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留言]留言
作者:佚名

《人民文学》 2004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丹东市青年大街小学的于晓亮在来信中说:
       订阅贵刊已经两年有余了,从贵刊中认识到很多自己思想里有却没有明晰的东西,很宝贵,也很稀有。同时,在阅读贵刊时,总有一种若隐若现的遗憾,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不足:总有一种狭窄的、个人的或者说是一种偏激的个人情感,而缺乏一种来自社会广度的沉思,总有一些莫名的感伤引起自身情感优美的共鸣,而缺乏那种大气磅礴式的激情震撼。
       在阅读贵刊时,我还选读过其他一些文学杂志,似乎这种情况愈来愈甚,千第一律的情感重复,个人的、狭隘的、自私的情感的发泄,让整个文章乃至整个人生浸淫在一种忧伤、哀叹的世界里,来自心灵的那种伟大的爱,似乎再也看不见。
       这位朋友不是理论家,不是博士教授,他使用的概念可能不太准确,“个人”的其实不一定是“狭窄”的、“自私”的,恰恰相反,一个作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有能力作为个人,去观察和表现浩瀚的人类生活;但是,于晓亮的来信实际上说出了对当下文学创作的普遍而深刻的不满,这种不满用更通俗、更直接的话说,就是:
       够了没有?那点烂事儿,写够了吗? ——这看上去是一个“写什么”的问题,但“写什么”之所以重新尖锐而迫切,是因为我们的作家们在“怎么写”的问题上面临困境:如果我们本身的视力只有O.5,那么无论写大事还是小事终究都是一样的模糊、肤浅和狭窄;如果在我们的文学思维中,这个时代人的生活的复杂、广大可以被轻易地简化为“忧伤、哀叹”,或者“欲望”、“身体”,简化为某种单一的立场和观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比我们的读者看得更多、更清楚,当然也不可能“大气磅礴”,不可能有“来自心灵的那种伟大的爱”。
       于是,“写什么”和“怎么写”全成了问题,文学的眼光备受质疑,它似乎失去了那种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前锋精神和雄健魄力,我们把我们的狭窄和短视当成了“文学”,我们把太多的东西排斥于文学之外,从而失去了在广阔、复杂的背景上把握事物的能力,我们甚至不敢坚定、勇敢地追究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作为一份文学期刊,我们时时感受着读者的期待和创作现状之间的紧张和差距。这种紧张和差距,让我们时时反思,于晓亮的信是一次诚恳的提醒。这种提醒既是对《人民文学》的,也是对中国当下文学的,他揭示出了我们大家都在困惑和探索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过去二十几年文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和开拓文学的宏大视野。
       所以,在此发表于晓亮的信,与朋友们共勉。