建设,降低道德行为主体践履德行的成本。践履道德行为和开展德育工作要有物质、精神、智力等成本投入,目前的普遍趋势是道德成本投入过高,道德效益产出偏低。降低践履德行成本,可以通过建立刚性的道德回报和救助制度予以规范。道德回报和救助制度是通过社会物质补偿或精神嘉奖的方式来对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付出进行补偿和回报,以减少践履德行的风险和困境的特殊规定,如通报嘉奖、建立社会救助基金和“见义勇为基金”等。降低道德行为主体践履德行成本的目的并不是在道德行为主体的动机与结果之间建立和维持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在于激励人们选择于已有益于人有利的德行。实施道德回报和救助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对高尚的思想道德价值的尊崇。
       4.建立合理有序的德行评价机制。合理有序的德行评价机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所确立的道德评价标准要符合社会主流,能让绝大多数人胜任和接受,否则德行评价就会失去效果。二是要有完善的社会舆论评价机制。社会舆论具有大众化、压力大、影响深的特点。通过创设正面的社会舆论环境,激发人们接受先进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欲望,自觉弘扬真善美,抵制假丑恶。三是赏罚严明。赏罚措施是由激励主体依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对激励客体的道德行为给予奖励或处罚。赏罚必须客观、公正、公开,通过对良好德行的人给予奖励,使其产生积极、昂扬、向上的思想境界;通过对违反道德规范的人予以处罚,使其产生焦虑、痛苦、失落的情感体验,从而矫正其不道德行为,选择符合社会要求的德行。
       (二)德育社会激励机制的模式创新
       为了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必须从满足人们的道德需要出发,积极创新德育的社会激励模式。
       1.同步激励模式。它是指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二者有机结合、并行实施。当物质和精神两种激励都处于最大值时,人的潜能发挥最充分。同步激励模式既否定了单纯的物质或精神激励措施的使用,也扬弃了物质和精神两种手段的简单交替运用,强调了物质和精神激励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正如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要摔跤一样,割裂物质和精神激励的统一的激励方式在现实中是难以奏效的。
       2.正反激励结合模式。按激励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正激励和反激励。正激励是指正面教育,使人择善而从,见贤思齐,自觉选择和确定正确的行为动机。负激励是指反面警示,通过批评、惩处,制止错误言行,用反面事例来告诫人们,达到自律、自省的目的。旗帜鲜明地表扬正确和批评错误,弘扬先进和鞭笞落后,是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3.“三全”激励模式。所谓“三全”激励模式是指采用“全员、全程、全面”的措施来提高激励客体的德育水平,增强德育社会效果的激励模型和范式。社会激励机制的最大优点就是综合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德育合力。“三全”激励模式的构建是激励机制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全员激励”是指所有家庭、学校、社会成员,包括专兼职教育者、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成为德育主体,共同协作激励;“全程激励”是指对激励客体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整个空间跨度跟踪激励;“全面激励”是指从生活、学习、工作等与激励客体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予以激励。通过“三全”激励模式,树立大德育观,形成开放的德育格局,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动员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德育。
       4.规范激励模式。又称为制度激励模式,通过科学、严谨、规范的法规制度来“激活”人。人人都有归属感的需求,希望得到集体的肯定评价,自然就有了自觉遵守法律和接受团体规范的心理倾向和动机,这是规范激励的内驱力所在。规范激励要求把坚持制度的原则性、执行制度的灵活性和体现在制度中的人文性统一起来,把完善规范与提高激励对象的心理素质结合起来,促进人的道德品质的提高。
       5.情感互动激励模式。激励机制的运行过程实际上是德育信息在激励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激励主客体双向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来进行。它要求激励主体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尊重、支持、关怀的情感力量来对待激励客体,使其产生情感共鸣。通过情感互动,增强激励客体的主体能力,尊重激励客体的人格尊严,培养激励客体的成就感和责任心,使激励客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价值观。
       (三)德育社会激励机制的运行环境优化
       德育是以一定的环境为基础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激励环境有利于社会激励机制各要素形成良性循环。德育社会激励机制运行环境优化是指德育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作用。”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环境优化,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优化,即“四个文明”一起抓,促进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先进和社会和谐。从微观的方面来说,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组织、以及有关激励客体所处的同辈同类群体等方面进行优化,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睦家庭、文明学校、文化社区等。
       总之,我们倡导健全和完善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旨在探讨解决德育过程中如何发挥社会在德育中的激励功能,如何纠正德育社会激励机制被扭曲的问题。实际上,充分肯定德育的社会激励机制作用与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并行不悖。
       责任编辑 任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